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防治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20例未确诊需预防用药的早产儿根据家属是否同意用固尔苏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2例)未使用PS,只给予吸氧、吸痰、控制感染、保暖、预防出血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标、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住院天数、机械通气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指标、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住院天数、机械通气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轶  李翠梅 《广州医药》2007,38(4):37-39
目的 观察高危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30例高危早产儿作为预防组,气管内滴注单剂量PS100 mg/kg,并与30例同期住院未能预防性应用PS治疗的早产儿作为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预防组早产儿RDS发生率为33.3%(10/30),对照组RDS发生率为76.6%(23/30),两组RDS发生率、需机械通气例数及Ⅲ级以上RDS发病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6 h预防组PaO2和pH值均较用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CO2较用药前显著性降低.预防组用药后氧疗时间为11天(2~21天),其中6例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为4.5天(3~11天);对照组30例氧疗时间为15天(4~30天),其中16例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为9天(3~18天),两组间氧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如肺出血、呼吸暂停、脑室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病死率:预防组3.33%(1/30),对照组10%(3/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PS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减轻RDS的程度、改善血气、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且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讨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抽取78例纳入到研究中,并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区分治疗方式,对照组(3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39例)接受机械通气+PS,观察治疗状况,如并发症、呼吸参数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08%高于对照组46.15%,且P0.05。研究组上机时间、Fi O2、MAP、PI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低出生体重早产儿NRDS将机械通气和PS方式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呼吸机条件和疾病预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2例Ⅱ~Ⅲ级RDS的早产儿应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并与同期单纯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的29例RDS患儿作对比。结果治疗组住院天数、病死率及致残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肺炎较对照组发生率少,上机条件及上机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缩短住院天数,改善呼吸机条件,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并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郑维美 《广州医药》2008,39(3):50-52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单纯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疗效的差别。方法36例机械通气患儿,依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①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②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对治疗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胸部X线改变以及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上机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相比,机械通气联用PS治疗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部X线的改善速度均较快,平均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较短(P<0.05),但两组在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HMD效果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②这两种治疗方法未降低HMD患儿肺出血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在确定固尔苏使用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145例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三组,在采用机械通气下,早期用药组49例在生后0~6h内用药,中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6~12 h内用药,晚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12~24h内用药.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等指标.结果 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患儿机械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等较用药前均明显下调(P<0.05).早期用药组患儿上述参数的改善明显优于中晚期用药组(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早期用药组比中晚期用药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日、住院费用少于中晚期用药组;尽早应用PS治疗NRDS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高危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PS,与14例未应用PS的高危早产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血气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23.3±6.7d,氧疗时间5.1±2.2d,机械通气时间2.6±1.3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29.6±8.5d,氧疗时间6.9±2.4d,机械通气时间4.7±1.5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NRDS、死亡及需要机械通气例数也较对照组少,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PS不能降低NRDS发病率及病死率,但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并且缩短住院天数、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预防和治疗意义。方法将2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的患儿按是否早期使用PS分两组,观察病情的转归及BPD的发生情况,并对8例BPD患者按是否使用PS治疗分两组,观察两组呼吸机依赖例数及转归,分析和对比使用PS前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结果早期使用PS组机械通气的时间及BPD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BPD患者使用PS后的动脉血气、氧和指数较使用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PS可以改善肺的顺应性及氧和功能,对BPD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CV)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因急性肺损伤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2例用辅助控制通气;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和肺氧合功能指标在0、2、6、12、24 h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 ACV组在上机后6 h FiO2、PIP有显著下降(P<0.05).而IPPV组在上机12 h FiO2开始下降、上机24 h PIP才有显著下降(P<0.05).上机2 h ACV组肺氧合功能指标较上机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PPV组在上机后6 h出现显著改变.ACV组平均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并发症也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ACV通气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和PIP,改善通气和氧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2例因急性肺损伤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2例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和肺氧合功能指标在0、2、6、12、24 h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SIMV组在上机后6 h FiO2、PIP有显著下降(P<0.05).而IPPV组在上机12 h FiO2开始下降、上机24 h PIP才有显著下降(P<0.05).上机2 h SIMV组肺氧合功能指标较上机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而IPPV组在上机后6 h出现显著改变.SIMV组平均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并发症也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SIMV通气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和PIP,改善通气和氧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