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活性单体,高抗冲苯乙烯(HIPS)通过熔融接枝制得了动能化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接枝物(HIPS-g-GMA)。用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HIPS-g-GMA的红外谱图,证明GMA已经接枝到HIPS上。电子能谱分析也提供了相似的结论。研究了单体浓度和DCP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用DSC、SEM、WAXD、DMA等研究了PBT/HIPS和PBT、HIPS-g-GMA的结晶、形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随组成的变化。SEM及DMA分析表明增容后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甲醇解聚的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降解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丁二醇两种单体。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DMT,建立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其实验操作条件如下: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水(3:1,y/y),检测波长254nm。测定结果为DMT含量在0.005-0.25μg,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具有高色谱分辨率、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用热重分析法(TGA)探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降解的动力学,揭示了PBT的热稳定性、热解反应级数和热解活化能。以高纯度氮气为载气,在不同载气流量、不同升温速率下对PBT进行降解,通过失重曲线和微商曲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PBT作为工程塑料在高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N2中降解过程为一阶失重,流量对降解几乎没有影响;增大升温速率,分解的起始温度、失重平衡温度和最大失重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PBT的热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降解前期,即失重率在25%~50%之前,可视为零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261.3kJ/mol,降解反应的中后期直至完全降解,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186.7kJ/mol。升温速率对两段降解的温度区间划分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增加,零级反应温度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高填充的甘油塑化淀粉(GTP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金,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TPS/PBS在合金加工过程中其扭矩以及力学性能随PBS质量分数的增加及甘油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增大;扫描电镜(SEM)显示甘油可提高合金的相容性;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合金在玻璃态时的储存模量高于纯PBS,黏流态时则相反;合金的热稳定性随PBS和甘油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有所提高;PBS的加入将合金的吸水率由100%以上降低到10%以下;淀粉和甘油的存在则均可提高PBS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合金材料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对其结晶行为的研究,可为设计,调节及控制材料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评述了近年来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研究的最新工作和理论进展,包括PET/PC共混体系酯交换、相容性及结晶性的关系,退火对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第三组分对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PET/PC共混体系结晶动力学以及PET/PC共混体系高压结晶行为的研究。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用DSC法研究了聚苯醚(PPO)、羧化度为16.0mol%的羧化PPO(C-PPO)和相应的C-PPO的正十二酯(Et-CPPO)在稍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温退火的热焓松弛行为,讨论改性基团对热焓松弛速率的影响。发现三种样品在等温退火过程中产生的吸热峰随退火时间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退火条件下,峰宽随侧基链加长而增加,热焓松弛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间规聚苯乙烯(sPS)功能化合成的磺化间规聚苯乙烯(SsPS-H)作相容剂,研究其对sPS/PET共混物微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发现SsPS-H能够有效地改善二者的相容性,当sPS/PET/SsPS-H为85/15/2(重量比)时,冲击强度达到11.4kJ/m^2,为纯sPS的3倍,此时材料的弯曲强度为39.1MPa,下降约8%;DMA结果表明,随SsPS-H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Tg逐渐提高;DSC分析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sPS的熔点不受SsPS-H含量的影响,而PET的熔点在加入6份SpPS-H时明显降低。sPS在达到最大结晶速率的温度均随SsPS-H用量的增加先提而后下降。SEM观察到加入SsPS-H后,PET分散相的尺寸减小,且均匀程度增加,共混物室温下冲击断裂显著地由脆性转变为韧性,当加入6份SsPS-H后,冲击断裂又出现脆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低聚物(GS)的化学键合产物(PBT-GS)为扩链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反应,制备了支化及交联PET。分析了反应过程的扭矩变化,以及支化及交联PET的特性黏数、交联度和流变性能。并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通过釜式发泡对比了支化及交联PET的可发性,制备了平均泡孔直径为50~75 μm、泡孔密度为1×108~4×108 cells/cm3、泡孔形貌规整的PET泡沫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对发泡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和UV诱导技术,制备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乙烯吡咯烷酮(PNVP)复合膜。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对PET-PNVP复合膜表面的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表征,对影响接枝度的因素如引发剂浓度、UV辐射时间、单体浓度也做了系统分析。润湿性分析结果表明,接枝PNVP的PET膜表面亲水性得到了有效改善。体外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PET-PNVP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噻唑蓝比色法(MTT法)细胞毒性实验表明,PET PNVP复合膜没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PET与PEG共聚可改善PET的抗静电性,但PEG含量的增加,会使共聚物的结晶温度大幅度地降低,不利于纤维加工,且伴随着结晶的发生,纤维的抗静电性也受到影响。在共聚体系中添加间苯二甲酸(IPA),不仅能破坏大分子链结构的规整性、降低共聚酯的结晶性,而且能提高共聚酯纤雏的抗静电性能。用DSC与TG对共聚酯(PEIT-PEG)的聚集态结构、热性能、结晶性能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PBT/PET共混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在共混体系中两组份的结晶熔上均随着含量的减小而下降,熔点下降既有形结构变化因素,又有因两组份相容而引起的热力学因素。熔融热焓△Hm的变化与两组份结晶熔点的变化有相似的规律。这些结果说明在共混体系中PET、PBT两组份在结晶一熔融过程中存在相互协同作用,同时也说明PBT、PET两组份是晶相分离的,而非晶区是相混容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融共混法制备了PBT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功能化改性SBS的共混物,用FTIR、WAXD,DSC,MI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熔融共混过程中PBT和SBS-g-GMA的反应机理,研究了SBS-g-GMA对共混体系相容性,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力学性能测试、DMA、SEM等方法研究了离聚物Surlyn对PBT/P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PP共混体系中引入少量Surlyn可以改善界面的粘接性,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当共混体系中PBT/PP的组份比不变(90/10)且Surlyn的含量为6phr左右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出现极大值;而弯曲强度在Surlyn含量为1-2phr左右时有最大值。当共混体系中Surlyn的含量不变(6phr)时,其力学性能随PP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用玻璃纤维增强共混体系,可显著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PBT、PET的特性参数,通过不同组份比PBT/PET共混体系的混合自由能△Gm,从理论上预测其相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Gm<0,PBT、PET可以相容。对不同组份比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过程从分子链段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PBT、PC间的酯交换反应及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热行为。IR结果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PBT、PC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磷酸三苯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酯交换反应的进行,但是当温度过高或共混时间过长时,TPP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6.
用广角X-角线衍射法和差法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磷酸三苯酯对PBT/PET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影响,结果表明:TPPW作为该共混体系的稳定剂,只能延长在熔融状态下酯交换反应发生的时间,TPP含量一定时,熔融时间增加,PBT,PET之间的酯交换反应同样会发生,不同熔融时间,就要求TPP的用量也不相同。TPP在PBT/PET共混体系中没有结晶成核剂的作用,它也不改变PBT,PET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17.
锂/聚苯电池的放电特性取决于其放电电流密度(id)。当id很小时,高分子电极在整个厚度范围内均匀放电。当id很高时,正极的反应被限制在一狭小区域,该区域随着电池的不断放电而向高分子电极内部穿透,并且电阻不断增加,而截止电压表明放电过程的结束。当以中等电流放电时,上述两种放电形式都存在。据此,建立了锂/导电高分子电池的放电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杨慧丽  杜志军  王震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1154-11591163
研究了高抗冲聚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H IPS-g-GMA)作为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高抗冲聚苯乙烯(PBT/H IPS)体系性能的影响。用DSC、SEM、DMA及力学性能等方法研究PBT/H IPS/H IPS-g-GMA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随组成的变化。SEM结果显示:含有增容剂的共混体系的微区尺寸明显变小,几乎看不到光滑的球形粒子,界面比较模糊,分不清两相结构;且随着增容剂量的增加,体系的微区尺寸明显变小;以PBT为分散相,在增容体系中的PBT出现了分级结晶现象,结晶温度降低。DMA结果表明:在PBT/H IPS-g-GMA体系中有接枝共聚物生成,体系中两个聚合物的Tg松弛均出现了较明显的降低,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增容后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ABS对PVC的改性作用及其机理,探讨了共混条件、改性剂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PVC/EVA/ABS三元共混物的最佳共混时间和温度;共混物的常温冲击强度有提高,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耐低温性良好,热稳定性优于PVC。并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获得了清晰的共混物多相网状结构照片,对共混物结构性能进行了探讨。在哈克流变仪上,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流变性,EVA和ABS加入PVC中,可改善PVC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