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东省乡镇查痰点工作开展情况,并针对提高查痰点工作情况提出建议。 方法 按地理特点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8个县作为调查现场进行深入分析。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卫生局领导和乡镇卫生院院长,调查结防机构对乡镇查痰点开展的业务工作和可疑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 结果2006年山东省设立乡镇查痰点497个,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824例,贡献率是3.3%。调查的8个样本县共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2-880例,其中乡镇查痰点发现患者38例,乡镇查痰点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贡献率是1.3%。在对乡镇查痰点开展的业务工作情况方面,除几个别样本县(区)外,其余基本能够按照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进行。就诊乡镇卫生院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有38.0%未查痰。 结论 山东省乡镇查痰点的设置具有一定可行性,在涂阳肺结核发现上做出一定的贡献。但存在阳性检出率较低,实验室条件较差,医务人员查痰意识不强,工作开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应该结合各县(区)的具体情况,优化现有乡镇查痰点。加大领导和投入,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查痰点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资源及工作现状,为今后开展查痰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甘肃省535个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基本情况和2005—2008年开展痰涂片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535个查痰点中,目前开展工作的占66.5%。仅有3.0%的痰检人员专职。2005—2008年共对80889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发现涂阳患者4065例,涂阳患者检出率为5.0%。假阳254张,假阴3019张。各年的阳性符合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结论乡级查痰点在我省涂阳患者发现上所起作用有限,查痰点实验条件及安全防护差、工作开展不平衡。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因地制宜,整合有限的资源,改善实验室工作条件,进一步规范乡级查痰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乡镇查痰点工作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月玲 《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2):690-692
目的分析山西省乡镇查痰点2005年设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为制定山西省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尤其是乡镇查痰点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山西省乡镇查痰点设立、工作开展、经费使用等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山西省乡镇查痰点设立484个,到2008年底309个开展工作;2005—2008年,乡镇查痰点涂阳检出率为4.6%;发现的涂阳患者数占全省涂阳患者数的1.1%;乡镇查痰点痰检标本经县级复核后,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3%和91%。结论山西省乡镇查痰点设立后在患者发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调整留下的查痰点应从乡级人员培训、明确乡镇查痰点职责、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真正发挥乡镇查痰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如何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结防门诊和查痰点,采取发放经费、转诊病人、加强痰检质控、督导检查等干预措施,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结果5年来共发放23.70万元结防经费。涂阳、新发涂阳登记率逐年上升,乡镇卫生院检出涂阳病人数大幅度升高,登记涂阳病人卫生院平均报告率为62.7%。结论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高结核病例发现水平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地区新发涂阳病人发现率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方法和工作模式.方法随机选择不同乡镇,采取村级社区服务站直接转诊肺结核可疑者和在乡镇医院设立查痰点等干预措施,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并与常规病人发现方法对照.结果村级社区服务站直接转诊肺结核可疑者的地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40.01/10万,肺结核可疑者先由乡镇医院查痰筛查的地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29.11/10万,对照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16.27/10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别(χ^2=38.6,P〈0.005).结论通过村级社区服务站推荐、转诊肺结核可疑者和在乡镇医院开展痰涂片检查等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同时对乡镇医院查痰点要注意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实验室建设,提高痰检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方法和工作模式。方法随机选择不同乡镇,采取村级社区服务站直接转诊肺结核可疑者和在乡镇医院设立查痰点等干预措施,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并与常规病人发现方法对照。结果村级社区服务站直接转诊肺结核可疑者的地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40.01/10万,肺结核可疑者先由乡镇医院查痰筛查的地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29.11/10万,对照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16.27/10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别(χ2=38.6,P<0.005)。结论通过村级社区服务站推荐、转诊肺结核可疑者和在乡镇医院开展痰涂片检查等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同时对乡镇医院查痰点要注意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实验室建设,提高痰检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如何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 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结防门诊和查痰点,采取发放经费、转诊病人、加强痰检质控、督导检查等干预措施,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结果 5年来共发放23.70万元结防经费。涂阳、新发涂阳登记率逐年上升,乡镇卫生院检出涂阳病人数大幅度升高,登记涂阳病人卫生院平均报告率为62.7%。结论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高结核病例发现水平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甘肃省张掖市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查痰点)的工作开展后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及乡(镇)查痰点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张掖市6个县(区)的统计报表及15个乡(镇)卫生院查痰点的各项工作记录和2009—2015年开展痰涂片检查情况。结果 2009—2015年共检查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1 707人次,确诊涂阳肺结核病患者716例,乡(镇)查痰点涂阳检出率为6.1%,发现的涂阳患者数占全市涂阳患者数的7.5%,乡(镇)查痰点痰检标本经县级复核后,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9.0%和95.2%。结论设置乡(镇)查痰点方便了边远的农村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疑似患者的就诊查痰,但发现涂阳患者效果并不理想,应根据各查痰点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9.
林森 《中国防痨杂志》2009,31(4):235-236
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病人到县结防机构就诊较远、花费较大,交通不便是影响涂阳病人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1]。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订化疗方案、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或手段[2]。2004年6月,卫生部决定在部分乡镇卫生院设置痰涂片检查点:在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地区,通过在乡镇卫生院设置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查痰点),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查痰,以达到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缩短就诊延误和治疗延误时间,降低结核病传播的目的[3]。  相似文献   

10.
眉山市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工作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是以痰涂片镜检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为主要方法之一[1],痰涂片检查符合我国结核病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在乡镇卫生院设置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查痰点),既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又缩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误和治疗延误时间,是我国农村地区控制结核病疫情新的模式。我市2006年1月在全市6个县设置61个查痰点,目前已运作近3年。本文将全市2006—2007年间查痰点与县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涂片制作质量和镜检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高查痰点工作质量,使其在结核病控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姚霞 《中国防痨杂志》2009,31(3):135-139
目的评价医院、疾控中心共同合作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效果。方法实行由乡镇结核病防治点进行诊断、登记、管治的非中心化结核病控制模式,市疾控中心、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医院、乡镇结核病防治点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结果2002—2007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1494例,其中新涂阳728例。新涂阳登记率从2002年的14.78/10万上升到2007年的33.87/10万。2002—2007年登记的834例涂阳病人中,乡镇卫生院发现病人占总涂阳人数的62.5%。2002—2006年初治涂阳治愈率达到93.8%,复治涂阳治愈率达到86.8%。结论在农村地区设立结核病防治点,可以使结防战线哨口前移,重心下移,有利于病人的发现和督导治疗。在经费保障和加强督导管理的基础上,乡镇结核病防治点在病人发现和督导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集中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规范的集中推荐发现方式工作流程,使集中推荐发现方式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7种可疑肺结核线索对象标准,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果采用严格的集中推荐方法,利用3个月时间,在总人口755944人的县级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例;可疑线索对象中以咳嗽、咯痰≥3周或咯血或痰中带血者的结核病人检出率最高,为13.0%,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6%。结论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方式,不仅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福建省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合作(简称“医防合作”)开展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提高病人发现的效果。方法制订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结防机构在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的职责与任务,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协调,综合医院报告转诊,结防机构检查、追踪与报表收集;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结果55.5%的涂阳肺结核初诊病人来源于综合医院,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来源(P<0.01);结防机构涂阳肺结核病人检出率明显高于综合医院;2004—2007年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从42.8%到36.3%,结防机构追踪率从53.3%上升到95.2%,追踪到位率从53.4%上升到67.3%,总体到位率从59.1%上升到77.1%,(趋势χ2检验,P<0.01)。结论开展医防合作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方式,但合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全国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的人员现况,为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数据库中的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调查数据,对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709家县(区)级结防机构的设置、人员数量等进行分析。按照《全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简称“《规范》”)所规定的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数量配备标准,评价各地区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数达到配置标准的比例(达标率)。 结果2010年全国县(区)级结防机构中共有结核病专职防治人员24 646名。大部分以专科学历(包括大专和中专)为主,占73.7%(18 172/24 646),初级及以下职称占59.5%(14 659/24 646)。独立结核病防治所平均人员数量最多,为22.1名(6708/303);CDC下设非独立科室的平均人数最少,为4.7名(2456/519)。高级职称中,采用“定点医院”模式者的比例最高,为13.9%(444/3203);CDC下设独立科室的比例最低,为4.8%(467/9834)。在本科及以上学历中,采用“定点医院”模式者的比例最高,为40.1%(1285/3203);独立结核病防治所的比例最低,为13.5%(903/6708)。东部地区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数达标率为33.3%(272/817),要明显高于中部地区的27.4%(224/818)和西部地区的11.8%(127/1074)(χ2=133.49,P<0.0001)。 结论 全国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尚不足,要结合当地卫生资源状况,采用适宜方法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入户调查、集中推荐发现病人方式对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作用。 方法 采取政府组织、部门参与、开展健康教育,发动群众自报互报;镇村干部配合、乡村医生入户调查、登记常住人口,以当面询问与观察的方式发现线索患者,并集中推荐到指定医院初筛,疑似患者由结防机构定诊。 结果 成都市于2009年先后在9个区县入户登记应调查人数3 910 504人,实际调查3 817 928人,调查率97.6%,新发现活动性肺结核411例,其中新发涂阳172例,占41.8%;新发现活动性病例数与涂阳新病例数分别占同期CDC登记总病例数的23.8%和21.9%。 结论 适时开展入户调查集中推荐可疑者就诊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方法 。通过入户调查、集中推荐工作的实施,有利于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到基层;有利于提高群众推荐可疑者、可疑者主动就诊的积极性,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集中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规范的集中推荐发现方式工作流程,使集中推荐发现方式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7种可疑肺结核线索对象标准,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果采用严格的集中推荐方法,利用3个月时间,在总人口755944人的县级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例;可疑线索对象中以咳嗽、咯痰≥3周或咯血或痰中带血者的结核病人检出率最高,为13.0%,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6%。结论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方式,不仅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医疗机构痰检质控工作情况,探讨提高痰检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对全区综合医疗机构的督导记录和痰涂片复检质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07年53家基层综合医疗机构,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1313例,查痰698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403例,涂阳检出率5.8%。未查痰病人转至结防机构查痰597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030例,涂阳检出率34.0%。涂阴病人转至结防机构再查痰3940例,涂阳肺结核893例,涂阳检出率22.7%。结防机构查痰29048例,涂阳9896例,涂阳检出率34.1%,与综合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对综合医疗机构痰涂片检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复训,提高痰检质控质量,保证检出率,以达到提高涂阳病例发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适合贫困地区结核病控制的模式,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根据贫困地区特点,结合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借助实施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加大政府投入、社会多部门参与结核病控制、强化基层三级防控体系、医防合作、建立乡镇痰检点、实施多种形式的结防宣传、落实病人发现与化疗管理激励政策的综合防治模式。结果2003-2007年,政府加大对结核病控制工作投入,投入金额达880.76万元,是以往投入的1.52倍;肺结核病人接受结防宣传比例提高了24.4%;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转诊率和总体到位率分别提高18.4%和26.0%,可疑病人就诊率从1.8‰提高到3.2‰,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有所提高;乡镇痰检点检出了涂阳病人440例;新涂阳治愈率保持在94%以上。结论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多部门参与、发挥基层三级结防网络优势互补、医防合作、乡镇痰检点设立、实施多种形式健康促进和落实激励政策综合防控措施,对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高病人治疗管理质量和保持高治愈率在贫困地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校学生结核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校学生结核病疫情,为完善重庆市高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沙坪坝区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登记的820例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使用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发现方式对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确诊延迟的影响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登记率由2005年的144.00/10万(121/84 028)下降至2012年的29.47/10万(76/257 889),历年高校学生患者占全区总患者数的比率一直在10%以上。登记的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中66.34%(544/820)的患者为非肺结核可疑症状者;77.32%(634/820)的患者来源于转诊;33.09%(271/819)的高校学生患者就诊延迟;25.12%(206/820)的高校学生患者确诊延迟;不同发现方式对患者的确诊延迟率中追踪发现的患者确诊延迟率最高,达到71.43%(30/42)。 结论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校结核病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高校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采取进一步完善高校结核病防控体系、加强结核病健康促进、做好疫情监测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高校结核病患者发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开展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患者发现模式研究,促进高校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 方法 采用二手资料回顾的方法调查2006-2007年上海市杨浦区和松江区高校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开展情况,通过Excel 2007进行整理。对在治学生结核病患者、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人员、分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和校医务人员开展定性访谈,深入了解项目实施前高校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所得的资料采用MAXQDA软件进行整理、标记和归类。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在两区共17所高校开展干预研究,通过描述患者发现方式、计算患者登记率、空洞检出率、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中位数,就诊间隔时间≤14d患者比例及学生核心知识知晓率等,评价项目实施的效果。结果 项目实施前,两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片阳性患者登记率分别为11.0/10万和3.8/10万,97.8%(45/46)的学生患者通过因症就诊方式发现,症状出现至就诊间隔≤14d的患者比例为32.6%(15/46),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7.6%。项目实施后两区活动性和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提高到22.1/10万(χ2=15.89,P<0.0001)和6.0/10万,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提高到65.4%(6319/9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P<0.0001),症状出现至就诊间隔≤14d的患者比例上升到54.8%(51/93)。结论 上海市目前在两区高校实施的结核病患者发现模式有效促进了患者发现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