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评价哮喘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对家庭的影响,为临床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儿童生存质量量表体系(PedsQLTM)的普适性核心量表、哮喘模块和家庭影响模块中文版对广州市142名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计算量表总表和各维度的得分来分析患儿的生存质量以及患儿对家庭的影响。结果在普适性核心量表家长报告总表得分中,以角色功能得分最低,为75分;而在儿童自评报告总表得分中,以角色功能和情感功能领域得分最低,为80分。在哮喘模块家长报告和儿童自评报告总表得分中均以症状维度最低,分别为79.54分和77.27分。在家庭影响模块中以家庭日常活动得分最低,为66.67分,其次为父母忧虑维度,为70分。结论儿童哮喘影响患儿及其父母生存质量,并给患儿家庭日常活动和父母工作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孤独症患儿对其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有关机构展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普适性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对90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20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孤独症组父母的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低于正常父母组(P<0.01);2)低功能孤独症组的父母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高功能孤独症组(P<0.01);3)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与患儿病情程度呈负相关,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 (P<0.01)。 结论 孤独症儿童对患儿父母生存质量有影响,低功能孤独症患儿则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对患儿及其家长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PedsQLTM 4.0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对728例2~7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比较RRTI患儿及其家长与健康儿童及其家长的生存质量得分的差异,分析儿童自答问卷和家长代答问卷生存质量得分的一致性,并对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RRTI患儿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同龄健康儿童(P<0.05)。患儿家庭影响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同龄健康儿童家庭相应维度得分(P<0.05),家庭影响各维度得分与患儿生存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0.05)。RRTI儿童自答问卷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及总得分高于家长代答问卷得分(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家长与患儿间的社会关系和家长文化程度与患儿生存质量得分有相关性(P<0.05)。 结论 RRTI对患儿生存质量及其家庭均存在一定危害,家长的社会学特征对患儿的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压力和情绪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SI)、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孤独症患儿父母进行评定;采用PSI、SDS和SAS量表对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评定。 【结果】 1)孤独症患儿父母PSI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00);2)患儿父、母亲SDS和SAS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 0.000)。患儿母亲SDS和SAS分均高于患儿父亲得分(P=0.000),患儿母亲抑郁发生率高于父亲(P=0.000);3)患儿父母的压力与患儿症状严重度正相关(P<0.01);4)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孤独症患儿ABC量表分、孤独症患儿母亲的焦虑以及患儿年龄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压力,解释了总变异的54.9%。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承受着较高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孤独症患儿母亲比患儿父亲及正常儿童父母更易发生抑郁,患儿行为问题是父母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的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其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哮喘儿童的一般情况及韧性进行问卷调查,并且采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所调查哮喘儿童韧性平均分为2.74±0.29,对哮喘儿童的年龄、家庭所在地、父母的文化程度、照顾者职业状况、教养方式,家居环境中是否饲养宠物以及是否有人吸烟、病程、定期复诊情况和疾病了解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均有影响(P≤0.05)。结论 本次调查中,哮喘儿童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关心患儿疾病病情发展同时,还应对其心理行为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I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的状况,为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20例I型糖尿病患儿进行调查和评估,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th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the Symptom-Checklist,SCL-90)对患儿母亲进行调查和评估。 【结果】 被调查患儿对治疗依从性好,但病情控制不容乐观,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主要检出因子为抑郁)。患儿母亲积极应对方式与患儿治疗依从性(β=1.44,P=0.04)和病程(β=0.23,P=0.00)存在回归关系,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其担心患儿低血糖再次发作存在回归关系(β=1.03,P=0.03)。Ι型糖尿病患儿母亲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5),评分最高的前三位因子是抑郁、躯体化和强迫。患儿母亲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焦虑(P=0.049 4)和敌对(P=0.029 4)因子分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各因子分之间不存在关联。 【结论】 Ι型糖尿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病情控制不容乐观,患儿母亲在采取多种方式应对问题同时其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患儿病情监管及母亲心理卫生健康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照顾者预防儿童哮喘发作健康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29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者预防儿童哮喘发作健康信念问卷、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与哮喘发作健康信念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预防儿童哮喘发作健康信念影响因素。结果 294例哮喘患儿照顾者预防儿童哮喘发作健康信念得分为(129.31±19.51)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4.15±17.02)分;不同患儿年龄、住院次数、哮喘控制水平、照顾者学历、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哮喘发作健康信念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哮喘发作健康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学历、疾病不确定感、家庭人均收入及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是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哮喘发作健康信念的主要影响因素(P...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留守儿童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留守儿童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9月-2020年9月抽取本地区某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208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评价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留守儿童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PedsQL4.0量表结果总分为(80.52±9.58)分,MHT测验结果显示总分为(8.27±0.99)分。留守儿童生存质量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留守儿童生存质量总分的因素有照顾者受教育程度、有无兴趣爱好、与父母联系频率、父母外出务工时间(β=3.122、4.057、2.524、-2.018,P<0.05)。结论 留守儿童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照顾者受教育程度、有无兴趣爱好、与父母联系频率、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留守儿童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不同发育障碍儿童家庭的依恋特点。 【方法】 采用一般家庭情况问卷及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分别对69例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组)、18例Asperger综合征患儿(Asperger综合征组)、51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组)及69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的父亲和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发育障碍儿童家庭的父亲和母亲的依恋特点。 【结果】 组间父亲依恋回避、母亲依恋焦虑和母亲回避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父亲依恋焦虑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2,P<0.01)。两两比较发现,父亲依恋焦虑维度评分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Asperger综合征组(P<0.05~0.01);正常对照组与Asperger综合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发育障碍患儿家庭中,母亲依恋特征与正常儿童的母亲相同,但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父亲依恋焦虑维度增高,可能会影响其抚育患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后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变化及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以2007—2009年在本院就诊的70例2~6岁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 PedsQL)4.0作为患儿生存质量的测定工具,综合康复治疗半年后评价患儿生存质量的改变及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因素。 【结果】 70例脑瘫患儿中男48例,女22例,平均月龄为(35.3±11.3)月; 7例上幼儿园,入学率仅为10%;其治疗前后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25.40±21.84、31.38±24.98;情感功能64.00±20.16、67.28±18.62;社交功能29.14±21.97、34.50±21.32;PedsQL总分为37.16±16.45、42.22±17.06。经配对设计的t检验,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患儿在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和PedsQL总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及教育程度为小学的父母对患儿生存质量改变起正向作用。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对生存质量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97)。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提示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来提高脑瘫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为提高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采用ISLQ及SAB量表,对68例年龄7~12.5岁的中、重度处于缓解期的哮喘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 【结果】 反映主观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中哮喘患儿有6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社会适应商数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以社会/自制因子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 【结论】 哮喘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对照儿童,应针对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干预,力求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早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儿童哮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哮喘与生命早期羅患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共301例哮喘儿童纳入研究,301例非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采用向家长书面问卷调查方法询问各组婴儿围生期因素、家族史及既往感染性疾病等资料进行综合调查。 【结果】 本地区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患病次数、既往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和支气管炎、新生儿期接受NICU治疗、男性、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以及被动吸烟等均与儿童后期哮喘发病密切相关,而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的发病年龄则与哮喘的关系不明显。 【结论】 本地区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患病次数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以及发作程度密切相关,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儿童是本地区制定哮喘预防措施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选取本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 【结果】 118例问卷显示:1)患儿一般情况: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0.8%合并过敏性鼻炎、50.6%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 2)哮喘患儿家长行为:56.6%知道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该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96.6%在哮喘没有症状时会坚持用药。在选择哮喘长期治疗药物种类时,有51.7%选择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6%单独吸入激素、20.6%口服白三烯拮抗剂、13.7%使用抗过敏药物。家长不愿意给患儿使用长期控制哮喘药物原因,60.3%是担心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2.4%是担心对药物产生依赖;3)给予哮喘知识和行为低于平均得分的46例进行干预,干预后家长哮喘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提高(P>0.01)。 【结论】 今后应做好哮喘患儿及家长的管理和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哮喘知识,改善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促进患儿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气质、自信和外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开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4市城区3~6岁儿童464名,对儿童家庭基本情况、气质、自信水平,家庭养育环境量、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和测评。 【结果】 儿童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男童高于女童。儿童退缩、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行为问题无差异。父母职业为行政事业人员的儿童行为问题明显低于其他人员的儿童。平易型儿童行为问题低于困难型、发动缓慢型儿童。家庭的社会适应、活动多样性、环境气氛等因素与儿童的退缩、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负相关;忽视干涉因素与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正相关性;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与儿童退缩行为仅有微弱相关性。 【结论】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个体内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外在家庭养育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家庭虐待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对7 475名儿童就家庭虐待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7 475名儿童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发生率分别为59.41%、31.51%、17.94%,女生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及发生率高于男生(t=4.755,H=24.410),男生躯体虐待、性虐待分量表得分及发生率均高于女生(t=8.356,H=82.211;t=8.784,H=52.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居住环境、父母亲饮酒频率是儿童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共同的影响因素。 【结论】 广州市儿童虐待问题并不少见,儿童虐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虐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家庭环境在儿童期虐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与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甘肃省6市县5 435名在校中小学生,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结果】 甘肃省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城市常模(P<0.01);女生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因子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农村儿童(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学习成绩、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结论】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家庭与学校环境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与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患儿的个性和生活质量特征。 【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对伴有ADHD的TD(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CAT)组60例,不伴ADHD的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例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EPQ中CAT组和TD组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N组,CAT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CAT组掩饰性得分明显低于TD组和N组(P<0.01)。ISLQ中CAT组和TD组总体满意度得分均明显低于N组,CAT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其中CAT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抑郁体验得分均低于TD组(P<0.05),TD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得分均低于N组(P<0.05)。 【结论】 CAT和TD患儿个性及生活质量都明显比正常儿童差,而CAT患儿比TD患儿存在更为明显的个性缺陷和生活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6例ADHD儿童(ADHD组)与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比。 【结果】 ADHD组儿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自我认识、抑郁体验、认知成份、情感成份及总体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生活环境、同伴交往、焦虑体验及躯体情感等维度满意度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ADHD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低下,建议对患儿及家长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心理行为及气质、家庭环境特征,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确诊为功能性便秘的106例患儿和21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由其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气质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儿童多动行为调查表。 【结果】 1)功能性便秘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22.64%)高于健康对照组(12.26%)(P<0.05),4~5岁功能性便秘男童体诉、不成熟、攻击三个因子得分和女童社交退缩、抑郁、肥胖、分裂样四个因子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6~11岁功能性便秘男童抑郁、强迫性、多动、攻击性四个因子得分和女童分裂样强迫性、体诉、违纪三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2)功能性便秘组儿童在规律性、适应度、坚持度和注意分散度四个气质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家庭环境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控制性四个方面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功能性便秘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家庭环境不良,应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