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猪髁状突骨折后髁突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髁突骨折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有许多研究,但骨折后髁突骨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生物力学方法观察了幼年期小型猪髁突纵行骨折对髁突的影响,结果显示:髁突纵行骨折引起髁突骨密度减低及生物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幼年小型猪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的影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髁突骨折对颞颌关节的继发性影响。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造成左侧髁突纵行和横断骨折模型,在术后6个月应用普通X线、CT等影像技术进行观察。结果:普通X线片对髁突纵行骨折显示不清,容易漏诊;对髁突横断骨折显示较好。CT片可清楚地显示髁突不同类型骨折影像,特别是对髁突纵行骨折诊断有较大优势。幼年小型猪髁突纵行骨折后多形成双髁突畸形。结论:不同类型髁突骨折影像学表现不同,对颞颌关节继发性影响亦不相同。髁突纵行骨折更易引起颞颌关节继发性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下颌颏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的比率及合并髁突骨折常见部位和合并髁突骨折的常见致病原因,并对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下颌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以及乌海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均存在下颌骨颏部骨折的病例107例进行回顾性分组对照研究。结果:下颌骨颏部骨折107例,合并髁突骨折的有62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的有20侧,合并髁突颈部骨折的有41侧,合并髁突下骨折的有18侧;男65侧,女14侧;致伤年龄≥18岁共62侧,<18岁共17侧,≥18岁髁突颈部骨折33侧,<18岁髁突颈部和髁突囊内骨折各8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交通伤26例,坠落伤16例。结论:下颌骨颏部骨折最易合并髁突骨折,其中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合并髁突骨折的病例中髁突颈部最常见,与性别无相关性,但髁突骨折部位与年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治方法,观察各类髁状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40例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26%的髁突骨折,包括髁突明显脱位和骨折片明显移位的病例,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近期出现的咬合不良和张口受限情况也可通过功能锻炼得到恢复。对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包括髁突脱位或骨折片明显移位病例进行手术治疗,75.0%有满意效果。结论 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灵活掌握适应证,都可获得满意疗效。笔者提倡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髁突外伤患者11例,均给予临床检查、摄X线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评估髁突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EB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其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正确地显示髁突骨折及其类型。结论: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客观地提供髁突骨折的所有特征,将两种以上重建方法结合,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和反映骨折线走向、碎骨片的移位,提高了髁突骨所的诊断和显示率,降低了误诊率,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6.
髁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6%~57%[1].依据骨折线的水平高低髁突骨折可分为[2]:囊内骨折(髁头骨折)、中位骨折(髁状突颈部骨折)、低位骨折(髁状突基部骨折).对髁突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3],目前仍没有髁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的结论性研究报道[4,5].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适应证选择合理[6,7],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髁突骨折的重要手段.对于高位骨折一般采用耳屏前切口,对于低位骨折常为颌下切口.对于髁颈至乙状切迹之间的中位骨折,因表面受腮腺面神经的阻挡,直视下切开复位和固定均较为困难,其手术入路学者看法不一.本研究对我科髁突中位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对两种手术入路的预后进行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髁状突骨折占下颌骨骨折的16、5%~36.3%,儿童髁状突骨折占54.05%.是下颌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成疗法保守治疗5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6例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恢复髁状突全貌。结果:行坚强内固定的所有患者术后均保存了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恢复了髁状突原有的外形。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保持髁状突的外形和正常位置,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翼外肌-髁状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功能评价。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300。450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a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颁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随诊复查,内容为: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面型双侧对称,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有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一周颁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患者,进行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髁突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因此髁突骨折是常见的下颌骨骨折,约占所有下颌骨骨折的26%~57%,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一直是争论的焦点[1].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使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对髁突骨折的治疗应慎重.现将我院口腔科1999~2004年收治的髁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 对15例髁状突颈部骨折的病人,采用耳前切口手术入路,将骨折复位后行微型钢板内固定,同时对损伤的关节囊、关节盘进行修复,术后病人早期进行张口训练。③结果 15例病人骨折愈合良好,He关系正常,开口度良好。④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伴有关节盘、关节囊损伤及骨折移位较明显的病人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87例113侧髁突骨折通过三维螺旋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确诊髁突骨折并明确骨折的部位、旋转、方向、移位情况等,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而直观地显示髁突骨折的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髁突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治疗不当会引起咬合紊乱、关节强直、生长发育受限等后遗症。该文结合文献回顾,总结了团队的诊治经验,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的冠状位图像重建是骨折分类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按照骨折线的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和髁突下(基底部)骨折3类。其中囊内骨折又分为A、B、C、M 4种类型。髁突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对咬合紊乱的患者可采用颌间弹性牵引的方式;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是下颌支残端外脱位出关节窝的骨折,相对适应证是下颌支残端与关节窝接触的骨折、髁突颈部严重移位或脱位和基底部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点为:正确的手术入路,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术中对翼外肌附着和髁突表面软骨的保护,关节盘的复位。对于合并髁突骨折的下颌骨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要注意舌侧裂隙的关闭(以确保下颌骨宽度的恢复)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当髁突骨折合并面中部骨折时应先复位固定髁突骨折和咬合关系,然后通过咬合复位固定上颌骨骨折。6岁以下的儿童髁突的自我改建能力较强,多用非手术治疗;随着年龄增长髁突的愈合改建能力逐渐减弱,12岁以上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 通过对89例103侧髁突骨折病案资料的调查,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髁突骨折好发于9~35岁; 男性多于女性; 摔伤(32例) 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突骨折57侧发生在囊内,其中矢状骨折50侧,46侧发生在髁颈部; 29例合并颏部骨折;9例(14侧)采用闭合治疗,60例(89侧)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74侧,摘除骨折片15侧;34例随访患者治疗后下颌能进行良好的前伸、侧牙合运动.结论 髁突骨折好发于囊内,以矢状骨折多见.高坠伤是髁突骨折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髁状突高位骨折经手术复位骨固定术可取得良好疗效。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并着重讨论了髁状突高位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入路和内外固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大鼠髁突颈部骨折模型,研究髁突骨折对大鼠下颌骨及髁突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眼科剪造成雄性SD大鼠单侧髁突颈部横形骨折,以其对侧、非手术组及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3、5、9周处死SD大鼠,行下颌骨及髁突的测量和影像学观察.结果骨折后患侧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下颌体宽度及髁突均较健侧及非手术侧小,髁突形态改变.结论 动物模型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髁突颈骨折后,应力改变对下颌骨和髁突的生长具有影响,可导致健、患侧下颌骨及髁突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髁突是下颌骨折最好发的部位,髁突骨折占下颌骨折的20%~50%,儿童可高达40%~67%。临床上以髁突颈横断骨折较多见,同时髁突骨折段通常在翼外肌的牵拉下发生内方移位,引起错颌、张口偏斜、疼痛及下颌运动障碍等。髁突又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治疗的好坏直接  相似文献   

18.
下颌髁状突骨折70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霞 《中外医疗》2009,28(31):40-40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采用耳屏前及领下切口入路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经过治疗,张口度恢复,咬合关系改善,92.86%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术后3个月咀嚼优良率94.29%,7例面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领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及移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髁状突骨折是最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常见致伤原因有交通事故、坠跌、击打等,不同的致伤力、致伤方向、致伤性质对髁状突骨折的严重程度、移位程度以及骨折的方向、部位等影响较大,导致髁状突骨折差异较大,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迄今为止,临床上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仍有较大争议.我们采用手术治疗30例髁状突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颌间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施行颌间固定治疗,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总结.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施行颌间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患者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髁状突骨折患者施行颌间固定并配合详尽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