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TPVB)是指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胸椎旁间隙内,以达到对同侧躯体和交感神经阻滞的目的。借助于超声技术引导进行TPVB可清晰显示椎旁间隙周围组织结构,可提高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胸椎旁间隙位于肋骨头和肋骨颈之间,为一楔形间隙。每个胸椎旁间隙包含有肋间神经、肋间神经的背支、肋间神经的腹支、交通支和交感干。胸椎旁间隙的后侧解剖包括横突、肋横突上韧带、肋骨。  相似文献   

2.
椎旁阻滞镇痛是用局麻药物提供有效镇痛的方法,广泛用于诸如开胸手术、胸部创伤止痛及其他手术镇痛。该方法是利用一根置于椎旁区域的导管一次性或持续注入镇痛药物,从而将由脊神经(肋间神经)传递的来自脊髓的神经冲动阻断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其优点在于不影响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应用椎旁阻滞镇痛,药物的扩散可以持续到拔除胸腔引流管之后。开胸手术多为单侧切口,术后应用椎旁阻滞缓解切口及引流处的疼痛,效果十分理想。而对于中线切口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椎旁阻滞镇痛则难以奏效。推旁是一个由肋骨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旁阻滞镇痛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开胸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静脉镇痛组(Ⅰ组)、硬膜外镇痛组(Ⅱ组)和椎旁阻滞镇痛组(Ⅲ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麻醉诱导前I组不作任何处理,Ⅱ、Ⅲ组分别行硬膜外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三组均使用术后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镇痛质量,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术后6、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I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硬膜外镇痛和椎旁阻滞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但椎旁阻滞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更适合单侧开胸术后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膜外椎旁神经阻滞对小儿镇痛的效果.方法20例因胸部疾病开胸术小儿,在胸膜外椎旁放置导管,并与注药泵相连.注入0.125%或0.25%布比卡因注射液,每3h注药1次.导管留置72h.结果镇痛效果全部优良,术后无肺部并发症及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胸膜外椎旁神经阻滞对小儿的疼痛控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椎旁间隙置管持续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8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胸腔镜下椎旁间隙置管镇痛组) 35例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椎旁间隙置管镇痛组) 33例。置管成功后,两组均经导管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作为负荷量,术后以2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0.15%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镇痛副作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静止状态及咳嗽时,两组术后2、4、6、8、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有患者出现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镇痛相关副作用,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肺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观察到与麻醉镇痛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椎旁间隙置管用于术后持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中,安全、有效、可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易学,无需超声设备辅助。  相似文献   

6.
自 1996年 3月~ 2000年 2月,采用 0.375%布吡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镇痛 25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随机将 660例病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 (Ⅰ组 )和未作肋间神经阻滞组 (Ⅱ组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种类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Ⅰ 组 252例剖胸术后采用 0.375%布吡卡因注射液 20 ml,行肋间神经阻滞。方法以 7号针头于胸部切口两端行肋间神经阻滞,每处注药 2.0~ 3.0 ml,上下包括 3个肋间,注意避免注入血管内。Ⅱ组 408例,术后未行肋间神经阻滞。两组均观察术后 24、 48、 72 h。镇痛效果及阿片类药物应用情况。2 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的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8例行单侧胸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P组(全身麻醉+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和G组(单纯全身麻醉组)。P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于开胸侧切口所在肋间的胸椎旁间隙单次泥射0.5%罗哌卡因2mg/kg,阻滞成功后开始全麻诱导插管;G组常规全麻诱导插管。结果:P、G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椎旁阻滞;于G组相比,P组术中及术后12h内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P组术后2、6、12h安静时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操作成功高,镇痛效果好,可减少术中及术后(12h内)静脉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P组3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N组3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方法:患者清醒时在超声引导下经T5-6行患侧椎旁神经阻滞,成功后注射实验剂量0.375%罗哌卡因5mL,无不良反应5min后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15min后测定痛觉阻滞平面。记录2组术后48h内镇痛补救情况及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麻醉用药量、气管导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及PCIA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与P组比较,N组术后48h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降低,麻醉用药量及PCIA单位时间用药量显著减少,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皮肤瘙痒、术后48h镇痛补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乳腺手术中应用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方法:随机将患分3组,A、B组分别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作为局麻药,取腋中线穿刺,选择阻滞2支以上肋问神经,C组取T5--T6间隙按硬膜外神经阻滞常规操作置管给药,记录镇痛效果及生命体征数据。结果:3组患麻醉效果均较满意,A、B组对血压、心率、呼吸影响甚微,C组麻醉前后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SBP、DBP、HR、R、SPO2的下降,两例患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经积极处理生命体征平稳。结论:选择腋中线部位穿刺行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切除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硬膜外麻醉小,安全性高,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应用于肋问神经阻滞有其毒性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弥可保、布比卡因混合液 ,根据带状疱疹病变部位不同、病情不同 ,行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星状神经阻滞 )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2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年龄6179岁,ASA分级为Ⅰ79岁,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IL-6、TNF-α浓度小于A组(P<0.05),IL-10浓度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2.
朱步銮  柏红  孙小娟 《护理研究》2013,27(17):1736-173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在开胸手术中、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40例单侧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次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A组病人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于开胸侧肋间胸椎旁注射0.5%罗哌卡因12mL~15mL。B组病人单纯全身麻醉,所有病人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切皮反应、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h、6h、12h、24h和48h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病人切皮后5min血压、心率、术中麻醉药用量以及术后2h、6h、12h安静及咳嗽时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操作成功率高,用于胸科手术能有效镇痛,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减轻胸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镇痛结束后对镇痛效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胸椎旁神经阻滞(PVB)通过阻滞胸段脊神经,麻醉胸段及上腹部皮肤、肌肉及胸膜,常用于胸部、上腹部手术的麻醉镇痛及急慢性胸部疼痛的治疗。传统体表定位法穿刺需要丰富的经验,成功率低,并发症多,而超声引导使PVB更加容易操作,应用范围更广,并发症更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学习超声引导下PVB,需要掌握超声相关知识、胸椎旁间隙的解剖、超声影像和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必要的模拟培训及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来掌握此项技能。  相似文献   

15.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阃神经根部[(-60±10)℃,90s],B组关胸前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静脉镇痛泵.根据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肺部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FEV1的情况,及进行术后肋间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在VAS评分、追加镇疼药物使用和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肺功能FEV1等,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A组患者可出现较长时间切口周围及上腹部麻木感,但基本可以耐受.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剖胸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于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镇痛(n=20),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持续肋间神经阻滞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2.15±0.31)低于病人自控镇痛组(2.94±0.45,P<0.05),而镇痛副反应更少。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操作简易直观,镇痛效果相对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胸神经阻滞广泛地应用于胸背部疼痛的治疗,其适应证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围术期的疼痛、以及癌性疼痛等。胸神经阻滞的方法包括硬膜外胸神经阻滞、经椎间孔入路的选择性胸神经阻滞、胸椎旁(thoracic paravertebral,TPV)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传统的胸神经阻滞主要以骨性结构为标志,在盲探下进行穿刺,其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放射线以及超声可以对穿刺针的穿刺路径进行动态监测,大大提高了胸神经阻滞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胸椎特有的解剖结构,目前,超声技术主要用于硬膜外胸神经阻滞、肋间以及TPV神经阻滞。本文主要对超声下胸神经阻滞方法、并发症以及优缺点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本文用10具尸体解剖了第11肋间神经、肋下冲经和第2、3腰神经的行程共20侧,并用钝性分离的方法追寻了前根和后根纤维在神经内的分布。2、第11肋间神经始部距肋下缘及肋间动脉约0.95厘米,至肋角以远则渐向肋下缘靠近。肋下神经多数与肋下缘始终保持0.3~0.9厘米左右的距离。3、自椎间孔至神经分为上下二支处的长度第11肋间神经约为10.2厘米,肋下神经约为9.4厘米。前根纤维多数从神经干的前或下部进入下支。后根纤维多从神经干的后或上部进入上支。但常有少量纤维相混。也有些上下支内完全为混合纤维。个别例子前根纤维主要进入上支,后根纤维主要进入下支。4、第2和第3腰神经均行于下位腰椎横突的前方、腰大肌的后面。自椎间孔至第2、3腰神经会合处的长度,第2腰神经平均为4.4厘米,第3腰神经平均约1.7厘米。神经干内前根纤维多位于前或前内侧,后根纤维多位于后或后外侧。二神经干上方均有较大的腰动脉后支与之相交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椎旁神经阻滞对剖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是否优于单纯锥旁阻滞.方法:选择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针刺复合椎旁阻滞组(A+PVB)、单纯椎旁阻滞组(PVB)各20例.A+PVB组患者在麻醉前接受相关穴位的连续电针刺激,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切口水平上下截段的单次椎旁神经阻滞;PVB组患者仅在麻醉前接受单次椎旁神经阻滞,同时两组术后行自控镇痛.选择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神经阻滞消退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各参数差异.结果:A+PV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显著显著少于PVB组(P<0.01);A+PVB组术后自控镇痛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PVB组(P<0.01);A+PVB组术后12h、24h、36 h的静息VAS评分显著少于PVB组(P<0.05),A+PVB组术后12h、36 h的运动疼痛VAS评分显著少于PVB组(P<0.05);A+PVB组术中苯肾上腺素用量显著少于PVB组(P<0.05);A+PVB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少于PVB组(P<0.05);两组术后PONV发生率、ICU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剌复合椎旁阻滞较单纯椎旁阻滞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术中循环干扰小,并加快术后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及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前神经阻滞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肋间神经阻滞,且两组术后均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4 h(T1)、术后8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的疼痛程度,检测T1~T4时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观察术前及术后48 h睡眠质量[入睡时间、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采用肺损伤评分(LIS)评估术前及术后48 h肺损伤严重程度,检测术前及术后48 h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记录术后48 h PCIA使用及补救镇痛情况,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T1~T4的VAS评分、MAP、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术后48 h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入睡时间、AIS评分、LIS、血清HIF-1α水平缩短或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48 h入睡时间、AIS评分、LIS、血清HIF-1α水平延长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但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显著,可进一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肺损伤,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