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刚  邓琦 《医药导报》1997,16(5):247-247
法莫替丁为第三代H_2受体阻滞剂,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新型抗溃疡药物。近来国内有其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现综述如下。 1 过敏反应 王承觉,张德中报道5例口服法莫替丁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瘙痒,伴发热。多发生在服药后3d~7d,停药后自行消失。有的患者用药后3d出现反应,夜间瘙痒明显,停药后消失,有的2次用药,全身瘙痒再次复发,停药后好转。  相似文献   

2.
病例:患者,女,50岁。因“牙周发炎、肿痛”,于2013年5月7日口服奥硝唑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B120907020)500mg/次,每日2次;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次,每日2次,连续服药3次。5月8日下午,患者四肢先后出现荨麻疹、伴瘙痒症状。未引起患者重视,也未及时停药。同时,患者自行服用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2d后患者四肢的荨麻疹面积加大、瘙痒症状加重,并出现口臭、舌裂症状,遂停止服用奥硝唑片,继续口服氯雷他定片,2d后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3.
1例55岁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应用尼罗替尼无效后改用达沙替尼70mg,2次/d,服药当日出现腹泻,呈水样便,次数频繁,停药给予蒙脱石散剂后腹泻缓解。3d后,患者继续服用达沙替尼,再次出现腹泻,停药后腹泻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乙酰螺旋霉素引起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5年3月由乌市医药公司购入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94年10月11日生产)乙酰螺旋霉素2箱,应用后发现2例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例1 女性,56岁,流涕、头痛、咽痛,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因发现患者牙龈红肿,给予克感敏1片,tid,吗啉胍0.1g,tid,乙酰螺旋霉素0.2g,qid,连服7d。患者按医嘱将3种药连服2d后即出现口唇眼睑肿胀,全身皮肤泛发红斑,以面、颈及躯干部较重。患者即停止服药,并自行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4mg,tid,3d后过敏症状明显减轻。但因牙龈红肿疼痛,患者又服用剩余的乙酰螺旋霉素0.2g,qid。服用二次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过敏症状,且有所加重,后经抗过敏治疗,症状逐渐减退。 例2 女性,54岁,因咽部红肿、疼痛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因患者青霉素皮试(+),医嘱:po乙酰螺旋霉素0.2g,qid,多贝尔氏液漱口。d5,患者自觉周身不适,全身皮肤发红、瘙痒;立即停药,经抗过敏治疗,5d后过敏症状消失;im庆大霉素8万,bid治疗痊愈。约相隔20多天,患者又因上感诱发扁桃体炎,自行服用剩余的乙酰螺旋霉素0.2g,qid,服药3次后又出现上述过敏症状。上述2例患者过敏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5.
氟康唑片致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因双脚患有脚癣多年,近来加重并感染,于2002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医嘱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当日晚餐后患者口服氟康唑片200mg,服药后4h左右开始出现较严重恶心、呕吐,同时出现腹泻,随后周身严重瘙痒,出现皮疹,尤以胸部和四肢更为严重,继而发生排尿困难。患者随即来院就诊,根据症状,考虑是药物过敏反应,立即静滴地塞米松注射液5m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tid,口服赛庚定片4mg,bid。2d后患者皮疹部位开始脱皮,7d后症状完全消失。询问病史,患者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患者服用该药前1周内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在服用氟康唑后…  相似文献   

6.
患女,73岁."以双下肢肌无力2月,头晕1月”之主诉入院.因患者饮食不当,出现腹泻.遵医嘱给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K099C,出厂日期2001年6月),温水冲服,一次一包,一日两次.于服药次日,颜面、口唇、躯干出现大量红色斑疹,剧痒,而后皮疹延及四肢,面部肿胀,结膜充血,发烧,体温38.4℃,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过敏性药疹.患者在用思密达之前,一直静脉点滴七叶皂苷钠20d并无过敏症状出现.故确诊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由思密达所致.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头孢氨苄胶囊 (福建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 990 10 3) ,0 .12 5 g× 1.5片 ,Qid,于半小时后出现畏冷发热 ,未行任何抗过敏治疗 ,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直至消失。后因同样病情再次服用头孢氨苄胶囊 ,半小时后又出现上述同样症状 ,停药后症状自行逐渐消失。患者非过敏体质 ,过去曾因其它疾患多次服用磺胺类、青霉素类药物 ,均无过敏反应。本次服用头孢氨苄胶囊均出现畏冷、发热症状 ,说明此药有引起过敏反应可能 ,有过敏体质者慎用。头孢氨苄胶囊致过敏1例$福州儿童医院!350005@倪政彪…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8岁,因感冒、鼻塞、流涕、打喷嚏,服用1粒复方盐酸苯丙醇胺(康泰克)缓释胶囊,2h后患者全身轻度瘙痒、出现米粒大小皮疹,以躯体、四肢为显著。口服异丙嗪后,症状减轻。2d后患者又服1粒复方盐酸苯丙醇胺,2h后又出现高出皮肤的米粒样疹,且瘙痒加剧。停用该药,经口服异丙嗪,外用皮炎平霜对症治疗后,皮疹消退,且无色素沉着。患者在此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和接触过敏源,并以正常剂量服用,两次均出现米粒大小红色皮疹,停药后皮疹消退。故考虑为该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复方苯丙醇胺缓释胶囊致过敏反应1例@刘慧琦$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5…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医药》2014,(12):54-54
使用药品后,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瘙痒,无力、口干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0.
赵亚平  高芬萍 《河北医药》2000,22(12):931-931
复方新诺明即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由磺胺甲口恶唑 (SMZ)和甲氧苄氨嘧啶 (TMP)组成。抗菌谱广 ,价格低廉 ,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合成抗菌药之一 ,近年来不良反应屡有报道 ,现综述如下。1 过敏反应[1~ 6 ]复方新诺明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皮疹、药物热 ,甚至发生剥脱性皮炎和过敏休克死亡。王莉英报道一患者服用复方新诺明每次 2片 ,两次后手指红肿发痒 ,未治疗 ,1月后痊愈。半年内服此药后又出现 3次症状 ,严重时指甲全部脱落 ,确诊为复方新诺明过敏所致。纪莹报道一女患者服用复方新诺明 2d ,手腕部出现一暗紫红色斑 ,停药后色斑退…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致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传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24-2024
患者,男,58岁,2001年7月因皮肤瘙痒、荨麻疹。诊断为“皮肤过敏”。服用维生素C、酮替芬1周,皮疹仍反复发生,加服“强的松20mg每日1次”,症状明显好转,皮疹逐渐消失。但服强的松第2天开始出现呃逆,并逐渐加剧,给予咽部刺激,口服吗丁啉,利多卡因肌注;中医针灸、理疗效果不明显,停服强的松,呃逆减轻并消失。2005年7月再次出现皮肤过敏,服用地塞米松2.25mg,每日1次,服药第2天出现呃逆,仅对症处理,症状加剧且影响睡眠,来我院门诊。经询问病史,考虑地塞米松所致,嘱其停服,停药后,呃逆减轻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2.
瑞泰 ,是临床较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其主要成分是雷米普利 ,此药的过敏和类过敏反应少见 ,现将我院病人服用瑞泰所致不良反应 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男 ,5 9岁 ,因高血压来我院就诊 ,给予瑞泰 2 5mg ,qd ,用药第 2天患者全身出现红色米粒大小丘疹 ,面部发红灼热、瘙痒 ,诊断为荨麻疹 ,立即停药 ,肌注地塞米松 1 5mg,口服赛庚定 4mg ,qd ,停药第3天药疹逐渐消退。例 2 患者 ,女 ,5 3岁 ,因高血压 ,服用瑞泰 2 5mg ,qd ,服药后约 30分钟 ,病人出现皮肤发红伴有灼热感、瘙痒 ,尤以额部和眼部周围为重 ,第 2天来…  相似文献   

13.
丙戊酸钠(sldium valproate, VPA) 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近年来国内有不少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1 过敏反应 女,30岁.因癫痫发作入院治疗,经注射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症状后,改服VPA片2 d后,出现皮疹伴皮肤瘙痒,停药后症状好转,但癫痫复发,继续口服VPA片,再次出现全身瘙痒症状,全身皮肤点片状红斑疹,突出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眼睑及面部明显水肿,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皮疹未再复发[1].  相似文献   

14.
脑复康片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0岁 ,因自觉头昏 ,记忆力不好 ,口服脑复康片(杭州民生药厂 ,批号 990 710 6 ) ,日服三次 ,每次 0 .8g,服药一次后 ,过两小时 ,患者感觉烦躁不安 ,脸部灼热痛 ,鼻子以上部位 :脸颊、眼睑周围、额头均皮肤潮红 ,但无丘状突起 ,不痒。疑为该药所致 ,自行停药 ,即口服仙特明 10 mg,上述症状逐渐消失。后患者为证明是否该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又服用脑复康两片 ,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即口服仙特明 10 m g,该过敏反应逐渐消失。脑复康片为促思维记忆药 ,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其过敏反应未见报道 ,患者两次服用该药期间均未用过任何过敏食物及…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6岁,患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0余年,每年春季和夏末秋初之际过敏性鼻炎就会间断性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每次﹥3个,多在天气突然变化时发生。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伴有轻度嗅觉减退。通常自用中成药和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尚可。近日,鼻炎症状发作,经人推荐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3mg,1次/d治疗。服药后次日天出现颈部、躯干瘙痒,但无明显皮疹。因鼻炎症状缓解患者停药后皮疹瘙痒症状好转。数日后因天气变化鼻炎症状又加重,患者自服阿司咪唑6mg,1次/d治疗。又于用药次日颈部、躯干瘙痒,胸、腹部以及背部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红斑、部分皮肤有丘疹,症状较第1次明显加重。患者遂来我门诊部就诊。拟诊断为阿司咪唑过敏。立即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维生素C注射液1.0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治疗。20min 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颈部,躯干部红斑明显减轻。嘱停用阿司咪唑,给予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3d后皮疹消退,鼻炎症状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6.
别嘌醇致药源性肝病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别嘌醇(allopurinol)是通过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合成减少,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临床上常作口服,用于治疗慢性痛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服药后可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反应,偶有低热和出现暂时性转氨酶增高等.多是短暂性的,停药后很快消失,但如再次用药,上述症状会复发.曾有报道[1]因服用别嘌醇引起剥脱性皮炎,伴肝、肾功能异常,最终肾功能衰竭致死.但致全身性和中毒性反应不常见.现将因服用别嘌醇致严重的药源性肝病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转移因子口服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春霞  李春杰 《中国药师》2004,7(7):553-553
患者,男,25岁,外来打工者.2002年8月28日因患跻庶疣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经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10 ml,当天即出现胸闷,全身起荨麻疹样皮疹及皮肤瘙痒,手、足浮肿,嗜睡,眼睑肿胀,并到我院复诊,诊断为药物过敏,立即停止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进行抗过敏治疗,次日病情好转,皮疹明显消退,瘙痒有所减轻,治疗2 d后过敏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成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多.应引起医务人员搞度重视。现就中成药小金丸致药疹2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林某.女.31岁.无过敏史。因患乳腺增生于2005年4月6日到我院就诊.给予小金丸(微丸)(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41012).口服.1日2次.1次1.2g。服药后次日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即嘱停药.并改用口服西可韦10mg.1日1次,酮替芬1mg.睡前服;50%GS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继续用药2d,皮疹消失,瘙痒减轻。  相似文献   

19.
氟康唑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过敏反应患者 ,男 ,34岁 ,因包皮龟头炎给予口服氟康唑片剂 (首剂3片·d 1 ) ,服药次日 ,包皮处出现 0 .7cm×1 .0cm大小红斑 ,且在颜面、口唇、颈部出现皮疹 ,继而泛发全身 ,以躯干部较严重 ,瘙痒症状明显 ,停药后经中西药抗过敏治疗 ,1周后红斑全部消退[1 ] 。2 室性早搏患者 ,男 ,71岁 ,因肺炎给予氟康唑 1 0 0mg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 ,1 5min后出现频发性早搏 ,呈二联律 ,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后症状消失 ,次日再次用药时再次出现类似心律失常 ,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2 ] 。3 血尿患者 ,男 ,79岁 ,因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氟康唑 0 .2…  相似文献   

20.
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为无色澄明液体,作为化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过敏反应,现概述如下. 1 过敏反应 韦炳华等报道[1],患儿女,7个月,因支气管肺炎给予5% GS50 mL+氨溴索5 mg静滴,15 min后患儿出现哭闹,烦躁不安,频繁抓挠面脖等处,颈下、面部出现挠痕及片状高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30 min后皮疹消失.本例患儿为过敏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