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55岁人群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库,分析中国≥55岁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归因于13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11种CVD负担。分析指标主要为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结果: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死亡率为233.34/10万,DALY率为4 388.85/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5.97%和35.47%。2019年归因于高钠饮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02.81/10万和2 178.80/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7.09%和41.62%,但在各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中高钠饮食的顺位仍排名第一。归因于低蔬菜饮食、低纤维饮食和低水果饮食的CVD负担顺位在2019年明显下降。年龄越大,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负担越大,2019年≥85岁组人群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3 012.21/10万和25 650.51/10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男性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286.94/10万和5 6...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全球、中国和津巴布韦血吸虫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我国制定津巴布韦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数据库,比较1990、2019年全球、中国和津巴布韦年龄标化血吸虫病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对1990—2019年上述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1990—2019年全球、中国和津巴布韦血吸虫病疾病负担与社会人口指数(SDI)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9年,全球年龄标化血吸虫病患病率、死亡率、DALY率分别为1 804.95/10万、0.14/10万和20.92/10万,中国分别为707.09/10万、0.02/10万和5.06/10万,津巴布韦分别为2 218.90/10万、2.39/10万和90.09/10万。随年龄增长,2019年全球血吸虫病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国和津巴布韦血吸虫病患病率和DALY率呈先急剧上升、后波动下降趋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国部分的结果,选择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DALY率作为分析指标,并采用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死亡率和DALY率进行标化,分析2019年中国由于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CVD疾病负担,并比较了1990年与2019年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结果:2019年,中国CVD死亡中20.02%是由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归因死亡人数和DALY分别为91.57万例和2 094.71万人年,男性的归因DALY是女性的1.7倍;2019年因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CVD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增长62.86%,标化DALY率增长了56.54%,其中男性的增长率(66.59%、61.03%)均高于女性(56.51%、49.17%)。2019年75岁及以上人群因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CVD死亡人数最多,达42.68万例,而60~74岁年龄组人群导致的DALY最高(824.88万人年);归因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DALY、死亡率和DALY率均有所增长,且各年龄组男性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2019年不同省级行政区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的CVD疾病负担存在差异,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河北(86.13/10万、1 859.91/10万)和中国香港(11.28/10万、279.03/10万)。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9年室外PM_2.5暴露给中国带来的CVD疾病负担更沉重,且存在性别、年龄组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209.24/10万;心脑血管病DALY、YLL和YLD分别为87.56、73.36和14.2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58.05%、44.24%和213.47%;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3552.24/10万和2988.01/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47.90%和52.43%,标化YLD率为564.23/10万,较1990年增加5.10%。2016年,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76万例和2.37万例;DALY分别为39.63和39.36万人年,较1990年(DALY分别为33.02和16.27万人年)分别增加20.02%和141.92%。结论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重,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显著;脑血管疾病的伤残负担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负担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不同性别及年龄组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并对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9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 623.71/10万、0.20/10万和10.04/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降低了42.03%、79.38%和80.21%,并且女性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低于男性。2019年发病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20~<54岁年龄组,分别为2 285.85/10万和10.53/10万,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5岁年龄组,为0.52/10万。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呈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9%、-5.2和-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1990—2019年中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数据,通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绝对数及其年龄标化率、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EAPC)来分析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990~2019年,全球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ASDR)(EAPC=-3.65,95%CI:-3.86~-3.44)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3.60,95%CI:-3.78~-3.41)及中国相应的ASDR(EAPC=-5.78,95%CI:-6.17~-5.38)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5.97,95%CI:-6.32~-5.62)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略高于女性,75~89岁时达到峰值。菲律宾相应的ASDR和年龄标化DALY率增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0.87(0.21~1.54)和1.32(0.60~2.03)],沙特阿拉伯降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18.48(-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退行性二尖瓣病变(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 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指标, 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DMVD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61.2、27.0、0.129万例, 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09.0%、199.1%和13.2%。2019年DM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8.1/10万、12.7/10万和0.075/10万, 与1990年相比, 变化率分别为32.6%、42.8%和-54.1%。另外, 2019年的数据还显示, 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0.1(181.5~198.9)/10万、女性262.0(250.3~273.9)/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10.5(10.0~11.0)/10万、女性14.9(14.3~15.6)/10万];DMVD患病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分析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描述1990年和2017年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的年龄、性别分布。结果 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年龄别标化死亡率(0.29/10万~1.95/10万)和年龄别标化DALY率(16.10/10万~91.31/10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DALY、YLD、YLL指标均高于女性。2017年中国艾滋病死亡数、DALY值以15~49岁组最高。1990-2017年50岁及以上组艾滋病死亡数、DALY值平均增速要高于50岁以下组。结论中国艾滋病负担呈升高趋势,青壮年人群受到威胁最为严重,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是降低艾滋病死亡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非风湿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NR-CAVD)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全球NR-CAVD数据,通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NR-CA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中国NR-CAVD的患病人数、新发病例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6.8[95%不确定区间(UI):68.8~106.5]万例、5.5(95%UI:4.4~6.7)万例和2 799(95%UI:2 225~3 396)例,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例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分别为65~69岁和55~59岁。2019年中国NR-CA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42.7(95%UI:34.0~52.1)/10万和2.6(95%UI:2.1~3.2)/10万,且男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均高于女性。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NR-CA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及发病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年龄标化死亡率相对稳定,而DALY率呈下降趋势,且中国NR...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2型糖尿病(T2DM)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 采用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等指标评估疾病负担, 采用对数转换的线性回归模型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T2DM疾病负担和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同时与全国、世界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地区进行比较。结果 1990—2019年, 浙江省T2DM所致YLL率、YLD率和DALY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变化率分别为0.50%、2.53%和1.92%。2019年浙江省T2DM所致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152.90/10万、399.35/10万和552.25/10万, 其中70岁及以上人群组最高, 15~49岁组最低。2019年男性YLD率(403.30/10万)和DALY率(555.57/10万)高于女性(395.16/10万、548.74/万), 男性YLL率(152.26/10万)略低于女性(153.58/10万)。1990—2019年浙江省标化YLL率、YLD率和DA...  相似文献   

11.
卒中和高血压 根据杨功焕教授等对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及危险因素研究(GBD2010)中国内的数据,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2010年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是我国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的最重要原因。不健康饮食、高血压和吸烟是构成我国DALY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990~2019年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T2DM)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和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及年龄标化率等分析1990~2019年我国T2DM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我国T2DM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为9001.8、373.9、16.8万例,较1990年增长159.7%、96.5%和162.8%;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4496.4/10万、201.1/10万和9.2/10万,较1990年增长22.5%、15.4%和6.3%。另外,2019年数据显示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4902.4/10万,女性4089.4/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212.7/10万,女性189.2/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10.5/10万,女性8.5/10万)。1990~2019年,与T2DM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中排名前5位的由高血糖(8.63/10万)、室内空气污染(1.52/10万)、高体质指数(BMI)为(1.25/10万)、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方法收集国家癌症登记中心发布的2006~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计算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比较老年人和中青年发病率、死亡率、每千人PYLL、每千人DALY。结果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为1 054.59/10万和786.53/10万分别是中青年(128.85/10万、58.14/10万)的8.18倍和13.53倍;老年人恶性肿瘤每千人PYLL(29.50年)和DALY(57.44年)分别是中青年(12.49年、11.82年)的2.36倍和4.86倍;男性老年人(34.80年,73.43年)每千人的PYLL和DALY分别明显高于女性(24.02年,41.95年);农村地区每千人PYLL和DALY(36.86年,66.64年)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6.51年,56.11年,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严重,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应加强老年人肿瘤的综合防治研究,有效减轻老年人肿瘤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4.
杨丽萍 《地方病通报》2021,36(3):44-46,63
目的 分析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常住居民死亡特征,研究疾病负担,为定西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2019年定西市死因监测常住人口死亡资料,采用EXCEL2007计算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分析死因顺位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9年定西市常住居民粗死亡率、标化率分别为438.99/10万和404.92/10万,粗死亡率男性为494.95/10万、女性为381.2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x2=208.575,P<0.01),全人群年龄别死亡率10岁~组最低,在10岁~组以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之后逐渐升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全死因的90.68%,全死因PYLL为60 659.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4.90年;潜在减寿率(PYLLR)前十位的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道路交通事故、缺血性心脏病、胃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意外中毒、自杀及后遗症、先天性心脏异常、肺癌.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构成定西市居民疾病负担的绝大部分;应制定重点综合防控策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6月,《Lancet Neurology》杂志发布了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荟萃分析:与1990年相比,尽管中国卒中的每10万人年龄标准化残疾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降低了33.1%,但卒中是中国寿命损失年的第一位死因,与缺血性心脏病一样成为中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1]。缺血性卒中占急性卒中的85%,其中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占2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4年居民心血管病死亡负担,为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控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的相关研究方法,估算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状况和伤残损失寿命(YLL)。结果 :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2.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78.26/10万,占总死亡的46.95%(38 797/82 641)。心血管病YLL为317 812.67人年,每千人YLL为23.99人年,其中男性每年人YLL高于女性(30.59 vs.17.34人年)。从分病种来看,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高,分别为10.87、5.75和4.44人年;而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低,分别为0.34、0.28和0.19人年。结论: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负担重,且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揭阳市人群中肝癌的分布,为病因学研究指明方向。 方法 我们将揭阳市1981-1990年死于肝癌的居民死亡登记卡片,按揭阳的21个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标化率用国家1982年公布人口构成计算,显著性检验用二个标化率比较。 结果 揭阳市1981-1990年死于肝癌共3257人,累计人口数13233148人,年平均死亡率24.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24.1/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30.3/10万。10年中男性累计死亡数2471人,年平均死亡率35.99/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38.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49.2/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12.3/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111.0/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14.0/10万。男女之比为3.5:1。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平原地区死亡率略高于丘陵地带。 结论 揭阳市是广东省肝癌发病较高地区,死亡率有上升现象。死亡率较高地方是榕江沿岸,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疾病负担,为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2010年至2019年死因监测数据,描述户籍人口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YLL)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结果: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结核病控制与研究工作展望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中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 2 2个国家之一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结核病流行趋势令人关注 ,卫生部已决定在 2 0 0 0年进行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旨在新世纪来临之际 ,掌握我国结核病流行之现状和趋势。回顾 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中国结核病疫情在全球仍属高流行地区 ,疫情呈三高一低 ,即患病率高 (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5 2 3/ 10万 ,菌阳患病率为 177/ 10万 ,涂阳患病率为 134/ 10万 )、死亡率高 (结核病死亡率为 2 0 9/ 10万 ,肺结核死亡率为 19 3/ 10万 )、耐药率高 (初始耐药率为 2 8 1% ,继发耐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省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队列包括年龄≥40岁的有代表性的男女性样本13267例,基线调查时间为1990年,于1999和2000年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9.0%。结果浙江省40~64岁人群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分别为:326.21/10万人.年、100.97/10万人.年、89.87/10万人.年。与未患高血压病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冠心病、脑卒中急性事件的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96、6.96;高血压患者的总死亡以及心脏病、脑卒中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2.6和6.9。结论肿瘤、心脑血管病是浙江省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降低人群疾病死亡负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