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55岁。因鞭炮火药致前胸和四肢炸伤,外院救治5d后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双肺可闻及湿口罗音,心率120次/min,呼吸频率40~60次/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0.90,血糖42mmol/L,血小板计数27×109/L。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 Hg(1mm Hg=0.133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8.4mm Hg,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66mm Hg,二氧化碳结合力12mmol/L,pH7.3,剩余碱(BE)-15.4mmol/L,血肌酐(SCr)383.3μmol/L,尿糖(+++),烧伤面积约占10%。X线胸片示双肺有斑片状阴影。诊断:1烧伤复合冲击伤(烧冲复合伤);2重度烧伤并创面脓…  相似文献   

2.
危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烧伤发病时间将133例MO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原Fry和山本保博等提出的多器官衰竭(MOF)诊断标准及单纯液体复苏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以Sauaia和王今达等提出并经作者改进后的MODS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比较2组间MODS发病率、确诊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修订后的MODS诊断标准较MOF标准的确诊时间提前;治疗方法改进后,组间治疗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MOF的诊断标准已不适用于MODS的早期诊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引入和观察有利于MODS的早期诊断。在治疗中应果断去除“二次打击”的致病因素,坚持早期液体复苏和“二抗三同步”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MODS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受损器官中细胞周期的改变。研究人员对烧伤后小鼠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烧伤后第1d胸腺中的淋巴细胞的S期进入暂时的停止阶段,而在伤后第8d,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却已经进入S期的增殖阶段。细胞周期调控的这种模式在不同年龄和种属的小鼠中都能得以复制。此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胸腺皮质中显示细胞增殖的Ki67抗体的活性在伤后第1d显著降低;伤后第7d脾脏淋巴细胞中的Ki67抗体活性增加,并且进入了S期。上述结果表明,细胞周期调控模式的差异对于烧伤后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防治策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虽然在 2 0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到今天 ,严重创、烧伤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仍然是一个最严重的致命的并发症。我们自 80年代后期开始对MODS发病诱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 ,烧伤休克造成的组织缺血 再灌流损伤 ,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诱发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 ,大量的失活组织激发的炎症反应等是MODS的重要始动因素 ,而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引发的严重脓毒症则在MO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激发作用。针对以上诱因和发病机制 ,我们采取快速有效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内脏血流、清除…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严重烧伤患者延迟复苏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MODS)防治效果。方法:1992 ̄1999年我科首诊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伤后6小时或6小时后开始补液)患者48例,对比分析采用改进休克复苏方案治疗水采用改进方案治疗患者脓毒症和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改进后的休克复苏方案为:在Swan-Ganz导管监测下快速有效液体复苏的同时,使用山莨菪碱改善肠道血供;应用氧自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多发伤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ICU收治的10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7例多发伤患者分为并发MODS组(n=65例)和非MODS组(n=42例)。分别比较两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ISS评分、APACHEⅢ评分、GCS评分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休克发生率上差异的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休克纠正是否及时、ISS评分、APACHEⅢ评分、GCS评分、血糖和血小板水平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克纠正是否及时、I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是多发伤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与休克纠正是否及时、I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烧伤是创伤中最为严重的,几乎涉及医学大部分领域,特别是发生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很棘手。如何防治,我们的体会是“早期”和“有效”。现将我院1995年4月-2005年4月对100例大面积烧伤病例,抽样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6例烧伤复合冲击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重烧伤复合冲击伤(烧冲复合伤)后,患者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病情复杂多变,救治难度大,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2005年6月初收治16例同一爆炸源所致的严重烧冲复合伤患者,通过统一指挥、“个性化”综合措施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收住我院ICU的155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处理方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与发生MODS的关系,发生MODS与未发生MODS病死率的比较。结果155例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29例(18.7%)。ISS〈16分、16~25分和≥25分的病例数分别为39、58和58例,其中发生MODS的病例分别为3、7和19例(x2=12.321,P=0.002),≥25分的MODS发生率较高。发生MODS的29例多发伤患者死亡15例,未发生MODS126例患者死亡28例(x2=10.236,P=0.001)。结论多发伤后并发MODS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性损伤,防止创伤治疗过程中的第二次打击,早期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改善多发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80~ 1999年共收治全身各部位烧烫伤合并胸腹部复合伤 1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8例。年龄 9~ 72岁 ,平均 43.5岁。入院时间为伤后 30 s~ 12 h。在胸腹部伤中 ,闭合性损伤分别为 13例、15例 ,开放性损伤分别为 6例、4例。在烧烫伤中 ,浅 2度烧烫伤 10 %~ 2 0 % 14例 ,2 0 %~ 40 % 7例 ,深 2度烧烫伤 15 %~2 0 % 8例 ,3度烧伤 1%~ 2 %。全组均手术治疗 ,剖腹探查 15例 ,剖胸探查 8例 ,腹部多脏器伤 5例 ,单脏器伤 11例 ,单纯腹壁伤 3例 ,膈肌破裂 4例 ,脾及肺叶同时切除 2例。结果 :死亡 4例。死亡原因 …  相似文献   

11.
林峰  李丹  朱海勇 《护理与康复》2011,10(7):603-604
总结32例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压力指标的监测,加强抗凝监护及导管护理,保持管路通畅,严密观察病情,重视心理护理.32例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好转20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I)对多发伤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9年2月诊治的68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严重创伤组(ISS≥16分)和对照组(ISS<16分)间CK-MB、cTnI升高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情况.结果:严重创伤组cTnI阳性率30.6%、MODS发生率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和3.1%,P<0.01.结论:对多发伤患者行cTnI检测有利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建议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严重颅脑复合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SOF)亦称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两个以上重要脏器呈累加或连锁形式出现的急性功能衰竭[1]。是严重颅脑复合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70%-100%[2]。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5月共收治颅脑复合伤病人108例,发生MOF者14例(13.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16-to岁,平均45岁。患者人院时GCS计分,3-5分10例,6-7分4例。脏器衰竭情况为:肺衰竭14例,胃肠衰竭6例,肾衰竭5例,心脏衰竭3例,肝脏衰竭2例,凝血障碍2例。本组MO…  相似文献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烧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和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当今外科学和危重医学丞待解决的重大课题,MODS涵义的动态性和可逆性促使人们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新的探索。1999年10月~2001年12月我们对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并观察MODS发生情况。旨在寻找一种防治烧伤后MODS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50例热压伤的临床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10220)司徒和气热压伤是一种复合伤,它既受到热力的作用,同时又受到机械压力的作用,所造成的损伤不仅局部烧伤而且还造成局部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在治疗上有很多问题,且治愈后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上的功能障碍,本文...  相似文献   

16.
1病历简介患者男,22岁,在高空作业时不慎被2X10‘V高压电击伤并自10m高处坠落,臂部着地,当时心脏、呼吸骤停,现场和转院途中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受伤后30分钟入院,诊断为严重复合伤并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①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CPR)术后;②电击伤,头面部、双前臂、双手及双足五度烧伤(面积24%),颈、胸部4度烧伤(面积13%);③创伤性休克;④双肺挫裂伤,双侧血气胸;⑤纵隔血肿;⑤第3~7胸椎粉碎性骨折伴高位截瘫;③右侧6~10胸(椎)肋关节脱位,左侧6~11胸(椎)肋关节脱位;③脾挫伤…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评价严重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价值.方法将76例严重多发伤按相关标准分为MODS组(A)与非MODS组(B).将两组伤后第1、7、14、21天各时相点测得的CRP值及CRP/LDL(炎症危险指数)的比值分别输入计算机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CRP动态值及CRP/LDL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动态监测CRP和CRP/LDL对临床监测严重多发伤后并发MODS的可能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关系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52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入院3天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多发伤患者入院时SIRS的发生率为39.3%,MODS的发生率为20.3%,病死率为10.9%;其中严重多发伤患者(106例)的SIRS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是88.7%、34.9%和18.9%;3天后仍伴有SIRS的164例,其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32.9%和17.7%,明显高于非SIRS组及入院时SIRS组(P〈0.05);61例(9.4%)发生MODS的病死率为54.1%(33/61)。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性损伤,防止创伤治疗过程中的第二次打击,阻断SIRS或脓毒血症向MODS发展进程,是改善多发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大面积烧伤早期液体的复苏,维持内环境稳定是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一环,对其预后有直接关系。随机抽样我院1994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68%~98%面积的烧伤共8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