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核电厂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某核电厂存在的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方法对某核电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及定量分级。结果有3/5噪声岗位的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氨、联氨、氢氧化钠、硫酸、盐酸、氯气等6种毒物浓度和工频高压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核电厂噪声污染较重,应加强非放射性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某石棉矿职业病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青海省某石棉矿职业病危害情况.方法 对某石棉矿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1 039名接尘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石棉尘浓度100%超标,接尘工人有胸闷、气短、咳嗽、咯痰、视力下降、流泪、眼痛、腰痛等症状,胸部照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石棉尘对劳动者健康危害严重,建议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预防职业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钒冶炼厂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及经验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评价内容分为10大项共56个小项。大项中2个完全符合评价标准,小项中42项完全或基本符合标准,14项有待改进。其中项目选址、总体布局、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与专项经费等方面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建筑卫生学、个人防护用品、辅助卫生用室及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本建设项目总体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某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方法 通过现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监测和个人剂量估算,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辐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该燃料元件厂主要岗位的放射性气溶胶铀浓度均低于该生产线的控制值;工作场所γ辐射剂量率除气化罐附近、燃料棒外观检查超过了相关标准,其余岗位的γ辐射剂量率均符合标准要求;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能够控制在本生产线制定的管理目标值以内;结论 该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各项辐射防护措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危害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摸清某鞋业发展集团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鞋业发展集团生产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存在粉尘、毒物(丙酮、丁酮、乙酸乙酯及苯)的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或毒物(丙酮、丁酮、乙酸乙酯及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存在噪声的一栋2楼底加打粗北区岗位或场所接触噪声强度不合格,各楼层工作场所操作台面或参考平面照度检测结果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参照皮革工业)要求。结论某鞋业发展集团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粉尘(皮毛尘)、噪声和毒物等,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打磨工和吹灰工,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裁断工、划线工和打磨工,毒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接触各种粘胶剂的刷胶工、调胶工、擦胶工。该鞋业集团工作场所针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粉尘、毒物等,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部分防护设备还没有安装好,或没有正常使用,仍需加强工作场所粉尘、毒物浓度的控制。企业应加大职业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使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6.
黄军  董涛  时良辰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88-1989
目的研究和评价新疆某钒矿放射性水平。方法对钒矿区各平峒内的γ外照射、现场的氡气浓度和矿石中的核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钒矿区平峒内的γ外照射为256~1416nGy/h;氡浓度水平为257~830Bq/m3;矿石238U的放射性核素水平为0.351~0.646Bq/g,平均值为0.56Bq/g。结论根据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关于伴生矿认定方法(U、Th系核素含量水平的限值要求大于0.1Bq/g),认定该钒矿为伴生放射性矿;钒矿部分平峒内氡浓度达到国家标准中考虑采取补救行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甘肃省某镍矿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法。结果该镍矿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矽尘、其他粉尘、水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检测16个粉尘作业工种,合格11个,合格率68.75%;对18个噪声作业点进行噪声测定,合格作业点16个,合格率88.89%。对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气象条件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尽管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通风防护工程,但该镍矿粉尘和噪声危害严重,建议企业配备良好的防护设备,同时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凤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00-1702
目的了解某企业喷涂车间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对该企业喷涂车间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清洗工序工作现场空气中化学物质(C-TWA)甲苯浓度为341.03 mg/m3,二甲苯为57.80 mg/m3、乙酸丁酯为229.92 mg/m3,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并检出了0.67 mg/m3的苯;其余工作位均符合要求。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该作业的目标疾病。结论该企业喷涂车间清洗工序化学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要求并检出了苯,存在一定的危害,应改进工艺,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对劳动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钨矿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健康体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工作场所中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钼及其无机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铜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硫化碳和二氧化硫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粉尘、二氧化碳、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砷化氢、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和噪声等超标。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许宏霞  赵昌元  林丽杰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38-2139
七台河市某化肥厂现有职工132人,主要产品是尿素,中间产品为合成氨。煤为其生产主要原料,年用量10.75×10^4t。生产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尘、CO、NH3、H2S、放射线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我们于2007年8月24—26日对该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了体检,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露天煤矿一期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环节,并进行检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毒物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定点、个体粉尘、噪声,其合格率分别为100%、64%、70%、83%。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某露天铁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某露天铁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测检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除采场电铲、牙轮钻、运矿车、推矿机司机粉尘CTWA超限值,破碎、筛分、磁选噪声LEX,W超过85 dB(A)外,其余接尘岗位CTWA、接噪岗位LEX,W和接毒岗位CTWA均在限值内,其超限值率为粉尘17.4%,噪声51.4%。结论该项目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仍需加强粉尘和噪声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贵智  刘莉  志强  张建国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26-2428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某电解铝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防止或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法。结果该电解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铝粉尘、矽尘、石墨粉尘、氟化物、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和电磁辐射等。定点检测54个粉尘作业地点,合格作业点47个,合格率87%。测试个体粉尘40个工种,合格工种34个,合格率为85%。对17个接触噪声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其中13个工种的测定结果符合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76.5%。对7种化学毒物及高温、磁场、工频电场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能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个别场所职业病危害还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建议进行整改,落实,使其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防止或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阮凤鸣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45-2246
目的确定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通过对部分职业病危害产生源进行整改,加强防护措施,除焙烧噪声Lex,w超过85 dB(A)外,其余噪声强度、粉尘和毒物浓度均在限值内。结论经过对不合格项目的治理,目前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还需要加强对五氧化二钒烟尘和噪声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评价某海洋石油作业平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厂房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类比企业各工种毒物有硫化氢、烷、正已烷、正庚烷、苯、甲苯、二甲苯,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噪声检测5个地点,其中主发电机间检测3个点、合格2个点,合格率为67%,其余地点均合格。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超英  汤俊豪  陈晓琴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272-2273
目的了解广西某教学口腔医院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方法测定该院门诊各科室汞浓度和口腔解剖生理教室甲醛浓度。结果口腔科门诊作业环境中汞浓度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未安装抽风柜及排气扇,无任何防护设备;口腔解剖生理教室在模拟教学状态下空气中甲醛浓度为最高容许接触浓度(MAC)的3.8倍。结论该院口腔门诊存在汞污染的可能性,口腔解剖生理教室存在严重的职业性甲醛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某阀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了解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检测其浓度强度,评价职业卫生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结果 该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锰、臭氧、氮氧化物、铜尘、铜烟;物理因素:噪声、局部振动、高温、紫外辐射.除普通车床、卧式车床处噪声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卫生接触限值外,其余均未超过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状况良好,可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能将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某铀矿山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辐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依据国家有关辐射防护标准,采用理论计算法、类比调查法和经验法,对铀矿山井下作业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辐射源项进行识别,并根据设计参数对辐射源项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铀矿山井下存在氡及其子体所致工作人员计量为4.23 mSv/年;井下人员γ外照射年剂量最大值为4.22 mSv/年;吸入放射性粉尘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为3.44 mSv/年。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作业人员所受的辐射年有效剂量预计为11.89 mSv,可以控制在目标管理值范围内。结论本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大型钢铁企业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对该炼钢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及热辐射、噪声,其次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红外线等。炉前工接触的粉尘浓度(TWA)为1.60—7.14mg/m^3,超标倍数〉2;炉前工接触的噪声强度超标。结论该炼钢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多在职业限值以内。  相似文献   

20.
赵相云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31-2032
为了解铁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我们于2005年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某铁矿矿业公司进行了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内容对某铁矿矿业公司工作场所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主要检测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分散度、浓度及噪声A声级强度。1.2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