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科住院患儿父母二元应对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对326例儿科住院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住院患儿父母二元应对得分为(127.85±3.3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主要照顾者、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照护负担和育儿胜任感是儿科住院患儿父母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儿科住院患儿父母二元应对处于较高水平,护理人员应对住院患儿父母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心理一致感与疾病不确定感及家庭功能的关系,分析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估患者心理一致感、疾病不确定感和家庭功能现状,重点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的SOC评分、MUIS评分、FAD评分分别为(61.85±8.62)分、(93.93±15.27)分、(134.56±21.97)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心理一致感与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功能呈负相关(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一致感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52.79%。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一致感与疾病不确定感及家庭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家庭功能不仅可以通过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影响疾病不确定感,而且还可以直接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228例肿瘤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修订版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和中文版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CHIP)收集和评估肿瘤患儿父母一般资料、心理韧性、疾病不确定感及医学应对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肿瘤患儿父母CD-RISC-10得分与PPUS得分、CHIP得分的相关性;根据Baron和Kenny的中介及调节效应分析心理韧性在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28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95.61%。家庭月收入<5 000元、医疗费用自费肿瘤患儿父母的CD-RISC-10得分和CHIP得分均低于家庭月收入≥5 000元、医疗费用非自费的肿瘤患儿父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5 000元、医疗费用自费肿瘤患儿父母PPUS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5 000元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哮喘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和家庭管理方式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修订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和哮喘患儿家庭管理方式测评量表对220名哮喘患儿父母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哮喘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为(76. 15±14. 28)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哮喘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得分为(213. 78±44. 50)分,接近于适应型;哮喘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家庭管理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 0. 01)。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为哮喘患儿父母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支持,以降低哮喘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帮助患儿父母建立适应和乐观型家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照护图对胆道闭锁手术患儿家庭出院准备度和父母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行胆道闭锁手术的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照护图干预,比较2组家庭出院准备度和父母育儿胜任感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出院准备度及父母育儿胜任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8.353,P<0.001;t=7.786,P<0.001)。结论 照护图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胆道闭锁手术患儿家庭出院准备度和父母育儿胜任感水平,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母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5月入住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愈出院的40例早产儿母亲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6月—10月入住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治愈出院的40例早产儿母亲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N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希望水平、育儿胜任感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希望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试验组早产儿母亲育儿胜任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提高其希望水平,增强其育儿胜任感,有利于早产儿顺利从医院过渡至家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1名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采用Pearson分析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为(72.30±11.48)分;应对方式量表中积极应对维度的得分为(22.10±6.53)分,消极应对维度的得分为(10.18±4.16)分。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可以影响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引导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8.
韩紫慧  霍瑞娣 《循证护理》2024,(9):1661-166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卒中后抑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智谋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对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的1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智谋、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得分分别为(75.30±13.40)分、(72.30±14.98)分、(2.33±0.69)分;智谋与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0.597,均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呈正相关(r=0.612,P<0.05);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74,占总效应的29.7%。结论:脑卒中病人智谋在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间存在中介效应,护理管理者应及时评估脑卒中病人智谋水平,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缓解其疾病不确定感和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肿瘤患儿父母11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父母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49.47±9.87)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为(38.12±7.5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家庭居住地、治疗方案知晓程度及患儿确诊情况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维度间均呈负性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患儿治疗方案知晓程度、患儿确诊情况、支持利用度进入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回归方程(P0.05),共能预测总变异的44.6%。结论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父母对患儿治疗方案知晓程度、患儿确诊情况和支持利用度是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儿父母的认知水平,多方面为其提供与患儿疾病相关的信息,从而减轻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疾病感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为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和修订疾病感知问卷, 应用便利抽样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1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进行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验证疾病感知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52.21 ± 7.67)分, 健康行为得分为(63.77 ± 9.40)分, 疾病感知得分为(127.70 ± 26.19)分。健康行为及各维度包括运动、服药、指令、营养、责任、烟酒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值为- 0.762~- 0.411, 均P<0.01), 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r值为0.689~0.912, 均P<0.01)。疾病不确定感可显著负向预测健康行为(β = - 0.71, P<0.01);疾病不确定感也可显著负向预测疾病感知(β = - 0.85, P<0.01)。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年白血病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状态焦虑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发生率为78.0%,焦虑得分为(43.71±11.26)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62.05±19.41)分;社会支持得分(38.46±7.99)分。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361,P<0.05),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64,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96,P<0.05)。社会支持在青年白血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中中介效应为0.21,占总总效应的46.7%。结论 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处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在青年白血病患者焦虑和疾病不确定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衡阳市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创新产科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2例产褥期妇女进行调査。[结果]302例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的总分为(69.15±9.13)分,效能分量表和满意度分量表得分分别为(34.25±5.47)分、(28.12±6.33)分。[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与产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479,P0.01)];产次、产后抑郁评分、家庭月均总收入是影响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的主要因素。[结论]衡阳市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产次、产后抑郁评分、家庭月均总收入是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病人个人掌控感、家庭功能和糖尿病痛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掌控感在家庭功能与糖尿病痛苦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水平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糖尿病痛苦量表,对231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总分为(37.75±11.39)分、家庭功能得分为(7.33±2.04)分、个人掌控感得分为(25.28±5.37)分;糖尿病痛苦与个人掌控感、家庭功能呈负相关(均P<0.001),家庭功能与个人掌控感呈正相关(P<0.001);个人掌控感在家庭功能与糖尿病痛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35.15%。结论:个人掌控感和家庭功能均是糖尿病痛苦水平的负向预测因子,家庭功能可以通过个人掌控感间接影响糖尿病痛苦。提示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庭成员对2型糖尿病病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提高病人的个人掌控感,进而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通过便利抽样法对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6名PICU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ICU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94.41±16.26)分,4个维度得分为不明确性(39.15±8.81)分,复杂性(29.23±4.95)分,信息缺失性(14.59±3.02)分,不可预测性(11.45±2.63)分,处于中等较高水平。焦虑得分为(38.01±9.54)分,阳性者26例,占27.1%,其中轻度焦虑16例,中度焦虑5例,重度焦虑5例。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07,P0.05)。[结论]PICU患儿父母存在较高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行及时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支持,从而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减缓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口腔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的社会疏离、病耻感、心理弹性和家庭功能总分分别为(39.40±7.15)分、(57.00±12.03)分、(25.77±6.61)分、(6.96±1.66)分;社会疏离得分与病耻感总分呈正相关(r=0.650)、与家庭功能(r=-0.594)、心理弹性总分(r=-0.624)呈负相关(P<0.001)。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对社会疏离的直接效应为0.22,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均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5和0.03。二者连续路径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2。结论 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和社会疏离均为中等水平,病耻感可直接或通过家庭功能和心理弹性间接作用于社会疏离感,医护人员应采取干预措施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母亲亲职压力现状,探讨心理资本、家庭功能、家庭复原力与其亲职压力的相关性,并分析心理资本在家庭功能、家庭复原力和亲职压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月-2022年12月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46名肾病综合征患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家庭复原力量表和亲职压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246名肾病综合征患儿母亲心理资本得分为(64.27±11.64)分,家庭功能得分为(126.82±27.46)分,家庭复原力得分为(122.92±21.81)分,亲职压力得分为(95.38±12.27)分。(2)不同文化程度、子女数、婚姻状况、医疗费支付方式、家庭结构、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患儿年龄的肾病综合征患儿母亲亲职压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肾病综合征患儿母亲心理资本、家庭功能、家庭复原力与亲职压力分别呈负相关(r=-0.649、-0.588、-0.614,P<0.01),心理资本与家庭功能、家庭复原力分别呈正相关(r=0.618、0.744,P<0.01),家庭功能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住院早产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减轻住院早产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早产儿及其父母一般资料问卷、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于2017年3月—2017年10月对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父母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住院早产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为(86.24±12.52)分,其中平均得分最高的为不可预测性维度(3.69±0.68)分;住院早产儿父母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为(2.11±0.54)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为(1.31±0.48)分;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早产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减轻住院早产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应对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和疾病应对方式进行评价,并运用AMOS 22.0构建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动脉瘤介入术患者CD-RISC总分为(49.12±5.31)分,MUIS-A总分为(87.46±6.58)分,SCSQ问卷积极应对评分为(20.54±2.37)分、消极应对评分为(19.35±2.1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和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AMOS 22.0构建模型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疾病应对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452,直接效...  相似文献   

19.
宇丽  王维利  汤玉霞  周其莲  胡鹏 《护理学报》2016,23(23):44-47,48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积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对190名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父母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对190例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两者间相关性。结果190名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2.33±11.77)分,焦虑得分为(38.71±6.93)分,其中轻度焦虑有90名,占47.4%。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和不明确性、缺乏澄清、缺乏信息维度得分与焦虑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使用频率、作用程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存在焦虑情绪,医护人员需鼓励患儿父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焦虑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与健康素养、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慢性肝病问卷、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于2020年1-5月对28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84.21±18.01)分,健康素养得分(85.52±18.46)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85.06±10.84)分;肝硬化患者健康素养、面对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77,P<0.01; r=0.77,P<0.01),疾病不确定感、回避、屈服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88,P<0.01; r=-0.83,P<0.01; r=-0.84,P<0.01)。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有直接效应,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是健康素养影响生存质量的中介变量。结论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护理人员要重视健康素养水平和疾病不确定感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