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高原藏族与平原汉族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高原地区藏族人群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并与平原地区汉族人群患病情况比较,为两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1:1的比例,分别选择居住在理塘县(海拔4000m以上)藏族及成都市(海拔500m)汉族被调查者各284人,调查其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测定其血压和血脂。结果与汉族相比,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而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偏低;藏族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低于汉族,但低HDL—C血症患病率高于汉族,混合性高脂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与汉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应大力加强对高原高危人群的检查及干预,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降低高原藏族人群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了解四川省高原地区藏族人群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并与平原地区汉族人群患病情况比较,旨在为两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作者按1:1的比例,分别选取居住在理塘县(海拔4000m以上)藏族健康人员284人,在当地居住时间〉5年,年龄(21~72)(49.44±12.37)岁;男性150人,女性134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血脂异常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2012年度参与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162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男性医务人员TC、TG、LDL-C水平,20~29岁组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其他3组(Pd0.05,P〈0.01),30~39岁组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40~49岁组及50~59岁组(P〈0.05,P〈0.01);20~29岁组及30~39岁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40~49岁组及50~59岁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女性医务人员各年龄组间TC、TG、LDL-C水平均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HDL-C水平各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C、TG、LDL-C异常率与年龄增长呈显著或非常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某医院医务人员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引起医院相关部门的重视;男性和女性医务人员在49岁后均应注意检查血脂情况,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利用超声检查男女脂肪肝报道不少,但对城(城镇)、乡(以牧业为主),按哈萨克族(哈)和汉族(汉)年龄段分组的报道少见。本文总结了我站门诊及阿勒泰地区基层医院应用B超检查城乡哈、汉族男女之间各年龄组脂肪肝患病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 无特殊症状健康查体者6169例,其中男2904例,女3265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岁。在同一个年龄组中哈、汉例数及男、女比例数基本相近。 使用 SDL-32型线阵 B超仪,探头频率 3.5MHz。受检者取仰卧位,探查肝左、右叶,测量肝右叶横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人及高原移居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 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术,观察了5例高原世居藏族及5例移居汉族在静息吸入室内空气、100.0%纯氧及14.0%低氧后的肺动脉压变化. 结果:5例高原世居者及4例高原移居者的静息肺动脉压在平原值的正常范围内,仅有1例高原移居者出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吸入14.0%低氧时,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均存在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其中移居汉族在吸入低氧1 min时,肺动脉压即明显升高;而世居藏族在吸入低氧3 min后,肺动脉压才开始上升.相反,世居藏族在停止吸入低氧1 min后,增高的肺动脉压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移居汉族在停止吸入低氧10 min后,增高的肺动脉压才恢复正常. 结论:适应良好的高原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未发现有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而高原世居者及移居者均存在低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但二者的这种增压反应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的胎盘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方法采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的胎盘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达差异以≥1.5或≤0.67为标准时,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相比,Itga5基因(integrinalpha 5)的表达下调。结论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相比,胎盘组织的Itga5基因的表达降低,可能是高原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世居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m)藏族和汉族7~18岁健康学生1460人手腕部X光片的分析,研究两民族在高原环境下骨发育的规律和异同。本文资料表明:高原藏族青少年手和腕部骨的发育,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及长骨干骺愈合顺序均与汉族青少年相同,在时间上一般提前于汉族1~2年。籽骨的出现或手末节指骨的干骺愈合,两族基本一致,可作为预测月经初潮的指标。本文讨论了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和携带氧气。红细胞系统的检测指标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高原环境中氧含量低于平原环境,当平原人群进入高原环境后,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氧供不足,为适应机体对氧气的需求,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从而提高携氧能力,导致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高原医学杂志》2013,(1):24-24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IIb)、红细胞压积(HCT)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指标。世居平原的居民进入高原环境后由于大气压低,氧分压随之下降,氧供不足,导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以增加携氧能力,表现为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增加,以摄取更多的氧为机体利用。本文旨在了解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世居平原汉族人群以及高原返回平原汉族人群RBC、Hb、HCT的差异及探讨其影响因素。作者随机选取西藏民族学院男生352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移居高原后其心脏结构、心功能、肺动脉压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从内地平原移居至西藏高原多年(移居高原时间:28.88年±9.76年)的汉族人群,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疾病共67例为移居高原组,并随机选取内地平原健康者61例为平原对照组。分别检测其心脏结构、心脏功能、肺动脉压和瓣膜口血流速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原心血管适应问题。结果:移居高原组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均显著大于平原对照组(P〈0.001),而且移居高原组内肺动脉收缩压与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0,P=0.011;r=0.403,P=0.005)。移居高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8)、而心脏指数明显低于平原对照组(P=0.036)、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值两组无明显差异。移居高原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二尖瓣舒张期血流A峰、三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三尖瓣舒张期血流A峰均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P=0.000)。结论:本研究表明,汉族人群移居高原多年后其心脏结构、心功能、肺动脉压、瓣口血流速度等指标均发生了显著的高原适应性变化;而且研究表明移居高原者心脏增大与肺动脉收缩压升高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世居藏族产妇与移居汉族产妇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和胎盘系数,了解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检测和比较生活在海拔3480m高原的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初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并与平原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比较移居高原汉族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结果:移居汉族初产妇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显著高于世居藏族(P<0.01);世居藏族初产妇胎盘重量与移居汉族初产妇无显著差别(P>0.05)、新生儿体重高于汉族,差异有显著性(P<0.01);移居汉族初产妇胎盘系数显著高于世居藏族(P<0.05)。移居汉族初产妇胎盘重量和胎盘系数显著高于移居汉族经产妇(P<0.01),二者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别无显著性(P>0.05);藏族新生儿体重与平原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移居汉族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高原分娩的新生儿体重低于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胎盘系数显著高于世居藏族,说明高原环境影响移居汉族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高原环境对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以利于加强移居者围产期保健,降低高原缺氧环境对移居者胎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原医学杂志》2013,(1):27-27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初步证明了藏族在高原人类群体中已获得了最佳的高原适应性,而平原人在快速移居高原时,人体会出现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而产生的各种生理机能的代偿性改变,其改变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低氧环境适应的能力。本文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旨在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关部队高海拔地区进驻期间发病情况调查报告较少。我们对某部官兵由海拔1200m地区进驻4 200-4 300m高原驻防期间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了微量指血法测定了青海天峻地区(海拔3460m)的世居藏族、移居汉族和西宁地区(海拔2260m)以及苏州市(海拔5.8m)共359健康人的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RBC—SOD)结果表明:①世居藏族成人RBC—SOD较移居汉族低,其中青壮年组差异显著(P<0.01),中老年组差异不明显(P>0.05)②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中、老年人体内RBC—SOD活性降低(P<0.01)。③随增龄RBC—SOD活性下降(P<0.01)。本文对上述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手术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部分病例处理难度大[1~4],我院位于哈萨克族聚居区,哈萨克族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有其特殊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短暂的高原低氧环境可以使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而长期的高原低氧改变则不仅可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心脏结构都可出现改变。长期移居高原的汉族人群,在返回平原多年后其心脏结构和功能能否得以恢复。本文旨在观察长时间移居西藏高原后返回平原3年以上的汉族人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高原急性或慢性低氧均可引起人类肺动脉压力升高。下降至平原后,升高的肺动脉压力又降至正常。急性缺氧所导致的肺动脉压升高,在缺氧解除后。肺动脉压可迅速恢复正常,这一现象称之为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hypoxic pulmonary pressure response,HPPR);而慢性缺氧可致肺动脉压长期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称之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HPH可以导致右心室的后负荷增加和右心室肥大,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高原心脏病,因此HPH及HPPR对于了解高原适应及高原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本研究对比观察了高原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的HPPR及HPH。作者随机选择10名高原健康志愿者。均为男性,其中5名受试者为世居藏族,5名为从平原地区移居至高原地区(海拔3658m),生活(2~7)年的汉族,依据病史、查体、胸部X线及心电图等检查判定为健康人。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术,观察他们在静息吸入室内空气、100.0%纯氧及14.0%低氧后的肺动脉压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中国西北高原汉族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的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类型贫血患者RET的数量变化.方法:选取2018-06~2020-06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世居西北高原(海拔≥1 500 m)地区的汉族健康体检者335例,按年龄分为年轻组(18~40岁)、中年组(4...  相似文献   

19.
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大气压低、低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和紫外线照射量多等,而且文化生活较单调,交通落后,信息较闭塞,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平原驻训部队急进高原后,需面对这一特殊环境,官兵心身健康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对2012年7月某部急进高原驻训部队官兵1140例3周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急进高原初期疾病分布状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原医学杂志》2009,(2):45-45
本文旨在对高原环境下脾脏增大与种族、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关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脾脏增大情况及原因。作者选取1846例体检人员,其中男1143例,女703例;年龄(23±64)(45.1±17.5)岁;藏族1200例,男742例,女458例;汉族646例,男400例,女2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