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纤维结肠镜检查1268例,诊断出大肠癌108例,其中检出早期大肠癌15例,占同期大肠癌13.8%。在15例早期癌中,2例伴同步癌,5例伴同步息肉,10例早期癌镜检前行钡剂灌肠检查仅5例得到诊断(50%)。本文讨论指出:纤维结肠镜加活检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明显高于钡剂灌肠,腺瘤样息肉与早期大肠癌有密切关系;鉴于大肠癌常并发同步癌和同步息肉,强调结肠镜应尽可能做全结肠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目前诊断及治疗早期大肠癌的方法,并评价其意义。方法在复习近期部分关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早期大肠癌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包括经肛门内镜微创治疗(TEM)、内镜下治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等治疗方法进行介绍。结果内镜检查是确定早期大肠癌的有效诊断方法;经肛门内镜微创治疗(TEM)、内镜下治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均是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结论术前确定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大肠癌的早期治疗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只要认真地进行肛门指诊,即可初步定出诊断;复杂时则尽管使用各种检查手段,也难免有漏诊或误诊病例发生。此病发病症状不十分典型。常可见到因误诊为慢性痢疾、溃疡性肠炎、痔等疾病而延误治疗。患者来院就诊时,病变已接近晚期或已属晚期。由此可见,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大肠癌(即粘膜或粘膜下癌)诊断是不同的概念。当然,在进行大肠癌的诊断时也必然会发现早期大肠癌。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综合性检查方法。本文结合我院截至1983年底所收治的431例大肠癌(结肠癌95例,直肠癌336例)及其中的19例早期癌,主要就早期诊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早期大肠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1976~ 2 0 0 2年来明确诊断的 34例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均行手术治疗及纤维肠镜高频电切 ,均存活至今或超过 5年。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对襄阳市襄城区已确诊大肠癌患者的社区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发病高峰年龄为55岁~69岁,大部分发现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接受过正规治疗,疗效不满意.结论:大肠癌生存率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治疗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早期大肠癌为限于结直肠粘膜和粘膜下的癌。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有了进一步提高[1,2 ] 。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局部切除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和重新评价。文献报道早期大肠癌局部切除 5年生存率达 70 %~ 10 0 % [3 ] 。现就近年早期大肠癌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1 早期大肠癌的概念早期大肠癌是指病灶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而未侵及肌层者。日本大肠癌协会 1994年修订的大肠癌规约中将早期大肠癌大体形态分三型 :Ⅰ型 :隆起型 ,包括有茎型 (Ⅰp) ,亚有茎型 (Ⅰsp) ,无茎型 (…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大肠癌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体会复习有关文献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应引起注意和重视的几个问题作了概述。认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大肠癌病人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而做好对高危人群的普查筛选及监测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措施。提高对大肠癌的认识,重视直肠指检在诊断中的价值,正确处理与大肠癌诊断相关的问题,可避免或减少其误、漏诊。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筛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伟  孔祥毓 《医学综述》2008,14(21):3249-3252
大肠癌是一种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日趋增加。然而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一旦确诊多属中晚期。因此,如何早期检测和处理大肠癌已成为医学界有待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大便潜血、血清中标志物或钡灌肠等难以检出早期病变,甚至结肠镜亦不能解决早期诊断的难题。对大肠癌进行筛查可早期诊断,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就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技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一旦确诊多属晚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并及时予以恰当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内镜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包括制定治疗方案、内镜下切除等)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加及内镜应用的普及,早期大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是我国肿瘤第4位,由于对大肠癌的诊断手段的限制,多数发现时已近中晚期,影响了大肠癌的治疗效果。若早期诊断早期及时治疗则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95%以上。寻找和利用大肠癌的相关或特异抗原有利于大肠癌发病机制的阐明,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提高根治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基因(interferon -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 IFITM1)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报告经纤维结肠镜诊断大肠癌110例,结合活检及手术后病理,最终确诊大肠癌102例(8例活检阴性者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属早期癌;5例为大肠癌术后复查,其中3例复发。110例活检结果与内镜诊断符合率为76.4%。有48例接受了X线检查,与内镜符合率为67%。110例中有102例在本院手术,术后病理与内镜符合率100%。作者认为纤维结肠镜对大肠癌确诊率高,并且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及手术后复查,也有其他检查方法无法代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DPC4蛋白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DPC4基因检测能否成为早癌筛检的敏感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组织、100例大肠癌中的DPC4基因表达情况并做科学分析。结果 100例大肠癌组织中DPC4阳性率为32%(32/100),正常大肠组织DPC4阳性率100%(30/30),大肠癌的DPC4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DPC4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肠癌组织中,DPC4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DPC4基因突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对肿瘤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内镜下电灼或外科扩肛局部切除后,有局部淋巴结转换的浸润性早期大肠癌是否追加外科根治性手术的问题。方法 对103例早期在肠癌及局部切除后的病理标本连续切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03例行局部切除的早期胡吕,经病理证实;37例为粘膜内66例为浸润性早期癌,其中55例补充了外科根治性手术发现14例(25.5%)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管变侵癌栓形成,其中6例肉型(25.6%),8全息肉型(71.4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探讨和分析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特点、合理诊治方案的制定 ,为处理此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病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 45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全组中给 42例进行手术止血 ,3例做介入肝动脉栓塞止血 .大网膜或明胶海棉覆盖后缝扎止血 16例 ,缝扎加肝动脉结扎 10例 ,缝扎加肝动脉插管 8例 ,肝动脉结扎加无水酒精注射 4例 ,不规则肝叶切除 4例 .全组中 32例接受第二阶段综合治疗 .手术组和手术加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4个月 (1~ 7个月 )和 9个月 (5~ 14个月 ) .[讨论 ]手术治疗是控制出血的有效措施 ,术后结合综合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肠腺瘤10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以探讨对大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近5年来本院经全结肠镜检查检出的大肠腺瘤1083例,并对其临床资料,内镜特征、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腺瘤大小以<1cm居多,主要分布在降乙结肠,67.6%为多发,1083例中发生癌变者23例,癌变率为2.1%.治疗手段主要有高频电切、EMR及手术.结论大肠腺瘤很常见,有恶变潜能,对其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势必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C-erbB-2癌基因激活在大肠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过表达在大肠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5例结肠癌及癌旁非典型增生上皮和17例大肠乳头状腺瘤中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C—erbB—2在大肠癌变各阶段(正常—非典型增生/乳头状腺瘤—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前两阶段间表达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C—erbB—2基因激活是大肠癌变过程中的前期事件,通过诱导细胞增殖而参与促进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全国大肠癌病理研究协作组制订的统一规范标准,分别对71例标本的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肿瘤部位,影响大肠癌予后的病理因素以及临床易误诊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与大肠双原发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治和预后。方法 检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胃及大肠癌1117例,包括大肠癌766例,胃癌351例,回顾分析同时性胃与大肠双原发癌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与大肠各组双原发癌共35例,占同期胃大肠恶性肿瘤的3.1%(35/1117)。大肠.大肠组15例,胃-胃组3例,大肠-肠外组13例,胃-胃外组9例,后两组均包括胃-大肠双原发癌5例。癌灶均位于胃和大肠的双原发癌多于胃大肠与其他器官双原发癌;大肠-大肠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胃-胃组。结论双原发癌早期诊断,正确区分双原发癌与转移癌对于该病早期治疗、不漏治以及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手术424例术后早期肠梗阻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手术探查发现以机械性梗阻占多数(20/22),手术治愈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延误手术时机造成;非手术治愈10例.结论大肠癌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虽有梗阻症状,但由于术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处理应先进行适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者再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 (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6 0例大肠癌组织 ,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 :MRP、L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8.3%和 70 % ,均高于正常大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 (P <0 .0 5 ) ,在各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不同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表达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MRP、LRP在大肠癌中均呈高表达 ,在大肠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这可能是大肠癌对化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