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ICU收治的137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组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早期活动干预,分别在入住ICU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停机械通气时对患者进行谵妄(CAM-ICU)评估、APACHEII评分,并记录患者ICU停留时间,分析早期活动对谵妄发生,病情改善及ICU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活动组在入院第3天后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ICU谵妄发生率、APACHEII评分,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的早期活动可以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2.
3.
<正>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错综复杂,病情极易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严密监测病情的同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但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繁重,难度系数大,风险高,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影响预后。护理流程管理可以优化环节流程,减少因护理不到位而发生的不良事件~([1])。因此,本科护理组成员与多部门协作,制定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流程,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预警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疾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AM-ICU对患者进行谵妄评分并进行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防干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CAM-ICU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谵妄评分、动态评估及干预,能有效降低ICU谵妄的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根据患者咳嗽反射、痰液的黏滞度、痰液的量将气道管理级别分为A、B、C、D四级,按气道分级制定护理措施,实施不同频次的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每2 h胸部物理治疗1次。结果:机械通气第7天,实验组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血气氧分压/氧气浓度PaO2/FiO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的气道分级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现状及非药物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人员采取措施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常熟市中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工气道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基于eCASH(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ICU机械通气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基于eCASH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功能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长与机械通气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种时间肺活量、呼气流速峰值、肺活量、肺总量及潮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谵妄、转科、死亡/放弃治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CASH理念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采用最小化镇静及优先镇痛,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且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压通气拔管技术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在拔除气管插管时分别采取传统负压拔管方法(对照组)和正压通气拔管技术(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 min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通气拔管技术可以降低拔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气道分级管理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按照气道分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指标、相关临床指标、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潮气量与氧合指数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与APACHEⅡ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谵妄、VAP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心外科ICU收治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基础信息,统计发生谵妄的例数,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32例,占比3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类型、术后疼痛、体外循环时间、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长、使用咪达唑仑是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偏高,其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需结合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3例行护理程序化管理,对照组83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及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分别为(5.54±1.31)d和(6.07±1.82)d,其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及死亡病例的发生率分别为12.62%,5.83%,1.94%,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泊酚、咪达唑仑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镇静,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23±8)s,(22±6)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8±9)s,(58±1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5.67;P<0.05)。试验组患者镇静后心率(74±11)次/min,呼吸(15±3)次/min,较对照组出现减慢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4.17;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效果好,起效快,但对心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团队建设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运行及效果。方法:选择ICU进行系统化早期活动的57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团队成立之前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团队成立之后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84名医护人员对早期活动及团队建设的意见。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BMI、APACHE II评分、最高FiO2、最低PaO2/FiO2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对ICU患者早期活动及团队建设持积极态度。结论:早期活动团队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预防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谵妄的发生。[方法]针对35例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的护理问题,计算机检索防止此类病人发生谵妄的最佳实践证据,应用于该组病人并评价效果。[结果]35例病人在循证护理期间,1例因疾病原因死亡,1例因治疗费用问题自动出院;2例发生谵妄,积极干预后好转。[结论]采用循证方法提出的护理方案能有效防止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手动被动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适当活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动被动活动大关节为主的干预,干预7~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虚弱的发生率。结果在干预后第3、5、7天的观察组机械通气患者MRC评分分别为(50.06±5.93)分、(47.85±6.11)分和(46.32±7.05)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47.84±4.71)分、(43.42±5.84)分和(38.96±8.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3.865,5.037,P<0.05);在干预后第3、5、7天的观察组机械通气患者MIP评分分别为(19.62±4.10)分、(19.38±3.72)分和(19.42±3.58)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7.91±4.26)分、(17.25±4.06)分和(16.83±4.3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5,2.858,3.393,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