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条是对中医治疗原则的一个高度概括。但是,对文中“治阴“‘治阳”之阴阳,则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医家认为“治阴”“治阳”之阴阳,是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  相似文献   

2.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各抒己见,看法各异,归其要者有三:其一,从病性解。始于张景岳,《类经》注曰:“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其二,从针灸取经选穴解。指病在阳经,可针刺阴经治疗;病在阴经,可针刺阳经治疗。此论源于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云:“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IT)是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瘿病。重点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内涵,“阳化气,阴成形”是气化的两个过程,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概括了人体阳气和阴精的主要功能。探析AIT中医病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基本病机,脾虚血瘀痰凝气滞为主要病机,阳化气不足为其发病之基,阴成形太过为其病变之标,阴阳失和,浊毒内结为其病变之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临证治疗应以阴阳为本,从脾论治,以虚则补之,滞则行之,痰则散之,瘀则化之为原则,温阳化气,散结消阴,健脾益气以温阳,辨证祛邪以消阴,解毒散结以防变,同时还应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4.
病机司其属辨汗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解释人体脏气平衡的生理和病理模式.阴阳的偏盛偏衰是人体疾病的病机关键,汗证即是阴阳失衡的临床表现之一.<素问·阴阳别论篇>中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提出了生理性汗、病理性汗、五脏之汗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5.
王殿华 《陕西中医》1991,12(8):358-359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今医家对此解释不一,归其要者:其一、从病证解。认为此指虚证治疗,始于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解释为实证治疗者,如《中  相似文献   

6.
《亚太传统医药》2006,(11):45-45
“虚不受补”之说,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细析之,体虚有阴、阳、气、血之不同,又五脏均有阴阳,而虚者以肾阴(亦称真阴)不足为主也。肾阴乃人体津液之根本,有濡养脏腑的作用,可影响其他脏腑之阴,所以古人说“一阴虚而诸阴俱虚”也。真阴不足日久可表现为阴虚、血虚、更兼气虚,或阴阳俱虚等复杂证象。治疗大法虽云“虚则补之”,但温热药均不能接受,药性略温,即感“上火”而出现热象,此热药重伤其阴之故。  相似文献   

7.
“阴阳”二字,古之写法甚多,如“阴阳”、“阥阦”、“■”、“(气月)氜”……可见,均以“阝”为偏旁,“阝”象形字为“(户子)”,即“阜”字,代表大陆之义。若“■”照在大陆上则阴,“⊙”照在大陆上则阳;以“阥阦”论,则大陆上的水为阴、火为阳;从“阴阳”字形分析,则“■”代表今时云遮无阳光为阴,“易”代表太阳升在地平线上”,“■”照耀百姓“■”是为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气周流”“阴阳和”“左病右治”刺法知识梳理及临床应用的观察,认为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代表理论,“阴阳和”是人体最佳状态,气机流转正常则阴阳合和。“左病右治”刺法是针灸治疗的原则之一,应用“左病右治”刺法可使疾病状态下的机体阴阳之气恢复周流,达到人体阴阳合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罗霞 《新疆中医药》2006,24(6):11-12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一语,出自《素问·金匮真言论》,历代医家对此多随文训释,特别是“病在阴”“病在阳”中“阴”与“阳”的释义颇不一致。大要又有二说,一说以四时之阴阳属性,分别释为湿、风、寒、暑四时(如隋·杨上善等)。此说似可从,但如联系本论上下文而深究其义理,则有文义不和之嫌。本身原文是承上文“欲知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之句,以阐述四时阴阳消长与人体阴阳变化的关系,强调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故杨氏之说可谓答非所问。另一说将“冬病在阴,夏病在阳”之阴阳,以脏腑的属性予以解释,所谓“冬病在肾,夏病…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互济”法则源于《内经》“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及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理论,张景岳深研阴阳理论,认为“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基于阴阳一体,阴阳互根的原理,对于阴阳虚损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同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故历来医籍,分析病机,总以阴阳气血为纲;辨证用药,不出以柔制刚、以刚制柔之总则。  相似文献   

12.
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谨察阴阳,以平为期”4个方面,总结《伤寒论》调和阴阳治则的运用。提出调整阴阳,并非单纯依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之象补虚、泻实,而是透过表象判断阴阳失衡的根本原因,灵活地把握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尺度。  相似文献   

13.
<正> [原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注释] 胜:偏盛、亢盛之义。 [讨论] 本节经文主要论述阴阳偏盛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内经》的许多经文都指出,人体的阴阳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其中一方偏盛,便会使其相对的一方受到克伐而削弱,于是相对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出现病理现象,故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那么,阴阳偏盛会产生什么性质的疾病呢?经文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是《内经》解释寒热病机的根本所在。张景岳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是说寒证  相似文献   

14.
刘以博 《四川中医》2003,21(2):12-12
寐中出汗,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是全身性疾病中常见之症。盗汗日久可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临床上应当归纳分型,必须标本兼治,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5.
肺阳虚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陈伟  刘家义 《山西中医》2004,20(4):64-64
肺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肃降,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故称“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从阴阳属性来分析,肺之气属功能为阳,肺之津血属物质为阴。肺阳指肺的功能活动及其功能活动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肺功能方面的反映。《医宗奥泌》谓:“宗气即膻中之阳,此阳属肺”。因此,肺的阳气包括肺的功能以及肺气之类。肺的  相似文献   

16.
<正>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及现在的统一教材,均按阳病从阴着手治疗,阴病从阳着手治疗之意解释。即阳盛因阴虚导致者,治其阴虚;阴盛因阳虚导致者,治其阳虚。王冰则更明确地列出本篇上段原文中“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句为例说明“阳病治明,阴病治阳”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意。这样解释不完全符合原意。他只谈了阳病可以治阴,阴病可以治阳这一面,没有谈阳病也可以治阳,阴病也可以治阴这一面。原文的本义应该是:阳病应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浅议柔剂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气血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市其对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夺其乡”。凡医,辨证必执阴阳为纲,用药不离柔刚变化。以柔究刚,以刚制柔。张仲景创芍药8草汤,柔肝缓急,治阴阳气血不和、肝旺乘牌所致腹李痛及脚挛急,片大剂之先河。叶天了利旨出“脾肾为乘胜,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用柔屡起沉行,川冻证指南医秦川。记载尤泽。前贤用亲.多选甘缓无毒之品组方,以缓应急,以缓求大。《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谓:“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  相似文献   

18.
浅析阴阳理论在<伤寒论>药物煎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载方 1 1 2首 ,配伍严谨 ,用药精当 ,后世尊称为“方祖”。笔者在对《伤寒论》的学习中 ,深感用《内经》阴阳理论指导药物的煎法乃医圣用药之一大特点。现不揣卑陋 ,简介如下。1 《内经》阴阳理论对药物性味功效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阳为气 ,阴为味。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泻 ,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又云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泻为阴。”故药物以气味划分阴阳 ,则辛甘者总属阳 ,酸苦者总属阴 ,又可据其气味之厚薄而复分为阳中之阳、…  相似文献   

19.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类经》释云:“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静香楼医案》云:“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尤氏之论,可谓一语中的。由此可见,“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燮理阴阳,阳病治阴法。例1陈某某,男,38岁。2002年3月19日初诊。一载前罹“乙肝”兼胆囊炎,已服中西药1年多,迭进清利湿热、辛散疏肝之品,病情始终不稳定,肝功能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20.
秦建 《中医研究》2008,21(8):41-42
何谓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阴液所化生的一种液体,即“汗生于阴而出于阳”。这是汗液产生的生理过程。就病理性出汗而言,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其中包括人体阳气的盛衰,阴液自身的过度蒸化,以及外感时邪、内伤杂病的影响等等。最终结果为阳虚不固,阴虚不敛,汗液随之而出。医家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使阴阳复归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