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促神经再生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鼠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蛋白成分进行电泳分析,观察去细胞异体神经中的蛋白组分;制备去细胞神经薄膜,接种背根神经节,观察其结构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按Sondell法制备大鼠的去细胞异体神经,将制备好的神经进行电泳分析,观察28~30 kDa区域的髓鞘蛋白的去除程度;将制备的神经进行冰冻切片,接种鸡胚背根神经,进行神经纤维荧光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在神经切片上的生长方向。[结果]去细胞异体神经电泳结果显示:28~30 kDa区域髓鞘蛋白完全消失,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可以完全去除髓鞘蛋白;背根神经节发出大量的神经纤维沿着去细胞神经基底膜管方向生长。[结论]去细胞异体神经中无残留引起免疫反应的髓鞘蛋白,保留的基底膜管结构对促神经纤维再生具有引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去细胞神经支架制备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化学方法制备去细胞神经支架的效果,提供有效的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15只,体重200~250g,取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3组,每组10条。根据处理方法不同,A组为正常未处理组;B组为传统Sondell法化学处理组;C组为采用Triton X-200、SB-10、SB-16处理的改良法组。制备后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去细胞程度、脱髓鞘程度及神经纤维管道完整性进行量化评价。结果HE染色:A组神经纤维横断面呈圆形,胞核呈深蓝色,髓鞘呈网格状结构;B组轴突及细胞核均消失,神经内膜结构破坏明显;C组轴突及细胞核均消失,神经内膜形成不规则圆形空腔。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基底膜围绕在髓鞘外周,中间有蓝染SC核;B组SC核及髓鞘结构消失,神经基底膜结构不完整;C组SC核及髓鞘结构消失,神经基底膜形成不规则圆形空腔。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SC及髓鞘呈棕褐色;B组及C组未见明显髓鞘染色。扫描电镜观察:A组髓鞘、轴突等内容物形态清晰;B组髓鞘、轴突等结构均消失,基膜管壁排列欠规则;C组基膜管壁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去细胞程度及髓鞘染色深度评分:B、C组均优于A组(P〈0.05),其中髓鞘染色深度评分C组均优于B组(P〈0.05);神经纤维管道完整性评分:C组优于B组(P〈0.05),与A组相似(P〉0.05);综合评价去细胞处理方法以C组方法为佳。结论改良法所获得的去细胞神经的去细胞效果与传统Sondell法相似,而脱髓鞘及组织结构保留的效果优于后者,可作为一种新的神经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雷公藤预处理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髓鞘损伤程度及急性期免疫排斥反应,探讨雷公藤早期免疫抑制作用及合适用药浓度. 方法取6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干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D、E组5组(n=12).取18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干约15 mm,置入含200、400、800 mg/L雷公藤多甙细胞保存液(各浓度组浸泡12条神经),4℃下浸泡24 h,作为A、B、C组神经修复供体,修复神经缺损;另取6只3月龄Wistar大鼠,切取12条新鲜坐骨神经桥接于D组神经缺损处;E组将切下的自体坐骨神经立即行原位缝合.术后不同时间对移植神经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移植物CD4 、CD8 T细胞入侵情况. 结果 术后1周,A、B、C组神经纤维形态及结构较完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D组轻;术后1、2、4周,A、B、C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相似,移植神经片段外形及结构清晰,与周围结缔组织粘连均较D组轻;术后48h及1、2、4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髓鞘损伤,各时间点坐骨神经MBP含量B组最接近E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周,A、B、C组CD4 ,CD8 分子的IA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公藤能有效降低异体神经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对髓鞘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50、100、200 μg·L-1 G-Rb1玻璃化液(A、B、C、D组)中,-2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玻璃化保存后的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4、8、14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观察,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及靶肌肉运动终板观察.[结果]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4周后,A组神经脱髓鞘严重,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破坏,B、C、D组髓鞘轻微变性,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保持完整;细胞凋亡B、C、D组轻于A组,C、D组轻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16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运动终板数量、面积、着色,B’、C’、D’组与A’组间,C’、D’组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A’、B’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少、髓鞘较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 G-Rb1对玻璃化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BMSCs)来源的类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作为种子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 mm缺损的效果,为h UCBMSCs应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PF级3月龄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200~250 g。取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复合高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分离培养h UCBMSCs并鉴定;取第3代h UCBMSCs,采用改良化学诱导法联合细胞因子方法诱导分化培养类SCs并鉴定。取15只SD大鼠坐骨神经,采用液氮反复冻融振荡洗涤法制备去细胞神经基膜管作为支架材料;将密度1×107个/m L的类SCs细胞悬液多点注射至该支架内复合培养7 d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取SD大鼠30只制备长约15 mm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根据缺损神经修复方法不同,实验分为A、B、C 3组(n=10),A组采用组织工程神经缝合,B组采用未复合类SCs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缝合,C组采用自体坐骨神经原位缝合。术后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测定、神经电生理功能检测、腓肠肌湿重测定、Masson染色评价神经修复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h UCBMSCs高表达MSCs表面标志;诱导培养后类SCs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示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75表达呈阳性。术后8周,大体观察示A组组织工程神经管壁无坏死及液化,周围轻度粘连,吻合处连续性较好;B组支架外观与A组相似;C组自体神经周围粘连较A、B组轻,吻合口光滑,无明显膨大,颜色与正常神经相似。各组大鼠术后SFI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C组SFI恢复优于A、B组,A组优于B组(P0.05)。术后各组大鼠远端吻合口处均可检测到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波幅及传导速度C组均优于A、B组,A组优于B组(P0.05)。术后各组大鼠实验侧小腿腓肠肌与健侧相比,均发生不同程度萎缩;腓肠肌湿重恢复率C组优于A、B组,A组优于B组(P0.05)。Masson染色示A组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排列较为整齐、致密,纤维直径相似;C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直径及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均明显多于A、B组,A组多于B组(P0.05)。结论 h UCBMSCs来源的类SCs能够促进大鼠15 mm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可作为组织工程神经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改良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制备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改进去细胞异体神经化学萃取制备方法,制备出细胞及髓鞘去除完全、神经机构保存完好的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方法]SD大鼠14只,取双侧坐骨神经(共28根),分3组进行化学萃取去细胞处理:Son.dell法组(10根)、改良法组(10根)和对照组(8根)。Sondell法组所用萃取剂为TritonX-100和脱氧胆酸钠;改良法组所用萃取剂为TritonX-200、SB-10和SB-16;对照组未进行化学处理。处理后神经行HE染色、快蓝染色、基底膜素免疫组化染色及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并从去细胞程度、髓鞘染色分级和结构完整性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在去细胞异体神经物理性状方面,改良法制备的去细胞异体神经韧性弹性略好于Sondell法;HE染色表明,2种方法的去细胞效果均较好,但改良法对神经结构的破坏较小;快蓝染色、基底膜素免疫组化染色、环境扫描电镜结果均表明,改良法在对髓鞘的去除、基底膜素的保留及神经结构的保存方面均优于Sondell法;综合质量评分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去细胞效果方面相似(P1〉0.05),髓鞘去除及神经结构的保存方面改良法优于Sondell法(P2、P3〈0.05),综合去细胞程度、髓鞘染色分级和结构完整性3方面,改良法制备的去细胞异体神经质量优于Sondell法(p4〈0.05)。[结论]综合运用萃取剂TritonX-200、SB-10和sB-16的化学萃取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去细胞异体神经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免疫物质清除完全、神经结构较好保存的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为自体神经移植找到了较好的替代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Poly(dextrogyr-levogyr)lactideacide-triiodothyronine,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将90只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1cm缺损,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PDLLA-T3组;C组:不含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PDLLA)组;桥接坐骨神经缺损。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正常坐骨神经)。于术后2周,1、2个月收集标本,行透射电镜、HE染色、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数量和质量,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组织学观察显示B、C组材料尚未完全降解,透射电镜下神经的髓鞘厚度较薄,约0.5μm,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组织学观察见A组再生神经纤维等组织通过远端吻合口,其间有新生的血管,B、C组材料未完全降解,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B组PDLLA-T3成功桥接神经缺损,缺损段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神经髓鞘厚度1.81±0.19μm,优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B、C组材料完全降解,B组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神经纤维数110.00±8.75,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77.00±6.33,两者均优于C组(P<0.05),且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厚度为2.15±0.27μm,优于C组(P<0.05),但小于A、D组(P<0.05)。结论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和质量较好,是一种有前途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脱细胞异种神经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修复兔面神经损伤的早期效果。方法取1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进行脱细胞处理,作为异种神经移植体。取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颈背部脂肪垫,采用Ⅰ型胶原酶单独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s;兔耳静脉采血后经两步离心法提取PRP;观察不同体积分数PRP对ADSCs增殖的影响,以及诱导其为类雪旺细胞可行性。取第3代ADSCs,CM-Dil活细胞染色剂标记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标记及传代后荧光衰减情况。另取3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左侧面神经1 cm长缺损模型,随机分成4组(n=8),A、B、C、D组分别采用CM-Dil-ADSCs复合脱细胞异种神经+自体PRP、CM-Dil-ADSCs复合脱细胞异种神经、脱细胞异种神经、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术后1、8周静态下测量各组动物左侧上唇与面正中线成角(θ角);4、8周神经电生理检测记录神经传导速度;8周荧光显微镜观察A、B组再生神经远近端CM-Dil-ADSCs数量,各组再生神经甲苯胺蓝染色计数有髓神经纤维、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结构。结果 5%~20%PRP均能促进ADSCs增殖,经20%PRP诱导后细胞S-100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ADSCs经CM-Dil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示细胞标记率达90%以上,被标记细胞传代后细胞增殖良好,传代后荧光稍衰减。术后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1周各组动物面部均发生不同程度功能障碍,A、B、C、D组左侧θ角分别为(53.4±2.5)、(54.0±2.6)、(53.7±2.4)、(53.0±2.1)°,均显著低于健侧(P0.05);术后8周分别为(61.9±4.7)、(56.8±4.2)、(54.6±3.8)、(63.8±5.8)°,与健侧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观察各组动物再生神经完整性及连续性均良好。术后4、8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示,A、D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B、C组,B组快于C组(P0.05),A、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荧光显微镜观察示,A组移植神经远、近端横断面均可见大量CM-Dil-ADSCs通过,B组通过细胞相对较少。甲苯胺蓝染色示,A、D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示,D组有髓神经纤维鞘直径大、壁厚,形态规则;A组髓鞘形态与D组相似;B、C组髓鞘形态不规则,直径小、壁薄。结论 AD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内存活,并可在PRP诱导下分化为类雪旺细胞,与脱细胞异种神经复合后修复兔周围神经损伤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和自体翻转静脉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健康猪新鲜空肠,刮除黏膜层、浆膜层和肌层,制得SIS,消毒灭菌后干燥冷冻备用。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然后分别用SIS(A组)、自体颈外静脉翻转(B组)和自体神经移植(C组)修复,术后6、12周取材,通过组织切片、电生理检查、计算机图像分析和Trueblue逆行示踪来评价比较三者的修复效果。结果组织学观察各组术后6周和12周均见再生神经纤维,且A组较B组神经纤维稠密,髓鞘形成规则,纤维组织少,更为接近C组。术后12周电生理检查在神经传导速率上B组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合动作电位波幅上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C组(P<0.05)。术后6、12周图像分析发现A组的单位面积轴突数量和神经组织所占百分比均高于B组(P<0.05),B组的再生轴突平均直径、单位面积轴突数量以及神经组织所占百分比均低于C组(P<0.05)。术后12周Trueblue逆行示踪,各组L3-6背根神经节均发现阳性神经元。结论SIS较自体翻转静脉更适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能成为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鲜周围神经和经不同化学方法脱细胞处理的周围神经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差异。方法 18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230g。取实验动物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3组,每组12条。正常对照组(A组):不作处理;Sondell方法组(B组):采用Triton X-100和脱氧胆酸钠对坐骨神经进行脱细胞处理;改良方法组(C组):采用Triton X-200、Sulfobetaine-10(SB-10)及SB-16对坐骨神经进行脱细胞处理。采用Endura TEC ELF 3200力学仪器测试各组神经的生物力学性能,并在生物力学测试神经断裂前后,取各组标本行HE染色、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神经结构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示:C组脱细胞效果与B组相似,但脱髓鞘及组织结构保留效果优于后者;生物力学测试神经断裂后,各组神经结构均较测试前紊乱。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示:A组极限载荷、极限应力、极限应变及断裂功耗最大,C组次之,B组最小;C组韧度、弹性模量最大,B组次之,A组最小;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ondell方法相比,改良方法脱细胞处理后的神经更适合在体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作为神经移植替代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于术制成右后肢坐骨神经长10 mm的神经缺损,取兔胫神经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电镜及HE染色观察神经基膜管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去细胞前后神经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MHC Ⅱ)的变化情况.A组以含有NGF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采用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C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术后1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即胫后肌群运动诱发电位,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对移植体远端吻个口再生神经纤维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密度、直径及雪旺细胞的密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移植前新鲜神经组MHC-Ⅱ检测值为72.14±19.88,去细胞组MHC-Ⅱ检测值为4.19±3.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7,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为胶原性管道,无细胞成分.术后4周,处死前行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神经传导速度A组为(21.16±2.31)m/s,B组为(13.37±1.89)m/s,C组为(21.43±2.18)m/s,A组与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 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见3组移植体远端吻合口横切面再生神经纤维呈微束状,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具有正常的形态和结构.A、C组再生神纤纤维数量及直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兔胫神经基膜管能够移植于大鼠,成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而且复合NGF的去细胞基膜管在神经修复质量上优于单纯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更加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兔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兔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从而探索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以30%TritonX-100和40%脱氧胆酸钠顺序处理新鲜取材的兔神经(直径15nm左右),移植修复成年wistar大鼠l.0cm坐骨神经缺损.4个月后行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移植神经未被宿主排斥,大量再生的神经纤维长过移植物,并恢复电传导功能;结论: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可以作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体重200~220 g的雌性F344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用下面6种不同的实验组修复15 mm长坐骨神经缺损.A组:种植ADSCs的去细胞神经;B组:种植诱导ADSCs的去细胞神经;C组:种植许旺细胞(SCs)的去细胞神经;D组:去细胞神经;E组:自体神经移植;F组:空白对照.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荧光金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测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12周,F组未见桥接物,A组和B组的神经电生理等各项指标均分别优于D组(P<0.05或P<0.01),与C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ADSCs及诱导后ADSCs作为种子细胞,与去细胞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移植体,能够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4.
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索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用于异种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制作预溃变2周(溃变支架桥接组)和新鲜的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异体支架桥接组),兔新鲜胫神经束(异种神经移植组);切取自体神经15 mm原位移植(自体神经移植组),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15mm 的缺损.坐骨神经切断后不作移植修复,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和疼痛试验,用美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吻合口、移植体中央和远侧神经段的再生神经纤维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再生有髓纤维的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仅有溃变支架桥接组、支架桥接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动物患肢行走逐渐恢复.6个月时,针刺患足可引起背部肌肉收缩和下肢屈曲反应;术后6个月行SFI检测,溃变支架桥接组为-36.2%±9.7%,支架桥接组为-30.7%±6.8 %,自体神经移植组为-33.9%±11.3%,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见溃变支架桥接组与支架桥接组移植体中央横切面再生神经呈微束状分布.透射电镜观察见再生神经纤维具有正常的形态和结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溃变支架桥接组再生有髓纤维的数量和直径均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组的水平(P>0.05);但溃变支架桥接组再生纤维的髓鞘厚度明显小于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用化学方法萃取的兔神经基膜管支架能移植于大鼠,成功桥接周围神经缺损,为应用动物神经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犬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犬粗大神经的长段缺损,观察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法: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各3犬,分别桥接坐骨神经5.0c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其运动功能及神经再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功能恢复;移植段内新生神经纤维、新生血管及许旺细胞;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纤维等方面非常相似。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在修复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诱导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与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共培养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用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A组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B组为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C组为自体神经桥接组.术后10周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等评测效果.结果 在局部观察和肌肉测量、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A组)神经再生及肢体功能情况良好,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桥接组(C组),明显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B组).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坐骨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的长段缺损,观察其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法15犬分成去细胞同种神经组(实验组)6犬、自体神经组(对照组Ⅰ)6犬、新鲜同种神经组(对照组Ⅱ)3犬。右侧坐骨神经造成5.0cm长缺损,以上述三种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再生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Ⅰ在运动功能恢复,踝关节运动步态,小腿二头肌运动诱发电位、感觉诱发电位,移植段内新生轴突、血管及雪旺细胞,远端胫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及靶肌肉运动终板等方面非常相似。对照组Ⅱ神经功能始终无恢复,移植段被吸收。结论化学去细胞同种神经移植物修复犬粗大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近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去细胞处理对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un MX  Tang JS  Wang X  Zhao B  Sui X  Xu WJ  Lu SB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75-278
目的研究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的免疫学和制备方法,以期进一步降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免疫反应。方法取SD大鼠的坐骨神经,经4.0%Triton X-100和3.0%脱氧胆酸钠消化进行去细胞处理。将化学去细胞和新鲜的SD大鼠坐骨神经植入Wistar大鼠皮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物及周围组织中的CD3、CIM和CD8阳性T细胞浸润程度,评价免疫反应强度。将犬的尺神经按上述方法进行去细胞处理,按去细胞处理次数分为3个组,分别从去细胞程度、髓鞘染色程度、GAG免疫组化染色和神经基底板层结构完整性方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比较,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植入后可明显降低大鼠的免疫原性,但仍有轻度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存在。经化学去细胞处理的神经,其残余神经轴突髓鞘的染色强度不随去细胞处理次数增加而明显减弱,GAG染色强度也无改变,但神经基底板层结构的破坏程度随去细胞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移植经化学去细胞处理的异体神经后,可有轻微的免疫反应,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可能与糖蛋白成分有关,残余的髓鞘组分不随去细胞处理次数增加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许旺细胞向移植物内增殖的情况。方法 移植化学去细胞兔神经修复大鼠1cm坐骨神经缺损,4个月后处死动物,取移植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再生神经纤维顺利长入移植物,围绕再生纤维有大量胞体S-100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细胞呈条索状排列,半薄切片显示移植物内再生轴突排列整齐,透射电镜显示有细胞包绕再生轴突并形成髓鞘。结论 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许旺细胞可随再生纤维长入移植物并形成髓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复合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 体外试验检测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冈的重组腺病毒(Ad-HGF)对小鼠骨骼肌细胞的转染效率以及转染细胞对目的 蛋白的表达.化学玄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后,近、远端吻合口附近肌肉分别注射腺病毒介导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通过步态分析、肌肉湿重测定、轴突生长速率测定、神经电生理、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指标评价神经移植后再生效果.结果 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随着病毒滴度的增加,Ad-HGF对骨骼肌细胞的转染不断增加.骨骼肌细胞对目的 蛋白(HGF)的表达可以持续两周.大鼠动物实验术后16周,去细胞异体神经可以修复周罔神经缺损,同自体神经移植对比,肝细胞生长因子明显增强了去细胞异体神经的神经再生能力.结论 复合肝细胞生K因子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能促进神经轴突牛长速度,显著增加移植物内新生血管,满意修复一定长度周围神经缺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