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CPR)困难患者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7例心脏手术后因CPR困难应用ECMO救治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2~65岁,平均(54±7)岁,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全部患者均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MO辅助。结果:7例患者CPR时间40~65 min,平均(53±7)min,建立ECMO辅助后全部患者均恢复自主心律,ECMO辅助时间36~128 h,平均(85±26)h,监护室停留时间2~8d,平均(5±1)d。辅助24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BP)、血乳酸(Lac)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均明显改善。6例(85.7%)患者成功撤离ECMO辅助,其中3例(42.9%)存活出院,1例患者因无法脱机而死亡,3例成功脱机后因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4例患者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例进行肾替代治疗(CRRT)。结论:体外膜肺心肺复苏(ECPR)可以提供紧急生命支持,挽救部分常规方法复苏困难的心脏术后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体外心肺复苏(ECPR)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循环辅助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2019-04~2020-12在该院EICU收住的进行ECPR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各参数指标等.结果 26例患者中有9例成功从体外膜肺氧合(ECMO)撤机;6...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患者的临床资料、救治过程和预后情况,探讨影响ECPR患者复苏成功的因素,以及低血流时间对ECPR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ECPR的患者,依据是否复苏成功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探讨低血流时间即开始常规心肺复苏至体外膜肺氧合(ECMO)上机运转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中位年龄58岁,男性36例(58.1%),心脏骤停多发生在院内(55例,88.7%),主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37例,59.7%),经ECPR后存活出院16例,存活率25.8%。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的年龄较小[52(46,58)岁比63(55,69)岁]、初始心律为心室颤动的较多(43.8%比32.6%)、低血流时间较短[24.5(12,26)min比48(31,53)mi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少(50.0%比63.0%)、ECMO使用时间较长[5(4,6.5)d比0(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体外支持心肺复苏(ECPR)治疗院内心脏骤停(IH-CA)效果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IH-CA的ECPR患者,按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结果分为出院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所收集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辅助结果的预测指标。结果:共46例患者,37例男性(80.4%),平均年龄(58.2±12.8)岁,平均辅助时间(107.9±56.6)小时。25例成功脱机(54.3%),其中13例存活出院(28.3%)。ECMO辅助后12小时[(6.2±2.0)vs.(10.6±4.6)小时,P<0.05]和24小时[(4.6±3.2)vs.(7.2±4.7)小时,P<0.05]出院存活组乳酸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另外,出院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MO后,12小时乳酸是影响ECMO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1,95%CI:0.05~0.87,P<0.05)。结论:相比传统心肺复苏(CCPR),ECPR可明显提高IH-CA患者的生存率。ECMO辅助早期(24小时内)高乳酸以及辅助期间并发AKI可能与ECPR患者预后有关,另外,辅助后12小时乳酸是影响ECPR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38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高危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疗效。方法:术前评估病情,预防性植入ECMO,所有ECMO植入均由心内科介入医生穿刺植入,必要时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然后进行PCI,术中肝素化,观察ECMO转机情况,观察转速、流量,及时调整ECMO鞘管位置,术前、中、后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根据手术情况,决定ECMO是否术后即可拔除或维持,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2年随访。结果:所有患者PCI均获得成功,术中2例出现慢血流,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200μg,血流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症后均恢复;术后院内死亡3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12h因脑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合并室间隔穿孔、多脏器衰竭3 d后死亡;1例患者为左主干急性闭塞,择期PCI后,发生重度肺部感染,心原性休克,术后37 d死亡。院外随访1~2年,2例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其余33例存活,其中1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复查,1例出现支架内闭塞,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支架植入治疗成功。结论:ECMO辅助下高危冠心病患者PCI相对安全有效,但要积极预防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救治心脏骤停的患者中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进行体外心肺复苏治疗,以此研究其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定20例运用ECMO技术进行体外心肺复苏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时间选择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生存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ECMO辅助时间等指标参数与死亡患者相比。结果:20例运用ECMO技术进行体外心肺复苏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经抢救后,成功撤离辅助患者12例,8例患者生存出院;20运用ECMO技术进行体外心肺复苏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发生院内死亡12例,合并出血、合并感染例数分别:5例、6例;ECMO前最后1次的血肌酐、乳酸与血乳酸恢复正常的时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存组别的心肺复苏时间、ECMO辅助时间、ECMO辅助前最后1次乳酸、ECMO辅助前最后1次肌酐、体质量、ECMO治疗辅助流量、乳酸恢复正常时间、使用体外生命辅助支持恢复自主心律时间分别为:(45.55±21.11)min、116.50(56, 127) min、(5.66±2.11)mmol/L、(99.76±26.65)μmol/L、(64.55±10.11)kg、(3.47±0.66)L/h、(43.67±9.56)min、(20.33±1.23)min。结论:ECMO技术是体外心肺复苏治疗的重要手段,进行ECMO技术之前的血肌酐、乳酸与血乳酸恢复正常的时间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结局的重要依据指标。  相似文献   

7.
心脏骤停临床各科都会遇到,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CPR)的时间。发生于院外的心脏骤停因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施救,因而心肺复苏尤其是脑复苏成功率很低。我科近期抢救1例发生于院外的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心跳呼吸骤停40余min心肺脑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应用同侧股动脉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大直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指引导管,联合对侧股动脉与股静脉用于置入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穿刺策略,观察该置管方式对于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CHIP)完成PCI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共纳入7例患者,左侧股动脉与股静脉置入ECMO鞘管(动脉置管直径15F,静脉置管直径17F),右侧股浅动脉置入IABP(均为7F动脉鞘管),右侧股总动脉置入PCI股动脉鞘管(均为7F动脉鞘管),ECMO动脉及静脉穿刺处采用预置ProGlide血管缝合器止血,PCI和IABP股动脉穿刺处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术后针对股动脉、股静脉穿刺部位进行临床症状与体征评估,并全部进行血管超声检查,观察该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以及完成PCI手术的可行性,观察住院期间穿刺部位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57±12)岁,合并高血压5例(71%)、糖尿病3例(43%)、慢性肾病1例(14%)、高脂血症4例(57%)、卒中1例(14%)、外周血管疾病4例(57%)。双侧股动脉,左侧股静脉穿刺成功率100%,PCI手术完成率100%。仅一例患者术后超声检查发现股浅动脉穿刺部位发生皮下小血肿,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未观察到严重血管并发症。 结论 在CHIP患者中,当需要ECMO联合IABP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需要穿刺股动脉置入大直径指引导管完成复杂PCI手术的情况下,可采用同侧股浅动脉置入IABP,股总动脉置入大直径(7F)PCI动脉鞘管,对侧股动脉、股静脉置入ECMO的手术穿刺策略,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6例危重冠心病患者在PCI术中使用ECMO辅助,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基本情况、辅助原因、辅助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6例患者均在ECMO辅助下顺利完成PCI术,辅助时间34~96 min,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平均动脉压(MAP)70~90mm Hg,术中未出现心室颤动、呼吸心搏骤停、心脏压塞等PCI术中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分别置入支架2~4枚。1例患者因肾功能不全于PCI术毕通过ECMO管路连接超滤器行改良超滤以预防对比剂肾病。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停机并撤除ECMO,术后1~3 d心力衰竭的症状得到控制,可平卧,无心绞痛发作。1例患者术前合并肺部感染,因感染加重于术后1个月死亡,其余5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ECMO可以为危重PCI患者提供有效支持治疗,但需充分评估病情,及时适度应用。  相似文献   

10.
潘靖华  何长科  罗刚 《内科》2010,5(3):288-289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抢救的49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0.4%,死亡率为79.6%。院内和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0.8%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开始时间〈5 min和≥5 min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2.1%和4.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较低,尤其是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以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心脏骤停(SCA)患者的心肺复苏(CPR)是备受关注的临床课题,CPR时患者胸外按压时给与不给人工呼吸临床效果有无差异的研究报告较少。为此,我们收集心脏疾患致SCA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类患者CPR中人工呼吸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于老年女性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20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内科用ECMO辅助行PCI的老年女性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ECMO辅助时间、PCI情况、围术期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17日,美国心脏学会(AHA)与美国卒中学会(ASA)共同公布T2012年心脏病和脑卒中研究领域的十大进展:①延长心肺复苏(CPR)时间可挽救生命报告指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延长CPR时间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治疗心脏术后难治性心室颤动(refractory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RVF)的临床特点及病情转归,并行5年期随访,判断其应用价值和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26例因心脏外科术中或术后24h内出现RVF,并应用静脉-动脉ECMO(venous-arterial ECMO,V-A ECMO)技术进行抢救治疗的患者资料,并于2023年1月对出院患者经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生存情况和心脏功能状态。结果:26例患者中的23例行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因RVF于手术室中启动ECMO治疗,由体外循环中转为ECMO,另外3例不停跳旁路移植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于ICU发生难治性心室颤动,抢救性放置ECMO;26例均采用切开方式进行股动静脉插管,平均辅助时间(111.5±50.8)h。ECMO前电除颤7.5(5.8,9.3)次,辅助后自...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急诊介入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CPR)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疗效。方法91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9例经过CPR,对CPR所需时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支架置入CPR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PR所需时间1~10min平均(4.9±2.5)min。梗死相关血管左前降支近段闭塞5例,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2例,冠状动脉斑块2例。每支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置入支架1枚,前向血流TIMI 3级。脑复苏不全0例,应激性溃疡2例。结论急诊PCI治疗CPR后AM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院内抢救的247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萨勃机进行心肺复苏(萨勃机组,n=112例)和采用标准心肺复苏法进行复苏(标准复苏组,n=135例),除颤、药物应用等基本相同。比较两种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抢救开始前的临床状况(年龄、性别、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病因类别等均无显著差异,萨勃机组复苏成功率(46.4%)和患者存活率(16.1%)均显著高于标准复苏组(分别是11.1%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萨勃机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优于标准心肺复苏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4例院外心脏骤停(CA)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成功经验。表明如心肺复苏(CPR)及时和复苏后期处理得当,长时间CA(35’,40’)有可逆性;并就CA的高危因素,原因和机理及CPR中的一些关健点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心肺复苏(CPR)救治儿童心搏骤停(C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因CA接受ECMO辅助CPR治疗的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疾病、CPR前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估(pSOFA)评分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CPR至ECMO转流时间间隔、ECMO置管方式、ECMO运行时长、ECMO撤离成功率、出院存活率以及ECMO转流前和转流24 h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结果 8例接受ECMO辅助CPR治疗的CA患儿中,死亡5例,存活3例,ECMO撤离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均为37.50%(3/8)。原发疾病7例为暴发性心肌炎,1例为脓毒性休克。3例患儿为右侧颈内静脉/颈动脉切开置管,5例患儿为股静脉/股动脉置管。ECMO运行中位时长为50.50(3.00,210.00)h, CPR至ECMO转流最短时间间隔为18 min,最长为150 min。转流后6例患儿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辅助治疗,4例行左心减压。ECMO相关并发症包括出血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6例,溶血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输血治疗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ECMO治疗的成年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如在ECMO治疗过程中发生大量失血(出血量>20ml/kg),则进行输血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将其分为输血组(n=45)和未输血组(n=3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输血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者占比、ECMO治疗前进行心肺复苏者占比和ECMO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高于未输血组,ECMO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ECMO治疗后Hb、RBC、PLT、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低于未输血组(P<0.05...  相似文献   

20.
体外心肺复苏是难治性心脏骤停(CA)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发展迅速, 然而国内外体外心肺复苏技术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医疗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体外心肺复苏技术需要多学科协作完 成。随着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妊娠、创伤、主动脉夹层的CA患者使用体外心肺复苏技术也可能获得良好预 后。成人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