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了解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及影响突发性耳聋的预后的因素,并使之数量化。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对12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向后法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影响突发性耳聋听力恢复有三个因素:(1)就诊天数;(2)初诊时纯音测听听力曲线类型;(3)有无眩晕。结论建立了判断预后的Logistic回归方程,对估计突发性耳聋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耳聋88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88例预后因素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雷迅何晓松突发性耳聋(突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88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统计分析,以探讨影响其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1988... 相似文献
3.
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张华荣,冯连铭,史海旭,吴玉君突发性耳聋临床上系指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突然发病,听力急降,甚至全聋,发病前听力无任何异常。其病因学说繁多,发病机理不甚明确,治疗方法及效果各异l',',']。故对其预后也有... 相似文献
4.
5.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国内外对影响预后的许多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缺乏直接病因、病理研究证据,预后受许多因素影响,且本病存在自愈倾向,到目前为止在治疗上无重大进展,对许多问题尚缺乏定论。作者对1986年1月~1999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3例共计106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求探讨各种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为耳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专指发生于一瞬间、或至长不超过48小时,耳聋即达高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耳聋。对其病因多持微循环病变及病毒感染说。有些学者认为,虽未经任何治疗,也有近半数患者听力可自行改善。但多认为疗效与病程长短等多种因素明显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丛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8(3):220-220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4例单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诊治时间早,不伴有眩晕,听力损失曲线为上升型,谷型预后较好。结论:突发性耳聋应视为急症病例,治疗需即时,疗程应足够。 相似文献
8.
9.
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时间、年龄、是否伴发眩晕、耳聋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听力损失程度、病程长短、发病年龄不同以及有无伴随眩晕和各种听力曲线类型的11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上以扩张周围血管、神经营养药为主,辅助以吸氧治疗,观察上述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病程小于3d内就治的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有效率92.1%;起病3-7d就治者有效率为86.3%;7d-1月就治者有效率为46.4%。从年龄上看,45岁之内者有效率83.3%;46-60岁者有效率70.0%;大于60岁以上者有效率33.3%。伴有眩晕者有效率42.8%;不伴眩晕者有效率86.5%。听力曲线平坦型的有效率73.8%,上升型的有效率100%,下降型的有效率62.9%,全聋型有效率27.8%,其他型的有效率66.7%。结论: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成正比,越早疗效越好、反之越差。中青年患者治疗效果佳。不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明显好于伴眩晕者。听力曲线呈上升型的预后较好,全聋型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耳聋90例临床分析刘玉怀1王戈平1李宪2突发性耳聋是临床较常见疾病。就其病因、诊断、预后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因突发性耳聋而住院的90份病例。就资料特点经计算机数量化,应用卡方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试图寻找突发性耳聋疾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2020年于我科住院的254例不同年龄及不同听力损失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析性别、患耳侧别、血脂、年龄、就医时间、听力下降曲线类型、是否伴眩晕等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254例单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42%,12~40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2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对比,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突发性耳聋预后与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大小、听力损失情况、有无眩晕、高血压、糖尿病及焦虑情绪有关,而与性别无关。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时间越长、年龄越大、听力损失越重,治疗预后越差。听力图中,高频型和水平型比中频型和低频型预后差,全聋型最差。不伴眩晕、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无焦虑情绪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明显好于伴眩晕、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焦虑情绪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突聋病例241例(255耳),将资料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处理,根据疗效分级(参考2006年济南标准),以预后(Y)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发病季节、可能诱因、患病耳、有无耳鸣、眩晕、有无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8kHz听阈可否引出、治疗方案及用药后听力好转时间等多种因素作为自变量,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1例(255耳)治愈86例(35.7%),显效33例(13.7%),好转52例(21.6%),总有效率为71%,无效70例(29%)。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年龄、职业、病程、是否有眩晕、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8kHz是否测到听阈和听力改善的时间。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病程、是否患有心脏病、听力曲线类型、8kHz听阈是否测到听阈4个因素与预后相关,其中...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聋105例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的预后及相关因素、疗效评估等迄今尚无定论。通过对105例突发性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探讨了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初诊时间越早,发病时听阈损失越小,预后越佳。同时分析了发病年龄、听力曲线图、伴同症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SD)的特点,探讨不同年龄段SD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效果,为SD潜在患者预防及出现SD后提供治疗参考。方法 将212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4组,每组年龄段在20岁,即Ⅰ组(n=9)、Ⅱ组(n=42)、Ⅲ组(n=74)、Ⅳ组(n=87)。分别进行内耳组测试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4组间突发性耳聋发生率与耳鸣症状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有2~3种听力模式,Ⅲ组和Ⅳ组有6种听力模式,说明Ⅰ组和Ⅱ组的病因可能存在同源性,病毒感染是主要因素;而Ⅲ组和Ⅳ组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原因构成的,最常见的为血管功能不全和免疫紊乱。听力改善率Ⅲ组(67%)和Ⅳ组(68%)显著高于Ⅰ组(14%)和Ⅱ组(35%)。结论 40~59岁、60~79岁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0~19岁、20~39岁突发性耳聋患者。Ⅰ组、Ⅱ组SD患者应尽量避免免疫力下降及季节性病毒感染,而Ⅲ组和Ⅳ组SD患者应积极增强免疫力及改善微循环处理。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1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14例(134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曲线形状、听力损失程度列项分组,对治疗前后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年轻人突聋治愈率高于老年人,越早治疗听力预后越好,早治疗优于晚治疗,听力损失严重者听力恢复较差,尤其是全聋者预后更差,听力曲线呈上升型或平坦型者较下降型或全聋型理想。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突聋治愈率的关键.听力曲线图可为突聋预后做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60例(6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均在声频治疗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根据发病年龄、就诊时间、伴随症状、耳聋程度对治疗前后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轻人突发性耳聋治愈率高于老年人,越早治疗听力预后越好。结论耳聋的改善程度受病因、病程影响较大,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突发性耳聋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