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腑泄浊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腑泄浊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37例常州市中医院(213003)魏文军关键词痛风通腑泄浊法临床报道笔者在风湿科的临床实践中,运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急性痛风发作,取得一定疗效。现将37例治疗情况小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7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3~64岁,平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观察该法对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积累依据,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保证通腑效果,7日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腹胀、水肿等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叶景华系上海市名中医,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叶师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诊左右,获益匪浅。现录叶老治疗急性肾衰竭案1则,并探讨其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法对腹腔高压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4例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按照事先由随机数确定的随机分组方法,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治疗常规给予脏器支持治疗及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入组后即开始予通腑泄浊汤剂口服。比较两组有效率、病死率、腹腔内压水平、腹腔灌注压水平、C反应蛋白、APACHE II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腹腔内压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腹腔灌注压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动脉血氧合指数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乳酸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炎症因子TNF-α、IL-6、IL-8表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腹腔高压有效,并能降低腹腔内压,改善组织灌流和氧供,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IL-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方治疗老年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规范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泄浊方鼻饲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及治疗后第3天、第5天脑水肿体积变化情况,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S)与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统计2组观察期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激性溃疡、神经源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IL-6、I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 SSS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应激性溃疡、神经源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腑泄浊方治疗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减轻出血后周围脑组织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卒中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出血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腑泄浊法治疗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对心功能、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腑泻浊方,通时严格把握通腑达标标准;7日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中医症状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通腑泄浊法即采用泄法以排除肠内糟粕,借以排除体内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1 对高热神昏的急救 高热神昏是中医的急危重证。病属热入营血,为感受风温病毒或温毒伏于营血引发;或阴阳逆乱,邪从内出,火窜经络脏腑所致。温热之毒侵入营血,气机逆乱,瘀痰腑浊内生,非从二便分消走泄不可。同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及难治疾病之一,由于病因不明确,长久以来中医和西医的临床疗效都不确定,譬如,见效快,但复发率高,并且治疗费用高。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如:口干口渴、腹胀不适、便秘、腹泻等症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腑气不通。根据这种病理特点,我们总结出调补脾胃,通腑下浊降糖五法——清热通腑降糖法、健脾利湿通腑降糖法、润肠通便通腑降糖法、疏肝健脾通腑降糖法、温阳补肾通腑降糖法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稳定、较易控制、全身症状改善明显,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塞,与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通腑泄浊活血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腑泄浊法是运用"下"法使大便通利、积滞消除从而达到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的一种治法。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许多心血管病患者同时存在便秘、脘腹胀满的症状,通过通腑泄浊使三焦通利后症状好转,尤其大便秘结、腹胀、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名中医叶景华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毕生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喜用通腑泄浊法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病,尤擅大黄的应用。现将我科应用叶景华通腑泄浊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脑病有效一验案报道如下。陈某某,女性,84岁,患者4年前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服用爱西特,5片/次,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腑泄浊方。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肾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方加爱西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肾功能不全近期疗效及肾功能改善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1肝昏迷形成 昏者,神识昏迷,痉者振颤抽搐,均为肝脏疾病的危险阶段。肝功衰竭期所表现的精神神经功能障碍一肝昏迷。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不外痰火内闭、痰浊蒙蔽、肝风内动、血结瘀阻、气阴两虚五点,是湿热疫毒所致。湿热化燥,内闭肠胃,深陷营血,挟痰挟瘀,化火动风,致伤津动液,阴损及阳,均可滋生昏谵与痉搐。《湿热病篇》所谓:“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湿热证,脘闷懊侬,眼欲闭,时谵语,浊邪蒙蔽上焦。因痰湿火瘀所致多属闭证,气阴两竭多属脱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腑泄浊综合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作用。方法:血液透析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便秘罗马Ⅱ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给予高纤维膳食,适量饮水、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大黄胶囊1粒bid,并进行腹部穴位按摩,按压中脘、天枢、大横、关元,疗程为4周。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评分、粪便性状、腹胀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腹胀评分、排便时间较治疗前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坠、不尽、胀感评分于治疗前后相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泄浊综合疗法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15.
通腑泄热法始创于仲景,数千年来,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发挥,扩大了治疗疾病的范围,尤用于各种消化道急症效果甚佳。笔者临床30年余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收到满意效果,举案如下。1资料张某,男,51岁,1998年5月18日就诊。发病前9h,校友相聚,酒醉饭饱  相似文献   

16.
代谢毒素的产生和潴留是慢性肾衰竭的显著特点。改善代谢毒素产生的内环境,减少代谢毒素生成并增加其排泄,是阻止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环节。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水湿、湿热、瘀血、浊毒等邪实为标,久病则湿、瘀、毒蕴结。邪实既是慢性肾衰竭的病理产物,又诱导疾病进展。《温热逢源》言“盖脏病无出路,必借道于腑,乃能外出”,六腑可为邪实之出路,故六腑通则邪实输泻有余。通腑泄浊法以邪实为标靶,是慢性肾衰竭在扶正固本之外的治标之法。狭义的通腑泄浊法功同下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应进一步阐释其内涵,拓展其应用范围以适应临床需要。广义的通腑泄浊法当重恢复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给予邪实以出路,并“攻邪已病”。根据邪实的特性因势利导,使之排出体外,邪去则正安,主要包括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通腑滋阴泄肝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1月~2001年6月,我们用通腑滋阴泄肝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皆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标准[1]为收缩压≥18.67 kPa、舒张压≥12 kPa,分期标准为Ⅰ期收缩压为18.67~21.2 kPa、舒张压为12~13.2 kPa,Ⅱ期收缩压为21.33~23.87 kPa、舒张压为13.3~14.53 kPa,Ⅲ期收缩压≥24 kPa、舒张压>14.67 kPa.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辨证为肝火亢盛型眩晕,症见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1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住院34例,门诊20例;Ⅰ期22例,Ⅱ期17例,Ⅲ期15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30~80岁,平均49±12岁;病程3个月~40年 ,以10~20年为多;合并冠心病19例,脑梗死8例,肾功能不全3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22例.对照组46例,住院30例,门诊16例;Ⅰ期18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9~76岁,平均47±8.9岁;病程6个月~41年,以9~19年为多;合并冠心病17例,脑梗死6例,肾功能不全2例,糖尿病1例,高脂血症2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贾晶晶  陈战 《中国中医急症》2022,(1):161-162,169
笔者临床中发现,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多在本虚的基础上,以实邪为主,主要致病因素为热毒、瘀血、水饮.在治疗上应注意腑气的不通,可从肠论治,通过通腑泄浊的方法给邪以出路,强调"通"法在治疗心衰急症方面的重要性,方药首推己椒苈黄丸合小承气汤加减.  相似文献   

19.
中风先兆应用通腑法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霞 《河南中医》2001,21(5):63-63
中风先兆是指中风发生前 1~ 3年 ,间断出现轻、中度眩晕 ,肢麻肉目闰 ,或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的症候。现代医学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前驱症状。中风先兆以标实因素为主 ,其中尤以“腑实”的病理机制为突出。笔者临床上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 ,应用通腑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选择数例介绍如下。1 化痰通腑泄浊法刘某 ,男 ,48岁 ,1996年 11月 10日初诊。嗜烟酒 2 0余年 ,罹患高脂血症 10年 ,经常头晕头重 ,胸闷泛恶。今日中餐时饮酒饱食加上情志不遂而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 ,语言不清 ,数分钟后恢复 ,45min后上症又发作 ,持续 2 0min…  相似文献   

20.
通腑泻浊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郝玉红 《河南中医》2003,23(9):23-24
采用具有通腑泻浊、活血化瘀作用的小承气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30例,基本痊愈34例,显著进步56例,进步27例,无变化9例,恶化4例,有效率90.00%。该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均疗效显著,但以痰热腑实证效果最佳,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