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2.
二丙酸培氯松吸入治疗哮喘88例临床观察殷玉洪赵洁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610016)哮喘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近年来国内外对哮喘病防治方面用二丙酸培氯松气雾剂(简称BDP)治疗哮喘已取得显著疗效。我院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低剂量丙酸倍氯松吸入对轻度哮喘儿童肺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将 30例轻度哮喘患儿(年龄 5~ 14岁,男21例,女 9例)随机分为 3组(每组 10例),分别吸入安慰剂,BDP200或400μg/日,结果:患儿吸入200或400μg/日的BDP后,哮喘症状明显改善, FEVI及 PEF明显升高。且Log[PD20FEV1(μg)]显著增加即 BHR显著下降。其下降程度随吸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200μg组及400μg组间有关临床症状改善,各项肺功能指标及 BHR的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吸入200μg/日的BDP即能有效地控制轻度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并降低BHR,将剂量增力。至400μg/日并不能明显增力。疗效。建议临床上使用BDP吸入疗法治疗轻度儿童哮喘时,宜采用200μg/日为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剂量类固醇吸入加低剂量茶碱口服对轻~中度哮喘病人临床症状、肺功能与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A 组21 例给予二丙酸培氯松(BDP)吸入300 μg/d、加缓释放茶碱片口服200 mg/d;B组22 例给予BDP吸入600 μg/d, 疗程13 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第1 秒用力肺容积(FEV1) 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 、呼气峰流速值(PEF) 及其变异率(PEFR) 和气道反应性(PD20) 有显著改善,A组的25 % ~75% 、50% 及75% 用力呼气流速(FEF25% ~75% 、FEF50% 及FEF75%) 在治疗后均有显著升高, 而B组则无明显升高。结论 低剂量类固醇吸入配合低剂量茶碱口服与单纯较高剂量类固醇吸入均可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 而前者可更有效地改善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门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近年来我们采用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联合氨茶碱和/或β2受体激动剂门诊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支气管哮喘病人50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第二次哮喘学术会议修改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2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20~45岁,平均32岁。按病情分度:轻度27例,中度20例,重度3例。起病时间5~35年不等,平均20年,两组年龄,病程,病情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400~800μg/d,每日3~4次吸入,并…  相似文献   

6.
官和立  刘晓俊  杨恂  高凌云 《重庆医学》2013,(24):2854-2856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与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每日1~2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比气道传导率下降35%或以上时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PC35sGaw)。结果治疗3个月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EF、FEV1明显上升,全部病例支气管激发试验仍为阳性;6个月后超过80%的患者哮喘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正常,但激发试验阳性病例为38例,达76%;12个月后,超过90%的患者肺功能恢复正常,29例(58%)激发试验阳性。结论哮喘临床症状达到完全控制的时间早于气道反应性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气道反应性指标在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价值优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是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药物治疗疗效判断及停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轻、中度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人均予吸人布地奈德400~800 μg/d,同时B组患者口服红霉素0.2 g,每日3次.疗程8周.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治疗前的组胺PC20-FEV1差异亦无显著性,但治疗后B组病人的组胺PC20-FEV1显著高于A组,(0.9±0.4)g/Lvs(0.6±0.2)g/L,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有降低哮喘患者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庞华春 《当代医学》2013,(24):78-79
目的探讨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气道反应性。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1月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和中度支气管哮喘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治疗方案为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其中轻度哮喘患者剂量为50/100mg,每日2次;中度哮喘患者剂量为50/250mg。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结果轻度哮喘和中度哮喘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其症状积分、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吸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与治疗2个月的症状积分、FEV1%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2个月内会有明显的气道反应性改变,但是在3个月后会维持在一定水平,需要医生引起重视,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长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 (FP)对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 80例 ,中度 42例 ,重度 38例。使用FP治疗前 1周为筛选期 ,测定早晨 8时血浆皮质醇。中度患者吸入FP气雾剂 50 0 μg/d ,重度患者吸入FP 750 μg/d。治疗期至少 1年以上。治疗结束时测定FEV1 %与PEF ,同时测定早晨 8时的血浆皮质醇。结果 吸入FP50 0 μg/d组治疗前、后早晨 8时血浆皮质醇值分别为 (1 0 8 5± 50 7) μg/L和 (1 0 3 8± 48 1 ) μg/L(P >0 0 5) ;吸入FP 750 μg/d组分别为 (1 0 2 4± 48 6) μg/L和 (1 0 0 5± 51 4) μg/L(P >0 0 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两组患者吸入FP 1年后血浆皮质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长期吸入FP 50 0 μg/d和 750 μg/d对于中、重度哮喘患者均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而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吸入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高应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哮喘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4组,每天分别吸入倍氯米松1000、700、400和200μg。观察临床症状及组胺激发试验,测气道反应性变化,并检查血清ECP浓度。结果各组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临床症状好转,气道高反应性降低,ECP浓度下降。结论几种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均有治疗作用,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或许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γ—干扰素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重组γ-干扰系能否抑制抗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的聚集。我们选择1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以纤支镜直接将hrlFN-γ及过敏原注入左叶或右中叶的肺段支气管,将生理盐水及过敏原注入对侧肺相应的肺段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对IgE的作用。方法:试验采用双盲、交叉、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给予8例过敏性哮患者吸入20μg人重组IL-4或载体溶液,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24,48h测定患者血清IgE水平。结果:吸入载体溶液与吸入IL-4前的血清总IgE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后各时点血清总IgE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吸入  相似文献   

13.
作者观察血小板激活后对致敏豚鼠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发现致敏血小板激活后,与豚鼠离体气道共浴5min,分别用特异抗原(OA)和氨甲酰胆碱(CCh)攻击,气道对OA和CCh的反应性增高;而豚鼠耗竭90%以上血小板后的气道对OA及CCh的反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5(IL-5)经雾化吸入后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于IL-5吸入前、吸入后2、24、48及72h分别收集8例哮喘患者和6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sICAM-1水平。结果:IL-5对正常人血清中的sICAM-1水平均无影响。哮喘患者吸入IL-5后2h sICAM-1即明显增高,48h后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观察36例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激素(二丙酸氯地米松,BDP)后对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气道高反应性(AHR)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实验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BDP剂量600~900μg/d,第二阶段300~400μg/d,第三阶段为停药观察病情转归。第一阶段临床有效率875%,FVC、FEV1.0、PEFR、V50及Rrs.C、Dmin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Sd无变化,血浆皮质醇基值无明显降低;第二阶段临床有效率861%,FVC、FEV1.0、V50及Rrs·C、Dmin、Sd均未能进一步改善,而PEFR明显低于第一阶段,血浆皮质醇基因仍无明显改变。停药观察3个月期间有404%的患者复发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清醒无拘束豚鼠对组胺、乙酰胆碱和抗原气道反应性的研究,发现有以下特点:呼吸变化在24h连续可测;吸入组胺(His)和乙酰胆碱(ACh)后的引喘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半数有效引喘浓度(EC50)分别为53.3μmol/m3和269μmol/m3;对His的反应有昼夜节律性;致敏豚鼠吸入抗原可以诱发哮喘反应,在30min内最明显,吸抗原后6h对ACh的反应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整体实验方法 ,观察了速尿对致敏原、药物诱发哮喘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 :吸入速尿能明显延长鸡卵蛋白、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所诱发哮喘的潜伏期 ,与给药前或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认为本药具有良好的平喘作用。这不仅为哮喘的治疗又开新途径 ,而且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8.
的目:探讨人重组γ-干扰素(hrIFNγ)经雾化吸入后对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BHR)的影响,试图寻找治疗哮喘的新途径。方法:选择14例过敏性哮哮患者,每天吸入hrIFNγ1.0×10^6单位,并以吸入安慰剂(生理盐水)的10例患者做对照,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第7天和第14天测定其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结果:hrIFN-γ吸入组于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其PC20-FEV1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吸人肝素对豚鼠支气管的影响,探讨肝素对支气管的作用.方法:①选取健康豚鼠30只,分成3组,分别给予肝素、沙丁胺醇、等体积生理盐水超声波雾化,每次20min,共7d.第7天给药后,立即均匀喷入磷酸组织胺,记录动物的致喘潜伏期;②另取豚鼠气管及整个肺脏,用37C恒温乐氏液,在恒压下灌流,分别注入生理盐水、肝素、异丙肾上腺素、磷酸组织胺到灌流装置,灌流10min,测定流量(共测6只标本).结果:①肝素组和沙丁胺醇组动物的哮喘潜伏时间分别为(126.6士43.51)s和(165.8土29.97)s,明显长于对照组(63.7士6.53)s(P<0.05);②异丙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可明显增加或减少豚鼠肺支气管灌流量,而肝素对肺支气管灌流量无影响.结论:吸入肝素能延长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的潜伏期,作用与沙丁胺醇类似,提示吸人肝素有平喘、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