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PCI,经“硬币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行PCI,n=40]、研究组(FFR指导下行PCI,n=40)。比较分析两组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剂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参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指导下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PCI可减少支架植入数量及造影剂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次行血运重建治疗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233例,其中PCI组160例,CABG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2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再次血运重建术)。[结果]CABG组的2年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PCI组,但由于术后院内死亡率较高导致CABG组2年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PCI组(P﹤0.05),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2年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2年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并无差异,但PCI组的2年再次血运重建率仍高于CABG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判断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指导下的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9月20日~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临界病变(直径狭窄程度50%~70%)、术中同时行FFR检查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54例64支病变血管,与同时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界病变病例进行1:3匹配,FFR0.80时行药物治疗,FFR≤0.80时行介入治疗,分析术前FFR数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并分析入院时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全球性注册研究(GRACE)评分和出院时GRACE评分以及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绞痛无缓解、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结果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临界病变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FFR数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P=0.108,相关系数=-0.158),行FFR检查的患者较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对照组随访期间总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降低(P=0.000),主要是心绞痛无缓解和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降低(P值分别为0.002和0.026),行FFR检查的两组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425),FFR≤0.80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较FFR0.80的患者出院时,GRACE评分降低(P=0.029)。结论术前FFR数值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相关性,FFR检查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出院时GRACE评分。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16-718
目的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及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冠脉造影术提示冠脉复杂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以CAG指导)20例,FFR组(在CAG加FFR指导)15例,IVUS组(在CAG加IVUS指导)25例。主要终点事件为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情况,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并比较三组手术中支架情况、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住院费用。结果 1年内对照组与IVUS组及FFR组在再狭窄率、复发心绞痛、再次PCI及总MACE事件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晚期血栓、复发心肌梗死及冠脉搭桥术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支架的直径、数量、造影剂用量及住院费用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支架长度、手术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冠脉病变,IVUS及FFR是建立在CAG基础上积极可靠的技术,能弥补CAG的不足,为术者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准确判断冠脉介入的必要性,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远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65例,分为DES组(85例)和CABG组(80例)。从手术后30 d开始随访5年,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和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调整分析治疗对终点事件的相对影响。结果随访5年,随访率100%,两组间5年生存率(96.58%vs 97.50%)、心源性病死率(0%vs 0%)、全因死亡率(3.52%vs 2.5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2.35%vs 1.25%)、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2.35%vs 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组心绞痛复发率(17.64%vs 8.75%)、再次血运重建率(16.47%vs 1.25%)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DES与CABG远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DES置入远期心绞痛复发率、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107例由急诊科收入院的ACS患者的ECG及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复杂,单支、2支、3支病变均占一定比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2支以上病变均包含左前降支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2支以上病变均包含右冠状动脉病变。(2)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28%,P〉0.05),2支以上病变发病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4%vs63%,P〉0.05)。(3)〈65岁组单支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65岁组(46%vs18%,P〈0.01),〈65岁组2支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低于≥65岁组(48%vs78%,P〈0.01)。(4)ECG诊断ACS相关病变血管的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33.3%。结论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CG能基本确定相关病变血管,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不易确定相关病变血管,应尽早行CAG检查明确诊断;年龄越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越复杂,亦应尽早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裸金属支架(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来本院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靶血管为小血管病变且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28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BMS组114例、DES组173例,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PCI成功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冠脉造影随访显示DES组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BMS组(4.87%vs32.25%,P〈0.01);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MS(3.00%VS13.59%,P〈0.01)。结论DES治疗小血管病变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 对64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其中行CABG治疗41例(CABG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3例(PCI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事件及次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CABG组院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2% (3/41),PCI组为8.70%(2/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失访患者,随访12~48个月,CABG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5.26个月,PCI组为33.19个月.随访期间CABG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51%(8/41),PCI组为30.43%(7/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心肌梗死率、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外科治疗是可行的,CABG治疗ACS与PCI疗效相当,术式要依据患者病情个性化选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方式才能得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血运重建(CRY)术前、术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20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2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利用标准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术前、术后1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QTd及QTcd进行测量计算。结果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PCI治疗与CABG术后的QTd及QTcd较术前均显著缩短(P〈0.01),两组QTd及QTcd缩短程度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仍存在存活冬眠心肌或顿抑心肌。血运重建后再灌注心肌可恢复电生理功能,且两种血运重建方法术后1个月内至少在改善心肌电活动程度和时间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纳入7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分为男性组507例和女性组246例。对两组3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CHD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相近;女性组糖尿病患者比例(33.74%)高于男性组(19.1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比例在性别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多见于女性(37.40%)。早发CHD单支病变占49.14%,部位以前降支为主(70.6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狭窄程度、狭窄支数和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早发CHD患者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男性相当。  相似文献   

11.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患者的临床和心功能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的临床特点和心功能情况。方法 分析1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LM狭窄患者及200例非LM狭窄患者的临床和心功能资料。结果 (1)左主干狭窄188例,占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5.59%。(2)LM狭窄患者均合并有危险因素,LM组患者年龄较大;LM组心绞痛的发生率高于非LM组,二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M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uⅥ组,LM合并三支组低于单纯LM组;各组间比较,左心室舒张末压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M狭窄患者年龄较大,心绞痛严重;病变以轻中度狭窄多见,多发生于开口处和分叉处,常合并其他冠脉病变;左室收缩功能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方法 CHD组 31例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正常对照组 2 7例。两组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取得HRV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CHD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HRV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HD患者HRV明显下降。HRV能敏感地、定量地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148例ACS患者为ACS组.按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示病变累及相关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1例)及多支病变组(43例);并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三组:Gensini积分≤20分31例(轻度组),Gensini积分21~40分47例(中度组),Gensini积分≥41分70例(重度组).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50例为SA组,并选取5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vWF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血脂等,并分析外周血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凝血酶时间、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外周血vWF水平为(143.25±20.42)%,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的(102.77±11.84)%,(97.63±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外周血vWF水平为(127.34±9.35)%,双支病变组为(144.81±12.02)%,多支病变组为(159.55土18.62)%,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外周血vWF水平为(124.77土14.31)%,中度组为(132.53±16.38)%,重度组为(155.06±18.53)%,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外周血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98,0.683,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在评价ACS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入院时肌钙蛋白-I(cTnI)阴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cTnI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介入操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择期行PCI的ACS患者106例,术前和术后24 h测定血浆cTnI水平,记录手术操作中的各项指标,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病变、支架长度、球囊扩张总时间和总次数在cTnI升高组及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指标列入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球囊扩张总时间、UAP及糖尿病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nI升高组MACE发生较多。结论:①UAP、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病变和球囊扩张总时间、总次数及支架长度等因素与PCI相关心肌损伤有关;②cTnI对ACS患者行PCI术后早中期发生MAC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血运重建与否患者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0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PCI术后,通过电话、再住院及门诊成功随访的25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分为PCI完全血运重建组(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114例和非完全血运重建组(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136例,记录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分型、PCI术相关参数。远期生存用Kaplan-Meier分析及Log-rank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基线除心血管病家族史(CR低于IR)外,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分型及PCI术参数中,CR组复杂病变、SYNTAX评分、植入支架平均直径及长度低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终点:总MACE、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CR低于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VR/TLR及死亡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CR低于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提示CR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高于IR,累计危险函数CR曲线低于IR(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经校正后示日吸烟数(P0.05)及左室收缩末直径(LVSD)(P0.05)为MACE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PCI完全血运重建可显著改善远期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提示实践中尽可能实现CR,减少吸烟数量及关注LVSD变化将对PCI术后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134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所见、治疗和预后。方法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法,多体位造影,左主干狭窄≥50%为临床有意义的病变。对134例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701例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病变134例(7.9%),检出率低。其中左主干Ⅰ级病变62例,占46.3%,末端包括分叉处狭窄71例,占53.0%。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71.6%),合并心肌梗死51例(38.1%)。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2例(53.7%),术后64例(88.9%)心绞痛症状消失。11例行无保护左主干支架植入术,术后2例有轻微心绞痛发作。结论左主干病变临床症状严重,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惟一手段,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仍为最佳治疗方法,但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可以行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血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2例ACS患者行急诊或择期PCI.根据人院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两组,血糖正常组(96例):血糖<7.8mol/L;高血糖组(26例):血糖≥7.8mol/L.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PCI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血糖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显示多支病变(80.8%,21/26)、多处病变(84.6%,22/26)及复杂病变(73.1%.19/26)较血糖正常组[46.9%(45/96)、50.0%(48/96)、44.8%(43/96)]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PCI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次血运重建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38.5%比12.5%:7.7%比1.0%;19.2%比2.1%;23.1%比8.3%;3.8%比0).结论 入院第1次随机血糖高的ACS患者行PCI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入选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住院期间成功置入DES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按年龄分为80~89岁组(52例),60~79岁组(50例)。随访5年,随访包括心绞痛复发、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两组PCI术成功率均为100%。随访率100%,随访5年,80~89岁组与60~79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vs7.6%)、卒中发生率(3.8%vs2.0%)、心源性病死率(0%vs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0~89岁组再次血运重建率(9.6%vs24.0%)、心绞痛复发率(13.5%vs30.0%)低于60~79岁组;全因病死率(7.6%vs2.0%)高于60~79岁组。结论年龄因素对DES的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年龄〉80岁患者选择性DES安全,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析;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和对照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无糖尿病史),对两组的造影结果作分析;结果两组都是三支病变最多,另外是双支及单支病变。观察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型病变比对照组高,A1B1病变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都是前降支病变最多,左主干病变最少,观察组右冠状动脉及左主干病变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差别不大;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受累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6例老龄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急诊PCI治疗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PCI治疗组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急诊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分别为(7.75±1.80)d和(10.53±3.45)d(P<0.05);住院期间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12.5%和34.6%(P<0.05);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2.5%和57.7%(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8.5%(P<0.05);病死率分别为5.1%和23.1%(P<0.05)。两组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龄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