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20451 儿童最大呼气流率及其临床应用/邱澄…∥新医学。-1991,22(8)。-404~405 用国产袖珍呼气峰速仪对400名正常健康儿童及60例患儿(支气管哮喘35例,肺炎25例)进行了最大呼气流率(PEFR)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健康儿童PEFR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均呈相关关系。支气管哮喘患儿PEFR平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01),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男性48%,女性44%;  相似文献   

2.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最大呼气峰流速 (PEFR)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呼气峰速仪测定 43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PEFR。测定缓解期PEFR个人最佳值 ,求出个体化PEFR下降率及警戒值 ,观察2 0例规范监测组和 2 3例非规范监测组个体化PEFR下降率与哮喘发作关系。结果 哮喘发作期时PEFR越低 ,临床表现越重。缓解期规范监测组根据个体化PEFR下降率变化指导预防用药 ,哮喘发作人数、次数及发病呈中、重度表现者分别为 15%、2 3 .5%、2 5% ;非规范监测组分别为 43 .5%、75.5%、76.9%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PEFR可作为诊断儿童哮喘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依据 ,指导治疗。个体化PE FR下降率较PEFR变异率更灵敏反映病情变化 ,可作为哮喘发作警报 ,指导预防用药 ,以减少发作次数及利于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呼气峰速测定对小儿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87年来应用袖珍呼气峰速仪对84例7~12岁哮喘患儿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R)。其中50例单独测定PEFR,肺功能减退者占80%,与非阻塞性呼吸系疾病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另15例应用舒喘灵喷吸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8例哮喘患儿q6h动态观测,绝大多数于12PM最低,12AM最高。11例患儿6分钟运动试验6例可诊断运动性哮喘。作者讨论了PEFR测定对诊断哮喘、检测运动性哮喘和鉴别不典型哮喘,了解呼吸功能;评价治疗方法、判断病情及预后;了解其昼夜节律变化,指导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北京城区5~14岁儿童用峰流速仪测定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的正常值范围,建立本地正常预计值方程、并与肺量仪测定的呼气峰流速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幼儿园和中小学5~14岁正常儿童425名,男213名,女212名。采用德国百瑞峰流速仪测定呼气峰流速值,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生理参数。同时用德国Jaeger肺量仪测定流量-容积曲线,获得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峰流速仪与肺量仪测定所获峰流速值的差异。经线性回归获得PEFR回归方程式。结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PEFR逐渐增加,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组男性儿童PEFR高于女性儿童,并在11、13、14岁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PEFR均与年龄、身高、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身高相关性最高,年龄、体重次之;建立了5~14岁不同性别儿童PFER值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PEFR(L/min)=5.29×H-427.1(男性儿童)和PEFR(L/min)=4.94×H-399.8(女性儿童)。总体上,峰流速仪测得的PEFR值(309.1±74.1 L/min)略高于肺量仪测得的PEF值(298.9±91.3 L/min),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建立了新形势下北京地区5~14岁儿童PEFR的正常值及回归方程,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911416 儿童最大呼气流率测定及其临床应用/邱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1,26(1)。-40~42 检测正常儿童组400例,患儿组60例。结果:3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最大呼气流率(PEFR)平均值与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减低,平均实测值与平均预计值的百分比男性48%,女性44%,明显低手78%,故为异常,表明气道受阻明显,而25例轻症肺炎患儿PEFR平均值与正常儿相比无显著差异,平均实测值与平均预计值的百分比男性85.8%,女性90%,明显高于78%,表明气道无明显受阻。  相似文献   

6.
对哮喘病患儿进行肺功能监测.且以量化指标评估其病情,已渐为临床所重视。最大呼气流速率(PEFR)是一简单、实用的方法,但我国正常小儿PEFR值的资料甚少。本文报告对935例健康儿童的测定结果。 方法与结果 一、测试方法 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肺疾病的中小学生935人,男458人,女477人。8-9岁171人,-11岁500人,-13岁219人.-14岁45人。身高在110-170cm。测试前先给学生讲解测试方法,并示教练习,记录年龄、身高,小儿取立位,矫正PEFR仪指针置于零位,先令小儿口含吹嘴,紧闭双唇封闭吹嘴四周.让小儿深吸气后,立即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吹气,在1秒钟内将气体一次吹入峰流仪嘴内.连续吹气4次,每次间隔2分钟。记录读数,精确到刻度1O,取4次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小儿PEFR最大呼气流速值。 二、检查结果935例测定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其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对哮喘患者进行客观的肺功能监护已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降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利用肺量则定法(Spirometry)测定患者的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流量(FEV_1)、及25%至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_(25~76))等,可较全面地反映患者大小气道的功能状态,但需要一定设备,且只能在医院里进行。而用于测定最高呼气速率(PEFR)的峰流速仪则轻便、价廉,患者可入手一架,便于在家庭、诊所及病房等各种场地应用。虽然PEFR主要反映大气道功能,且和患者测试时呼气的效果关系较大,即要求患者尽量以最大力量和最快速度呼气,但一般来讲,只要经过一定的训练,PEFR还是能够较好地提供患者气道阻塞程度的客观指标,适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PEFR的测定在国外已相当普及,国内则最近才开始应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硫酸镁与喘乐宁联合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硫酸镁加喘乐宁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3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硫酸镁和喘乐宁联合吸入组、单用喘乐宁吸入组。吸入喘乐宁的剂量均为每次 2 5 0~3 75mg ,单用喘乐宁组加 2mL生理盐水 ,联合组加 2mL的 7 5 %硫酸镁溶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压 ;测量治疗前以及治疗后 10min、2 0min最大呼气峰流速 (PEFR)。结果 联合组PEFR明显高于单用喘乐宁组 ,联合组PEFR增加的百分比是单用喘乐宁组的 2倍 (P <0 0 5 ) ,联合组治疗前PEFR越低治疗后PEFR上升幅度越高。硫酸镁吸入治疗后无一例患儿出现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喘乐宁吸入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吸入比单用喘乐宁吸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硫酸镁吸入治疗在儿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亚高原地区健康儿童最大呼气流速预计参考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袖珍峰流速仪测定儿童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报道正常健康儿童最大呼气流速(PEFR)正常参考值不多,我们于1996年使用江苏常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袖珍峰流速仪对贵阳城区1313名健康儿童测定PEFR,较好地提供患儿气道阻塞程度的客观指标,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IgE(T-IgE)和外周血嗜酸细胞(PBE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77例哮喘患儿血清ECP、T-IgE水平,同时进行PBEC计数和呼气峰流速(PEFR)测定(5岁以上)。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ECP、T-IgE水平及PBEC计数明显升高;缓解期ECP水平降至正常,T-IgE水平及PBEC计数虽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发作期ECP水平与PEFR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R%)呈显著负相关,T-IgE水平与PBEC计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BEC和T-IgE水平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ECP水平可反映哮喘炎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的改变 ,指导临床治疗 ,测定30例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血清总IgE和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PEFR)的变化 ,且与1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显示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MDA、ECP、总IgE比缓解期明显升高 ,而SOD、PEFR明显下降(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 ,缓解期MDA、ECP、总IgE也有明显升高(P<0.01) ,SOD明显下降(P<0.01) ,PEFR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 ,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气道炎症加重 ,存在气道狭窄与阻塞 ,哮喘缓解期可以无临床症状 (PEFR正常) ,但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因此,若要终止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监测气道炎症改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哮喘亦称运动诱发性哮喘(EIA),指在运动后出现的气遭阻塞现象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本文报告104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及85例健康儿童于1985年4月~1986年1月采用最大呼气流量(PEFR)检测运动试验前后及舒喘灵喷吸后的动态变化。用此评价肺通气功能及诊断EIA,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喘乐宁液雾化吸入在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哮喘发作期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取0.5%喘乐宁液0.25-1mg/次雾化吸入治疗的为观察组,采用定量型喘乐宁气雾剂的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吸入前及吸入后5min、10min、30min最大呼气流速(PEFR),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同期比较。结果 吸入后观察组PEF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喘乐宁液雾化吸入在儿童哮喘发作抢救中,对于缓解呼吸道阻塞,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优于定量型气雾剂。  相似文献   

14.
小儿哮喘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12岁,其中学龄前组23例,学龄组24例。均给予抗过敏(扑尔敏、苯噻啶、酮替芬)及茶硷类药物,学龄前组每次各1/2~3/4片,学龄组每次各1片,Q8h口服,2~3周后Q12h口服,共6周。急性发作初期,加服泼尼松1~2mg/kg·d,约3~5天。于治疗前,治疗1、3、6周后用英国产峰流仪测定患儿最大呼气流速(PEFR),以观察治疗前后变化,并判定疗效。结果提示:学龄前组PEFR治疗前平均值为167.8±31.8,治疗1周后180.5±31.5,3周  相似文献   

15.
连续数天日间最大呼气流量(PEFR)改变可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测定1分钟用力呼气量(FEV_1)也是估价哮喘严重程度的简便方法。本文研究控制良好的哮喘病儿,停药后6天内几项肺功能指标昼夜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指标的变化和控制疾病所需的药物是否可用于预测哮喘病儿停用维持治疗后昼夜间的病情变化的幅度。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去探讨肺部症状或PEFR降低是否是疾病恶化的首发征象。方法哮喘病儿40例,女11例,男29例,年龄8~15岁(10.9±1.9),均有哮喘发作史,经色甘酸钠,吸入皮类固醇和支气管扩张剂控制了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及客观检查,如组织胺吸入诱发试验和常见过敏原的皮肤试验,进行维持治疗。所有病例研究前3个月内的组织胺阈值均<32mg/ml,至少有一项屋内尘螨浸出物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研究前6个月内未服用皮质类固醇。于研究开始的第1天晨测定PEFR和  相似文献   

16.
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标准的运动激发试验,对36例哮喘患儿进行检测,以3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以运动后最大呼气峰流速的改变率(△PEFR)≥15%为标准.结果22/36(61.1%)运动诱发哮喘(EIA)阳性,而对照组全部阴性.结论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发生率为61.1%,应加强对哮喘患儿运动可诱发哮喘的认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儿童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抗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肺功能呼气峰流速 (PEFR)的变化。方法 用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n =1 1 ) ,而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n =9) ,并监测PEF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加用溴化异丙托品后 40 ,6 0 ,80min的PEFR值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分别为 6 8.8± 5 .6 % ;72 .0± 3.4% ,71 .1± 3.7% ,与单用沙丁胺醇的PEFT值 6 0 .6± 5 .7% ,6 0 .8± 6 .3% ,5 9.1± 6 .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 )。结论 溴化异丙托品与沙丁胺醇联合应用 ,其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单用沙丁胺醇更明显 ,扩张支气管作用时间更长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本组毛细支气管炎68例1(1/2)~10(1/2)年随访,继续喘息发作25例,其中哮喘性支气管炎11例(16%),哮喘14例(20.5%),42例作PEFR 值测定,其平均值低于对照组,31例作运动试验,运动后PEFR 值不全程度下降,哮喘4/6例下降≥12%。以上说明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易感性增加,提示今后发生阻塞性肺疾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障碍与小儿夜间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有夜间哮喘发作、且不易控制的原因和机制.方法对14例有夜间发作及8例无夜间发作的两组哮喘患儿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同时测定监测当天入睡前、次日起床、起床后3h时的最大呼气流速(PEFR)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夜间哮喘发作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高(P<0.05),其中有4例AHI≥5;最低氧饱和度(LSa02)、氧饱和度≤0.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及(I+Ⅱ)期、(Ⅲ+Ⅳ)期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期所占的时间及觉醒指数,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夜间哮喘发作组起床时的PEFR值较入睡前降低(P<0.05),后又迅速恢复正常,非夜间哮喘发作组则无变化.结论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打鼾及睡眠低氧是诱发夜间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其机制与气道狭窄、迷走神经张力升高、神经反射机制有关,睡眠结构发生变化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哮喘预防性抗炎治疗的第一线药物,其效应性、安全性已成为 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长期吸入治疗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生长发育影响的国内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我 们进行一项对照研究以观察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50例哮喘儿童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在快速缓解后给予不同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为期6月~2.5年。治疗期间定期随访,观察临床 疗效,监测最高呼气流速(PEFR)值,测量体重、身高及修改吸入剂量,并进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含量测定。结 果 临床总有效率90%(45/50),与对照组[70%(21/3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吸入BDP后6个 月时PEFR值和初诊时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身高、体重与同龄正常值比较无异常(P> 0.05);24h尿游离皮质醇在正常范围。结论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哮喘,疗效好,而且 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