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  张静  龚财判  冉茂霞  沈宏春 《中成药》2024,(4):1177-1181
目的 考察益肾理血泄浊汤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理血泄浊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eGFR、BUN、Scr)、钙磷代谢指标(Ca、P、iPTH)、骨代谢指标(FGF23、TRACP、β-CTX)、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UN、Scr、P、iPTH、骨代谢指标降低(P<0.05),eGFR、Ca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肾理血泄浊汤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紊乱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调节钙磷代谢和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予益肾泄浊方和别嘌呤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尿酸(UA)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UA水平显著下降(P0.05),eGF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U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Scr及eGFR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Scr、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功能,其升高eGFR的作用并非依赖UA的降低;对于GFR下降的患者,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虽能降低UA水平,但并不能使患者的肾功能受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肾清浊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肾阴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清浊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BUN、Scr、eGFR)、Nrf2、HO-1、CAT、安全性指标变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考察Nrf2、HO-1、CAT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UN、Scr降低(P<0.05),eGFR、Nrf2、HO-1、CAT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Nrf2、HO-1、CAT与Scr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肾清浊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肝肾阴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泄浊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方法:选择CKD 3、4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益肾清利泄浊中药汤剂并随证加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定量(UTP)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UN、Scr、eGFR、UT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泄浊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降浊解毒胶囊联合机器法结肠透析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降浊解毒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降浊解毒胶囊联合机器法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医症状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eG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8%(39/47),高于对照组的63.64%(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降浊解毒胶囊联合机器法结肠透析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控制其肾脏病进展恶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补血方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通络补血方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对两组Hb、RBC、HCT、SF、Scr、BUN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Hb、HCT、RBC、S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补血方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Scr、BUN指标,同时可提高患者外周RBC、Hb、HCT、SF水平,纠正机体贫血症状,改善铁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泄浊益肾方治疗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泄浊益肾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估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5.00%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UN、Scr、UA、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泄浊益肾方在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具有较高疗效及安全性,其既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还能降低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益肾健脾方对中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方对慢性肾脏病脾肾气虚证3,4期(CKD 3,4期)肾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CKD 3,4期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益肾健脾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1次/d;维D2乳酸钙片,0.16 g/次,1次/d。益肾健脾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肾健脾方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每月对脾肾气虚证进行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Ca、血清磷(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和瘦素(LP)水平。结果:益肾健脾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2.5%,优于对照组30%(P<0.05);益肾健脾组BUN,SCr和24 h Upr比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益肾健脾组S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3个月益肾健脾组脾肾气虚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益肾健脾组血清Ca高于对照组,iPTH、血清磷P和BG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P和LP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益肾健脾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健脾方能改善CKD 3,4期患者肾功能,并对骨代谢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露艳 《四川中医》2020,38(6):107-109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Scr、BUN)、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减轻炎症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益肾泄浊方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为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的参考方案。方法将60例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各30例。两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益肾泄浊方灌肠,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前白蛋白(PA)的水平。结果高浓度组总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UA水平均下降,PA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灌肠能改善CKD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延缓病情进展,高浓度组疗效优于低浓度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通络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64例CKD 3~4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通络泄浊方治疗。2组疗程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TGF-β_1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Cr水平均降低(P0.05),Hb、eGFR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b、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GF-β_1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GF-β_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通络泄浊方可有效改善CKD 3~4期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清TGF-β_1,从而改善肾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曲黎  孙月梅 《河北中医》2013,(4):501-503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6%,对照组总有效率5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UN、Cr及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UN、Cr下降,Ccr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5,(3)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采用中药方剂益肾泄浊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CK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 GFR、BUN、Scr、RBC、UA、TC、TG、Hb、Alb、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 GFR、BUN、Scr、UA、TC、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头晕、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腰酸、浮肿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DK较单用西医疗法临床效果更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肾清浊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期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CKD 3期肝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清浊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0%(89/100),高于对照组的73.00%(7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ALB、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4 h UP、Scr、BUN、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b、ALB、GSH-PX、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cr、BUN、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清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中药制剂外敷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穴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泄浊通络方口服及中药穴位敷贴,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2.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UN、SCr、CC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好转,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慢肾衰营养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益肾通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86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加味益肾通。结果:治疗组BUN、Sc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营养状态好转,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eptin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益肾通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疗效明显,可降低BUN、Scr,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17.
扶正泄浊保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HA,LN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70例患者以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泄浊保肾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自(LN)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51.43%,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Cc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BUN较治疗前下降(P<0.01),Scr,Ccr,BUN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HA,LN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能改善CRF患者肾功能,且具有抑制肾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丽莉  王琛  周圆  兰天鹰 《江苏中医药》2016,48(1):28-30,33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选择CKD3—4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健脾益肾、化瘀泄浊功效的肾衰Ⅱ号方。2组均治疗24周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及中医症状疗效、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率过滤(e GF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5%,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BUN较治疗前有所降低,e GFR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a、P、PTH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e GF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UN、Ca、P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PT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e GFR、PT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具有健脾益肾、化瘀泄浊功效的肾衰Ⅱ号方,可显著提高CK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中医症状,有效保护其残余肾功能,降低机体代谢产物潴留,减轻PTH毒素,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7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能改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尿酸,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雅 《辽宁中医杂志》2023,(10):135-138
目的 探究升清降浊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指标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骨形成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加用升清降浊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FN]、血清TGF-β1、BMP-7水平、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PA、TF、ALB、F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F-β水平降低,BMP-7水平升高,且研究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BMP-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cr、eG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Ccr、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