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肾动脉狭窄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结果1例(3.4%)为动脉粥样硬化,2例(6.9%)为纤维性增生,26例(89.7%)为大动脉炎。结论通过本研究提示,在我国肾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大动脉炎。肾自体移植术时送检的髂内动脉可呈现大动脉炎早期的病理改变,手术的远期疗效有必要进一步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周妍  郭航远  池菊芳  彭放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2042-2044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6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3例,大动脉炎1例.10例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顽固性高血压8例、急进性高血压2例.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中4例为双侧肾动脉狭窄,狭窄部位位于左、右肾动脉开口处或近段,狭窄程度80%~90%;1例为右肾动脉狭窄,1例为左侧肾动脉,部位位于肾动脉近段,狭窄程度75%~80%.3例肌纤维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均为单侧肾动脉病变,均为右侧,位于肾动脉远段,狭窄程度80%.1例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为双侧肾动脉病变,位于肾动脉近段,狭窄程度85%.所有患者于狭窄病变处行支架植入治疗.4例患者(3例为纤维肌发育不良性,1例为大动脉炎)术后1周内血压恢复正常;其余6例患者中血压较前明显改善.2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1周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皮经腔动脉成型术治疗大动脉炎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例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及1例大动脉炎所致锁骨下动脉狭窄用了经皮经腔动脉成型术(PTA)治疗。PTA对肾动脉大动脉炎所致的狭窄其扩张完全成功和部分成功率达95.5%,对其所致高血压的治愈改善率达82%,1例锁骨下动脉的PTA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年轻患者的肾动脉狭窄以多发性大动脉炎居多,从本院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主要病因是大动脉炎(52.13%);2000年以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为主(70.17%).累及心血管系统的Behcet's病并不少见,但以瘤样扩张居多,肾动脉狭窄实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祚燕  文春玉  李伟  张小珊 《重庆医学》2004,33(12):1914-1915
肾动脉狭窄是指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50%[1],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导致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在我国,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半数以上[2].长期而严重的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和衰竭,甚至死亡.近几年采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及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病人易于接受的特点,效果满意.我科2000年11月~2003年11月实施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PTRA 支架术共21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卢拥华  秦辉  冯小坚 《微创医学》2012,7(4):440-441
肾动脉狭窄患病率约占高血压的1%~3%[1],主要临床表现是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主要病因有纤维肌营养不良、大动脉炎、肾动脉粥样硬化,其中肾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老年人,而大动脉炎及纤维肌营养不良则多见于育龄妇女。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一名青年男性  相似文献   

7.
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闭塞的介入治疗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景良  崔进国 《医学综述》2013,19(18):3422-3424
目的 评价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入住的53例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即对于大动脉炎肾动脉闭塞(RAO)患者,首先采用肾动脉穿通术,开通成功后接受肾动脉形成术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于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RAS)患者,首选肾动脉形成术进行治疗,对于效果不理想者采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随后对介入治疗成功率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压和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例RAO患者中,30例行肾动脉穿通术成功后接受了肾动脉形成术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3例肾动脉穿通术未成功;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0.9%.20例RAS患者,16例成功接受了肾动脉形成术;另外4例肾动脉形成术不理想,随后接受了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率为100%.综合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94.3%.随访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对于术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相差不大(P>0.05);血清肌酐水平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下降到手术前的80%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也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相差不大(P>0.05).结论 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法治疗大动脉炎肾动脉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在今后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狭窄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礼  张玲 《重庆医学》2003,32(10):1415-1417
肾动脉狭窄 (renalarterystenosis,RAS)起病隐匿 ,进展较快 ,预后较差。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异常、大动脉炎。随着近年介入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RAS的早期可治愈性引起广大临床医师们的关注。我们就肾动脉狭窄近期的诊治进展方面作一综述。1 流行病学肾动脉狭窄是指一侧或两侧肾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 5 0 %。肾动脉距腹主动脉大约 5mm处的狭窄归为肾动脉入口处狭窄 ,再狭窄为血管成形术后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2m/s、压差 >2 0mmHg(1mmHg =0 .1 33kPa) ,或血管造影狭窄直径 >5 0 %。肾动脉狭窄临床…  相似文献   

9.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主干和(或)分支直径减少≥50%且狭窄两端收缩压差≥20mmHg(1mmHg=0.133kPa)或平均压差≥10mmHg。肾动脉狭窄可降低肾小球灌注压,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等疾病。中国肾动脉狭窄的病因构成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其他依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纤维肌发育不良等。本文报道1例以高血压就诊的肾动脉狭窄女性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对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肾动脉狭窄可引起一般药物所不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其原因主要为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纤维肌肉增生三类。国内则多见于年轻人,大多数为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开口部狭窄,自1973年以来,各地已相继有不少类似报告。肾动脉狭窄者中,少数病例是由于肾上腺肿瘤包绕肾动脉而引起的,如处理不当则效果较差,甚至会丧失该侧肾脏。现将我科所遇见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刘××,男,25岁。因高血压6年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治疗方法及转归资料.结果 本组多发性大动脉炎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2例.其中,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例,单支病变1例.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左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及分支也可受累.3例患者行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后病情好转,1例经药物治疗后仍有胸痛发作,1例于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并不少见,受累的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陈育华  李向培 《安徽医学》2006,27(6):457-459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9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段血管的声像图改变。结果29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头臂型15例,混合型12例,肾动脉型1例,胸腹主动脉型1例,病变段血管内壁增厚,回声减低,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为21%~95%。并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颈总动脉闭塞8例。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血管最多为头臂型,其次为混合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变段血管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作为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临床怀疑RAS的患者行肾动脉MSCTA,所有横断面图像行薄层后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包括电大密度投影、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组及仿真内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动脉MSCTA图像。110例患者中MSCTA显示肾动脉正常的83例(共262条),肾动脉狭窄27例(共29条)。结论肾动脉MSCTA合理的成像及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周围解剖关系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合并高血压病的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证实为IgAN且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的8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N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年龄(44.7±11.27)岁。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48例,占54.5%。高血压病史(中位数为36个月)长于IgAN病史(中位数为2个月),P<0.01。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尿检异常,共66例(占75.0%);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分别占10.2%和11.4%)。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90 mL/min 29例(占33.0%),其中伴低尿渗透压6例(6/9),伴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升高21例(21/29);伴左室壁增厚和(或)左房增大52例(52/87);伴高血压视网膜病变76例(76/80)。肾活检病理显示Haas 1级~3级病变合计占87.5%,重度肾小球硬化占19.3%,中重度肾间质病变占34.1%,肾细小动脉病变占78.4%。结论:合并高血压病的IgAN患者肾脏临床病理表现多数较轻;部分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者多合并肾小管功能异常,部分病例较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肾小球病变程度不平行,普遍存在肾细小动脉病变。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IgAN病例而言,高血压可能是影响肾脏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伍松姣  何劲松  莫云秋  黄洁 《广西医学》2006,28(11):1706-170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与冠心痛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46例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根据肾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肾动脉正常组131例,肾动脉病变组59例,RAS组56例。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RAS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肾动脉正常组和肾动脉病变组(P〈0.01);肾动脉病变组的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肾动脉正常组(P〈0.01);RAS患者Hs-CRP与IL-6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并RAS存在炎症反应,IL-6和Hs—CRP是冠心病并RAS的重要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造影特点。方法纳入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且接受动脉造影(DSA)检查者。其中50例患者同时进行双下肢踝肱指数(ABI)测定。根据DSA测量的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血管狭窄程度≤50%)和病变组(血管狭窄程度>50%或完全闭塞),比较两组ABI平均值水平及ABI<0.9时各段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分析各段狭窄病变与ABI关系,并讨论病变特点的临床意义。结果 104例患者DSA结果显示各段动脉病变主要以斑块为主,51%~74%和75%~99%程度的狭窄病变在肾动脉中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2.1%和5.8%,而闭塞病变在椎动脉中发生率最高,达到27.9%。任一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组(n=30)ABI平均值水平较正常组(n=20)低(P=0.000),椎动脉和肾动脉病变组(各17例)平均ABI值较正常组(各33例)低(P分别为0.003,0.02),且ABI<0.9时,病变发生率较高(P分别为0.008,0.047),锁骨下动脉病变组(8例)与正常组(42例)比较,平均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全身多处动脉病变,主要以斑块形成、狭窄或闭塞病变为主。ABI<0.9时,应注意同时存在全身多处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 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 法 回顾我院1999年3月至2009年8月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 果 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尸体肾移植876例,活体肾移植208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共6例,总发生率为0.55%,其中5例发生于尸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57%;1例发生于活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48%。其中5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其发生率为0.57%(5/872),另1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其发生率为0.47%(1/212)。狭窄发生部位:动脉吻合口狭窄4例,移植肾上段动脉1例,肾动脉主干1例。6例患者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常规降压药物疗效欠满意、尿量明显减少、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均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筛查,移植肾主动脉主干或吻合口处峰值流速(Vp)≥300cm/s,其中5例再经CT血管造影(CTA)做出初步诊断,最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提示狭窄程度为70%-95%,另1例直接用DSA确诊。5例患者确诊后均通过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治愈,1例患者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3个月后再次发生原部位狭窄行PTRAS治愈。6名患者已分别随访0.5、3、6、12、18、40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移植肾功能功能良好,血肌酐平均小于140umol/L。结 论 (1)血压及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为TRAS的主要临床表现;(2)CDFI为TRAS的首选筛查手段,CTA和DSA为TRAS可靠的确诊方法,而且可以对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做出判断;(3)PTA和PTRAS为治疗TRAS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ono Vue超声造影评价肾动脉狭窄肾实质血流灌注状态的可行性. 方法 肾动脉狭窄≥50%的确诊病例13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SonoVue超声造影,分析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比较PTRAS术前和术后早期肾实质血流灌注的变化. 结果 PTRAS术后肾动脉主干超声造影显示支架段通畅,该病变段的PS明显降低术前值(P<0.05);PTRAS治疗侧术后AUC变化比(6.41±38.14)%,对侧AUC变化比(-9.65±24.35)%,双侧肾实质AUC变化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RAS治疗组中7例肾动脉主干狭窄≥75%,术后AUC变化比(-5.19±45.88)%,6例肾动脉主干狭窄50%~75%,术后AUC变化比(19.95±23.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程度的肾动脉狭窄,PTRAS治疗后肾实质血流灌注的变化不一. 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反映肾实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有助于定量评价肾实质血流的灌注状态和PTRAS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指标对肾动脉狭窄(RAS)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18例RAS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用于诊断RAS的相关超声指标,包括肾动脉峰值流速(RPSV)、肾动脉与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AR)、肾动脉与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IR)以及肾内叶间动脉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收缩早期加速度(AC)、阻力指数( RI),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RAS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7%诊断RAS> 50%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9%,诊断RAS <5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RAS的一种简便、有效且重复性好的理想检查方法,超声应用联合指标诊断RAS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苗书斋  曲青山  蔡文利  邢利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72-73,76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TRA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经彩超检查,10例明确诊断为TRAS,3例可疑诊断,特异性为76.9%,DSA诊断特异性为100%,全部行经皮穿刺移植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RA)或/和内支架术(IAST)后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高血压,尿量减少和血肌肝升高,应考虑是否有移植肾动脉狭窄,彩超可作为筛选及随访手段,移植肾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PTRA可作为TRAS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