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清开颗粒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探讨清开颗粒抗急性肝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D-GalN加LPS染毒和TAA染毒Wistar大鼠造成两种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用Ba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NO和TNF。结果 清开颗粒治疗组和预防组的血清NO和TNF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HGF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颗粒有降低大鼠血清NO和TNF的作用,这可能就是清开颗粒抗急性肝坏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D 氨基半乳糖(D -Gal)诱导的急性肝坏死模型小鼠的肝组织学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急性肝坏死模型,将50 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及不同给药剂量的实验组(C、D、E),B组予以腹腔注射D -Gal+TNF -α,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与B组等量的D Gal+TNF α及rhGH(给药剂量C组相似文献   

3.
黄以群  王崇国 《湖南医学》1998,15(6):332-333
为探讨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重组白细胞介素-6与内皮素-1在肝坏死中的作用;用D-氨基半乳糖单独或联合rTNF-α,rIL-6对SD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常规检测其肝功能及ET-1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银杏制剂对大鼠急性肝坏死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activting factor,PAF)是一生物活性很强的脂质介质 ,与内毒素密切相关 [1]。新近我们发现 PAF在急性肝损害中有重要的介导作用[2 ] ,且可被特异性 PAF拮抗剂 WEB2 170 部分阻断。本实验应用具有 PAF拮抗作用的银杏制剂观察对急性肝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和试剂 银杏制剂 (贵州兴邦制药公司生产 ) ,用前与纤维素混匀后用蒸馏水配制所需浓度 ;PAF标准品购自美国 Sigma公司。PAF受体拮抗剂 WEB2 170 由德国 Zimmer博士惠赠。 D-氨基半乳糖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1 .2 器 …  相似文献   

5.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加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方法,建立了鸭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先肝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4h后再静脉内激发性注射DHBV者,易造成一叶或二叶肝坏死。而第一次肝内注射内毒素,24h后静脉内注入生理盐水,或二次均注入生理盐水者均未发现肝坏死病理变化。若第一次肝内注入DHBV,第二次静脉内注入内毒素,病理变化则明显轻于第一种方法,仅出现轻微散在斑点状坏死。  相似文献   

6.
TNF对小鼠急性肝坏死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致小鼠坏死作用的规律,探讨TNF对肝脏保护的的诱导作用及机理。应用重组从TNFα对经D-氨基半乳糖增敏的雄性BALB/c小鼠行腹腔注射,诱发急性肝坏死模型。另一实验中,先单独用rhTNF-α预处理小鼠,然后在不同时间再予GalN+rhTNF-α,观察小鼠损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急性重症及亚急性重症肝炎中,有50例经肝穿活检证实为急性及亚急性肝坏死。8例急性肝坏死中1例存活,42例亚急性肝坏死中有23例存活。按肝坏死的病理发展过程,把亚急性肝坏死分为早、中、后三期,治疗1~5个月后,有12例进行第二次肝穿活检,其中3例亚急性肝坏死早期均显示为轻度慢活肝,5例中期显示以中度慢活肝为主,而4例后期则显示有2例为重度慢活肝伴肝硬化。其结果表明,在亚急性肝坏死早期经治疗存活者,其肝组织修复较好。  相似文献   

8.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建立一种适用于治疗研究的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将3%牛磺胆酸钠1ml在大鼠胰被膜下均匀注射。结果表明手术后半小时大鼠胰腺出现出血和坏死,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TNFα水平在24h内达到高峰,并持续至48h,同时继发肝脏和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和TNFα水平升高。该模型2d死亡率为0,以后逐渐升高,一周死亡率达90%。结果提示采用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牛磺胆酸钠法1ml可建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合并多器官损害大鼠模型,且胰腺炎病情逐渐加重,一周的死亡率稳定,与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自然病程相类似,或可成为治疗研究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分别应用氨基半乳糖和扑热息痛诱发大鼠急性肝坏死,前者仅引起肝损害,而后者除肝损害外,还合并肾、心,脾损害及严重低血糖,表明氨基半乳乳糖所致急性肝坏死模型物及动物准备,动物表现、血生化、现理和死因等方面均优于扑热息痛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给成年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GM)400 mg.kg-1.d-1×2 d建立GM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动物模型,同时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其肾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注射GM后第5天近端小管出现广泛坏死,随后逐渐恢复。EGF治疗组肾功能较GM组提前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肾损伤早期两组病理形态差别不明显,EGF治疗组较GM组提前7天恢复正常组织形态。结果提示,rhEGF具有促进GM中毒性ATN形态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但无保护作用;其促进恢复的作用与肾小管损伤程度及所用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大黄素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肝衰竭(ALF)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三组:健康对照组、模型(ALF)组、大黄素组。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黄素组于造模后12h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mg/kg,每天2次。模型组及大黄素组分别在造模后24、72和120、168h,随机各取6只,留取门静脉血及肝组织。结果造模后24h,大鼠血清ALT、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537.3±133.7)U/L和(797.2±159.3)U/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4.5±4.2)U/L和(81.6±5.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9、-4.825,P〈0.01),以72h最为显著。造模后24h,大黄素组与模型组血清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72h,大黄素组血清ALT、AST分别为(116.8±56.2)U/L和(165.5±78.7)U/L,显著低于模型组的(728.0±137.4)U/L和(1416.7±254.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5、-6.544,P〈0.05)。至120h和168h,两组血清ALT、AST均持续下降。结论大黄素具有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 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8只。A ,B ,C为实验组 ,D为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 0 .0 2 5mlCCl4 0 .15ml花生油 ,每周 3次 ;对照组代之以NS。A ,B ,C三组大鼠分别于 2、4、6周末处死 ;D组同期处理。肝组织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观察肝细胞坏死情况 ,分级参照文献 ,记为 0~ 4分 ;肝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TUNEL法 ) ,分级参照文献 ,记为 0~ 4分 ;测定血清ALT。数据以x±s表示 ,做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 ,P <0 .0 5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四组病理学变化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胰腺炎对肝衰竭患者血细胞、肝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肝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例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并发胰腺炎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情况,随机抽取同时期非并发胰腺炎的肝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发生急性胰腺炎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下降(t=4.088,P=0.000;t=3.419,P=0.002),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t=2.063,P=0.048),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t=3.172,P=0.004;t=3.183,P=0.004),发生急性胰腺炎增加了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39.4% vs 3.0%,t=13.055,P=0.000),以及病死率(69.7% vs 42.4%,t=4.982,P=0.026).结论 肝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使得病情严重,易发生肝肾综合征,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The Influence of Morphology on Prognosis in Acute Leukemia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presence of definite cytoplasmic granulation in at least some of the malignant cells was used as the sole criterion to separate 156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into two groups: 110 with myeloblastic (AML), and 46 with lymphoblastic or stem cell leukemia (ALL). The median survival from the onset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ML was 20 weeks, and those with ALL 37 weeks. The difference in survival in these two groups is much greater for patients under the age of 25 than for those over the age of 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TNFα错配ODN组和TNFα反义ODN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分钟及再灌注1、3、6及12小时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TNFα错配ODN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瘀血明显,血浆ALT和MDA含理均显著增高;肝脏缺血再灌注用TNFα反义ODN处理后,血浆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瘀血减轻。结论:TNFα反义ODN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肝大部切除大鼠腹腔注射小量外源内毒素后血浆内毒素含量和谷丙转氨酶(SGPT)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肝2/3切除并腹腔注入小量内毒素后24h,动物死亡率明显增加,血清内毒素含量和SGPT活性亦显著升高。相反。假手术组注入同量内毒素,对机体却无任何影响。提示:小剂量内毒素加剧了肝大部分切除大鼠所致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SASP组、清肠栓组、正常对照组,给药7d后处死,剪取远端结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结果 正常组、SASP组与清肠栓组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清肠栓组凋亡率的平均值较SASP组凋亡率的平均值低,但两组凋亡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降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