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卵巢类癌十分罕见,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 目前多为病例个案报道, 妇科医生对其认识相对较少, 术前不易诊断, 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易引起误诊。临床发现盆腔包块, 以及出现某些内分泌物质及其引起的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痉挛、心脏损害等症候群, 应高度怀疑该病。手术范围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 术后均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1.1 选择病例 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在29~64岁;病程1~5年。28例患者均做了相应的检查,确诊为癌症。其中包括: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和膀胱癌。1.2 心理状态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年龄、性格、文化、职业、癌肿的种类及病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对本组病例采取访问法、谈话法、答卷法相结合观  相似文献   

3.
杨长培  黄旭  林秋君 《福建医药杂志》1999,21(1):19-20,F003
肝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淋巴结[1]。根据临床和实验室发现,对可疑肝恶性肿瘤患者常须作肝活检;对于已知有原发癌的病人,又出现异常肝扫描或酶学升高等变化,也往往要进行肝活检。然而有25%以上盲目经皮肝穿刺活检标本未能包含肿瘤,这...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卵巢类癌十分罕见,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目前多为病例个案报道,妇科医生对其认识相对较少,术前不易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易引起误诊。临床发现盆腔包块,以及出现某些内分泌物质及其引起的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痉挛、心脏损害等症候群,应高度怀疑该病。手术范围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具体情况个体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类癌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肾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类癌,随访1-2年,均生存、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肾原发性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坏境的恶化导致多重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6%~10.7%[1]。多重癌[2]是指机体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性肿瘤,仅出现两种原发肿瘤者称二重癌,两种肿瘤发生于6个月以内者称同时二重癌,发生于6个月以上者称异时二重癌。病理学诊断目前主要依据Warren诊断标准[3]:组织学上各种肿瘤均为恶性;各个肿瘤必须独立存在;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临床中应提高对多重癌的认识及鉴别,以  相似文献   

7.
8.
甲状腺隐匿癌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隐匿癌 ,由于其原发病灶很小 ,起病隐袭 ,临床诊断上不易发现 ,多数病例是在施行甲状腺手术后病理检查偶然发现 ,甚至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后才被证实。我院 1983年 3月至 1998年 4月共收治甲状腺癌 146例 ,其中 2 3例为本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15例 ;年龄分布 19岁~ 6 2岁 ,平均 42 .8岁。1.2 临床表现 :2 3例中 ,颈前部发现肿块 19例 ,颈侧部肿块4例。癌瘤并存于其它甲状腺良性疾病中 ,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 9例 ,甲状腺腺瘤 7例 ,3例术前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腺体弥漫性肿大而未…  相似文献   

9.
《药学进展》2008,32(7):335-335
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系列能预示舌根癌和扁桃体癌患者更易存活的标志物。值得指出的是,该研究发现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有关的癌症对现行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最好,而能表达某种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的敏感性最差,甚至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证明在小鼠皮肤癌发生中免疫机制的作用,应用不同次数促癌剂TPA后,用S.D大鼠脾细胞免疫昆明种雌性小鼠,2周后在小鼠足部进行免疫攻击引出全身性延迟型过敏反应,以攻击前后足容积差和足伊文足伊文思兰提取物光密度值大小为指标,观察DTH强度的改变。结果表明,随着TPA促癌次数的增加,足容积差和光密度值均减少,显示促癌剂TPA对SDTH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促癌剂应用4周(3μg/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癌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76例癌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2例由轻度疼痛(1~3分)变为无痛(0分);20例中度疼痛(4~6分),其中16例变为轻度疼痛,4例由6分变为4分;4例重度疼痛(7~10分),其中2例死亡,2例由9分变为6分。所有患者中,显效6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对疼痛控制程度,所有患者均表示满意,对疼痛的护理所有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癌痛患者经过充分的癌痛评估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癌痛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性 ,6 7岁。主因 1985年 5月 11日发现左颈前包块 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 :左颈前触及 3cm× 3cm大小的肿物 ,尚光滑 ,基底不甚清楚 ,可随吞咽上下活动。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于 1981年 5月 18日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术中见 ,甲状腺瘤体包膜完整 ,肿瘤约 3cm× 3cm,椭圆形 ,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 :左侧甲状腺腺瘤。治愈后出院。 10 a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咳嗽、咯痰 ,每次持续 2~ 3个月 ,在门诊按慢性支气管炎 ,给予消炎对症治疗 ,效果不佳。2 0 0 0年 3月 6日 ,患者病情加重 ,出现呼吸困难收入院。支气管镜检查 :气管中上段随呼吸动…  相似文献   

13.
赵泽贞 《家庭医药》2007,(11):49-49
某乙状结肠腺癌患者已做手术切除,没有发现病灶转移。经过治疗,她现在能做轻微家务。但是,她很想知道,术后康复需要服什么保健品和药品,平时应注意什么,才能防止复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鳞癌发病机制是一个多阶段演变的过程,包括正常鳞状上皮基因突变、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等,可导致增生、良性肿瘤、原位癌及恶变。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望通过阻滞EGFR所激活的信号通路,来控制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中Cetuximab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为此,就近年来关于Cetuximab在头颈部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1 EGFR在头颈部鳞癌发生中的作用近20年来,大部分研究报遭了头颈部鳞癌EGFR呈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6~5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作为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干扰素(IFN)作为抗病毒因子发现于1957年,现已公认它是一种临床治疗肿瘤有效的生物效应调节剂(BRMs)。IFN按其来源分为三类,即白细胞来源的IFN-α、纤母细胞来源的IFN-β和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来源的IFN-γ。这些IFN不仅可用常规技术制备,现今还可用基因技术进行生产。已上市的IFN品种有先令-普劳公司的IntronA(重组IFN-α2b)、罗氏公司的RoferonA(重组IFN-αZa)、威尔康公司  相似文献   

18.
胡波  任庆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487-3488
目的:利用siRNA在肝癌细胞内诱导RNAi,抑制hTERT基因表达,探讨RNAi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TERT基因的siRNA(hTERT-siRNA),转导人肝癌细胞株QGY,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质粒后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hTERT-siRNA,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效应,抑制率达42%.结论:hTER-siRNA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晚期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福 《中国药事》1993,7(3):158-159
近年来,我国吸毒、贩毒案件不断发生,有的医疗单位的麻醉药品被盗,也有的因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研究麻醉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我们药事管理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和重要职责。做好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做好麻醉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在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方面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现就有关情况及解决措施探讨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有的医生没有认真贯彻“确需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在肝癌肝移植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8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符合肝癌肝移植米兰标准,且被切除肝脏的癌旁组织无微小血管侵犯(MVI)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中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钙黏蛋白基因,观察其在两组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T-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 纳入的76例患者5年总复发转移率为21.05%,其中无MVI的患者46例(60.52%),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率为17.39%;肝癌组织中细胞膜T-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缺失和异常表达明显升高,占47.83%,而癌旁组织缺失及异常表达较少见,仅占6.5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8,P=0.000);在出现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中癌组织T-钙黏蛋白异常表达(100%)与未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36.84%)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0.565,P=0.001)。结论 T-钙黏蛋白基因在HCC中缺失和异常表达率较高,且与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HCC肝移植预后的预测指标和药物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