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影响COPD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时呼吸机撤离的相关因素。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23例5~48天顺利撤机,3例撤机失败。④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肯定,但部分患撤机困难;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及选择最佳通气方式是顺利撤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可行性。方法 :COPD46例 ,随机分为 2组。序贯组待肺部感染控制可排痰时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通气 ,以后渐减压力支持通气 (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6.9± 3 .1天 ,2 5 .3± 13 .2天 (P<0 .0 1) ,总机械通气时间 18.0± 7.0天 ,2 5 .3± 13 .2天 (P<0 .0 5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分别为 0例、11例 (P<0 .0 1)。院内死亡分别为 2例、4例 (P>0 .0 5 ) ,住院时间分别为 2 2± 9天、3 2± 9天 (P<0 .0 5 )。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后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经BiPAP通气治疗8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方法治疗8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对照组较前有改善,二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是危及病人生命的急重病症,它的治疗除了改善通气、氧疗、抗感染等治疗外,机械通气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本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病房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30例患的治疗情况,探讨机械通气应用过程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贺明  吴生灵 《中原医刊》2007,34(15):27-28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45例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BiPAP+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2、24h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变。结果 治疗组PaO2、PaC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资料、主要临床合并症及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探讨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文收治的52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27例和死亡组25例。对两组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次数、两组4大生命体征(T、R、P、BP)及SaO2、两组实验室资料(pH、PaO2、PaCO2、WBC)、两组主要合并症(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肺脑、酸碱平衡紊乱)、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及百分比分析比较。结果①死亡组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3次以上的百分率较好转组明显增高;②死亡组与好转组T、R、P、BP、SaO2(%)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1、P<0.01、P<0.05);③死亡组与好转组PaO2无明显差异(P>0.05),但pH、PaCO2及外周血WBC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④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肺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在死亡组明显增高,肺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在死亡组达到100%,合并症发生率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好转组;⑤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好转率83.33%;有创械通气治疗死亡率60.00%,其中83.33%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①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3次以上死亡率明显增高;②T、R、P、BP、SaO2(%)、pH、外周血WBC、PaCO2异常越明显,预后就越差;③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④早期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作为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有创械通气治疗死亡率高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红卫 《中外医疗》2016,(15):87-8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的pH值、PaO2及PaCO2分别为(10.11±0.16)、(7.43±0.06)mmHg、(6.21±0.13)mmHg;对照组的分别为(7.36±0.47)、(6.34±0.17)mmHg、(7.82±0.12)mmHg(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6.67%(29/3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梁春鸣 《微创医学》2005,24(6):915-9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急性恶化的疗效.方法17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导引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西门子Servo 370型多功能呼吸机.结果机械通气10~15 min,全部病例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2%~98%.结论当COPD患者存在发展为严重呼吸衰竭的趋势或痰液窒息的可能时,应尽早应用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7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0例,平均年龄7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3~39年,COPD诊断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平均心率120次/min,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仪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护。除常规给氧、解痉、祛痰、补充电解质、重要脏器功能维护治疗、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以及酌情应用利尿、强心剂治疗。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结果本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pH、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提高动脉氧分压及纠正高碳酸血症有明显作用。结论机械通气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时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春鸣 《医学文选》2005,24(6):915-9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急性恶化的疗效。方法17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导引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西门子Servo 370型多功能呼吸机。结果机械通气10~15 min,全部病例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2%~98%。结论当COPD患者存在发展为严重呼吸衰竭的趋势或痰液窒息的可能时,应尽早应用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1.
王世波 《医学综述》2010,16(15):2394-2395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无创通气在治疗严重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我科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BIB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创通气3~7d后,意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同时减少插管,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元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气管插管率,第3、6、12、24小时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气分析的pH、Pa02、PaC02指标变化及住院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6小时的HR、RR、pH、PaO2、PaCO2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以上各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第12、24小时的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状况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3.27±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21.14±4.26)d。故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较快纠正酸中毒、减少住院时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6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后、撤机前后的PH值、PaO2、PaCO2的改变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PH值及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明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52-1553,1557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过程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2h和7d后,患者在呼吸、心率、PaO2、PaCO2等指标组间比较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 43例 COPD患者接受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参数变化。结果 38例患者(88%)经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及氧分压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早期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6.
朱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30-131,13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HR、RR、PaCO2均明显降低,PaO2、SaO2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利于纠正机体的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缓解病情,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观察NIPPV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心律、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经NIPPV治疗后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早期Ⅱ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早期II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6例COPD合并早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药物组(42例)与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24例),χ2与t检验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药物组与BiPAP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动脉血气分析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7天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BiPAP组较药物组更为显著(P<0.01)。BiPAP组气管插管发生率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死亡率少于药物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救治COPD合并早期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接诊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 各25例,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PaCO2与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13.47,x2=9.10;P<0.05),且观察组的PaO2、HR与治疗有效率则相对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9.74,x2=8.32;P<0.05). 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