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多种应激源制作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测定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含量及神经元内Ca^2+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较正常组增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内Ca^2+浓度升高(P〈0.05或P〈0.01)。中药组可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BDNF与TrkB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内Ca^2+浓度。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降低胞内Ca^2+,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BDNF阳性神经元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形态以空泡为主,而电针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电针对海马BDNF的保护作用,是电针对抗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抑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区5-HT2A受体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Open-feild法评分相近的7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研究大鼠海马区5-HT2AR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和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海马区5-HT2AR表达降低(P0.01,P0.05);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加味四逆散中剂量组5-HT2AR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5-HT2AR及mRNA的表达均升高(P0.05,P0.01)。各组之间5-HT2AR/mRNA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应激能诱发大鼠轻度抑郁障碍和海马区5-HT2AR及其mRNA的低表达。加味四逆散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抑郁症状可能与调节海马区5-HT2A受体系统增高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慢笥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BDNF阳性神经元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形态以空泡为主,而电针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电针对海马BDNF的保护作用,晨电针对抗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抑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四逆散的高、低剂量组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12.5 mg·kg-1)、四逆散高、低剂量组(10,5 g·kg-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造模,同时ig给药21 d后分别取血、下丘脑和海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海马BDNF及其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CORT,ACTH及下丘脑CRH的含量明显升高,海马中BDNF和TrKB的神经面密度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浆CORT,ACTH、下丘脑CRH的含量;增加大鼠海马BDNF及其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结论: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HPA轴增加海马BDNF,TrKB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合欢花总黄酮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12.5 mg·kg-1),合欢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复制大鼠抑郁模型。采用旷场实验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行为变化,免疫组织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TrkB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3 min内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减少(P < 0.05,P < 0.01),海马CA1区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都明显增加(P < 0.05);海马CA1区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明显增加(P < 0.05,P < 0.01)。结论 合欢花总黄酮可以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具有抗抑郁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CA1区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日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组;除空白组以外的3组予慢性温和不可预计性应激(CUMS)。造模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取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路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降低。加味四逆散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测试中活跃度、中央区活动路程、总路程均增加,海马及前额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而改善CUMS的引起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合欢花总黄酮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12.5 mg·kg-1)、合欢花总黄酮(100,50,25 mg·kg-1)剂量组.应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造模同时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1 d,正常组、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用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BDNF及Trk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时间增加、成功次数减少(P <0.05,P<0.01);海马CA3区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文拉法辛组、合欢花总黄酮3个剂量组Morris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成功次数增加(P< 0.05或P<0.01),海马CA3区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合欢花总黄酮能够提高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进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坤宁安对去卵巢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去卵巢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坤宁安低剂量组、坤宁安高剂量组、氟西汀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应激方式造模,观测坤宁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BDNF表达下调,神经凋亡细胞数增加,坤宁安可以减轻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BDNF表达下调及神经细胞的凋亡,坤宁安高剂量组、氟西汀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宁安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与能减轻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变化及减轻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JWSND)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计性心理应激大鼠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正常对照组,雌性模型组,雌性JWSND组,雄性正常对照组,雄性模型组,雄性JWSND组。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计性心理应激大鼠模型,比较造模前后糖水偏爱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比色法测定大鼠海马脑片光密度(OD)值,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大鼠糖水偏爱度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下丘脑-垂体轴功能亢进,海马脑片OD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JWSND能明显提高心理应激大鼠糖水偏爱度(P<0.01),明显提高心理应激大鼠海马脑片OD值(P<0.05或P<0.01),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1)。结论 JWSND可有效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此作用可能是其抗应激损伤中枢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慢性不可预计性刺激致抑郁雌性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血清雌二醇(E2)的影响,揭示其对雌性大鼠抑郁模型内分泌紊乱的调节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按体重和基础糖水消耗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施加任何刺激)、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315,158,78 mg.kg-1,ig),阳性药氟西汀组(18 mg.kg-1,ig),应激第1天开始每天8:30 ig给药,正常组及慢性应激模型组每次ig蒸馏水。应激第22天取材。放射免疫法检测用药前后雌性大鼠血清Cort,E2的含量变化。结果:大鼠血清Cort空白组(0.05±0.04)μg.L-1,模型组为(0.11±0.08)μg.L-1,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加味四逆散各组Cort较模型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E2含量模型组大鼠的E2水平(0.04±0.02)μg.L-1较空白组(0.12±0.03)μg.L-1明显下降(P<0.05),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E2依次为(0.10±0.04),(0.08±0.02),(0.07±0.05)μg.L-1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抗抑郁作用与其维持E2正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对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NIM)网络的影响以及加味四逆散的调治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正常组,雌性模型组,雌性加味四逆散组,雄性正常组,雄性模型组,雄性加味四逆散组。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计性心理应激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肾上腺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观察肾上腺/胸腺器官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亢进,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加味四逆散可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大鼠HPA轴的兴奋性,改善慢性心理应激大鼠免疫功能改变。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计性心理应激模型大鼠NIM网络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而加味四逆散对其具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_(1A)R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4组,每组33只;组内随机再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小组,每小组11只。选取44、56、78 d3个时间点作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个阶段的取材时间点。采取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第21~44天、第57~78天造模及给药; 44~55天正常喂养不予造模及给药。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旷场实验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5-HT1A R阳性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各时期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加味四逆散组及氟西汀组有明显改善。旷场实验活跃度上,青少期与成年后模型组显著降低(P 0. 05),加味四逆散组与氟西汀组活跃程度显著升高(P 0. 01、P 0. 05)。总区路程变化结果中,成年期模型组大鼠有显著降低(P 0. 05),成年期及成年后加味四逆散组有显著提升(P 0. 05、P 0. 01);且在成年后与氟西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0. 01)。各组大鼠海马CA1区5-HT_(1A)R平均光密度值组内比较,青少期与成年后组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 0. 05,P 0. 01);组间比较,成年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呈显著上升(P 0. 01,P 0. 05);加味四逆散组有上升趋势。结论:在青少期受到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的大鼠可产生抑郁样行为,成年后继续施加刺激则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状态,海马内5-HT_(1A)R改变可能是加味四逆散改善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重要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栀逍遥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1、0.5g/kg),比较各组大鼠的游泳不动时间、旷野实验运动评分以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丹栀逍遥丸可有效缩短抑郁大鼠游泳不动时间,提高抑郁大鼠旷野实验水平运动评分和垂直运动评分,增加海马组织中BDNF和VEGF蛋白表达。结论:丹栀逍遥丸可减轻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症状,促进海马组织中BDNF和VEGF表达有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9,(3)
目的:观察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区自噬水平变化的情况,探讨不同治法方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汤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选用糖水偏好实验作为行为学指标,采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糖水偏好率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LC3绿色荧光增强,各给药组大鼠荧光强度均减弱,四逆散组减弱程度较为明显;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上述表达趋势均显著逆转(P0.01),其中四逆散组逆转程度最为显著。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区存在自噬功能异常,四逆散、四君子汤、右归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慢性应激诱导的过度自噬有关,疏肝方药对自噬活性的下调效果优于健脾、补肾方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母子分离后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诱导的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学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变化以及调肝方药加味四逆散(JWSNS)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4只新生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JWSNS组(16.9 g·kg~(-1))。采用母子分离(PND1~21)后予21 d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刺激的方法造模,以JWSNS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中行为学改变、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均降低(P0.01),旷场试验中大鼠活跃度、总路程均减少(P0.01),中央区路程明显减少(P0.05);血清ACTH、CORT浓度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JWSNS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显著增加(P0.01),旷场活跃度显著增加(P0.01),血清ACTH浓度明显降低(P0.05),CORT及CRH浓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子分离后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可诱导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加味四逆散可改善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HPA轴功能,具有一定抗青少期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于实验第1、21天称量大鼠体质量进行敞箱试验和蔗糖偏好试验,待实验结束后观察行为学指标,采集大鼠海马标本通过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变化。结果:通过CUMS方法造模第21天后,中药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敞箱试验以及蔗糖偏好试验数据均明显优于模型组,HE染色法提示中药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结论: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内关和三阴交穴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海马区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中等程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如冷水游泳、夹尾、电击足底等)结合孤养21 d造模。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每天随机应用9种不同的刺激结合孤养。造模结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内关、三阴交治疗,每天一次,共14 d;模型组给予同等程度束缚。血清E2用放免法检测,血清BDN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海马BDNF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结果:应激结束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糖水偏爱率显著下降(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此外,电针显著减少了大鼠的抑郁样行为(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BDNF水平及海马区BDN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BDNF和海马区BDNF表达显著增加(P<0.05),血清E2水平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2和BDNF可能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有关。电针可能通过增加血清和海马BDNF的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定志小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Openfield法测定行为学,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tin表达.结果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得分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异常,Nestin表达少,而定志小丸组海马神经元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Nestin表达增加.结论定志小丸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能够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p1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及miRNA-16的影响,探讨蒙医三根平衡针治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蒙医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药物组大鼠给予盐酸氟西汀灌胃,1次/d,连续28 d。蒙医针组大鼠于应激刺激后1 h给予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干预,1次/d,连续28 d。观察造模前、干预后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中缝核区p11和tPA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p11和tPA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miRNA-16和BDNF mRNA表达。结果: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消耗量、中缝核区tPA和p11阳性表达、海马和中缝核区tPA和p11相对表达量均减少(P0.05),海马和中缝核区miRNA-16表达增加(P0.05),而BDNF mRNA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蒙医针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消耗量、中缝核区tPA和p11阳性表达、海马和中缝核区tPA和p11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0.05),药物组大鼠海马miRNA-16、蒙医针组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miRNA-16表达均降低(P0.05),药物组和蒙医针组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BDNF mRNA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内miRNA-16能靶向调控BDNF表达,p11/tPA/BDNF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蒙医三根平衡针的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