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62p水平的变化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对CD62p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2名健康人(NC组),33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35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2个月2型糖尿病患者(Asp组)的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结果 (1)NC组与T2DM组的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Asp组与NC组相比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T2DM组Asp组相比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因子CD62p异常升高.而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血小板因子CD62p的检测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至恢复期CD62p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作为脑梗死组,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1例)和氯吡格雷组(32例)2个亚组分别进行治疗,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高危对照组,20例)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前2组于发病后<48 h、7、21、90天,另1组体检时对血小板CD62p表达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与高危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各时间点CD62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48 h比较,脑梗死组21天和90天时CD62p表达显著下降(P<0.01),但21天与9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天时,氯吡格雷组CD62p表达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随时间延长,CD62p表达逐渐下降;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具有更强的抑制CD62p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术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的血小板活化指标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利用 FCM和单克隆抗体测定 3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和 2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糖蛋白 CD62 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的阳性表达率 ,并与 39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FCM可简单、迅速地检测血小板的活化功能 ,CHD患者 CD62 P、CD63和 TSP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在 CHD患者中 ,UAP组和AMI组的 CD62 P、CD63和 TSP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 SAP组 (P <0 .0 5) ,AMI组又高于 UAP组。结论 :CHD患者血小板活化是导致血小板功能亢进的原因 ,并参与了 CHD尤其是 UAP和AMI的病理过程 ;FCM是测定血小板活化功能既准确又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小板四项参数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6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8例、正常对照组(NC)32例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血小板四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及UAP组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NC组(P0.05),以AMI组减少更为显著;AMI及UAP组CD62P、CD63、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DW)均高于NC组(P0.05),以AMI组增高更为显著。结论 ACS的发生发展与血小板代谢活跃有关,并与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激活在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患者的意义。方法 测定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为未经抗血小板治疗的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患者37例,B组为正常对照组11例,C组为经抗血小板药治疗的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28例。均取晨空腹静脉血3ml,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A组CD41、CD41荧光强度和CD62p均高于B组(P<0.05),C组的CD41、CD41荧光强度、CD62p均低于A组(P<0.05)。高血压病组与冠心病组的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和激活增强,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抵克立得)能抑制血小板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人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的改变 ,探讨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及 37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 CD62 p、CD63、CD41、CD61的改变 ,两组间进行比较并分别与 3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病人血浆的 CD62 p、CD63显著高于对照组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病人血浆的 CD62 p、CD63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高血压组。高血压组病人血浆的 CD62 p、CD63比对照组略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病人血浆的 CD41、CD61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高血压组。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 ,而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增高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CD62p、尿11-脱氢-TXB2与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 选取年龄43~90岁、符合ACS诊断标准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95例,人院前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1 g,至少服用1周以上.测定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尿11-脱氢-TXB2的水平,同时随访6个月时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AMI组和UAP组患者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和尿11-脱氢-血栓素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1周时AMI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从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周时UAP组、AMI组和UAP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炎性因子和血小板的活化可能都是影响ACS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尿11-DH-TXB2、Hs-CtiP为影响临床终点事件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CD41/CD61(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 GP Ⅱb/Ⅲa受体)的表达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51例AMI患者外周血CD41/CD61,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AMI患者血清CRP的系列变化值,取其峰值.AMI患者入院时按心功能分为AMI 1组(Killip Ⅰ、Ⅱ级,27例)和AMI 2组(KillipⅢ、Ⅳ级,24例).对AMI患者进行随访.结果AMI患者的CD41/CD61表达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 2组的CD41/CD61表达及CRP峰值水平显著高于AMI 1组(P<0.05或P<0.01);血小板的变化在上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患者外周血CRP峰值与CD41/ CD61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r=0.754,P<0.01).AMI组中心脏事件者(15例,包括随访1年内的再发AMI、再住院行心肌血管重建术、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的心源性死亡者)与随访1年内无心脏事件者(36例)相比, CD41/CD6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血小板被激活,且其活化程度与患者心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CD41/CD61激活与炎症因子CRP有相关性,血小板激活及炎症因子可能都是影响AMI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糖蛋白(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FIB-C)和血管内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ACS患者晨起空腹抽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定血清CD62p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试剂盒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0例进行对照.结果 ACS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CD62p、GPⅡb/Ⅲa、 FIB-C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和SAP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不同上述指标也有所不同,急性闭塞组(AMI组)高于UAP组的三支病变组(均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均P<0.05),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也明显增高(P<0.05).ACS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血清CD62p、GPⅡb/Ⅲa、 FIB-C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ACS组(P<0.05,P<0.01),且血小板活化程度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ACS患者CD62P、GPⅡb/Ⅲa、FiB-C及hs-CRP的浓度明显升高,且与冠心病类型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血糖水平有关系.高血糖状态可以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和炎症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活化血小板糖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冠心病患者按照病变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例,均检测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阳性表达.结果 SA组、UA组、AMI组的CD62P、CD63阳性表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UA组、AMI组三组间CD62P、CD6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较健康者显著升高,血小板糖蛋白的检测有助干预测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全血血小板α -颗粒膜糖蛋白 (CD62 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3 )水平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大血管病变 4 5例 ,微血管病变 39例 ,无血管病变 32例 )和 32名健康人全血CD62 p、CD63 水平。 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CD62 p、CD63 平均水平分别为 39.38%和 2 0 .4 7% ,2 8.31%和 14 .75% ,12 .13%和 9.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36 %和 2 .6 8% (均P <0 .0 1) ,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CD62 p和CD63 平均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 ;CD62 p与CD63 、TG、病程呈正相关关系 (均P <0 .0 1)。 结论 CD62 p、CD63 可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及早期诊断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CD62p)、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表达的影响。方法 9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静注丹红注射液(20 ml/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CD62p、PAC-1的表达。结果治疗前两组DN患者的血小板CD62p、PAC-1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血小板CD62p、PAC-1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显著降低了血小板CD62p、PAC-1阳性表达率;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CD62p、PAC-1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明显抑制DN患者血小板活化,这对于降低血栓形成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红花液对老年病人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病人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 、CD41、CD61的改变 ,并评价红花注射液对冠脉介入术后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2 0 0 1- 0 8~ 2 0 0 4 - 0 4深圳市人民医院 4 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被分为红花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15例 ) ,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后次日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 、CD41、CD61,红花治疗组病人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 ,每日剂量 15~ 2 0mL静脉内滴入 ,疗程共 10~ 14d。疗程结束后两组均复查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 、CD41、CD61,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经红花注射液治疗后 ,病人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P <0 0 5 ;CD41、CD61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红花液治疗后病人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可用于冠脉介入术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分别测定37例PS患者(Ⅰ组)、40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Ⅱ组)和45名对照组(Ⅲ组,为健康体检正常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其中Ⅰ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0~73岁;Ⅱ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Ⅲ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8~69岁。结果①Ⅰ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7±13)%、(86±8)%和(87±6)%;Ⅱ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2±12)%、(72±6)%和(78±9)%;Ⅲ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85±10)%、(67±7)%和(67±7)%。②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明显高于Ⅲ组。结论P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密切相关,CD41、CD61和CD62P的检测可作为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观察指标,对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纤维蛋白原(FIB-C)和血管内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0例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次日凌晨分别空腹采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定血清CD62p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作对照,观察ACS患者PCI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CS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清CD62p、GPⅡb/Ⅲa、 FIB-C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分别P<0.05,P<0.01,P<0.05,P<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明显高于UAP组(分别P<0.05,P<0.01,P<0.05,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上述指标也有所不同,急性闭塞组高于3支病变组(P <0.05),3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均P<0.05),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也明显增高(分别P<0.05, P<0.05,P<0.05,P<0.01).UAP和AMI组PCI术后CD62p、GPⅡb/Ⅲa、FIB-C和hs-CRP的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增高(均P<0.01).结论: 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在AC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PCI术后血小板和炎症反应物质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向芳  王立忠 《山东医药》2008,48(23):45-46
将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依达拉奉等抗凝及抗自由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静滴,1次/d,共14 d.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53(CD63)表达.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CD62p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认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性;此可能为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小板活性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组入选未服药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0例(高血压1级10例,高血压2级10例),另设对照组18名,为体检健康者,测定两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北京普利生LBY-NJ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和血小板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9.44±10.02)%,CD 62p阳性表达率为(2.11±1.88)%,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48.89±15.26)%,CD62p阳性表达率为(0.53±0.4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6.92±7.01)%,CD62p阳性表达率(1.03±0.52)%,高血压2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63.96±8.27)%,CD62p阳性表达率为(3.19±2.14)%,高血压2级组较高血压1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CD62p水平升高,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且血压水平越高血小板活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房纤维性颤动(AF)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与vWF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夹心酶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MI和AF患者CD63、CD62P和vWF的变化。结果 AMI和AF患者的CD62P分别为11.29%和8.72%、CD63分别为8.72%和2.66%,明显高于对照组(3.37%和1.32%),AMI组的vWF为167.83%,明显高于对照组(102.71%),AF组为117.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进一步证实CD62P和CD63为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参与血栓性疾病的促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7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以20μmol/LADP为激活剂激活血小板,35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QD,35例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00mgQD和阿托伐他汀20mgQN,检测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水平及药物对其作用。结果:高血压组CD62p、CD40L的百分率(85.3%±11.8%、69.2%±8.6%)比对照组(52.8%±7.6%、35.2%±5.4%)高(P<0.01),服用阿司匹林组CD62p、CD40L的百分率降至(64.2%±9.3%、47.7%±7.4%)与服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组CD62p、CD40L的百分率降至(49.7%±9.8%、36.2%±5.1%)与服药前及只服用阿司匹林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的表达存在一定的联系,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小板微粒CD6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血小板抗体 (PAIgG)、血小板膜蛋白(CD62P)、网织血小板 (RP)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5 8例ITP组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PAIgG、血CD62P、RP、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ITP组的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PAIgG、CD62P、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在淋巴细胞亚群中 ,ITP组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8、CD19细胞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CD16+ 5 6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AIgG、CD62P、RP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较好地反映ITP这一病理过程 ,对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