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胃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确诊为胃肠穿孔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全部35例患者均可探及到不同部位的积液,其中5例胃及十二指肠后壁穿孔的表现为小网膜囊积液,其余30例表现为腹腔积液;有30例可探及腹腔游离气体.结论超声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可对胃肠穿孔做出较明确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01—2018-11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并确诊的81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分析不同部位消化道穿孔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81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78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2%;其中上消化道穿孔43例,下消化道穿孔22例,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0.2%(65/81)。(2)上消化道穿孔的肝门周围游离气体征率明显高于下消化道穿孔;下消化道穿孔的肠系膜周围气泡征率和盆腔气体征率高于上消化道穿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穿孔的肝镰状韧带征率、肝圆韧带征率等高于下消化道穿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不仅对消化道穿孔的确诊率高,还可以判定穿孔的确切位置,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引起膈下游离气体的非消化道穿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例影像学提示为非消化道穿孔所致游离气体患者,结合术中诊断,明确气体来源。 结果10例患者中妇科盆腔脓肿3例,子宫肿瘤穿孔1例,原发性腹膜炎2例,肝癌破裂1例,肝脓肿破裂1例,胆囊穿孔1例,胰腺炎1例。 结论膈下游离气体、腹腔游离气体常提示消化道穿孔,但并不是特有征象,临床工作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提高少见腹腔游离气体病因的诊断率,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探讨老年患者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回顾性分析近5年60岁以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2例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1例。术中证实胃穿孔(其中胃癌5例)27例、十二指肠穿孔11例、小肠穿孔7例、阑尾穿孔10例、结肠穿孔6例。手术采用单纯胃或肠穿孔修补术28例,胃次全切除8例,胃癌根治术2例,阑尾切除10例,肠段切除术8例,穿孔结肠段切除+远端闭合+近端结肠造瘘5例。治愈61例(96.83%),术后并发症死亡及未手术自动出院各1例(3.17%)。老年患者消化道穿孔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肠穿孔     
本文分析了78例小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征,并对治疗及合并症的处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小肠穿孔以13~25岁常见。病因以伤寒多见(66.67%),穿孔部位以回肠多见(92.31%)。小肠穿孔很少见到象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板状腹,且X线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亦比后者低。因小肠穿孔目前尚缺乏定位诊断方法,故误诊率较高,本组误诊28例(35.89%)。对小肠穿孔应及早手术。本组中手术时间在穿孔后48小时以上者,其死亡率是24小时内手术的8.6倍,手术时机与死亡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在手术治疗中,作者强调了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和全身的支持疗法。本组死亡11例(14.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例小儿恶性淋巴瘤致多发性肠穿孔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措施,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淋巴瘤致多发性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肠穿孔的诊治进展。应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数据库检索,以淋巴瘤(Lymphoma)、穿孔(Perforation)、儿童(Children or childhood)为关键词,并对检索出的文献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例患儿腹部X线显示左侧膈下有游离气体,疑似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显示从距屈氏韧带10 cm处至距回盲部30 cm处小肠之间肠壁共有25处病变部位;术后病理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从术后第14天开始,该患儿接受了6周期的R-CHOP化疗,经过2年半的术后随访,无复发,患者的生长发育正常,各项检查中未发现明显异常指标。通过文献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9例。其中胃肠道淋巴瘤合并消化道穿孔17例,包括空肠穿孔4例、回肠穿孔10例、升结肠穿孔1例、横结肠穿孔1例、食管穿孔1例。结论本病例通过临床严密观察及腹部X线检查,初步了解到从肠梗阻到穿孔的快速演变过程。另外,小儿消化道恶性淋巴瘤术后需及时化疗,最后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脏少见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的肝脏少见肿瘤的CT增强表现特征,并对比分析相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手术所见。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10例中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7例,CT增强扫描显示,5例为囊实性,5例为实质性;8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2例淋巴瘤无明显强化。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与肝内血管的毗邻关系以及对肝邻近组织器官的推压与侵犯等,与手术所见一致。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肝脏少见肿瘤定性诊断价值不大,但有助于与肝细胞癌鉴别。结论:CT增强扫描对肝脏少见肿瘤定性诊断较困难,但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仍有助于与肝细胞癌相鉴别;CT增强扫描可准确判断肿瘤的解剖部位及其对邻近组织器官侵犯的情况,从而帮助制定合理、详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穿孔并不少见 ,术前易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 ,直致手术探查时才确诊。我科1 995~ 2 0 0 1年发生 5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5 0~ 70岁 ,平均 6 1 .5岁。入院时休克 1例。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 5例 ,弥漫性腹膜炎 4例 ,局限性腹膜炎 1例 ,伴腹胀 2例。4例穿孔前存在大便形状改变 ,腹部反复隐痛 ,消瘦 ,贫血等。腹部 X线检查膈下均有游离气体 ,其中双膈下气体 2例 ,见多个液平面 2例。术前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 5例。病变部位 :盲肠癌 1例 ,乙状结肠 3例 ,横结肠 1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在医源性结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修补医源性结肠穿孔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腹腔镜下修补医源性结肠穿孔手术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诊断性肠镜检查结肠穿孔2例,治疗性肠镜结肠穿孔4例。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3例患者全腹腔镜下完成结肠穿孔修补,2例因破口较大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结肠穿孔修补,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肠镜检查结肠穿孔后同时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残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修补医源性结肠穿孔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16层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的胃肠道穿孔病例20例,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回顾分析胃肠道穿孔的定位CT征象.结果 20例患者中,提示与穿孔部位有关的CT征象有:邻近肠壁的游离气泡影,局限性肠壁的增厚,邻近肠壁脂肪间隙密度条片状增高,特定部位的腹腔积液,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结论 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具有特异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确认B超在急性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我们对1985~1992年间收治的X线检查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的78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术前进行了B超检查,其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诊断符合率8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超声表现特征,评价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分别计算超声对十二指肠溃疡、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及局部包块的检出率,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腹腔游离气体18例,腹腔积液25例,腹部包块14例。X线平片或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21例,未能显示腹腔积液及腹部包块,更无法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征象。结论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超声在显示腹腔游离气体方面与X线检查相当,还可显示腹腔积液、肿块等X线无法显示的间接征象,尤其是可部分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征象,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术前MSCT影像资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分析穿孔征象,定性及定位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5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穿孔18例,空、回肠穿孔2例,结肠穿孔3例,阑尾穿孔2例。MSCT术前诊断穿孔的正确率为100%(25/25),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6%(24/25)。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直接征象为肠壁连续性中断12例(48%)。间接征象包括腹腔内游离气体23例(92%),穿孔部位周围的炎症渗出改变25例(100%),腹腔积液12例(48%),局部胃肠道管壁增厚13例(52%),小网膜囊积液3例(12%),阑尾周围脓肿2例(8%),弥漫性腹膜炎2例(8%)。结论〓MS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性和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2005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35例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穿孔部位、手术方式及转归情况。结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7例,胃壁肌层缺损9例,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闭锁各2例,肠旋转不良3例,特发性胃穿孔、特发性肠穿孔各1例。第一次手术后治愈25例,死亡8例,2例再次手术治愈。手术治愈率为77.1%。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假性胰腺囊肿致胃后壁穿孔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假性胰腺囊肿致胃后壁腐蚀性穿孔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1例假性胰腺囊肿致胃后壁腐蚀性穿孔的临床资料,均为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4-6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及CT检查而确诊;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胃后壁穿孔部位环形缝扎,胃网膜囊肿内引流,胃前壁胰体尾囊肿吻合术。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年复查胃镜及上腹部CT发现穿孔及囊肿均已痊愈。结论①胃后壁穿孔环形缝扎胃网膜囊肿内引流,胃前壁胰体尾囊肿吻合术是早期一次性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所致胃后壁穿孔的有效手术方式。②胃镜检查、CT检查是明确诊断、手术决策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手段。③假性胰腺囊肿形成4-6周内实施内引流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胃癌穿孔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张应天 《腹部外科》1998,11(5):195-195
胃癌穿孔是指胃癌原发灶发生急性穿孔至游离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非指胃癌慢性穿孔至邻近器官或组织病例。我国胃癌穿孔不少见,普外医师都有相遇经历。此时治疗方案历来无一致意见,主要是在未有远处转移时手术方式以何种为优?是闭合穿孔,以后再次手术切除,抑急诊作胃切除术?胃癌穿孔术前皆以脏器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剖腹探查。术前病史中已诊断为胃癌者少见;术中误诊为胃溃疡穿孔而行胃部分切除者也少见;术中不能确定是溃疡穿孔抑癌灶穿孔而需作活检快速切片者更少见,绝大多数稍有经验医师都能辨认。因胃癌穿孔都是癌溃…  相似文献   

17.
小儿特发性肠穿孔1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特发性肠穿孔并非少见。我科1976~1986年收治1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5个月,最大者10岁。临床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哭闹不安,恶心呕吐和持续性腹痛。伴有腹胀者4例。均无外伤史。查体:中下腹部均有压腹和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5例行右下腹试穿,3例抽出含有小肠内容的炎性渗出液。11例腹部X 线透视4例见膈下游离气体,3例有肠内液平面。白细胞计数9,600~31,000。术前诊断为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阑尾炎2例,肠梗阻3例。本组全部接受手术治疗,穿孔距屈氏韧带50cm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辅助胃肠穿孔修补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1 3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 ,1例胃窦部穿孔 ,3例小肠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微小创口胃肠穿孔修补术 ,手术在直视下进行。结果 :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预后良好 ,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均在 7d内出院。结论 :腹腔镜辅助微小创口胃肠穿孔修补术具备腹腔镜手术患者损伤小、康复快及传统手术直观、易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腹X线、CT与临床的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4例气腹患者的X线与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19例,空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3例,肝脏脓肿破溃2例,子宫穿孔合并回肠、结肠穿孔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46例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X线片阴性,CT上见胆囊、肝周围点气体.结论:导致气腹的病因多,密切结合临床病史,X线及CT多能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急性胃十二指肠清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6例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资料。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0例,胃幽门管穿孔3例,胃窦部前壁穿孔2例,胃体部小弯侧穿孔1例。病理检查6例中良性穿孔5例,癌性穿孔1例。结果:36例中35例获得成功。1例癌性溃疬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良性溃疡患者术后平均8天出院,出院后均予以内科根除幽门杆菌、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