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与单独ICS治疗尘螨过敏轻、中度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为哮喘的联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方法:对尘螨过敏的轻、中度哮喘患儿32例随机分为两组: SLIT组(SLIT联合ICS治疗,18例)和对照组(单独ICS治疗,14例)。两组共30例完成为期1年的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儿ICS给药总量、哮喘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皮肤点刺试验、肺功能、血清sIgE和sIgG4值、VAS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的差异。结果:SLIT组在1年治疗结束ICS给药总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SLIT组的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肺功能FEF25- 75%值显著增加,sIgE值及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点刺反应计分、FEV1及sIgG4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随访期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SLIT联合ICS治疗在改善尘螨致敏哮喘患儿的日、夜间哮喘症状、肺功能及VAS评分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ICS治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44-347]  相似文献   

3.
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儿童免疫状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我国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998年修订)第6条<哮喘常用药物及治疗简介>中,对“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了明确的阐述。近10年来随着对Th1/Th2反应与小儿过敏性哮喘发病关系研究的进展,已证明T细胞亚群Th1/Th2的比例平衡消长,是小儿过敏性哮喘患者机体免疫反应调节的基本方式,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我们更有理由将特异性免疫治疗广泛开展起来,为哮喘儿童造福。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学影响。方法:屋尘螨过敏的轻中度哮喘患儿32例,分成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7)。治疗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仅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12月、18月、24月肺通气功能,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月及24月哮喘发作次数并测定血清总IgE、屋尘螨特异性IgE、屋尘螨特异性IgG4、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L-10、IL-4及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各项参数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无哮喘急性发作病例的百分率治疗后高于治疗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治疗后屋尘螨特异性IgG4高于治疗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治疗后血清总IgE、屋尘螨特异性IgE、ECP、IL-10、IL-4、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屋尘螨过敏的轻中度哮喘患儿经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后,肺通气功能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发作病例增加,可能与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浓度增高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9):715-719]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全身不良反应。方法对131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进行标准化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每次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4例(26%)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全身不良反应的34例与无全身不良反应97例尘螨sIg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注射变应原的剂量(浓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哮喘患儿对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未发现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对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剂量递增阶段的耐受性。方法对2005-06—2005-09北京儿童医院哮喘专业门诊24例临床诊断哮喘的患儿,应用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皮下注射,对24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剂量递增阶段每次免疫注射后速发和迟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在每次变应原注射前和注射30min后测定肺功能。结果剂量递增阶段24例患儿免疫注射总次数为370例次。14例(58.33%,14/24)发生27例次(7.3%,27/370)速发不良反应,其中26例次(96.3%,26/27)为轻度局部反应(肿胀直径小于5cm),1例次为轻度哮喘。21例(87.5%,21/24)发生38例次(10.27%)迟发不良反应,其中9例次为轻度全身反应(23.68%,9/27),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1例次局部反应中度(肿胀直径5cm),其余均为轻度局部反应。各次免疫注射前后肺功能各参数变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儿对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绝大多数局部不良反应为轻度,全身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经及时调整剂量递增方案,可减少可控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各次免疫注射对肺通气功能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42例接受标准化屋尘螨SIT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1年后均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血清屋尘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E水平、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1年后屋尘螨和粉尘螨的皮肤指数和自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而治疗前后屋尘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E水平、肺功能(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儿童给予SIT1年后其皮肤敏感性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变应性哮喘患儿对标准化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方法对无锡市儿童医院哮喘专科临床诊断为哮喘51例患儿,应用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皮下注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33周,观察剂量递增阶段和维持阶段每次免疫注射后速发和迟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每次变应原注射前和注射后30 min测其呼吸峰流速值(PEF),总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剂量递增阶段(50例)和维持阶段(46例)患儿免疫注射总次数为992例次.其中32例(62.75%)发生150例次(15.12%)速发不良反应,136例次为轻度局部反应(肿胀直径<5 cm),14例次为轻度全身反应;23例(45.10%)发生42例次(4.23%)迟发不良反应,1例次中度哮喘,2例次变应性皮炎,其余均为轻度局部反应.各次免疫注射前后PEF变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6P=0.42).51例中5例中途退出(9.80%),其中1例于剂量递增阶段(22周)不能耐受退出,4例于维持阶段退出.结论尘螨变应性哮喘患儿对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良好,轻度局部不良反应多见,全身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各次免疫注射对肺通气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一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对症治疗方法,包括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及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研究证实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疗效肯定,其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调节变应原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类型而发挥抗过敏作用,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近年来应用较为普遍.
Abstract:
The specific immunotherapy is the etiological treatment and remission the symptoms of anaphylactic disease. It includes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and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 SLIT is a new pathway. Many studies have confirmed its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anaphylactic disease. Due to its mild side effect, it is used commonly.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长期疗效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择对粉尘螨过敏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分为非SLIT组和SLIT组.非SLIT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而SLIT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年时分离2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予粉尘螨浸出液刺激后检测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同时留取血清检测粉尘螨特异性IgE水平变化.结果 SLIT组患儿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较非SLIT组增高,并随着SLIT的进程逐渐增高,SLIT结束时达高峰并于SLIT结束1年后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非SLIT组患儿在相应时间点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特异性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LIT有可能通过上调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来诱导免疫耐受;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维持SLIT的长期疗效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SLIT)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并且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反应的106例4~14岁患儿随机分为SLIT组(n=53)和常规治疗组(n=53)。常规治疗组按照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SLIT组在常规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哮喘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同时检测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以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5周后,SLIT组的症状评分降低值、PEF升高幅度及血EOS比例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T组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T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 vs 68%,P<0.05)。SLIT组部分患儿出现红、肿、瘙痒等局部反应,均于次日自行消失。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儿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采用吸入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粒细胞表达以及血清总IgE、屋尘螨特异性IgE(DP-IgE)、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和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速(PEF)测试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12.01±1.41)%,明显高于对照组(10.11±2.49)%(t=3.83,P=0.00)。治疗组治疗后嗜碱性粒细胞含量、血清总IgE及DP-IgE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2.23~3.57,P均<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C-ACT评分和PEF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4.02,P均<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规范化防治使哮喘患儿病情更趋稳定,哮喘控制效果更理想。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机体NK细胞活性、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KT细胞)数量及体外扩增活化后产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门诊确诊的哮喘患儿52例(哮喘组),其中轻度间歇26例,轻度持续14例,中度持续12例.另选2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NKT细胞和CD4+ NKT细胞的比例,观察NKT细胞和CD4+ NKT细胞与过敏指标总IgE、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相关性.经α-半乳糖神经鞘胺醇扩增培养活化后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IL-10水平.比较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患儿的NKT细胞和CD4+ NKT细胞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在不同病情哮喘患儿中,NKT细胞和CD4+ NK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NKT细胞、CD4+NKT细胞的比例与总IgE、ECP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扩增培养活化后,哮喘组患儿NKT细胞分泌的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哮喘发病可能与NKT细胞和CD4+ NKT细胞数量的低下及功能严重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study was the evaluation of efficacy of specific immunotherapy using Alavac S HDM for 2-4 years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bronchial asthma induced by Deram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a group of 33 children aged 5-18 years, from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at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other and Child. The children demonstrated clinical symptoms of asthma and had a medical history typical for this disease. Diagnostic procedures including skin prick tests and estimation of specific IgE to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by Pharmacia-CAP system gave positive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herapy was monitored by a clinical score of symptoms with 0-10-20-30 points, recording symptoms relating to intensity of dyspneaa, wheezing, cough, value of PEF and concomitant medications for example corticoids and beta-antagonists. In the study group, 31 children (94%) with asthma treated by specific immunotherapy (AlavacS HDM) improved. This was confirmed by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pecific immuno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sesitized to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杀伤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杀伤 (NK)细胞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细胞 ,形态上像大颗粒淋巴细胞 ,但缺乏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NK细胞有表面受体 ,能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信号 ,决定对外来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反应。NK细胞能够杀死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 ,在肿瘤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通过产生效应分子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向其他免疫系统传递重要信息。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体外研究很多 ,但临床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随访方式对哮喘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哮喘(缓解期)合并鼻炎的儿童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选择随访,按自愿方式进行分组:69例接受电话随访者为电话随访组,43例不愿接受电话随访者为医院现场随访组。两组患儿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告知脱敏常识,纪录联系电话、起始时间、取药时间和数量,每次取药时随访询问效果并纪录;电话随访组加入电话随访,并及时将疗效、不良反应反馈给专科医师。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结果电话随访组坚持1年治疗59例(85.5%),医院随访组坚持1年治疗16例(37.2%)。两组患儿依从性在第6个月、第9个月和12个月,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25.38、27.93,P均<0.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舌下脱敏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电话随访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患儿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动物实验发现,在哮喘的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25、IL-25R的转录物增多[1],提示IL-25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我们检测了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患儿血清IL-25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旨在探讨IL-25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哮喘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哮喘急性发作不同程度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Eotaxin)水平的变化 ,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5 1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 7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清Eotaxin水平的测定 ,并对其中 9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及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离和培养 ,并测定了PBMC表达的Eotaxin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Eotaxin水平为 (137± 6 4 )ng/L ,缓解期组为 (94± 36 )ng/L ,正常组为(80± 4 1)ng/L ,(F =13 5 7,P <0 0 0 1) ;且急性发作组Eotaxin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中、重度组Eotaxin水平为 (16 0± 72 )ng/L ,高于轻度组 (112± 4 8)ng/L(t =2 84 9,P <0 0 1)。而三组的PBMC的Eotaxin水平均极低 ,不能被测出。结论 血清Eotaxin升高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变化的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及意义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9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CD8+ 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NK细胞 (CD1 6+ 56+ )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经治疗缓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达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