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渤  谭宏韬  林明欣 《新中医》2021,53(14):35-39
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难经》中关于命门的论述,奠定了命门学说的基础,后世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进行研究、补充及发展,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明末清初医家陈士铎所著的《外经微言》首重命门,有别于《黄帝内经》中“命门为两目”的论点,主张肾中命门为十二官之主,五脏六腑均仰望于命门,认为“有此主(命门)则十二官治”“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又强调“人生于火,养于水”,倡导临床在重视“温补命门”之余,切不可忽视养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唯有水中补火,方得生化无穷。通过梳理《外经微言》命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历程,在著作所持观点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命门之实质、功能,并以消渴病的诊治为例论述该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周益新 《光明中医》2005,20(2):38-39
甄志亚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国医学史》中说 :“明代力倡温补的又一位医家赵献可 ,字养葵 ,鄞县人 ,对薛己的温补学说十分推崇 ,尤其发挥命门之说 ,认为命门是人生之主和至宝 ,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 ,特撰《医贯》一书 (16 87) ,其用意即是以保养‘命门之火’的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之中。因此 ,其用药也多采用八味丸、六味丸等补阴补阳方剂。”[1]并在书末 [附二 ]“中国医学大事年表”中称 :“公元16 87年 (清康熙 2 6年 ) ,赵献可著《医贯》。”[1] 1997年 6月该书第二版修订时 ,仍持是说 ,未作订正[2 ] 。按此说不确…  相似文献   

3.
<正> “引火归原”又称“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引火归原”的“火”,是指“相火”而言,相火又称“命门之火”或“龙雷之火”。“相火”一词,源于《内经》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相火系于命门,命门居  相似文献   

4.
“命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命门认识的发展关于祖国医学中之“命门”问题,迄今仍是一个课题。从《内经》起,《素问·刺禁论》说“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但提得不够具体,迟迟未得发展。直到《难经》时才有所阐明,《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八难》:“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源,……谓肾间动气也”。于《难经》后,在汉、晋、隋、唐、宋代等医书很少提到命门,只提到“肾气”的功能,只有王叔和《脉经》首卷提到“肾与命门俱出尺部”一语。宋代以前皆是基于《难经》“肾间动气”而发展的。到了金元时代,“命门”说又直接地渐露于各家  相似文献   

5.
正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本于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阳之火并煽,煎熬真阴,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论相火二字,专从后天之变动者言,与景岳之主命门,有源流之别。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考前哲如褚氏、赵氏,人生先具命门及相火,行阳二十五度之语参之,景岳所云,相得益彰。盖静而守位者,此相  相似文献   

6.
<正> 李东垣的相火论,是源于《难经·三十六难》精神而加以发挥的。《难经》云:“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东垣即谓:“肾有两枚,右为命门相火,左为肾水,同质而异事也”(《医学发明·损其肾者益其精》)。并明确肯定,“两肾有水火之异”,即真(肾)阴、真(肾)阳。但须指出,《难经》原文是云“右为命门”而且“非皆肾也”。亦未言及相火。以右肾命门与相火并论,并作为真(肾)阳者,这是东垣的发挥。对以后论相火者,是很有影响的。东垣进一步指出,损其肾者。当审其损在何脏而治之。“无阴则阳无以化,当以味补肾真阴之虚,而泻其火邪,以封髓丹、滋肾丸、  相似文献   

7.
略论命门皆属于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门之名,早见于《灵枢·根结篇》,它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后人均以此系指睛明穴,为太阳经气所结之处。但从《难经·三十六难》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后,以睛明穴为命门之说遂晦,而肾命门之说则大倡。  相似文献   

8.
“小心”一词,在整部《黄帝内经》中唯见于《素问·刺禁论篇》。该篇也仅有其名,不复描述,《难经》亦不曾引论。历代医家多有注释,如马莳谓心胞络,张志聪谓鬲俞之间的微细心气,吴昆谓肾,张景岳谓肾俞、命门相火,王冰谓真心神灵之宫室等等,众说不一,致使其实质所指成为千古疑案。笔者参考文献,分析原文,对  相似文献   

9.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由于肾有两枚,乃有左肾右命门之说;由于有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乃有命门为小心之说;由于有肾间动气为十二经之根本,于是谓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说;由于谓命门居两肾之中,所以有肾和命门合而为一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古人看到了命门之火具有温煦全身脏腑经络的重大作用,因此愈来愈重视命门的作用,认为是性命之本,如立命之门,赵献可甚至将命门提高到真君真主的位置。实际上命门之火是先天的蕴蓄,心  相似文献   

10.
《医贯》系明代赵献可所作。这是一部学术观点独树一帜、易招非议的论著。笔者认为:对其医学价值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并指出缺欠。今扼要阐述如下:一、《医贯》的《内经》思想该书引经据典不多,似属奇谈怪论,不遵经旨,若从其学术理论的实质来看,仍宗《内经》以发挥其观点。如以“命门”立论,其重要性超过十二官,为性命之本。作者以统一之整体为前提,首论十二脏之相使、形态和功能。说明“主明则下安”(阳“盛”,气化正常),“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阳“衰”,气化不足)的道理。然非以“心”为主,而是“命门”为主。指出“阳统乎阴,天包乎地”。又谓:“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室。”  相似文献   

11.
“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次见于《难经》,但二者所言命门是截然不同。《内经》言命门为之目;《难经》言右肾为之命门。然后世医家皆宗《难经》之义,并加以发微,遂命门学说成为中医诸学说中重要部分之一。本文拟按古代哲学之理,析命门学说之源流、演化和发展过程,试述其原始本义。儒家五行之说和《内经》命门之理汉儒董仲舒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  相似文献   

12.
<正> 仙茅,性味辛热有毒,功能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据前贤所言,它之对于命门,功在“宣而复补”(《本草纲目》)。沈括记载一常服仙茅的病者,症见“但睡则身冷如逝者,既觉须令人温之”,即宜于仙茅之宣而复补命火。故谓仙茅之性“可升可降”(《本草述勾元》),乃与其能宣达命火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三焦求实     
蒋贤耀 《山西中医》1989,5(1):13-15
《内经》论腑有“三焦”而合为六腑,但从《难经·三十八难》提出“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历代便对其争论不休。由于经论不可违,即不敢疑其有无,争论的焦点就局限在形质上。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和基础,在中医学发展和急需现代化的今天,本文愿对此进行讨论,力求弄清其实质,终止这场两千多年的争论。一、“三焦”字面含义三焦之“焦”,《说文》曰:“火所伤也”,即《玉篇》之“火燃黑也”,《康熙字典》注为“火之臭味也”。除此之外,《玉篇》谓:“又炙也”。炙,则《说文》谓“炮肉也,从肉在火之上”;《诗  相似文献   

14.
自《内经》中首提命门概念以来,关于命门的定位可谓诸说纷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目为命门说;(2)右肾为命门说;(3)两肾皆命门说;(4)命门在两肾之间说(包括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太极命门说);(5)今人的"脑-肾轴"与"干细胞"说等等.那么,命门到底在哪里呢?上述诸说又该如何解读呢?本文将就此进行疏理. 命门者,生命之门,生命之所从出.生命是什么,就中医而言,生命活动就是火的表现形态,火熄则命熄.  相似文献   

15.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而《内经》之言命门,约有三处,但均系指晴明穴位,为太阳经气所结之处,此与后起之“命门学说”显然有别。自《难经》创“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右肾命门论后,命门之说则大倡,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尤盛于明清。如有李梃的“右肾命门说”、程知的“包络命门说”、赵献可的“走马灯”、张景岳的“其水真火论”、孙一奎的“动气命门说”等,使后世医家对左肾右命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由于命门学说对临床医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且与三焦等学说一样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 阳萎,不外虚实两证。虚证之因,前入认为以元阳不足之因为最,如《医贯》所谓:“阳事先萎者,命门火衰也。”《景岳全书》也有:“凡男子阳萎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火衰者十居七八。”然阳萎之因,命门火衰虽然居多,与脾虚亦不无关系,因脾与肾二脏在生理、病理上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生理上来看,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之精,有赖于  相似文献   

17.
命门之说,追溯其源,最早见于《内经》。中医学中的命门是有多种内涵的,其大体有三种。一指眼睛,如《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日也”,二指穴位名称。三指内脏命门。作为内在脏器提出者始于《难经》。其后人们将其赋予“生命之门”,是先天之气蕴藏之处,人体生化之源,生命之根本,于是命门即成为藏象学说的内容之一。命门既然为内脏,必然有一定的形态部位,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少争鸣,归纳之有三种:其一,左肾右命门说,如《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自此以后《脉经》、《济生方》、《三因方》等的作者均宗此说。其二,两肾总号命门说,《类经》云“两肾皆属命门”。《医学正传》说:“两肾总第为命门”。  相似文献   

18.
2.2 赵献可 ,命门真君论 ,命门相火说 稍后于孙一奎的赵献可 ,字养葵 ,号医巫闾子 ,明代万历、崇祯年间浙江鄞县人。赵氏重视命门 ,立意先天水火 ,尤其重视命门之火的生理功能与作用 ,故其所著《医贯》中专列“先天要论”一篇以阐发这一问题。有关命门的位置及功用 ,赵氏认为  相似文献   

19.
肾与命门的气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命门实质探析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原指“目”言.至《难经》,肯定命门是一脏器,在人体具有重要作用.《难经》以降,阐发命门诸家纷纷而起,就其功能看,景岳比作灶底火,献可喻为走马灯火,虞抟想象为能鼓舞龙雷的相火等,意在强调命门火的重要性.正如任应秋氏于1980年版中医高校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中所概括的那样:“各家命门诸说,从名称言,有包络非包络之争;从形态言,有有形与无形之争;从部位言,有右肾与肾间之争;从功能言,有相火与非相火之争”.就目前来看,对命门的主要认识存在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命门属于肾,命门火即为肾阳,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一种认为肾阴肾阳合称为命门;一种认为命门为独立的脏器,远远超过  相似文献   

20.
“引火归原”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引火归原,顾名思义,就是引火归于本原。欲运用此法,首先必须了解引火归原之“火”是什么“火”?它是怎样产生的?引火归原之“原”是指何处而言?什么药物具有这种引火归原的功能?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而恰当的应用。既说引火归原,那么,临床上就必然有离原之“火”的见证。而这种“火”为什么会离“原”呢?“原”又是指的哪里呢?本人认为,这种“原”当是指命门。祖国医学认为,“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火是推动人体脏腑各种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朱丹溪在他的《格致余论》中曾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由此足见这种命门之火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但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