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鸡种,又叫乌鸡、丝毛鸡;原产于江西泰和县武山岩陂涂村,又称泰和鸡和武山鸡,已有700多年历史。1915年出展巴拿马万围博览会,誉满全球。被列为世界观赏名鸡。乌骨鸡因其肉质柔嫩,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以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出口,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省泰和县马家洲武山脚下的汪陂村,千百年来出产一种乌骨的鸡种,人们叫它乌骨鸡,因该鸡群历年来饮武山汪陂村的水源而保持了乌鸡生态的鸡种特点,也叫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传统以药用配方用或滋补食用而闻名。从地方优良品种志等资料考查,远在唐朝就有泰和乌鸡的  相似文献   

3.
珍禽乌骨鸡的滋补与药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骨鸡为我国特有珍禽,发源于江西泰和县武山西岩汪陂涂村,又名泰和鸡、武山鸡。外貌有十全之称:紫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脚、丝毛、乌皮、乌肉、乌骨,故又称丝毛鸡,乌骨鸡。1915年参加美州巴拿马国际展览会,受到国际重视,被评为观赏鸡,我国列为重点保护珍禽。它不仅外貌美丽,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特殊的营养滋补与药用价值,其经济价值高于普通鸡2~3倍。近年国内已大量繁殖,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一些成效。进一步开发研究,综合利用,将为社会提供大量营养、保健珍品与药用原料,为人类作出积极贡献。一、文献记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丹雄鸡的记载,列为"上品",指出:"味甘微温,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止血"。唐·孟洗《食疗本草》记载丹雄鸡等多种食疗处方,用于强身健体,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4.
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泰和县武山山麓,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珍贵禽类种质资源。通过梳理本草古籍、医籍、地方志中泰和乌鸡的记载发现,明清时期产于泰和县的家鸡有2种不同的品种,一种具有白丝毛、乌骨、乌肉、绿耳、红冠、五爪等外观特点,为古今药用乌骨鸡品种泰和乌鸡,当与另一种黄耳、红毛的泰和鸡进行区别。泰和乌鸡味甘、辛,性热,同其他乌骨鸡相比,药性更偏于温热,温补效用更佳。江西泰和、吉水诸县俗传泰和老鸡能发痘疮、助湿热发脓。泰和乌鸡相关的方剂有乌鸡丸、白凤丹、巽顺丸等,现代妇科常用乌鸡白凤丸一方即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发源于江西泰和县武山西岩汪陂涂村,又称乌鸡、泰和鸡、武山鸡,为我国特有珍禽。据《本草纲目》记载,本品“甘平无毒,补虚劳羸瘦,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并煮食饮汁,亦可捣和丸药”。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载有乌鸡丸。原方出自唐朝,经历代沿用修订,现代以乌鸡白凤丸收入国家药典,以乌鸡为主药,配伍它药共20味组成,是中医妇科的常用中成药。近年有关单位又将乌鸡白凤丸丸剂改为口服液、胶囊等新剂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从实验药理等方面进行了现代机理探讨。兹将有关研究概况综述…  相似文献   

6.
《药膳食疗研究》2009,(3):19-20
乌骨鸡,又叫乌鸡、药鸡、绒毛鸡、泰和鸡、武山鸡、黑脚鸡、松毛鸡等,属雉科动物,为我国特产鸡种。  相似文献   

7.
复方乌鸡口服液,近日已由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和江西泰和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并获卫生部新药证书。该口服液是在江西方乌鸡白凤丸的基础上进行剂型改革研制出来的,仍然以蜚声海内外的江西泰安和武山乌鸡为主要原料,不仅保持了  相似文献   

8.
泰和乌骨鸡益气,滋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泗才  张斌 《中药材》1999,22(1):32-34
以泰和乌骨鸡为药物,并以普通鸡作对照,喂养“气虚”及“阴虚”造模大白鼠。结果表明:对游泳劳损造成的大鼠“气虚”,泰和乌骨鸡及普通鸡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前者效果较好;对于注射甲状腺素造成的大鼠“阴虚”,泰和乌骨鸡能显著降低大鼠肾组织APT酶的活性,有滋阴泻火作用。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饲养     
乌骨鸡原产我省吉安地区泰和县武山西岩汪陂涂村。鸡的外貌美观奇特,内脏骨肉俱黑,肉质柔嫩爽口,营养价值较高,是驰名中外的优良药用鸡。现将乌骨鸡饲养的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鸡舍要求乌骨鸡喜燥怕潮,场地应选择高而通风,阳光充足,冬暖夏凉不积水的小山丘,方向以坐北朝南为好。鸡舍内要干燥,要设地下火道或装置不散发炭气的暖气管等保温设备,在春寒湿重的季节里应在鸡舍地面铺  相似文献   

10.
高春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5):306-306
用HPLC测定乌鸡中烟酰胺的含量北京市药品检验所(100035)高春乌鸡历来被誉为营养滋补佳品,随着近年来乌鸡系列产品的日益增加,对其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颇显重要。笔者采用HPLC对四川山地乌鸡和江西泰和乌鸡水溶性烟酰胺进行了含量测定分析,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小结泉州制药厂生产的乌鸡桂圆补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20例的疗效。该补酒系由桂圆肉、乌骨鸡、黄芪、玉竹、当归、五加皮等加白酒适量精制而成。服法:每次20~30毫升。每日2~3次。共治疗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9岁以下13例,60岁以上7例。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7例,贫血3例,冠心病、神经衰弱、低血  相似文献   

12.
乌鸡(Gallus gall usodomesticus)是我国特有的家禽品种,已有数百年的培育历史。由于其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用等价值,已为古今中外所重视,其经济价值要比普通鸡高出2~3倍以上。但由于其就巢性特别强,每产7~8枚卵即出现“就巢”行为,停止产卵,严重地影响乌鸡生产力。关于“通过克服就巢性来提高鸡的产卵力”问题,各地曾有过多种试验,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我们在进行乌鸡的引种、驯化和繁育研究过程中,分别在长春郊区福利大队乌鸡场(1982)和南京市药材公司乌鸡场(1984)先后用8种药物进行了“醒巢”试验,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3.
乌鸡莲米百合汤:乌鸡肉250g,莲肉20g,百合50g,佐料适量。放于砂锅内加水以武火煮沸,再由文火炖熟即可。乌鸡营养价值甚高,其氨基酸含量高出普通鸡1/5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胆固醇含量低。含铁元素比普通鸡高出一半,适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滋补。《本草经》说“乌骨鸡补血益阴,阴回热去津液自生”。  相似文献   

14.
赵永仪 《中药材》1996,19(4):210-211
乌骨鸡为雉科动物家鸡,产于江西泰和县的武山下,名竹丝鸡,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药食二用鸡。乌骨鸡营养丰富,药膳应用由来已久。现将本人跟师期间先生在临床上常用有效的药膳介绍如下。1 黄芪当归乌骨鸡 配方:黄芪10克,当归10克,乌骨鸡一只(约750克)。 食法: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然后将黄芪、当归用纱布袋装入,浸湿,填入鸡腹内,加适量水,清蒸至熟烂,取出药袋拧干汁,加适量调味品再用蒸片刻即  相似文献   

15.
乌骨鸡原产我国江南各省,具有药用肉用和观赏用等多种用途。对乌鸡血清蛋白质的分析是我们对乌鸡系统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现报道于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乌鸡和白洛克鸡(对照)均来自长春市二道河子区英俊乡福利大队养鸡场。两种鸡置于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为5个月龄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草果豆蔻煲乌骨鸡取500g左右的乌骨鸡1只,去毛和内脏后洗净,将草果、豆蔻各5g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封好切口,加水适量煲熟,调味服食。此羹有温中健胃、补脾燥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寒、大便溏泄、食欲不振等病。  相似文献   

17.
复方乌鸡口服液治疗带下病的疗效观察朱令元方铝(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南昌330029)妇女体虚、脾虚失运、肾虚失固致内湿加重,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带下量明显增多,称虚证带下病。以江西泰和乌鸡为主要原料的乌鸡白凤丸,具清虚热,补气血之功,用于虚证带下病疗效确切。但由于大蜜丸具有体积大,不便服用之缺点,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和江西泰和制药厂将其改剂型为口服液。为了比较新剂型与原剂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于1989年4月至1990年6月在....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东  万仁甫  徐伟亚 《中药材》2006,29(6):537-539
目的:考察从泰和乌骨鸡分离提取的黑色素非均匀体系中乌鸡黑色素与Cu2 和Fe3 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方法:黑色素及其Cu2 和Fe3 配合物与KBr压片用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图谱解析表明Cu2 和Fe3 与2个黑色素大分子中的2个羰基以及羟基键合。结论:通常条件下,黑色素中的羰基能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乌骨鸡的黑色素是真黑色素和异黑色素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乌骨鸡传奇     
乌鸡白凤丸,是我国著名的中成药,功能益气养血,调经止带,主治妇人经水不调,崩漏带下,腰腿酸痛,身体消瘦。属于补益之剂的范畴,其中的主药,即乌鸡。 乌鸡即乌骨鸡,是鸡家族中的一个高品位成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育优的杰出成果,最初由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从民间发掘得来,载于《本草纲目》,作为鸡条的新增附品,同被发掘的还有乌骨鸡  相似文献   

20.
乌鸡黑素顺磁共振波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oon是传统中医药的药用鸡。中成药以乌鸡作为主要原料之一。从历代本草及民间验方中发现,乌鸡在中医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关于乌鸡体内化学成分的分析工作,于80年代初逐步地开展起来。乌鸡与普通鸡最明显差异就是黑色素。《本草》中曾记载,乌鸡入药效果与乌鸡的皮、肉、骨中的黑色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