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乘波  吴刚  孙培春 《癌症进展》2018,16(7):884-886,896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液注射,对照组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液.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肿瘤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共清扫1257枚淋巴结,研究组共清除1730枚淋巴结,其中1007枚黑染淋巴结,黑染率为58.21%.研究组清扫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微小淋巴结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为(3.47±3.41)枚,研究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为(7.52±4.93)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4.88%(187/1257),研究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9.13%(331/1730),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为23.14%(233/1007),研究组淋巴结转移率与黑染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未出现与纳米活性炭相关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胃瘫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提高总淋巴结、微小淋巴结以及转移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清除难度,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前认为进展期胃癌分检35枚淋巴结更贴合患者准确病理分期,但常规分检淋巴结方法很难实现.本研究探讨纳米碳显影法在胃癌D2根治术中淋巴结分检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10-01-2016-09-30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10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应用纳米碳显影分为纳米碳显影组(观察组)和非显影组(对照组),对照2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平均检出淋巴结数、淋巴结<15枚例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平均直径<5 mm数、平均直径<5 mm阳性淋巴结数、第1、2站淋巴结数和淋巴结分检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总数(3 005枚)和阳性淋巴结总数(509枚)均高于对照组的1 560和305枚.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检出淋巴结数分别为62.943±14.507和32.436±5.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分检时间分别为(14.1±2.5)和(17.4±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直径<5 mm数分别为28.972±7.819和9.50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直径<5 mm阳性淋巴结分别为17.065±7.610和11.124±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第1(36.605±12.720和19.391±4.518)和第2站淋巴结数(30.110±10.298和14.876±5.39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461±0.249)%和(0.453±0.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 采用纳米碳显影方法在胃癌D2根治术的淋巴结分检中具有操作简便,获取淋巴结数目多,更有利于准确病理分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纳米活性炭在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示踪作用。方法 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示踪组(n=40)和对照组(n=40),示踪组患者术中于癌灶外0.5~1 cm浆膜下注射纳米活性炭进行胃周淋巴结示踪,对照组患者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淋巴结黑染数目。结果示踪组患者每例清扫淋巴结(38.3±3.1)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1.2)枚,P<0.05。示踪组患者淋巴结的黑染率为79.84%(1220/1528),在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的312枚淋巴结中,黑染的淋巴结数目为189枚(黑染率60.58%);未黑染的淋巴结数目为123枚(39.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示踪剂可有助于胃癌根治术中辨认淋巴结,增加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从而加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纳米炭混悬液对腋窝淋巴结的示踪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间对21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纳米炭进行淋巴结示踪。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45.3岁。术前24~72h于乳晕周围分4点皮下均匀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共1ml。手术方式采用改良根治术5例,腔镜下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加假体植入术12例,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加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例。术后观察腋窝淋巴结的黑染情况并送病理检查。结果21例患者分别检出淋巴结14~32枚,平均每例21.5枚,共452枚。肉眼下黑染淋巴结共435枚,黑染率为96.3%(435/452),其中明显黑染率为85.4%(386/452)。腋窝淋巴结无转移6例,有转移15例。有转移的淋巴结共45枚,均为明显黑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黑染率为100%。经病理证实,未黑染的淋巴结均未出现癌转移。所有患者经8个月至2年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转移及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有纳米炭残留的局部组织在术后1年行活组织检查,见乳腺组织间隙有较多的纳米炭颗粒沉集,但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或组织变性。结论纳米炭混悬液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后24~72h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可达到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有效避免转移淋巴结的漏检。残留体内的纳米炭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纳米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腋窝淋巴结示踪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粒子炭在指导直肠癌手术中淋巴结清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患者随机分组:40 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经肠镜局部注射微粒子炭后行直肠癌根治术,40例仅行常规直肠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记录清除的淋巴结数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术中被黑染的淋巴结清晰可辨;注墨组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数为(24. 6±4. 2)个,对照组为(15. 1±2. 6)个,P=0. 003 7;淋巴结转移病例中,注墨组平均每例清除转移淋巴结(7 .8±1 .7)个,对照组(4. 2±2. 0)个,P=0. 004 5;注墨组总的淋巴结黑染率62 .0%, 转移淋巴结黑染率66. 4%。结论:局部应用微粒子炭对指导直肠癌手术中的淋巴结清除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术中肿瘤周围注射第三代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黑染淋巴结为导向进行个体化清扫。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黑染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1±13.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6.9±2.5)枚;淋巴结黑染率为52.7%,黑染淋巴结中发生转移的阳性率(27.6%),高于未黑染淋巴结(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6);本组发生1例输入襻梗阻。结论进展期胃癌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术中淋巴显影技术为指导进行个体化清扫,能增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程度,并可提高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效率,但肿瘤进展程度会影响淋巴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炭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总数,直径≤5 mm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注射纳米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术中黑染淋巴结清晰可辨;试验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25.5±8.78)枚vs.(16.05±4.84)枚],直径≤5 mm淋巴结枚数[(22.6±8.25)枚vs.(13.65±4.62)枚],转移淋巴结枚数[(3.13±4.14)枚vs.(1.35±2.06)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2例直肠癌患者术中发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髂内动脉旁有黑染淋巴结,相应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有肿瘤细胞转移。  结论  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对直肠癌淋巴结清扫有指导作用,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甲蓝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两种不同淋巴结示踪剂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至2016年50例被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组(n=25)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组(n=25)。比较两种不同淋巴结示踪剂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对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效果。结果 亚甲蓝组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组对SLN的检出率均为100.0%。亚甲蓝组25例患者中有22例检出SLN,共48枚,平均2.2枚,识别率为880%, 5例发现淋巴结转移;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组25例患者中有23例检出SLN,共50枚,平均2.2枚,识别率为92.0%,4例发现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亚甲蓝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对SLN有较高的识别率和检出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行腔镜食管癌切除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术前2 h胃镜下注射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对照组不给示踪剂,对比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黑染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5 mm淋巴结及其转移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平均最小淋巴结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黑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黑染淋巴结的转移度明显高于非黑染者(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炭示踪剂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有助于淋巴检出、缩短检出时间、提高转移淋巴结检出度,以及小淋巴结的检出,降低术中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纳米碳胃淋巴结示踪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纳米碳示踪指导胃癌根治术的5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2例示踪失败,余49例检出淋巴结22-37枚,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27.2±5.1枚,半年内2例复发(3.9%),在清扫区域淋巴结过程中,淋巴结及淋巴管黑染明显,而淋巴结周围组织未受染色影响。结论:纳米碳示踪技术对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更准确的进行病理分期,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的进行,具有无放射污染、成本经济、损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