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受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共同支配与调控。糖尿病患者肠道功能紊乱是与之相关的疾病,异常的小肠MMC与胃肠激素、自主神经和血糖有密切关系,从而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胆酸理化特性、代谢特性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但同时在消化间期 ,胆酸肝肠循环作为结石形成的动力因素 ,可通过影响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 (MMC)和胆囊运动 ,以脱氧胆酸为中介 ,促进致石胆汁形成 ,提高结石发生率。胆固醇结石胆囊切除术改变胆酸池体积、胆酸肝肠循环和小肠MMC。  相似文献   

3.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张建忠王雁袁申元在消化间期胃及小肠运动表现为一种规律的周期性的收缩活动,这种收缩活动一般起源于胃窦或十二指肠,向离口方向传播,并可达结肠近端。表现为静息和运动循环往复的空腹运动类型,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与健康人相比是否有差异及IBS患者离散性丛集波(DCC)与腹痛是否有关.同时改进目前胃肠运动的监测方法 .方法 采用16导水灌注测压导管对16例便秘型IBS(IBS-C)患者、18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1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MC的监测.结果 IBS-C[(127.5±25.5)min]及IBS-D患者[(74.5±18.7)min]MMC周期持续时间与健康对照组[(87.5±24.2)min]相比存在显著不同(P值均<0.001).与健康对照者相比,IBS-C患者MMC Ⅲ相波幅及传播速度显著降低[(39.8±11.7)mm Hg比(61.1±14.1)mm Hg,P<0.001,1 mm Hg=0.133 kPa;(1.8±0.9)cm/min比(2.6±0.8)cm/min,P<0.01];而IBS-D患者MMC Ⅲ相波幅[(69.7±20.5)mm Hg]升高,MMC Ⅲ相传播速度[(4.1±2.5)cm/min]显著加快.IBS-C、IBS-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MC Ⅱ相DCC发生率分别为87.5%,88.8%,83.3%,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C及IBS-D患者MMC Ⅲ相波中断、传导障碍等异常现象发生率分别为68.8%、66.7%,且只在空肠部位观察到,而健康人中未见到该异常.结论 (1)IBS-C、IBS-D患者的MMC与健康人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MMC运动异常是IB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且IBS患者空肠部位MMCⅢ相波的变化可能是IBS重要的胃肠道运动异常.(2)DCC与IBS患者腹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规律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igratingmotorcom plex ,MMC)是在消化间期和空腹状态下的胃肠基本运动形式 ,其对食物残渣的排空具有重要作用。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最常和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但是尿毒症患者MMC规律如何 ?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 2 6名尿毒症患者进行了MMC测定 ,以探讨尿毒症患者的MMC规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尿毒症组  2 6人。其中男 11人、女 15人 ,年龄 2 9~ 70 (平均 5 0 9± 10 32 )岁。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诊断 (表 1)。除外…  相似文献   

6.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发生机制。方法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35例MMC正常出现者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检测过程中分别于MMC1、2、3期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结果在MMC1期之后最先出现收缩活动的部位是十二指肠中段和远端,收缩活动的起步点逐渐向胃窦方向转移,并伴随血浆MTL水平逐渐升高,当MMC3期出现时血浆MTL已达到峰值水平,血浆MTL水平MMC1期为334.26±95.10(ng/L),2期为415.22±9169(ng/L),3期为5816±121.68(ng/L,各期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MC1期由于存在消化液基础分泌和幽门开放可发生消化液在十二指肠内的聚集,然后通过牵张反射诱发MMC2期十二指肠的运动和MTL分泌增加,MTL分泌增加可能是诱发MMC3期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胆酸、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酸理化特性、代谢特性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但同时在消化间期,胆酸肝肠循环作为结石形成的动力因素,可通过影响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MMC)和胆囊运动,以脱氧胆酸为中介,促进致石胆汁形成,提高结石发生率。胆固醇结石胆囊切除术改变胆酸池体积、胆酸肝肠循环和小肠MMC。  相似文献   

8.
王艺静  刘梅  段钟平  陈煜  郑素军  赵军  丁美  张桓虎 《肝脏》2010,15(6):429-433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以及莫沙比利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正常对照组(10只)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组(10只),莫沙比利组(10只)以及枳实消痞汤高(10只)、中(10只)、低剂量组(10只)的胃肠消化间期MMC,并对各组大鼠胃肠消化间期MMC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Ⅱ相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8,P=0.879);与低剂量组相比较,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Ⅱ相显著缩短(P=0.001);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67和0.441),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比较,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1);与低剂量组相比较,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4);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组对周期的改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72,0.347,0.716)。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MMCⅡ相显著延长,呈移行性簇状收缩,MMCⅢ相明显缩短,这可能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和莫沙比利组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MMCⅡ相缩短和MMCⅢ相延长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枳实消痞汤高剂量、中剂量和莫沙比利组临床效果相近。提示枳实消痞汤对改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动力障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规律。方法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5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MMC检测,测定时间为240~360分钟。结果糖尿病患者MMCⅢ期正常者仅27.5%,明显低于对照组(73.4%,P值<0.01),其中MMCⅢ期缺失者占41.1%(对照组为13.3%,P值<0.01)。糖尿病组MMCⅢ期胃窦部收缩波幅较对照组减低(P值<0.05)。MMC各期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Ⅱ期延长(P值<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约70%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之前已表现为MMC异常,胃十二指肠测压为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代谢障碍、运动障碍(胆囊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弱、胆汁淤积、肠道转运减慢)及反常的遗传背景。小肠运动障碍对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是胃肠道的重要运动形式。其发生及调控是神经、体液协同作用的结果。实验证明胃动素(motilin,MOT)、5-羟色胺(5-HT)和一氧化氮(NO)在MMC的调控机制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对胆道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与胆道运动的相互关系及两者间的相互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MMC的发生机制,并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5只成年豚鼠分为对照组,普卡比利组和地巴唑组,在胃窦、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中段、胆囊(GB)及Oddi括约肌(SO)等五处肌肉层内埋置银丝电极,用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该部位肌电活动,胃内分别给予普卡比利和地巴唑后,观察肌电变化及MMC与GB、SO运动的关系。结果 各组动物给药前五个记录点的肌电活动频率和强度呈正相关(P<0.05)。胃肠MMC的肌电活动被普卡比利增强后,GB、SO部位的肌电活动相应地加强。胃肠MMC的肌电活动被地巴唑抑制后,GB、SO部位的肌电活动相应地被抑制(P<0.05)。结论 胃肠肌电活动的改变能引起胆道肌电活动的相应变化,提示胃肠MMC对胆道运动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致石基因、细菌、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囊收缩、吸收功能异常等。“小肠致石”的新理论,为胆囊结石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新概念。本研究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排空与小肠消化间期移行复合波(MMC)的相互关系,期望为胆石形成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对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分别埋置应变片,在动物清醒的状态下分别记录空腹和餐后静脉输注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L精氨酸、D精氨酸、硝普钠和血管紧张素Ⅰ后十二指肠和空肠压力变化。结果在餐后注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可诱发类似空腹状态下的MMC运动形式;注入NO供体硝普钠,则中断空腹时的小肠MMC周期,诱发进食后小肠运动形式;L精氨酸和LNAME同时输注,消除LNAME的作用,而D精氨酸无此作用。单独输注L精氨酸、D精氨酸或血管紧张素Ⅰ对小肠MMC没有影响。结论小肠神经系统NO紧张性分泌的调节,可能与小肠消化间期和消化期之间小肠运动形式的转换有关,NO释放增加可导致Ⅱ相时间变长,中断或延长MMC;抑制NO合成与小肠消化间期运动形式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刚断乳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肌电复合波(MMC)的变化.?方法:?56只刚断乳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中毒组(n?=?40).?两组分别随机取8只在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分别慢性埋置三对银丝电极;?其余大鼠同时行假手术.?术后7-10?d,?埋置电极组大鼠均在清醒、空腹、自由活动状态下记录胃肠道MMC.?中毒组按2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发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观察灌服ANIT后中毒组在48,?96,?144,?192?h胆汁流量、血中TB和ALT值及胃肠MMC的变化.?结果:中毒组灌服ANIT后,?48?h时胆汁流量中断,?血清TB和ALT明显升高;?48?h后其胆汁流量逐渐增加,?血清TB和ALT逐渐下降,?于192?h基本恢复.?在ANIT灌胃前,?埋置电极的所有大鼠在清醒、禁食状态下均记录到典型的MMC节律性电活动,?正常对照组与中毒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毒组灌服ANIT后,?MMC节律完全消失,?代之以Ⅱ期样节律紊乱波;?144?h后,?中毒组MMC节律运动开始恢复;?192?h时中毒组MMC均为节律运动,?但中毒组MMC持续时间(911.67±140.47?s)较正常对照组(682.87±77.39?s)明显延长,?其中主要是Ⅱ期持续时间延长(414.12±69.21?vs?150.28±35.45?s),?而Ⅲ期持续时间略缩短(121.21±27.38?s?vs?170.27±38.98?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时胃肠MMC表现MMC节律短暂消失或MMC周期延长;?其部分原因可能与消化间期胆汁流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Du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方法 通过胃肠测压方法对Du患者进行MMC测定。结果  49例Du患者11/4 9(2 2 4% )出现MMC3期 ;对照组则高达 14 /2 0 (70 % )出现完整MMC3期。对照组MMC3期波幅明显高于Du组 (P <0 0 1)。结论 Du组患者确实存在MMC异常 ,在其发病机理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对31例FD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测压研究,并与29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FD患者消化间期移动性复合运动(MMC)Ⅲ期缺乏,占71%,同时Ⅲ期收缩波幅及胃窦Ⅲ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 FD患者存在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可能是其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机械性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健康人胆囊运动与小肠移行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在消化间期存在对应关系,神经与激素调控必不可少,形成相对稳定的胆汁酸循环,引起胆囊周期排空与周期性小肠MMC。对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观察显示,胆囊与小肠运动同时发生改变,在消化间期其胆囊排空较健康人明显减退,小肠MMC周期与幅度异于健康人。小肠运动功能的减退导致胆汁酸循环减退及胆汁酸池成分的改变,特别是其中脱氧胆酸含量的增加是结石形成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 (MMC)变化 ,并分析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名健康对照者及 17例IBS患者 (8例腹泻型 ,9例便秘型 )禁食 6h以上 ,用瑞典CTD公司生产的灌注式小肠测压管记录至少 2个完整的MMC周期 ,之后给每位受试者服标准餐 ,用餐时间为 15~ 30min ,继续观察餐后波 1~ 2h。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消化间期MMC周期短、Ⅲ相波幅高、时程长 ,便秘型IBS患者MMC周期长、时程短。IBS患者MMCⅡ相小肠离散丛集簇(DCC)波的时程延长 ,但腹泻组与便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IBS腹泻组的Ⅱ、Ⅲ相的运动指数高于便秘组和对照组。进餐后IBS患者小肠运动形式无明显改变。结论 IBS患者消化间期MMC的各相时程及波幅异常与IBS症状密切相关 ,DCC可能与IBS腹泻、便秘症状发生的关系较小 ,IBS患者餐后胃肠运动无明显异常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有待今后增加例数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20.
多种胃肠激素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通过研究胃肠激素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关系,探讨 MMC发生及其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30例健康志愿者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检测过程中分别于MMCⅠ、Ⅱ和Ⅲ相采集静脉血行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的血浆浓度检测。结果 MMC周期为112.7 min±37.2 min,MMCⅠ相最长,Ⅱ相次之、Ⅲ相最短,MMCⅢ相多起源于胃窦,也可起源于十二指肠。MMC多向远端移行,偶见逆向传导。MMCⅢ相血浆MTL为921.7 pg/ml±109.8 pg/ml,SP为10.9 pg/ml±7.2 pg/ml,明显多于Ⅰ相(分别为334.7 pg/ml±58.1 pg/ml,11.3 pg/ml±8.8 pg/ml)和Ⅱ相(分别为 370.0 pg/ml±69.2 pg/ml,11.0 pg/ml±10.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SS、NO水平各时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L、SP可能与 MMCⅢ相的诱发有关。血浆 SS、NO水平可能对胃肠MMC无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