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 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的原虫为培养在烛缸、寄生在O型红细胞内的抗氯喹恶性疟K_1株,用改良的Rieckmann等(1978)方法测试抗疟药的活性,在24井塑料板上进行实验。RPMI 1640完全培养液内含3%红细胞悬液及不同浓度的药物(终浓度为0.001%)。最初的原虫血症约为0.3~0.5%,含药或不含药的完全培养液每隔24小时更换1次。原虫和药物接触96小时后,计数薄血膜中每10 000红细  相似文献   

4.
作者首次在泰国使用青蒿琥酯和蒿甲醚治疗耐多种抗疟药的恶性疟原虫。68例成年、男性恶性疟患者,经分组比较了总剂量为200~1200mg的青蒿琥酯的给药途径、不同疗程对疗效的影响及蒿甲醚480mg肌注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所有68例病人在治后1~3d临床症状均逐渐消失,清除99%的原虫血症所需时间是18~36h。疗程达5d的口服青蒿琥酯(总剂量600~1200mg)或肌肉注射蒿甲醚的患者,治愈率为90%~100%;用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在体内对抗氯喹疟原虫有效。本文观察了青蒿素、蒿甲醚、二氢青蒿素和α-丙氧基羰基二氢青蒿素(SM242)对[G-~3H]次黄嘌呤掺入恶性疟原虫的影响。作者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将药物配制成2×10~(-5)mol/l的药液,并进一步用完全培养基(CM)制成系列稀释液,过滤灭菌后,DMF浓度小于0.5%。应用改良的Desjardins法测定药物的50%抑制浓度(IC_(50))。即在微量滴定板上,每井置入25μl的药物稀  相似文献   

6.
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在体内的有效活性代谢产物,为广谱抗寄生虫药物。本文系统综述其抗疟原虫、血吸虫、肺孢子虫、弓形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泰国西部边境,恶性疟原虫几乎耐受所有的抗疟药。青蒿素衍生物是最有效的抗疟化合物。它们对恶性疟原虫广谱耐药虫株疗效好且安全,其衍生物包括青蒿酸酯钠、蒿甲醚,前者的口服剂型应用最广泛。作者比较了以青蒿(酉虎)酯钠和蒿甲醚对广谱耐药型恶性疟原虫再燃病人进行为期7天治疗的疗效。 研究地点位于泰缅边境,当地疟原虫传播比较单一,近50%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病人为经血片确诊并在63天内再燃者,不包括  相似文献   

8.
蒿甲醚提取自草药青蒿。蒿甲醚对疟疾的治疗作用已在体外实验和鼠疟模型中进行了观察。然而,对治疗后疟原虫的超微结构改变未见进一步的研究报道。作者对经蒿甲醚治疗的重症、高原虫血症的夜猴末梢血中疟原虫的形态改变作了观察。 对6月龄体重900g的夜猴行脾切除术27天后静脉注射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2×10~6,随后检查用吉氏液染色的血片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验证微量荧光法(MFA)用于恶性疟原虫体外药物敏感性和抗疟药物筛选的适用性。方法 运用MFA测定氯喹、青蒿素、蒿甲醚和咯萘啶等4种常用抗疟药物对体外培养FCC1/HN株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并对该方法所测得的量效曲线(dose-response curves)及50%有效抑制浓度(IC50)与光学显微镜镜检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FA所测定的氯喹、青蒿素、蒿甲醚和咯萘啶的IC50分别为18.79、6.32、3.67和2.00 nmol/L,光学显微镜镜检法的结果分别为19.65、5.82、4.38和2.83nmol/L,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MFA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性敏感、快速,可用于体外抗疟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及抗疟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10.
目前,疟原虫的耐药性问题仍十分严重,使得药物治疗愈发困难。现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是最速效的抗疟药,且对所有人类疟原虫,包括对联合用药耐受的恶性疟原虫在内有效。但在印度孟买,对37例复合性疟疾患者给予肌肉注射蒿甲醚治疗,5天内注射480mg,有3例发生再燃,可见耐药谱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蒿甲醚(青蒿素衍生物)抗疟作用机制,先在伯氏鼠疟原虫感染鼠前,采用亚致死量X光照射或苯肼治疗,以观察成熟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感染前3天,以50mg/kg/d盐酸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12种抗菌素对恶性疟原虫作用的体外试验结果。试验使用恶性疟原虫的FCR_(■TC)株,所用的抗菌素可分三类:一类抑制蛋白合成,另一类抑制核酸合成,还有一类作用于细胞表面。药物试验基本上采用了Nguyen-Dinh和Trager法,将含10%人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置于微量测定板的24井内,并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分别溶于各井的培养液中,然后加入含原虫的血液,最初的原虫密度为0.1~0.3%。经过48小时后,取血涂成薄血膜,用吉氏液染色后计数5000红细胞中的感染虫数。测定四环素及红霉素的抗疟作用时,最初原虫密度为0.2%。药物作用48小时后,除去含药的培养液,另加入含同样浓度药物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到96小时,然后再取血涂片并镜检。  相似文献   

13.
蒿甲醚诱导日本血吸虫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成虫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将血吸虫在含蒿甲醚和氯化血红素的培养液内培养24 h后,或体内感染小鼠经蒿甲醚300mg/kg治疗6~24 h后,测定虫体的总抗氧化能力。 结果体外50μmol/L的蒿甲醚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引起雌虫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内蒿甲醚作用血吸虫6 h,即见雌虫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内、体外试验中,蒿甲醚对雄虫的总抗氧化能力均无影响。 结论 蒿甲醚诱导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观察近期复发,必须找到克服原虫复燃的方法,避免复燃与复发相混淆。现代抗疟药咯萘啶、蒿甲醚和氯喹均为杀灭血内裂殖体较好的药物,但治疗后较易复燃。作者设想联合用药可能克服此缺点。经过预试验,选用磷酸咯萘啶(基质)6 mg/kg、蒿甲醚 100 mg/kg和磷酸氯喹(基质)10 mg/kg 联合治疗3 d的方案,治疗经食蟹猴疟原虫血传感染的7只恒河猴,结果迅速清除了原虫血症,其中 5只猴追踪观察 300—400 d无复燃出现,但对胃肠道的副作用相当明显。3种抗疟药的剂量组合经过调整,试用磷酸咯萘啶(基质)6 mg/kg、蒿甲醚 10 mg/kg 和磷酸氯喹(基质)20mg/kg 联合治疗 3 d的方案,结果对 3只受试猴无明显副作用,原虫转阴后观察 180 d亦无复燃出现,而另 3只猴单用氯喹 20 mg/kg 治疗 3 d,未能完全克服复燃。结果表明,上述 3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地清除原虫血症,制止复燃现象,也为近期复发动物模型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蒿甲醚诱导日本血吸虫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成虫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将血吸虫在含蒿甲醚和氯化血红素的培养液内培养24 h后,或体内感染小鼠经蒿甲醚300mg/kg治疗6~24 h后,测定虫体的总抗氧化能力。 结果体外50μmol/L的蒿甲醚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引起雌虫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内蒿甲醚作用血吸虫6 h,即见雌虫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内、体外试验中,蒿甲醚对雄虫的总抗氧化能力均无影响。 结论 蒿甲醚诱导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自泰国西部边境地区疟疾患者新分离的39株恶性疟原虫(P.f.)测试了阿齐霉素和双氢青蒿素(DHA)的体外抗疟活性,并同时测试了对氯喹、甲氟喹、奎宁和青蒿素的敏感性以便作相关性分析。体外药敏试验采用WHO评价裂殖体成熟抑制作用的标准方法,阿齐霉素测试的浓度范围为0.1-100μmol/L血,培养液混合物(BMM)DHA浓度范围为0.3-300 nmol/L BMM,青蒿素浓度为3-3 000 nmol/L BMM。自每个病人静脉采血后以RPMI1640培养基稀释至5%浓度,计数培养前虫血密度。药敏板每孔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方法 运用体外微量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等3种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氯喹抗性株的体外敏感性,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IC50值. 结果 体外微量法测定的3种药物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的IC50值依次为3.12 nmol/L、4.30 nmol/L、2.18 nmol/L,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IC50值依次为4.31nmol/L、3.90 nmol/L、3.17 nmol/L;同时,将体外微量法与ELISA法所获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r2=0.93,P<0.001). 结论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无明显的交叉抗性;ELISA法可用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用蒿甲醚或蒿琥酯钠盐经皮肤给药治疗伯氏疟原虫小鼠或感染食蟹猴疟原虫的猕猴获得较口服这些药物为好的疗效。对羧基苄醚(artelinic acid)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其钠盐具有与蒿琥酯钠盐相同的抗疟作用,但其最大的优点是在水溶液中不易水解。故作者用对羧基苄醚经皮肤给药治疗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经皮肤给药的对羧基苄醚的制剂为:3g乙基纤维素完全溶  相似文献   

19.
在多药抗性疟原虫存在的地区,治疗急性单纯性恶性疟原虫感染前,了解病人经抗疟药预治的比率和原虫体外药物敏感性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是必要的。因此,作者检测了411名泰国无并发症恶性疟病人血中甲氟喹、奎宁和青蒿素的基础水平及疟原虫分离株对这些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治疗开始前抽取病人血样。体外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的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的衍生物如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现已广泛地用于疟疾治疗;在东南亚地区,因那里的恶性疟原虫对其它常用抗疟药普遍产生了抗药性,应用更广泛。但有学者报道,用蒿甲醚剂量较大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为此,本文作者对青蒿素的衍生物用大鼠进行了神经病理学和体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