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微创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术后短期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福建泉州解放军第910医院治疗的9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前入路组46例和后外侧入路组50例。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Harris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应用C型臂X线机测量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股骨头假体直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评定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疼痛程度。结果 微创前入路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后外侧入路组,微创前入路组手术时间长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创前入路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HH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个月,两组HHS评分均增加,且术后3个月>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髋部骨折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行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后外侧入路,研究组采用前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体液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内,研究组患者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前入路下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较后外侧入路能够取得更好疗效,有效缩短围术期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PLA组30例和DAA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6个月、12个月时Harris评分(HHS)。结果:DA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PLA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LA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PLA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HHS各分项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DAA组患者VAS评分低于PLA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HHS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DAA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评分高于PL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HH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LA比较,DAA-THA治疗ONFH对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活动度和疼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55-2656
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4.1±29.5)ml、(77.5±23.7)min、(10.8±5.3)h]均低于对照组[(153.8±10.8)ml、(109.8±25.7)min、(18.9±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82.5±4.3)分、(86.3±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9±8.6)分、(80.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直接前入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切口前外侧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前外侧入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偏心距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均可获取一定效果,但对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小切口前外侧入路更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侧卧位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12月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评价偏倚风险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10篇,共计814例患者。与后外侧入路相比,侧卧位直接前入路的手术时间较长[MD=6.42,95%CI(0.51,12.33),P<0.05],切口较小[MD=-2.32,95%CI(-3.25,-1.38),P<0.01],术中出血量少[MD=-68.11,95%CI(-100.33,-35.90),P<0.01],术后引流量少[MD=-41.29,95%CI(-62.25,-20.32),P<0.01],住院时间短[MD=-2.98,95%CI(-4.91,-1.04),P<0.01],术后1周内总的VAS评分较低[MD=-0.76,95%CI(-0.96,-0.55),P<0.01],术后6个月内总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Hardinge入路(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MHA)与经典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79例,分为PLA组(36例)和MHA组(43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影像学评估、功能评分及术后脱位等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A组术后无脱位发生,PLA组一例术后脱位;MHA组手术时间长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对关节稳定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髋关节置换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9.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安全区和评价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方法 对20具成年尸体(40髋)解剖,记录股外侧皮神经(LFCN)的走向及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臀中肌和梨状肌间隙与水平面的夹角.对3具新鲜灌注尸体标本行模拟手术,现察切口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27例患者(27髋)施行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LFCN手术风险区为出骨盆处沿腹股沟韧带方向距髂前上棘(ASIS)距离6~71 mm,沿缝匠肌方向穿出缝匠肌外缘处距ASIS 21~112 mm;出缝匠肌外侧缘处水平垂直于ASIS垂线的距离1~35 mm;屈髋、极度内收和放置于另一下肢上,髌骨平行于地面时梨状肌和臀中肌间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5)°(范围55-68°).模拟手术显示臀中肌、梨状肌和臀小肌均有损伤.前侧手术切口5.0 cm(4.6~6.5 cm)和后侧手术切口3.7 cm(3.0~4.2 cm),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站立行走;输血4例.1例术中股骨近端骨折.平均随访18个月无其他并发症,Harris评分94.5(92~96).结论 双切口全髋置换术前侧切口选择髂前上棘下3 cm外1 cm垂直切口,后侧切口选择从梨状肌和臀中肌间隙最下点和水平方向60°;术中会造成臀中肌、梨状肌和臀小肌损伤.双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肌肉间隙操作的特点.出血少、康复快,但手术费时,技术要求高,术中需要透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和传统的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研究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 7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术后骨折、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观察组在术中术后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创与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晚期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髋关节晚期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70例和传统组70例。微创组给予微创THA手术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THA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但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微创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微创组躯体功能、机体疼痛、活力及情绪角色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THA手术切口小,创伤少,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敏  马晓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60-1761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6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实施临床路径后,病人的平均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模式在病种适合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患者出院后随访3~18个月,恢复效果优43例,良39例,优良率100%。结论: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合理而系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进型髋关节挡板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预实验时,模拟髋关节手术体位摆放,观察改进型髋关节挡板与传统体位摆放方法的组装时间、固定后前、后倾角度被动丢失角度、操作人员满意度4个项目;临床验证时将5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术前体位摆放所用时间、术中需要再次调整体位的次数、患者术中舒适度。结果:预实验和临床验证中两种体位摆放方法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型髋关节挡板较传统体位摆放方法更适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膝、髋关节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疼痛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纵贯式研究设计方式,以该院骨科150例接受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R)及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两组。以结构式问卷、疼痛评估纪录包括疼痛影响项目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收集术后3 d疼痛评估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P0.05);TKR组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高于THR组患者;MIS(微创)术式患者疼痛程度虽于术后24 h高于传统术式,但术后48和72 h疼痛程度已明显低于传统术式,MIS(微创)术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低。两组患者疼痛的最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不敢翻身,THR组术后疼痛不敢翻身发生率高于TKR组(t=15.62,P=0.000)。结论 VAS评分能够用于THR和TKR术后患者疼痛评价,其评价结果能够协助干预THR和TKR术后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教育光盘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5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7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康复指导,实验组采用康复教育光盘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知识答题正确率、康复技能掌握率、行为取向、对教育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教育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回答正确率为97.09%,对照组为73.1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中对特定康复技能的掌握率、患者行为取向的提高率、对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康复教育光盘进行指导,能明显提高康复教育效果和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入路有前侧、前外侧、后外侧以及双切开入路等,但哪种入路更符合微创的概念且临床容易开展,目前尚无定论.目的:观察前外侧入路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置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01/2006-1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施行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52~78岁,平均65.9岁;体质量指数19.3-30.1 kg/m~2,平均24.4 kg/m~2.观察切口长度、置换时间、置换过程及置换后输血量、并发症、置换后活动量、置换后住院天数、假体位置、置换后Harris评分等.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3个月;置换切口长度7~10 cm,平均8.3 cm;置换时间70~120 min,平均92.1 min.输血量0~800 mL,平均约300 mL;患者术后即进行无负重下肢肌肉锻炼,术后第2天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住院时间6~15 d,平均7.9 d.置换后X射线平片测量髋臼外展角44°~53°,平均46.3°;大部分患者可扶拐走出病房.本组11例置换后3个月臀部疼痛,Harris评分为(79.5±4.4)分,置换后6个月9例臀部疼痛,Harris评分(84.0±3.6)分,置换后12个月5例,Harris评分(85.4±3.0)分,但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持续的跛行和Trendelenburg征阳性.无感染、脱位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提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置换创伤小,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The surgical approach utilized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factor that may affect surgical outcomes. There have been many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modifications used since the procedure was popularized by Sir John Charnley. The popular approaches today can be grouped by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trochanter (anterior or posterior), patient position, leg position for dislocation/femoral prepar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abductors and short external rotators. The Rottinger approach is an anterior approach which utilizes the muscle interval between the tensor fascia lata and abductor musculature. The abductor attachments are preserved and the femur is prepared in extension, adduc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 This approach has been shown in literature to be safe with some studies showing improved outcomes both in terms of reduced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function than other standar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