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患者男,47岁。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并双侧胸腔积液”于1989年7月4日住院。入院后多次检查血象示血WBC均在10×10~9/L左右,N在80%左右。自7月14日应用先锋必6.0/日静滴,持续一个半月后于8月29日查血WBC:2×10~9/L,N∶70%。后每日复查一次,血WBC均为2~2.5×10~9/L,N60%左右。考虑长期应用先锋必所致粒细胞减少症,干9  相似文献   

2.
<正> 臀上动脉断裂迟发大出血文献报告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3岁,1992年6月10日因臀部后外上部刀刺伤而收入院,入院检查:左臀部后外上部可见3cm切口,有渗血,左下肢活动如常,入院后清创缝合,10d后拆线出院,病人出院后10d开始左臀部有隆起,并逐渐增大,于1992年7月20日再次入院。入院检查:左臀部原伤口处可见直径约10cm的隆起,穿刺抽出血性液体,于1992年7月22日在腰麻下行血肿清除术,术中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涌出大量的陈旧血块及新鲜血,压迫出血部位,出血部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 ,2 6岁 ,已婚。因孕 4 0 -2 周 ,下腹部阵发性疼痛 17小时 ,于 2 0 0 1年 7月 2 4日急诊入院。患者自幼血小板低 ,间断在门诊治疗 ,平时月经量多。末次月经 2 0 0 0年 10月 19日 ,预产期 2 0 0 1年 7月 2 6日 ,妊娠过程顺利。入院前 2个月查血小板 :5 6× 10 9/L ,在门诊服用氨肽素、利血生、维生素C。1个月后复查血小板 :78× 10 9/L ,再未复查过。入院时查体 :宫高 4 1cm ,腹围 10 7cm ,宫口开大 2cm。血常规 :WBC 9.6×10 9/L ,Hb 12 .6× 10 9g/L ,PLT 4 6× 10 9/L。估计胎儿过大 ,阴道分娩困难 ,急诊配血后…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6岁,农民.于1997年7月3日顺产一婴,7月8日出现头痛,呈持续性,以左眶和额部疼痛较著,7月10日开始呕吐,7月16日出现双下肢无力,以右下肢较著,语言不清,7月17日急诊,当时神志清,伸舌不能,右下肢肌力Ⅳ级,颅脑CT示:脑室变小,脑沟与脑裂消失;血常规;白细胞13.5×10~9/L,中性0.82,淋巴0.18,血  相似文献   

5.
曾丽  彭杨  邓艳  马代远   《四川医学》2023,44(11):1228-1229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10 d”于2019年7月22日就诊我院。患者于2019年7月1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左上腹疼痛,入院后查体可扪及左上腹肿块,质硬,边界清楚,结合2019年7月19日我院门诊部上腹部增强CT示:左上腹部胃体前方软组织肿块,最大层面约9.9 cm×7.0 cm, 与胃壁及邻近腹壁分界不清(见图1、2)。  相似文献   

6.
何秀英  吴基 《安徽医学》1992,13(4):47-49
<正> 急性白血病患者A抗原减弱,国内外屡有指导。我们最近发现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致B抗原减弱,现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范某,男:15岁,患者因四肢关节酸痛、高烧、重度贫血于1989年7月2日入院。体检:志清合作、面苍白,胸骨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外周血检查:WBC2.5×10~2/L,RBC2.16×10~(12)/L,Hb67g/L,BPC 5.9×10~9/L。骨髓报告:有核细胞异常增生,原始淋巴细胞80%以上,组织化学检查:Pox(-)、PAS(++)。符合ALL。7月4日定血型为“A”。与A型血盐水交叉配血无禁忌。二次输入“A型”全血400ml后无不良反应。7月6日  相似文献   

7.
荔枝过敏1例     
<正> 患者女性,40岁,因于1996年7月27日空腹食用新鲜荔枝3个,5分钟后出现皮肤搔痒(先面部,后遍及全身)、流泪、流涕、咳嗽、胸闷憋气、上腹及脐周痛,恶心并呕吐带有新鲜血迹的胃内容物4次,约15分钟后口唇发紫并有濒危感,于家中肌注地塞米松10毫克症状未见好转.急症入院。10年前有同样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53岁,主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月于2016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6月19日外出用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下肢麻木等症状。曾到社区给予"槟榔四消丸、奥美拉唑"等药,症状无改善。7月5日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WBC 12.95×10~9/L,嗜酸性粒细胞4.14×10~9/L,嗜酸性粒细胞0.32;腹部超声正常。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症状稍有减轻,12日复查血常规:WBC 20.7×  相似文献   

9.
<正> 患儿,男10岁。因持继高热、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d,抽风1次于1989午7月10日入院。体温39.3℃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王某,40岁,已婚。以右腹部疼痛10小时于1991年7月10日10时入我院外科。患者四个月前因月经淋漓不止诊断:功血、治疗两月。停经60余天,7月9日晚11时许突发右侧腹痛,在我院急诊室对症处理。次日上午,腹痛加剧,持续性锐痛,不放射。伴恶心,呕吐。追问病  相似文献   

11.
<正> 病例摘要患者杨××,男,40岁,已婚,农民。因右下腹隐痛一年,近10天持续性痛伴发热、腹泻,于1981年7月17日入院。热型不规则,时高时低。腹泻一日10余次,无里急后重感,大便有粘液,无明显红白胨。持续性隐痛,便后腹痛不缓解,偶有呕吐胃内容物,无血。既往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2.
新平县老山乡勐炳村委会人畜炭疽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3年7月12日,新平老厂农业推广中心接到报告,该乡勐炳村公所勐炳村、哪里村发现有村民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后出现手脚溃烂、红肿等症状。7月13日县畜牧局、县疾病控制中心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人畜炭疽病。市畜牧兽医总站于7月14日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技术人员到疫点参加防治工作。到7月23日,经市、县乡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 张×.女,40岁.1977年4月12日因腹泻服痢特灵0.1g,40分钟后双耳耳鸣、耳聋伴全身酸痛.立即停服痢特灵,以维生索B_1及B_(12)肌注治疗,2天后耳鸣、耳聋逐渐减轻.于停药第4天再服痢特灵0.1g,40分钟后又出现前述症状,停药7天后逐渐减轻,1月后消失.1978年7月10日腹泻复发又服痢特灵  相似文献   

14.
<正> 患儿男,16d,以“抽风2d”于1990年7月30日住院。2胎2产,34周早产,新法接生,生后哭声大,无窒息,胎盘脐带无异常,吃奶可。生后第10d 出现面发绀,不吃奶,曾住咸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23岁。1990年7月15日晨起出现双眼视物模糊,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以后站立、行走过久反复发作并加重,下蹲休息后减轻。7月30到当地医院检查眼底,血常规及血沉均正常。肌肉注射眼明注射液15天无效。出现记忆力减退,左下肢无力。8月14日脑血流图提示大脑供血不足,9月18日头颅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黄玉新 《华夏医学》2002,15(6):740-740
患者 ,男性 ,78岁 ,患者于 2 0 0 1年 6月 6日行健康体检时发现患腹主动脉瘤 ,住院择期手术。 6月 30日晚自食面条 1碗 ,次日上午 8时出现腹泻 ,腹泻 10次 / d,为青黄色水样便。即给予口服 PPA0 .5 g,3次 / d,肌注 AMK0 .4 g,1次 / d,连用3d,未见明显好转 ,腹泻仍 6~ 7次 / d。 7月 4日查体 ,体温36 .8℃ ,大便潜血 +,球 /杆比例为 30 / 70 ,周围血象白细胞5 .3× 10 9/ L,N0 .81,L 0 .14 ,M0 .0 6 ;7月 3日、7月 4日大便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 7月 4日给予乳酸环丙沙星 0 .2 g静脉滴注 ,1次 / 12 h,上午 10时开始 ,滴注约 1h。下午 1时…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50岁 ,农民 ,因毒蛇咬伤 3天余 ,逐渐意识丧失 2 6小时 ,于 2 0 0 0年 7月 3日上午 9时入院。患者于 6月 2 9日约上午 10时被蛇咬伤 ,当时伤口疼痛不明显 ,如被蚊虫叮咬一般 ,未予注意 ,约 7~ 8小时后才被家属发现 ,患者诉头痛、头晕、心慌 ,当时无肢体运动与感觉障碍 ,在当地医院使用TAT、季德胜蛇药治疗 ,曾呕吐胃内容物 1次 ,为食物残渣 ,7月 1日约下午 10时出现四肢强直抽搐 ,伴不语 ,持续约 10分钟左右 ,2~ 3小时后发现病人小便失禁 ,7月 2日约上午 7时出现精神状况逐渐恶化 ,转入我院治疗。既往病史有“右下肢小儿麻痹…  相似文献   

18.
<正> 患女,38岁,以“头痛原因待查;右包囊性胸膜炎”于1989年7月18日入院治疗。胸片示右侧胸壁后下部密度增高,遂给10%葡萄糖500ml加入红霉素1.2g每日1次静滴,次日给链霉素0.5g肌注,注后约1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仔细探究浅谈感冒后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取的60例感冒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照组:服用西药抗生素头孢呋辛酯片,成人0.25/次,2次/日,口服;痰多加氨溴索口服液,10ml/次,3次/日,口服。观察组:组成药物:紫苏叶10g,前胡10g-15g,桔梗6g-10g,苦杏仁6g-10g,霜桑叶10g-15g,生甘草6g-10g,浙贝母6g-10g,陈皮6g-10g,款冬花10g-15g,芦根15g-20g,麦冬10g-15g。加减:外感风邪较重加防风、荆芥、僵蚕;干咳无痰加白前、南沙参;痰液黏稠垢腻加全瓜蒌15g-20g;痰液黄稠较多加黄芩、生石膏、金荞麦;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喘者可加麻黄、桑白皮。结果在基础治疗、治疗态度、治疗及时性和治疗人性化方面,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对医院中感冒后引起的咳嗽,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相似文献   

20.
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SMZco)等治疗伤寒病,获得了显著疗效。近几年氯霉素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但改用氨苄青霉素或SMZco多可获得疗效。最近作者发现7例对上述药物全部耐药的伤寒杆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病例 1 潘××,住院号 245837,男性,20岁,因持续高热18天于1989年8月9日急诊入院。患者于1989年7月22日突起高热、轻度畏寒、无寒战。7月27日开始腹痛、腹泻,大便6~10次/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伤寒病,首先给于氯霉素治疗10天(1.5g/天),并加服SMZco10天(4片/天),体温不降。后改用氨苄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