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关闭拔牙间隙的速度: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和颊侧镍钛丝拉簧。方法选取40例进行拔牙正畸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组为实验组共20例80个区,颊侧镍钛丝拉簧组为对照组共20例80个区。结果经过4个月的治疗,最后纳入统计的实验组有68个区,对照组有64个区;实验组每月关闭量为(0.99±0.03)mm,对照组每月关闭量为(0.80±0.02)mm,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更能有效地关闭拔牙间隙。  相似文献   

2.
不同舌侧牵引力对关闭拔牙间隙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Typodont模型上,模拟临床应用颊侧镍钦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一步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过程,研究在舌侧加不同力值对关闭间隙速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42个安氏Ⅰ类双颌牙齿前突的标准Typodont模型,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模型,将模型的四个区左右配对分组,奇数牙弓的左上区和左下区为实验组,右上区和右下区为对照组;偶数牙弓与之相反.实验组使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分别加0、5、10、15、20、25、30g大小的舌侧牵引力;对照组单纯使用颊侧镍钛丝拉簧牵引关闭间隙,研究比较其对滑动速度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的间隙关闭速度显著低于5、10、15、20、25g舌侧牵引力实验组(P﹤0.05),显著高于30g舌侧牵引力实验组(P﹤0.05);15g舌侧牵引力实验组的间隙关闭速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 应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一步滑动关闭拔牙间隙速度显著快于传统的单纯使用颊侧镍钛丝拉簧,舌侧牵引力为15g时滑动阻力最小,间隙关闭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镍钛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结合LF托槽关闭前牙拔牙间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共3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采用LF托槽,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对照组15例采用MBT托槽颊侧镍钛丝拉簧牵引关闭间隙.结果:关闭间隙速度(P<0.01)、U1ME(P<0.05)U6ME(P<0.05),实验与对照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U1EPME、U6CPM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镍钛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结合LF托槽使用轻力就能更快地关闭拔牙间隙,且安全,无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进行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1年01月~2011年06月期间,诊治的40例拔牙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和观察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每组各20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现托槽和舌侧扣脱落1例,托槽脱落2例,对照组出现托槽脱落4例.观察组纳入统计68个区,对照组纳入统计64个区.与对照组64个区每月关闭量为(0.81±0.03)相比,观察组68个区每月关闭量明显升高(0.99±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武丽坤 《当代医学》2011,17(4):44-45
目的分析Ⅱ类牵引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33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不拔牙患者进行Ⅱ类牵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上下切牙位置、磨牙关系以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Ⅱ类牵引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前牙覆盖平均由8.0mm减少到3.1mm,上切牙平均后移2.3mm,下切牙平均向前移动2.0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2.5mm,下颌基骨相对上颌基骨向前移动了1.2mm。结论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Ⅱ类牵引通过橡皮圈的力量,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而且可以使下颌前移,以致下颌磨牙前移,改善Ⅱ类磨牙关系,同时可以使唇向上切牙舌向移动,进一步改善深覆盖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一种矫正器和相应的矫正方法 ,用以矫正下颌第 2磨牙舌倾。方法 先在患牙上装戴一焊有舌侧扣的带环 ,再将预先制作好的带颊侧牵引钩的下颌可摘式磨牙颊向竖直器装戴就位 ,然后在舌侧扣与矫正器的牵引钩之间使用乳胶弹力圈对患牙进行颊向牵引。待患牙扶正后再使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精细调整。结果 使用该方法矫正 3例患者 ,皆在 2个月内将舌倾的下颌第 2磨牙完全竖直。结论 可摘式磨牙竖直器及其使用技术 ,是矫正下颌磨牙舌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Ⅱ类牵引调整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及磨牙关系。结果:15例患者在平均8个月的Ⅱ类牵引中,前牙的覆(牙合)覆盖都调节到了正常,磨牙关系都调整到中性。结论:Ⅱ类牵引能使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调整到正常,磨牙关系调整到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J钩牵引配合镍钛推簧在矫治AngleⅡ类错he中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 选择AngleⅡ类错he患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1—13岁。夜间采用J钩牵引配合镍钛推簧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白天利用Ⅱ类颌间牵引替代J钩增加支抗。结果 每侧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82mm。前牙覆盖无明显增加,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结论 对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错he,采用J钩配合镍钛推簧及Ⅱ类颌间牵引远中移动上侧磨牙将会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分别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和单纯直丝弓间牵引矫正技术,比较由安氏Ⅱ类关系转变为安氏Ⅰ类关系的时间。结果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平均3个月时间,使咬打开上下磨牙达接触,覆覆盖减少,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关系调整为安氏Ⅰ类关系。对照组平均时间为5个月,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矫正时间。  相似文献   

10.
安氏Ⅱ1深覆、深覆盖矫治难度较大,临床一般使用摇椅弓或活动平面导板配合Ⅱ类牵引进行治疗。近年来固定导板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笔者也在实践中尝试使用该技术结合摇椅弓治疗了一批安氏Ⅱ1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14名安氏Ⅱ1患者,男5人,女9人,年龄11~37岁,平均15岁,前牙覆覆盖都在Ⅱ°以上,下颌平面角小于34°,磨牙为Ⅱ类或Ⅰ类偏远中关系,1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全部病例采用方丝弓技术矫治。1.2治疗方法用正畸不锈钢丝把上下牙列简单排齐整平后,在上颌模型上第一磨牙带环舌侧用1.0 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伸向前牙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外弓在安氏Ⅱ1轻中度拥挤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5例,采用口外弓配合内弓辅助镍钛螺簧及Ⅱ1类颌间牵引,昼夜交替使用,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结果 5个病例总计10个上第一恒磨牙在门外弓的作用下均明显向远中移动,最多5.6mm,最少3.2mm,平均4.5mm;平均疗程5个月,磨牙远中移动的速率为0.9mm/月,排齐了牙列,同时改善了上牙弓的前突和后牙的(牙合)关系.结论 应用口外唇弓辅以内弓镍钛螺簧及Ⅱ类牵引,达到了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加强支抗,开拓间隙,配方丝弓矫治器是不拔牙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外弓在安氏Ⅱ^1轻中度拥挤错胎矫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5例,采用口外弓配合内弓辅助镍钛螺簧及Ⅱ类颌间牵引,昼夜交替使用,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结果5个病例总计10个上第一恒磨牙在口外弓的作用下均明显向远中移动,最多5.6mm,最少3.2mm,平均4.5mm;平均疗程5个月,磨牙远中移动的速率为0.9mm/月,排齐了牙列,同时改善了上牙弓的前突和后牙的[牙][合]关系。结论应用口外唇弓辅以内弓镍钛螺簧及Ⅱ类牵引,达到了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加强支抗,开拓问隙,配方丝弓矫治器是不拔牙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下颌第一磨牙带环颊侧,来压低下颌第一磨牙。测量磨牙的压低量、颊舌向的位置变化、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磨牙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磨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压低3.5mm,疗程5.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7mm/月;磨牙牙冠近颊尖、远颊尖分别颊向移动1.2mm、1.3mm。磨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中切牙的位置没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磨牙均被压低到了恰当的位置,为对颌牙的修复治疗提供了足够的间隙。同时该方法临床操作简单易行,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分别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和单纯直丝弓(牙合)间牵引矫正技术,比较由安氏Ⅱ类(牙合)关系转变为安氏Ⅰ类(牙合)关系的时间.结果 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平均3个月时间,使咬(牙合)打开上下磨牙达接触,覆(牙合)覆盖减少,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牙合)关系调整为安氏Ⅰ类(牙合)关系.对照组平均时间为5个月,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矫正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 用肌激动器 (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 1 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 ,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 ,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 ,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 ,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分别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和单纯直丝弓(牙合)间牵引矫正技术,比较由安氏Ⅱ类(牙合)关系转变为安氏Ⅰ类(牙合)关系的时间.结果 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平均3个月时间,使咬(牙合)打开上下磨牙达接触,覆(牙合)覆盖减少,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牙合)关系调整为安氏Ⅰ类(牙合)关系.对照组平均时间为5个月,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矫正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he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冶前后的牙、he面结构变化。方法 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少。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he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牵引方式对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自攻钛钉支抗种植体(微型种植体)。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应用定滑轮牵引方式;对照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牵引钩向远中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2组均以滑动法(每侧120g力)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住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5.16±0.04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12±0.02mm;对照纽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4.55±0.25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57±0.03mm。统计分析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定滑轮牵引方式与微型种植体结合能进一步增强磨牙支抗,对获得最大磨牙支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下颌J钩高位牵引配合改良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以下颌发育过度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名恒牙期以下颌发育过度为主的骨性Ⅲ类错■患者,行下颌J钩高位牵引结合改良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对治疗前?上多曲方丝弓前?治疗结束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上前牙在前期排齐整平阶段进一步唇倾代偿;在下颌J钩高位牵引结合多曲方丝使用后,下颌磨牙远中移动及远中竖直明显,下前牙内收明显,上前牙唇倾度未见明显变化,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矫治结束后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应用下颌J钩高位牵引结合改良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以下颌发育过度为主的骨性Ⅲ类错■则更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