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盘状软骨损伤累及腘肌腱裂孔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累及腘肌腱裂孔区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术前指导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采用测量患肢周径的方法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结果患者住院5~7d,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关节交锁及疼痛症状均消失,McMurray试验及碾磨试验均呈阴性,术后1年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1.7%。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累及腘肌腱裂孔区域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配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及积极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采用测量患肢周径的方法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区缝合在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损伤并腘肌腱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56膝)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38例;年龄8~55岁,平均36.5岁。14例有外伤史,余39例无明确外伤史。病程1 d~6年,平均15.6个月。根据Watanabe分型:完全型40膝,不完全型16膝。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为(51.2±8.3)分,Lysholm评分为(59.6±11.2)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7±1.3)分。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用探钩牵拉检查腘肌腱区半月板均存在不稳,进而采用Out-inside技术或Out-inside技术联合All-inside技术缝合PH前区,检查缝合后半月板稳定性,必要时再采用All-inside技术缝合PH后区、半月板后角和Out-inside技术缝合半月板前角。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手术前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关节镜辅助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常德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42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半月板撕裂部位和类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技术(Fast-Fix全内缝合、借助腰穿针从外向内缝合及肩关节缝合钩穿线缝合)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腘肌腱裂孔紧缩缝合术治疗青壮年外侧半月板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25例外侧半月板不稳定青壮年患者行腘肌腱裂孔紧缩术,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4~48岁,平均(36.84±5.53)岁。MRI示外侧半月板Ⅱ级损伤。关节镜下探查:25例患者外侧半月板松弛,探钩牵拉移动度>11 mm。采用全内缝合技术紧贴腘肌腱将不稳定半月板缝合在后外关节囊上,缩小腘肌腱裂孔,稳定外侧半月板。并对术前、术后患者VAS、K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VAS评分从术前的(6.76±0.58)分减小至(2.60±1.01)分;KSS评分从(56.68±4.67)分增加至(88.72±3.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壮年外侧半月板不稳定患者,采取外侧半月板和外侧关节囊紧缩缝合,紧缩腘肌腱裂孔,可以加强半月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腘肌腱缝合固定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的中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经关节镜下腘肌腱缝合固定术治疗的 57 例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 35 例,女 22 例,年龄 18~47(32.9±7.9)岁。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 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根据术后 Barrett 标准评估半月板愈合情况,并记录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腘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57 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 12~58(38.1±14.9)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无腘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情况。IKDC 评分由术前的(49.7±3.6)分增至末次随访的(88.5±4.4)分(P<0.05);Lysholm 评分由术前的(48.8±4.9)分增至末次随访的(91.9±3.9)分(P<0.05)。术后 3、6 个月及 1 年随访,根据 Barrett 评价标准,术后临床愈合 54 例,愈合率94.7%(54/57)。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通过关节镜缝合技术将损伤的外侧腘肌腱区半月板缝合固定于腘肌腱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稳定效果,且术后中期随访未见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缝合钩和Fast-fix系统缝合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水平分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镜下手术缝合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水平分层撕裂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缝合钩缝合(缝合钩组),19例采用Fast-fix缝合(Fast-fix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缝合钩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Fast-fix组(P<0.05),但住院费用显著低于Fast-fix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的膝伸-屈ROM和Lysholm评分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膝伸-屈ROM、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技术镜下缝合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水平分层撕裂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缝合钩技术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镜下中心成形联合边缘稳定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中心成形联合边缘稳定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09-01—2013-08诊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68例(72膝),经MRI和关节镜下确诊后,随机分成2组。A组给予保留边缘6~8 mm成形联合半月板稳定术,进行体部、肌腱裂口周围垂直缝合固定,前、后角经胫骨骨道固定;B组行盘状半月板全切或次全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3、6、12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后12个月MRI半月板板台比。结果 A组34例获得随访,B组3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12~14)个月。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关节交锁及弹响症状消失,无再撕裂或因症状复发需要二次手术者。2组术后3、6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6,P=0.077;t=0.442,P=0.661);术后12个月A组Lysholm评分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8,P=0.001)。A组术后12个月MRI半月板板台比为(9.2±2.6)%,B组为(5.0±2.7)%,A组残存半月板板台比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5,P=0.001);但比同侧正常的(12.3%)低。结论对于不稳定盘状软骨损伤,在半月板成形的基础上,给予周边缝合固定及前后角重建固定,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外侧半月板周缘并保持其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半月板成形术结合Fastfix及MM-Ⅱ缝合技术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59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了半月板成型及缝合术。根据撕裂的大小和部位,采用Fast-fix缝合系统及MM-Ⅱ缝合套管针进行缝合。59例随访12~26个月,平均(18.4±3.6)个月。在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记录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Lysholm评分,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来评价盘状半月板成型缝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没有关节交锁及失稳症状,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从术前(58.8±6.8)分提高至术后(93.3±2.4)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4,P〈0.01)。结论对于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在进行成型手术后通过Fast-fix及MM-Ⅱ对半月板撕裂进行缝合修复,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为一常见膝关节疾患,大多发生在膝关节外侧,其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目前,微创关节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关节内骨折、韧带损伤及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方法,根据术中镜视所见,决定具体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例,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0.5个月.按Ikeuch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double-needle缝线修复混合型半月板撕裂的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11年1月,关节镜下采用double-needle缝线修复22例单膝混合型半月板撕裂。男14例,女8例;年龄18~41岁,平均31.3岁。均为运动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 d~4年,中位时间11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标准为(42.5±15.2)分,Lysholm评分为(45.5±13.5)分,Tegner评分为(2.9±1.6)分。17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7.6个月。按照Barrett等的评定标准,19例半月板临床愈合,临床愈合率86%。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IKDC评分为(77.1±8.9)分,Lysholm评分为(79.8±9.9)分,Tegner评分为(6.8±1.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double-needle缝线由内向外修复混合型半月板撕裂固定牢固、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