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蛭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名医别录》云:水蛭生雷泽池泽。五月、六月采,暴干。《神农本草经集注》云:处处河池有之……以水中蚂蝗得啮人,腹中有血者,干之为佳。诸小者,皆不堪用。《唐本草》云:  相似文献   

2.
枳壳为常用中药,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等症。临床药用主要是“麸炒枳壳”。麸炒后可缓和其辛燥之性。  相似文献   

3.
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原名术,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李时珍曰:“苍术,山蓟也,处处山中有之。苗高二三尺,其叶抱茎而生,梢间叶似棠梨叶,其脚下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根如老姜之状,苍黑色,肉白有油膏。”从其描述可知所指即今之苍术。  相似文献   

4.
补骨脂是较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等作用,别名:骨脂、故子、故脂子、故纸、怀故子,破故脂、破故纸。主要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等症。  相似文献   

5.
高宾  唐锴 《首都医药》2011,(15):50-50
薏苡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曾指出:"薏苡仁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叶如初生芭茅,五六月抽茎开花结实,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同米酿酒。"  相似文献   

6.
山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名始见于《本草衍义》。山药是常用中药,其功效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的治疗。临床药用主要有生山药和麸炒山药及土炒山药三种规格。麸炒后可增强补脾健胃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香附来源干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山东、浙江、福建、湖南、河南等地。香附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均为野生,为常用中药。李时珍日:“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故谓云香附子。”  相似文献   

8.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本草纲目》谓:“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以上对丹参形态的描述与现时药用丹参品种完全一致,至今仍以此为主。  相似文献   

9.
高宾  赵丹 《首都医药》2011,(19):46-46
肉豆蔻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谓:"肉豆蔻生胡国……中国无之。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李时珍曰:"状虽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颗而不同类,外有皱纹,内有斑缬,纹如槟榔纹,最易生虫……主治温中、消食。"上述记载与今用之肉豆蔻相符。该品归脾、胃、大肠经。具温中行气,  相似文献   

10.
鸭跖草为较常用中药,始著录于唐代《本草拾遗》。陈藏器曰:"鸭跖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本草纲目》释名: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兰姑草。李时珍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  相似文献   

11.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09,(19):33-33
车前子作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广泛应用干临床。车前子的功效是“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临床药用主要有“炒车前子”和“盐车前子”两种规格。盐炒后可增强利水通淋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槟榔,首见于《南方草木状》,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下气消谷。出林邑。《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谓:“槟榔治寸白,生南海。”《本草经集注》道:“此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  相似文献   

13.
高宾  赵丹 《首都医药》2012,(3):46-46
杜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杜仲生土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李时珍日:"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凶以名之."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14.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名医别录》载:“生汝南池泻,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图经本草》曰“: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今人秋未采,爆干。”明代李时珍云:“去水曰泻,如泻水之泻也。”故名泽泻。本品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等。  相似文献   

15.
崔国静  李丹  贺蔷 《首都医药》2009,(23):40-40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句“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诗中“决明丸”主要原料就是决明子。  相似文献   

16.
说起稻芽,应先从蘖米讲起。蘖米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载:“有粟、黍、谷、麦、豆诸蘖,皆水浸胀,候生芽暴干去须,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导”。可知古代以稻、粟、黍等数种植果实生芽,但应以稻芽为主。  相似文献   

17.
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根入药.多年生草本.花大而美丽,唐朝诗人韩愈以《芍药》为题,写出"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的诗句.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芍药的外形(浩态)、气味(狂香).采用比喻的手法把红艳的芍药花比为红灯笼(红灯烁烁绿盘笼),可见芍药花的过人之处.芍药花好看,芍药根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滇南本草》记载:"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其炮制加工的方法也很多,如白芍、炒白芍、焦白芍、土白芍和酒白芍等.  相似文献   

18.
石决明炮制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23):47-47
石决明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因本品附石生长,功能去翳明目,故名。石决明别名九孔石决明、关海决、真海决、海石决,鲍鱼壳。石决明味成、性寒。平肝潜阳。用于头痛晕眩,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眼。临床应用有生石决明和煅石决明两种规格。  相似文献   

19.
白花蛇舌草历代本草未见记载,仅在《潮州志·药物志》中有记载,谓:“茎叶榨汁服用,治盲肠炎有特效,又可治一切肠病”。华南民间多称为蛇舌癀或蛇舌草,因其花白,叶细瘦条形,状如蛇舌,故名。  相似文献   

20.
高宾  肖玲 《首都医药》2011,(11):51-51
女贞子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甘、苦、凉,入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原植物形态及生长环境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女贞为常绿乔木,又名女桢、蜡树、桢木或将军树等。女贞子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