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 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 ,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 2 0 %~ 35 % ,住院病死率降低 2 0 %~ 5 0 % ,因此尽早溶栓已成为临床上治疗AMI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了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为住院病人 ,共 3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6 .7± 10 .4岁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等诊断为AMI,其中前间壁梗死 11例 ,广泛前壁梗死 9例 ,下壁梗死 14例 ,后壁梗死2例 ,发病时间为 4 .2± 1.4h ,符合溶栓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中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的变化、方法 按WHO诊断AMI的标准选择病例,采用1992年全国统一的溶栓方案治疗,同时检测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中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等指标,并与溶栓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溶栓后AMI患者再通车78.6%;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沉等明显低于溶栓前,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AMI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障碍,尿激酶可以改善血流变学异常,尿激酶溶栓治疗对AMI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了55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护理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早期溶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对55例病人进行了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 经治疗护理,临床治愈50例,3例做支架治疗,2例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时和溶栓后给予严密观察,细心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肺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检测 32例急性肺炎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并与 3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肺炎患者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本组结果提示急性肺炎患者血液处于高粘状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段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也是明显增加,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通常对AMI患者采取早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这样可明显改善AM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可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目的.早期的治疗观察也对于后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和不同时间溶栓对它的影响 .方法  5 5例AMI用尿激酶 15 0万u静脉溶栓 ,按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 6小时内A组 3 4例及 6~ 12小时B组 2 1例 ,对比两组再通率、4周死亡率及溶栓副作用 .结果 A组再通 2 7例 (79.4% ) ,B组再通 11例 (5 2 .4% ) ,A组再通率高于B组 (p <0 .0 5 ) ;4周死亡率和出血A组比B组低 (p >0 .0 5 ) .结论 静脉溶栓是有效、安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再灌注疗法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肝素(HP)及阿斯匹林(ASP)单独及联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49例AMI在常规、溶栓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加用①阿斯匹林(ASP组)②普通肝素+阿斯匹林(HP组)③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LWMP组).结果3组溶栓再通率未见明显差异,但溶栓后心绞痛、再次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HP组、LWMP组明显低于ASP组(p<0.05).HP组出血倾向发生率最高达43.2%,明显高于ASP组(12.5%)和LWMP组(17.7%)(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合用阿斯匹林,较单用阿斯匹林或加用肝素更能减少溶栓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7日溶栓疗法,于溶栓前、溶栓后第3~4d及第7~8d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除HCT外,溶栓后第3~4d及第7~8d血液流变学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溶栓前,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尿激酶7日溶栓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后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的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静脉滴入.溶栓治疗开始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150 mg/d,连服2周,再改75 mg/d维持.滴入尿激酶后每隔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一次,2次/d,共3d.结果 65例患者治疗120min内血管再通47例,再通率72.3%.出现心源性休克4例,心力衰竭8例,皮肤粘膜散在出血点及注射部位皮下瘀斑3例,牙龈出血2例,鼻衄1例,无过敏反应和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死亡2例.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果显著,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50例为实验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AMI组及对照组的D-二聚体基础水平;AMI组根据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及非溶栓组,根据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h、12h、24h的D-二聚体水平,对各组数据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状态AMI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后6h、12h、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TEMI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NSTE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与NSTEMI组治疗后6h、12h、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能显示AMI溶栓治疗的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4年3月~1997年6月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应用国产尿激酶(UK)和德国链激酶(SK)静脉溶栓治疗,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UK和SK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0.8%及63%,5周死亡率分别为8.6%及7.4%,严重出血并发症1.85%及2.1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加大UK剂量至200万U,并不增加血管再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临床观察证明UK和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UK副作用小,血管再通率高,价格低廉,宜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宋俊燕  张毅 《医学信息》2018,(11):133-134,137
目的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效果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孝义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0例。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治疗2 h、24 h后纤溶酶、纤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为92.50%,观察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为87.50%,对照组分别为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24 h观察组纤溶酶、纤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有效提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肝素用量的影响,探讨胆固醇浓度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将其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和胆固醇正常组,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给予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达到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最新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目标值所需的肝素用量。结果:与胆固醇正常组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组所需肝素用量显著大于胆固醇正常组(P<0.01)。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可能引起凝血功能增强,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需要较大剂量肝素抗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分析了 36 6例AMI者有关资料 ,其中男性组 2 0 0例 ,女性组 16 6例 ,按 <4 5岁、4 5~ 5 5岁、>5 5岁分 3个年龄段 ,分析内容包括 :①既往病史 ;②梗死部位 ;③血糖、血脂 ;④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⑤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结果 ①女性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史显著高于男性组 (p<0 .0 5 ,p<0 .0 1) ;②女性组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男性组 (p <0 .0 1) ;③女性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组 (p <0 .0 5 ) ;④静脉溶栓治疗中 ,男性组溶栓再通率高于女性组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女性AMI的危险因素 ,绝经后女性AMI发病率增高 ,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 ,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差 ,女性AMI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与超氧化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聚集增高、SOD降低,P<0.01。提示:血液流变性异常和血小板聚集可导致急性、慢性心肌缺血的加重。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加重缺血心肌超微结构的损害,使心肌梗塞范围扩大,更易发生室速和室颤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患者(AMI)溶栓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1例患者被分为两组溶栓再通组21例;常规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病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结果溶栓再通组病人在各时间点的HRV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组内比较,3月、6月时的HRV均高于2周时(P<0.05)。2周时再通者室性心律失常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溶栓后冠脉再通可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发病急、进展快,致残、致死率高。以往在治疗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通常使用辅助氧疗,并在临床指南中也推荐使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氧疗并不能给患者带来益处,相反滥用氧气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加重,甚至给部分患者带来危害。本研究将对氧疗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排便意愿,以便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排便意愿的调查,最终获得195例有效问卷,采用自制排便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92例(98.46%)患者习惯蹲位或坐位的排便方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更倾向于选择入厕排便187人次(83.85%),倾向于床旁入厕的共31人次(13.90%);且112例(57.44%)患者认为床上排便的方式对自身影响很大,更有34例患者宁可不排便;131例(67.18%)有拒绝床上排便的想法,急性心肌梗死114人次(59.69%)是患者拒绝床上排便的主要原因排便习惯的改变。结论 床上排便方式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诸多不愉快的住院体验,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床旁或入厕排便有极大的意愿请求。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妥善监护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排便意愿及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图形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图形改变的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结果本例患者及时给予减轻心脏负荷、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结论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可通过心电图表现、心肌酶检查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