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血小板参数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预测价值.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86例为对象,(随访(1年)分为MACE组、无...  相似文献   

2.
李奕  张玲珑  曲秀芹 《医学信息》2009,22(12):2892-2893
目的观察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115例发生于12H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直接PCI治疗,并达到TIMI血流3级,观察治疗前后QT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QTd较正常显著延长(P<0.01),PCI成功后2天QTd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成功的PCI术能显著缩短AMI的QTcd,改善预后.QTcd可以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判定AMI再通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PCI术中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30例急诊PCI的心梗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及心理护理,术后的健康指导,为手术安全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QTd)可直接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心肌缺血时,QT离散度增大,缺血改善时,QT离散度缩小。本旨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急诊PCI对QT离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将其按照每组4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患者的满意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所花费的治疗费用也比对照组患者少,观察组经过治疗取得的患者满意程度大大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PCI治疗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减少患者治疗所用花费,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的效果和护理手段.方法 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重建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全部成功,但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心脏骤停而死亡.结论 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能挽救患者生命,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1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按PCI手术开始时间不同、梗死相关血管是否完全闭塞及梗死相关血管三种情况,对其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h内开通冠脉,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6~12h开通冠脉;血管完全闭塞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次全闭塞组;LAD组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多见,RCA组发生缓慢心律失常多见。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早期及血管完全闭塞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与梗死相关血管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PCI术后血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人PCI术后的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81例进行PCI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5.8mmol/L,≤7.2mmol/L,≤10.0mmol/L,≥10.0mmol/L,将患者分为4组(Q1到Q4),对各组患者术后的血糖水平与住院主要并发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Q1到Q4组,PCI患者住院的主要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和左心衰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依此递增。结论糖尿病患者行PCI的术后血糖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血糖控制水平与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出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oronary angiography-derived 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caIM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9月~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的患者541例。使用FlashAngio系统(苏州润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计算caIMR。按照住院或随访期间MACE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非计划性血运重建。采用COX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智谋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部就诊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状态平稳后采用智谋量表(Resourcefulness scale,RS)评估智谋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智谋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RS评分平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单核细胞亚群和MPA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血小板表面标志CD41的表达,利用绝对计数管中的荧光微球,进一步对单核细胞及3个亚群进行MPA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检验方法分析。结果 IPTE组CD14+CD16++单核细胞较非IPTE组明显减少,且占总单核细胞百分比下降。与非IPTE组患者相比,IPTE组MPA、各亚群与MPA以及结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各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PA结合比率以及各亚群MPA结合比率对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IPTE组患者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较非IPTE组患者显著减少,MPA结合比率及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合比率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对于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吉娟 《医学信息》2019,(13):176-178
目的 分析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患者双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术后予以双心护理,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院外用药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14%vs 9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 vs 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院外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91.43% vs 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40岁以下青年AMI患者,在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的同时,护理人员给予双心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院外用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PCI术后恢复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HDAC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且均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MACE组(28例)和非MACE组(6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HDAC1、BMP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事件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价血清HDAC1、BMP7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清HDAC1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MACE和MACE组患者血清TC、LDL-C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MACE组,MACE组患者血清HDAC1、TC、LDL-C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发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观察要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85例AMI患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焕 《医学信息》2019,(24):153-154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PCI术前加服氯吡格雷,术后高剂量维持,观察组术前加服替格瑞洛,术后常规剂量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术前、术后2、24、48 h)血小板聚集率、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及临床不良反应(心率衰竭、脑血管意外、心绞痛、脑缺血发作)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24、48 h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ST、Scr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治疗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肝肾损害,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PCI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7月~2014年1月行急诊PCI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50例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分为三组,65例为左前降支组(LAD),48例为右冠状动脉组(RCA),37例为左回旋支组(LCX)。观察150例患者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三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血管开通时间与再灌液心率失常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成功施PCI,其中65例发生RA,发生率为43.33%。65例RA患者中,LAD组28例,LCX组25例,RCA组12例。其中LAD组20例发生快速型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其他两组;RCA组及LAD组以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为主,与LA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中,40例(61.54%)血管开通时间≤6 h,25例(38.46%)血管开通时间为6~12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监测血压,针对不同梗死部位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提高PCI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急性前壁心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梗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247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122例(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5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是否出现心功能恶化将患者分为未恶化组(n=103)和恶化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相应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访1年,以心功能恶化引起的第一次再住院或全因性死亡事件发生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恶化组年龄、Scr、HbA1c、cTnI、MPV、BNP、梗死血管开通时间明显大/高/长于未恶化组(P<0.05),而LVEF明显低于未恶化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1岁、cTnI>2.26 ng/mL、MPV>12.15 fl、BNP>399.85 ng/L、梗死血管开通时间>92.18 min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溶栓后PCI和pPCI两种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pPCI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溶栓后PCI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LVEF、LVEDd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