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 年1 月- 2008 年6 月,应用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组27例(指腹缺损17例、指端皮肤缺损4例、末节背侧皮肤缺损6例),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21例(指端皮肤缺损11例、指腹缺损6例、背侧皮肤缺损4例),术后对皮瓣的成活率、拇指的功能恢复、供区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分别平均随访14.2、15.7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感觉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5~8mm;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10 mm,均达到S3+级以上,评分>16.拇指指间关节活动与健侧比无明显差异.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外形不如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好,且示指背侧供区游离植皮易于指背腱膜粘连,影响滑动,需术后配合功能练习和康复治疗.[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拇指指背、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对于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从对供区的影响角度看,拇指尺背侧皮瓣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两种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6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示指背侧岛状皮瓣12例,术后成活11例;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全部成活.25例随访4~36个月,示指背侧岛状皮瓣7例恢复至S4,4例恢复至S3;拇指桡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第2掌背动脉筋膜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8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机器伤2例,挤压伤3例,切割伤3例。近节背侧缺损2例,末节背侧缺损1例,末节远端毁损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7 cm×1.4 cm~3.0 cm×2.5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为7~21 d,平均14 d。首先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示指近节背侧)修复拇指缺损,然后采用第2掌背动脉筋膜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手背部近端偏桡侧)修复示指背侧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例患者术后48 h内皮瓣出现血管危象,1例因缝合张力过大出现皮瓣臃肿、淤青,经对症治疗后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皮瓣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切口愈合;余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1例患者出现轻度瘢痕;其余患者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肌腱无粘连,对示指功能干扰小,皮瓣供、受区无明显疼痛及功能障碍。末次随访时,拇指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指背侧皮肤并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8年1月,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指背侧皮肤并肌腱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大3.5 cm×5.0 cm,最小1.5 cm×2.0 cm。结果术后3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余2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拇指外观及功能良好,感觉良好。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是修复拇指背侧皮肤、肌腱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拇指近节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5月至201 1年4月,对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拇指近节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急诊修复50例,拇指末节偏桡侧缺损,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与掌指关节尺侧连线为轴线。拇指末节偏尺侧缺损,以拇指指间关节尺侧与掌指关节桡侧连线为轴线。在轴线背侧设计皮瓣,切取皮瓣面积3.0 cm×2.5 cm~2.0 cm×1.5 cm。 结果 42例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术中发现蒂部卡压,3例术后蒂部卡压,经处理后均成活,皮瓣血液循环良好。术后随访1个月~2年,皮瓣弹性、质地良好,无色素沉着。皮瓣感觉恢复S3 12例,S2 8例。 结论 应用拇指近节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手术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改良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A区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A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13例.按国内拇指截指三类六区分类,均属I类(拇指末节缺损)A区(拇指指端1/2缺损)损伤,缺损面积1.5 cm×2.5 cm~2.0 cm×3.0 cm.术后随访期间评价患手的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11~32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良好,患者对拇指功能和外观满意;皮瓣感觉恢复到S_3、S_4.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者拇指功能优10例,良3例.[结论] 改良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皮肤质地和感觉好等优点,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逆行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结果 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临床应用24例,切取皮瓣面积2 cm×2 cm~3 cm×4 cm.术后3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中1例皮瓣远端1/3坏死,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24个月,拇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7~11 mm,平均9.3 mm.结论 逆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五种微型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1998年1月~2003年3月,对52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甲皮瓣5例、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5例、大鱼际皮瓣10例、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14例进行修复。缺损部位:拇指脱套伤5例,拇指指腹缺损12例,拇指近节掌侧缺损6例,拇指全掌侧缺损5例,拇指背缺损7例,拇指尺侧缘缺损6例,拇指桡侧缘缺损7例,拇指指端缺损4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17~35岁,平均25岁;左拇指23例,右拇指29例。皮瓣面积最大5.0cm×2.5cm,最小2.0cm×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功能满意。自带神经皮瓣及吻合神经皮瓣共46例的平均两点分辨觉:甲皮瓣为5.8mm,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为8.5mm,大鱼际皮瓣为7.0mm,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为6.2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为8.8mm;6例未吻合神经的皮瓣拇指仅恢复触痛觉,两点分辨觉恢复较差。结论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其中甲皮瓣和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最佳,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大鱼际皮瓣操作容易,损伤最小。应根据拇指的缺损部位,选择不同修复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拇指桡侧指背神经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拇指桡侧指背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自然、不臃肿,指端饱满,两点辨别觉5-12mm,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6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9~56岁.电锯伤6例,压碰伤5例,切割伤4例,电击伤1例.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3.5 cm×3.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 h~7 d.术中采用2 cm×2 cm~4 cm×3 cm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供区创面13例直接缝合,3例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I期愈合.1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皮瓣质地、外形与周围组织相似,血运、功能良好.拇指指问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全手皮肤脱套伤的伤情特点,探讨全手皮肤脱套伤的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41例全手皮肤脱套伤。男28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碾压伤28例,挤压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h,平均3 h。根据自定全手皮肤脱套伤分型标准: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8例,Ⅴ型13例。Ⅰ型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术;Ⅱ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甲瓣、第2趾甲瓣再造术;Ⅲ型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第2趾甲瓣再造术;Ⅳ型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术;Ⅴ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甲瓣再造(8例)或腹部皮瓣修复术(5例)。足背皮瓣切取范围为9 cm×6 cm~17 cm×11 cm,足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Ⅰ型6例发生部分手指坏死,Ⅳ型6例发生部分手指及手掌皮肤坏死;其余患者皮瓣、再造指及回植皮肤均成活。足背供区及腹部供区均顺利愈合。4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14个月。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治疗者,手部皮肤颜色、质地接近正常,功能恢复佳,感觉恢复至S2~S4;采用甲瓣及趾甲瓣再造手指者,手功能基本恢复,再造指感觉恢复至S2~S3;采用腹部皮瓣者,手功能恢复欠佳,手部感觉恢复至S1~S2。结论采用自定标准对全手皮肤脱套伤程度进行分型,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拇指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制作皮瓣,对拇指Ⅴ、Ⅵ度缺损实施再造的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3年9月收治8例重度拇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8~27岁。机器挫伤6例,热压伤2例。缺损部位均为掌骨中段及掌腕关节以远侧。其中Ⅴ度缺损5例,Ⅵ度缺损3例。于手掌桡侧置入扩张器,将局部皮肤软组织逐步扩张到足够再造拇指后,设计皮瓣;取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固定,皮瓣修复,完成再造。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再造拇指8例均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再造拇指感觉良好,两点辨别觉〈5mm。Ⅴ度缺损手功能对掌、伸、展、内收较好,Ⅵ度缺损功能恢复稍差。术后3~4个月骨性融合,皮瓣耐磨擦。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再造拇指的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重度拇指缺损(Ⅴ、Ⅵ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同指尺侧岛状皮瓣远侧V-Y推进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 方法 对拇指指端缺损的患者采用同指尺侧岛状皮瓣远侧V-Y推进进行修复,术中切取皮瓣范围1.4 cm×2.0 cm~1.4 cm×2.5 cm,供区取前臂全厚皮片移植修复. 结果 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于临床应用10例,术后所有皮瓣和移植皮片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挛缩,末节指腹指纹重新建立,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无钩甲畸形发生,末节指腹两点辨别觉为5~6 mm. 结论 应用同指尺侧岛状皮瓣远侧V-Y推进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相似文献   

15.
同指两叶皮瓣瓦合修复手指远节脱套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同指同侧带蒂双叶皮瓣瓦合修复指远节脱套伤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收治40例40指机械伤致手指远节脱套伤。男30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平均3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5 h,平均2.5 h。损伤指别:示指13例,中指11例,环指9例,小指7例。缺损范围:远节1/2软组织全脱套3例,远节2/3软组织全脱套20例,远节3/4软组织全脱套17例。创面缺损范围3.0 cm×2.0 cm~5.5 cm×3.8 cm,伴轻至重度污染,肌腱与指骨外露,指骨骨折5例,肌腱止点均未见断裂。采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14例,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近节背侧支岛状皮瓣瓦合修复18例,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岛状皮瓣瓦合修复8例。上叶皮瓣切取范围2.0 cm×1.5 cm~2.6 cm×2.2 cm,下叶皮瓣切取范围2.5 cm×2.0 cm~3.5 cm×2.5 cm。供区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发生皮瓣水疱13例,血管危象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8例,Ⅱ期愈合2例。术后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外形饱满,质地柔软,指端无触痛。于术后4~6周上叶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12~15个月24例下叶皮瓣两点辨别觉6.0~10.0 mm。依据1975年参照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27指,良2指,可1指,优良率96.7%。结论利用同指同侧带蒂双叶皮瓣瓦合修复指远节脱套伤手术操作简便、可自由掌控损伤、配套合理、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度虎口挛缩并一期行示指固有伸肌腱转移重建示指外展功能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6月,收治16例机器挤压伤致虎口重度挛缩伴示指外展功能障碍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16~42岁,平均29岁。伤后至此次入院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0个月。虎口张开角度10~25°,平均20°;虎口宽度15~24 mm,平均22 mm。手术彻底切除虎口瘢痕组织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 cm×4 cm~8 cm×6 cm;采用大小为7 cm×5 cm~9 cm×7 cm的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虎口缺损,示指固有伸肌腱转移重建示指外展功能。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饱满,外观满意;术后6个月虎口区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平均7 mm。虎口张开角度为85~90°,平均88°;虎口宽度为34~52 mm,平均40 mm。拇指外展、对掌功能及示指外展功能恢复。结论应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度虎口挛缩同时行示指外展功能重建手术,具有可一次完成虎口开大、重建示指外展功能、兼顾外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足部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5种足部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1987年5月-2003年6月,对93例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5种不同类型的足部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采用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指腹缺损27例;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与指背皮肤缺损8例;[足母]甲瓣或第二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48例;[足母]趾腓侧半月形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近节与(或)中节皮肤环形缺损6例;足背三叶或二叶皮瓣移植修复2~3个手指部分皮肤缺损4例。结果 术后皮瓣成功90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6.8%。供区3例[足母]甲瓣切取后创面不愈.经扩创、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8个月~6年.平均2年,皮瓣质地、弹性及拇、手指外形功能良好.指腹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8mm。供区行走无影响。结论 选择不同类型的足部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拇、手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上臂外侧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肘背部纵向缺损距离<3.5 cm的较小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6例肘背部较小创面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6~76岁,平均53岁。碾压伤3例,冲床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 h 30 min~7 d,平均29.5 h。肘背部慢性感染1例,病程12个月。创面范围为4.0 cm×2.5 cm~9.5 cm×3.5 cm,均伴有骨或肌腱外露。采用大小为6.0 cm×4.0 cm~12.5 cm×9.5 cm的以上臂外侧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移位修复肘背部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颜色与周围组织相似。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2~16 mm。肘关节活动无障碍,屈伸活动度95~125°,平均105°。结论以上臂外侧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肘背部较小创面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曾广军  余爱军  熊文  郭孝军 《骨科》2015,6(5):234-236
【摘要】目的 探讨第1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19例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患者,创面缺损面积在20mm×50mm~30mm×60mm之间,拇指末节皮肤套脱合并甲床缺如13例,皮肤套脱伴甲床残留6例,均采用第1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术后19例拇指功能外形感觉等指标。 结果 本组12例皮瓣术后完全存活;5例术后2~4天皮瓣表面出现水疱,颜色暗红、发紫,间断拆除蒂部旋转点缝线后,皮瓣血运逐渐好转,最终存活良好;2例第1掌背动脉皮瓣尖端皮缘坏死,换药后痂下愈合,无骨外露,所有供区切口均1期愈合。经过3个月随访,手指皮瓣外形良好,指腹皮瓣感觉可,两点辨别觉6~9mm,指背皮瓣无感觉恢复;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7指,良2指,优良率为100%,按照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患者对拇指术后外观的满意度评定,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 结论 该术式疗效满意,是治疗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Forty-four patients underwent thumb replantation (after complete amputation) at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Medical Center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t Warsaw between 1983 and 1996. There were 41 males and 3 females aged 13-58 years (mean 29 years). In 16 patients other fingers were also amputated. Circular saw wounds prevailed (27 patients--61%). Replantation time ranged from 3 hours to almost 12 hours (mean 6.5 h). In 38 cases (86%) the replanted thumb survived. Half of the failures occurred before 1988. In all types of amputation including avulsion good results were achieved with reversed vein grafts and vessels rerouting from the index finger (from among 7 avulsed thumbs 6 survived). Surgical technique mod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jury type has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