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对透析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滴注尿激酶的应用方法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透析导管透析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透析前采取25万U尿激酶滴注,对照组在透析前采取15万U尿激酶滴注,对两组患者溶栓成功率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透析导管形成纤维蛋白鞘时,应用尿激酶进行滴注具有显著溶栓效果。在溶栓时做好护理工作,促使溶栓效果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例 1 患者 ,女 57岁。术前以“肝癌与肝血管瘤待鉴别”收住 ,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手术穿刺右侧股动脉 ,术中用 8F导管鞘 ,5F—RH导管操作。手术不够顺利 ,反复交换导管和导丝操作。术后第 3d即出现穿刺侧足背皮肤红肿、疼痛反应 ,红肿范围约 4cm× 4cm ,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考虑为小栓子脱落所致。经活血化瘀 (口服三七总甙 ,静脉给丹参等 )处理 ,约10d后症状及体征逐渐消退好转。例 2 男 ,4 7岁 ,因肝癌行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加栓塞术 (TACE) ,术中行腹腔干动脉DSA ,发现该患者肝总动脉呈“W”形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技术治疗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与20例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操作时间、补液速度、抢救成功率及其近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动脉导管鞘组耗时为(3.57±0.63)min,中心静脉导管组耗时为(9.74±1.36)min。补液速度动脉导管鞘组较深静脉导管组快(P〈0.01)。结论: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治疗出血性休克患者,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操作有效、便捷。  相似文献   

4.
5.
我科自1989年开始使用导丝引导直接穿刺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只要操作得当,通过引导钢丝置管容易成功,可以避免动脉穿刺后易出现血肿等并发症。特别适合于急性中毒,急性肾衰及内瘘成熟前的急诊透析。1 方法1.1 患者的仰卧位,待穿刺的下肢伸直略外展,腹股沟局部备皮,常规消毒,铺孔巾,局麻。1.2 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2横指,股动脉内侧1—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经导管治疗PDA的疗效。方法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成功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行了PDA封堵术。年龄10岁至24岁。PDA最窄处直径为2-8mm。输送长鞘为6-10F。术后即时、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观察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12例即时心血管造影显示完全封堵,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13例显示完全封堵。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对PDA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原发多发性睾丸鞘膜血管平滑肌瘤,提高阴囊包块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1例睾丸鞘膜血管平滑肌瘤的诊疗资料。结果手术切除肿瘤及睾丸鞘膜,保留睾丸及附睾。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瘤。随访15个月无复发。结论睾丸鞘膜血管平滑肌瘤罕见,确诊需病理诊断;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了提高小肠病变的发现率及检出率。方法将普通血管造影导管拓展运用到小肠造影中。结果可以在x线透视下可视置管。结论这样既不用胃镜引导,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小了患者痛苦,并降低了检查的费用,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伍勇  胡胜  吕华荣 《天津医药》2018,46(9):1002-1004
颅骨板障内纤维鞘瘤伴左顶叶血管畸形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相邻两部位同时发生病变的疾病,在临床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收治的1例颅骨板障内纤维鞘瘤伴左顶叶血管畸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颅内肿瘤和血管畸形并存的这一现象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导管的通过性和支撑性。结果 6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28例,双支病变8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迂曲合并钙化病变9例,分叉病变8例(其中3例合并双支病变,4例合并迂曲钙化病例,1例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均使用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全部通过桡动脉顺利到位,成功接受PCI治疗56例,失败4例。结论 经桡动脉使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强支撑力、导管腔大,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本文对40例确诊为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肿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及注意事项。结果 肿瘤全切除40例,术后痊愈28例,好转10例,死亡2例。结论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系良性血管性肿瘤,早期诊断并应用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造成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很多,如患者的自身因素、插管部位周围皮肤细菌移位生长、导管因素等,其中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是导致中心静脉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经皮肤穿刺置入导管时,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导管插入血管后,病原菌可经皮肤伤口侵入皮下组织及血管内也可经导管内腔直接进入血循环,从而引发导管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居多。有效地皮肤消毒可降低感染率。有研究发现,尽管使用皮肤消毒剂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在穿刺后90rain内即会产生微生物的定植和生物膜的形成。另有研究显示,65%的细菌性感染是由生物膜造成。因此,识别和选择能改善皮肤消毒状况的消毒剂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78.13%和62.5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3.75%和28.13%,且具有明显差异(χ~2=6.286,P<0.01)。结论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的患者进行诊断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干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其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与纤维鞘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血栓与纤维鞘形成率,比较患者护理后的凝血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血栓与纤维鞘形成的一次发生率与再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发生率,避免出现导管功能不良事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