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0例,年龄36~59岁,ASA Ⅲ或Ⅳ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切皮后静脉输注乌司他丁2万U/min,持续1 h,乌司他丁输注量120万U(加入400 ml生理盐水中),每隔4 h重复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无肝前期3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和术毕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Sonoclot凝血功能指标、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Ca2+浓度,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与麻醉后切皮前比较,两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激活凝固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Ca2+浓度、纤维蛋白凝集率和血小板功能降低,C组D-二聚体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D-二聚体浓度降低,血小板功能增强,术后24 h引流量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可改善肝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供肝保养液中不同浓度肝素对肝移植术患者新肝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3组,供肝保养液中肝素浓度分别为2000U/L(Ⅰ组,n=14)、8000U/L(Ⅱ组,n=12)、20000U/L(Ⅲ组,n=14)。新肝期前15min(T0)、新肝期5、30、60、120、180min(T1、T2、T3、T4、T5)采中心静脉血,行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各组随机测定3-4例患者血浆肝素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与T0相比,Ⅲ组L1-4时玻璃珠激活凝血时间(gbACT)均延长,T1-3,时血块凝结速率(CR)减慢,T1-2时血小板功能(PF)减小,Ⅱ组T1,2时gbACT延长,T1时CR减慢(P〈0.05或0.01),Ⅲ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Ⅱ组明显;T1,2时Ⅲ组血浆肝素浓度高于Ⅱ组(P〈0.05),Ⅰ组新肝期各时点均未检测到肝素。结论保养液中高浓度肝素可抑制肝移植术患者新肝期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实施34例原位肝移植.对术前、术中开腹后10 min、无肝期30 min和新肝植入后30 min(新肝植入早期),关腹前10 min和术后48 h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本组受体在无肝期30 min出现血小板明显减少(P<0.05),PT、APTT、INR延长(P<0.05),Fg增加(P<0.05),于新肝植入早期变化最显著.随着新肝植入,在术后48 h 时PT、APTT、Fg及INR接近正常范围.结论 肝移植术中出凝血功能变化幅度较大,无肝期凝血功能障碍明显,术后凝血功能恢复较快,可接近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液酸碱和电解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液酸碱、电解质变化及麻醉处理。方法18例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分别于无肝前期、无肝期10、20、30min、新肝期10、20、30min测定动脉血pH、PaO2、PaCO2和肺动脉混合静脉血HCO3-、SvO2、K 、Ca2 、Na 和Hct。结果与无肝前期时相比,无肝期20min时pH值明显升高(P<0.05),随后在新肝期10、20min时逐渐下降;而PaCO2和HCO3-自无肝期20min以后都保持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新肝期10、20、30min时Hct和PaO2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Na 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血K 浓度在无肝期10min时升高(P<0.05),而新肝期10min时又明显降低(P<0.05);血Ca2 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在无肝期30min时比无肝前期时略有升高(P<0.05)。SVO2在无肝前期时较高,但在无肝期30min时较无肝前期时显著降低(P<0.05),在新肝期又回升至无肝前期时水平。结论原位肝移植术中酸碱和电解质变化较大,围术期适时监测血酸碱、电解质变化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预防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的监护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73例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凝血功能的评估准备、术中血栓弹力图的监测及术后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护理。结果144例未发生与凝血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因广泛渗血致DIC死亡1例;术后7~10d腹腔出血行第2次手术止血13例,成功10例,死亡3例;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15例,保守溶栓4例,手术取栓8例,死亡3例。结论肝移植围术期积极、合理、有效地进行出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提高肝移植术后存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ABO血型因素对硬膜外麻醉病人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小出血量手术病人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0~50岁,体重50~75kg,按照ABO血型分为4组(n=30):A型血组(A组)、B型血组(B组)、AB型血组(AB组)和O型血组(O组).于麻醉前(T1)、手术30 min(T2)、术毕(T3)、术后1 h(T4)、8 h(T5)和24 h (T6)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PT、APTT、Fib浓度、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ct和Plt计数.结果 T1-6时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与T1时相比,T2-6时O组血浆Fib浓度降低,PT、TT和APTT延长(P<0.05),A组、B组及A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及AB组相比,T1-6时O组Fib浓度降低,PT、TT和APTT延长(P<0.05或0.01).结论 虽然不同血型病人硬膜外麻醉下围术期凝血功能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相对于其他血型,O型血病人凝血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预处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ASAⅢ—Ⅳ级因终末期肝病而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前及麻醉诱导后进行预处理,并在不同时期采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PLT)及血清钙离子浓度并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应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凝血与血小板功能进行定性分析,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术中PT、APTT逐渐延长,门脉开放初期达到高峰,新肝再灌注后PT、APTT又逐渐缩短;D—dimer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再灌注后逐渐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大多数病人全血凝固时间(ACT)在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延长,新肝期最为突出,新肝后期逐渐缩短。凝结速率(CR)新肝期明显减慢,以后逐渐恢复。血小板功能(PF)在新肝初期最差,到术毕明显恢复。结论肝移植术中的早期预处理,并适时个体化调整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术中的相对稳定,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输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的监护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173例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凝血功能的评估准备、术中血栓弹力图的监测及术后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护理.结果 144例未发生与凝血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因广泛渗血致DIC死亡1例;术后7~10 d腹腔出血行第2次手术止血13例,成功10例,死亡3例;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15例,保守溶栓4例,手术取栓8例,死亡3例.结论 肝移植围术期积极、合理、有效地进行出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提高肝移植术后存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20):切皮后将乌司他丁30万I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输注1 h,之后每4小时重复一次直至术后48 h。对照组(C组,n=20):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测定麻醉前、术毕、术后24、48 h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的水平。结果麻醉前组间血清BUN、Cr及尿γ-GTP、RBP、α1-MG、NA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C组血清BUN和Cr在术后24、48 h升高(P<0.05或0.01),尿γ-GTP、α1-MG、RBP和 NAG在各时点升高(P<0.01);U组血清BUN、Cr和尿γ-GTP、NAG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尿α1-MG在各时点升高(P<0.01),尿RBP在术后24、48 h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U组血清BUN、Cr和尿α1-MG在术后24、48 h降低,尿γ-GTP、RBP和NAG在各时点降低(P<0.05 或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重50~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未见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麻醉诱导后U组经lh静脉输注乌司他丁400 000 I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然后每4h重复静脉输注200000 IU,直至术后48 h;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记录尿量和呋塞米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无肝期15 min(T2)、新肝期15 min(T3)、术毕(T4)和术后48 h(T5)时采集静脉血和尿液标本,测定血清BUN和Cr的浓度、肌酐清除率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微量白蛋白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U组无肝期和新肝期呋塞米用量减少,尿量增加,T2~s时血清Cr浓度降低,肌酐清除率升高,T4,5时尿NAG活性和微量白蛋白浓度降低,T3~5时血清BUN浓度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4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术中凝血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原位肝移植术(OLT)病人由于长期肝功能障碍、手术时间较长及手术各期对机体的影响,致使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因此,正确分析术中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并适当加以调整,对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尤为重要。我们分析了40例肝移植手术中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患者术前的凝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前凝血治疗的时机、目标和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4年实施肝移植手术的168例病例资料.统计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相应的凝血治疗措施,术中出血量、各种血制品的用量.分析术前因素与术中出血的关系,PTA分级与术中出血量、术中各种血制品用量的关系,术前血浆置换对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制品量的影响.结果术前PTA趋于正常,术中出血量则少,对于严重凝血障碍的患者,术前应调整PTA至30%以上;术前实施血浆置换可以显著减少重症肝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血制品用量.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以减少术中出血和血制品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术期胸内血容量、肺血管通透性、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改变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18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行OLT,监测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EVLW)、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PVPI)等指标.同时根据血气分析,计算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内分流率(Qs/Qt)变化.结果 ITBVI在下腔静脉阻断15 min后逐渐下降(P<0.05),而在新肝期15 min立刻明显升高(P<0.05),术后30 h内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VPI在下腔静脉阻断15 min时明显增加(P<0.05),而当新肝期15 min时明显降低(P<0.01).A-aDO2在新肝早期较诱导后5 min明显下降(P<0.05).Qs/Qt在新肝期后各时点均较诱导后5 min明显增高(P<0.05),术后10 h逐渐恢复.ITBVI与Qs/Qt明显相关(r=0.291,P<0.01),与A-aDO2呈负相关(r=-0.271,P<0.01).结论 OLT患者在围术期肺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改变.新肝灌注后ITBVI的增加可能是影响了肺功能的主要原因,而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改变及血管外肺水增加并不如预计的明显.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病人围术期的营养护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17例肝移植围术期病人的营养护理,认为根据肝移植病人不同阶段的代谢特点,予以不同的营养方法及护理,既不增加器官负荷,又能保证病人顺利康复,各期均注意控制血糖,合理的营养护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与凝血功能调控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的调控措施以提高手术生存率。方法:8例成人肝移植用多巴胺支持心血管功能、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保温、转流后中和肝素等措施。结果:血液动力学除转流开始5分钟左右各参数(CVP、CO、CI、SV、PCWP)有短暂改变外均维持稳定,凝血良好,出血少。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支持循环,体外静脉轮流技术有利于稳定循环。转流后及时用鱼粗蛋白中和肝素可促进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OLT)患者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OLT的晚期肝病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排除标准:毒血症、肝昏迷、心率>120次/min,随机分为4组(n=15):U_1组、U_2组、U_3组分别于术中持续静脉输注5×10~4、1×10~5、2×10~5U·h~(-1)乌司他丁,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前行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Swan-Ganz导管。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新肝期30、90、180 min及术后24 h从颈内静脉抽血3ml,分离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与C组比较,U_1组新肝期及术后24 h时ALT、GGT、ALP、L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_1组T_2时AST活性降低(P<0.05);U_2组、U_3组T_(3~5)时ALP、LDH活性降低,T_2时AST活性降低,U_3组T_(2,3)时ALT活性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四组新肝期及术后24 h时ALT、AST、LDH活性升高,C组ALP活性升高,T_(4,5)时GGT活性升高,四组T_(3,5)时ALP活性升高(P<0.05)。结论OLT患者术中持续输注乌司他丁1×10~5~2×10~5U·h~(-1)抑制新肝再灌注后ALT、AST、GGT、ALP、LDH活性的升高,且与用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猪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肝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解剖、免疫特点与人较为接近 ,是原位肝移植实验的理想对象 ,因为种属原因 ,其术后长时间存活较犬及大鼠更为困难。肝移植术供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1 3 ] 。本院 2 0 0 0年 5~ 7月开展了 15只猪原位肝移植 ,其中有 4只存活时间较长 (最长达 6 7d)。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血液动力学及肝功能变化结合本研究结果 ,探讨临床肝移植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其防治 ,为临床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健康杂种猪 ,雌雄不限 ,供体、受体体重匹配 [供体 (35 4 5± 4 12 )kg ,受体(37 0 2± 3 5 6 )kg],术前晚禁食、禁水。肌注…  相似文献   

18.
重型肝炎和肝癌病人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和肝癌病人肝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重型肝炎组(H组)8例病人和肝癌组(N组)11例病人接受肝移植术。于术前(T0)、手术1h(T1)、无肝10min(T2)、新肝5min(T3)、新肝3h(T4)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并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rate)及血小板功能(PF)。结果两组T1、T2时凝血指标改善(P<0.05);T3时ACT、TT、APTT延长,Plt、PF降低,纤溶酶活性增强(P<0.05,P<0.01);T4时APTT延长(P<0.05,P<0.01)。N组各时点clotrate、Fib、Plt高于H组;T1、T2和T4时TT和APTT低于H组;输注凝血物质的量少于H组(P<0.05)。结论重型肝炎和肝癌病人肝移植术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趋势一致;重型肝炎病人需要加大凝血物质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前列腺切除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血功有的动态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作用抗凝止血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组病人36例,分为三组,1组(对照组)泌尿系结石切开取石组,Ⅱ组:前列腺增生手术摘除组,Ⅲ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组,定时抽血作凝血及纤溶功能有关指标检测,结果 (1)Ⅰ,Ⅲ组病人术中术后早期F.Ⅱa,tPA,PLM活性均增强,而AT-Ⅲ,α2-PI活性下降(2)Ⅱ,Ⅲ组病人术后F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机体组织氧供氧耗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病人组织氧供氧耗的变化。了解肝移植病人围术期组织的氧代谢情况。方法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终末期肝病病人15例,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转流量为950~1800ml.h^-1。用HP多功能监测仪无创监测ECG、SpO2、PETCO2、Temp。经右颈静脉穿刺放入Swan-Ganz漂浮导管。经左侧的桡动脉置入动脉套管。两者通过嵌压(PAWP)、血温(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