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麻风反应与联合化疗(MDT)方案/药物的关系及临床情况,找出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减少和控制麻风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永平县麻风病历和监测资料,对该县治疗的75例麻风发生反应情况与MDT中的两种治疗方案和两个治疗时段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抗麻风药物的关系及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T75例麻风发生反应10例,反应率为13.33%。反应10例全部为多菌型(MB)方案病例,反应率为23.26%,其中MBII型反应8例,Ⅱ型反应率为22.86%,少菌型(PB)上MB方案者Ⅰ型混合反应2例,PB方案治疗病例无反应发生。前时段治疗病例反应1例,占反应人数的10%,反应率为1.85%;后时段治疗病例反应9例,占反应人数的90%,反应率为42.86%。初次反应平均在MDT开始后的23.9月,Ⅱ型反应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者占87.5%,Ⅰ型混合反应则以皮损大批出现和神经肿痛为主。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9.6个月。结论麻风反应与MB方案关系较大,其中主要与B663相关,后时段全部使用SCANPHARM Denmark,NOVARTIS PHARMAAGBASEL.SWITZERIAND的MDT药物后,反应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63例肝外伤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志刚  郭奕彤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80-180,184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AAsT分级法,对我院63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61例治愈,其中保守治疗12例;2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并发DIC,1例死于术后MODS。结论:肝外伤应根据肝脏损伤程度,及时采用非手术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麻风病人白内障手术治疗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据1995年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告表明,麻风患者的眼患病率占63.9%,其中以虹膜病变及继发性白内障为多。由于视力的障碍,再加上手足的残疾,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躯体的痛苦,以至产生诸多的社会问题。白内障摘除手术可使大多数患者恢复较为理想的视力。25例(眼)手术病人中17例已随访18mo,8例随访了4mo,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风病被误诊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3例不同型别麻风病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误诊病例从不同的临床初发症状到确诊,平均误诊时间达9年之久。结论:麻风误诊原因主要在于临床医生麻防知识缺乏且宣传培训力度不够所致。故应在麻风低流行情况下加强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麻风防治知识水平,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对社会、家庭和患者自身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本县有两家系四代分别有9例和11例麻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家系1:户主蓝某,汉族,四代共42人,其中麻风患者9例(T~*6、L~(**)3),占21.4%;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阳性39人,阴性3人.第一例患者为父亲,曾与一瘤型麻风同住一年,63岁发病,瘤型麻风;第二代6人其中1人发病,结核样型麻风,发病年龄47岁;第三代20人中发病7例,5子患结核样型麻风,2女患瘤型麻风,发病年龄4~28岁,均与祖父(瘤型麻风)长期密切接触:第四代15人,年龄7~15岁,现均未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麻风病患者的麻风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强的松对麻风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2012年惠州市麻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确诊麻风病例均采用足量规则的抗麻风联合化疗,对出现麻风反应的患者选择强的松治疗,根据全身症状、皮肤症状和周围神经受累情况不同制定两种强的松治疗方案。结果 60例麻风病患者中,有28例发生33例次麻风反应,其中9例发生Ⅰ型麻风反应10例次,17例发生Ⅱ型麻风反应21例次,2例发生混合型麻风反应2例次;18.18%麻风反应发生在麻风病确诊之前,63.64%麻风反应出现在联合化疗后12个月内;麻风反应以皮肤损害和周围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强的松治疗麻风反应治愈19例次,显效7例次,进步6例次,无效0例次,恶化1例次,有效率为78.79%。强的松治疗后9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1例出现下肢水肿,1例出现血压升高,10例出现满月脸,对症处理和解释后均能坚持治疗。结论联合化疗前发生的麻风反应容易造成临床医生误诊,麻风病患者联合化疗后12个月内麻风反应发生率高,强的松治疗麻风反应的疗效肯定,但治疗过程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深对胃平滑肌瘤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男性,以腔内型生长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黑便等;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是主要辅助检查手段;B型超声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局部肿瘤切除4例,胃大部切除3例,胃楔形切除,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各1例,均获临床治疗。结论:本病一经临床诊断,均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分裂症患者的死亡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死亡的慢性分裂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可信区间等统计学处理。结果:我院住院病人死亡率为0.99%,以躯体疾病致死的比例高,共35例,占92.11%,其中癌症为9例,占25.71%;心衰6例,占15.7%;呼衰5例,占13.16%;中毒性菌痢4例,占11.43%;自缢1例,占2.63%;噎食窒息1例,占2.63%;猝死1例,占2.63%。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产褥期妇女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28例产褥期妇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为24~29岁,平均26.2岁。主要临床症状:发热28例,其中体温37.5~38.5℃者13例;38.6~39℃者8例;39℃以上者7例。咳嗽27例,咯痰25例,咯血4例;胸疼9例;消耗性体质17例。肺结核分型:Ⅱ型肺结核9例,Ⅲ型肺结核19例。痰抗酸杆菌阳性19例,占68%。经治疗,28例全部治愈。随访患者所生婴儿,有5例患肺结核。结论 产褥期妇女患肺结核后,临床症状重;肺部病变分布广泛;痰内抗酸杆菌阳性率高;治疗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应加强产褥期妇女肺结核的预防;产褥期妇女肺结核患者应与婴儿隔离;产褥期妇女结核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用于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63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其超声诊断检查结果。结果:63例脂肪肝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其中,39例轻度脂肪肝,14例中度脂肪肝,10例重度脂肪肝。结论:脂肪肝特异性不明显,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将超声用于诊断脂肪肝中,创伤小、特异性强、重复性号,效率高,对及早诊断和治疗脂肪肝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彦奇  吴永峻 《吉林医学》2005,26(12):1325-1326
目的:分析23例外伤性膈疝的CT征象,探讨外伤性膈疝术前误诊或诊断不确切的原因。方法:收集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外伤性膈疝的CT图像作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6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2岁)。结果:术前诊断正确6例(占26%)。误诊或诊断不正确17例(占74%),误诊为液气胸的5例;误诊为肺内或纵隔肿瘤的4例;误诊为横膈病变的3例;诊断不明确的5例。结论:①外伤性膈疝的cT征象可归纳为:典型型;液气胸型;肺部疾病型;肿瘤型;横膈病变型。②误诊的原因除了对创伤性膈疝的CT征象不熟悉或经验不足外,分析时应注意外伤史,并发症,横膈的变化及临床的综合情况。同时,综合应用影像方法对减少误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延安市神经系统疾病与抗弓形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延安市神经系统疾病患者TOX感染情况,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对180例不明原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1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Ab检测。结果疾病组ATAb的阳性率为28.89%(52/180),健康对照组为9.63%(13/135)。不同类型疾病患者ATAb阳性率分别为:脑型28.05%(23/82)、癫痫型44.44%(4/9)、精神病型32.14%(9/28)、神经衰弱型26.23%(16/61);不同性别患者ATAb阳性率:男性患者ATAb阳性率为35.63%(31/87),女性为22.58%(21/93);不同年龄患者ATAb阳性率分别为:≤25岁,33.33%(6/18);26—50岁,30.00%(18/60);≥51岁,27.45%(28/102)。有宠物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47.62%(30/63),无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18.80%(22/117)。不同抗体TOX阳性率分别为:IgG12.22%(22/180);IgM阳性率8.89%(16/180);IgM、IgG双项阳性率7.78%(14/180)。结论对临床上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务须开展TOX的常规检测,以便及早诊治,降低TOX脑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单纯神经麻风:聚合酶链反应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若检测不到抗酸杆菌(AFB),则难以诊断单纯神经麻风(PNL)。本研究旨在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诊断PNL中的作用进行评估,对58例(41例男性和17例女性)疑似PNL患者进行检测,将患者分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40例)和结核样型麻风(TT,18例)。对患者实施神经活检,20例患者(均为BT患者,占患者总数的34.5%)的AFB检查为阳性,从患者的神经活检样本中提取DNA,使用PCR对麻风分枝杆菌DNA的特殊重复序列进行扩增。29例(50%)患者神经活检样本的PCR分析为阳性,其中27例为BT型,2例为TT型患者。而且,神经活检显示AFB为阴性的38例患者中14例的PCR分析为阳性,其中12例为BT型,2例为TT型患者。研究证实PCR分析可作为探讨PNL的有效方法,对于神经活检显示AFB为阴性的患者,使用PCR分析可对超过1/3的患者作出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治愈34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未愈4例。结论:护理干预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艾滋病患者消化系统表现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艾滋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艾滋病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中口咽和胃肠道病变发生率为14例(73.6%),肝胆胰病变发生率为12例(63.2例),表现为腹泻、腹痛、肝脾肿大等消化道症状,伴随发热、消瘦、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论:艾滋病临床表现累及多系统,消化系统是最常见累及的系统之一。接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时,对伴随发热、消瘦患者应警惕艾滋病可能性,并作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6.
皮肤科会诊院内发生的药疹1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科住院病人在院内发生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85例经科间会诊确诊为院内发生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院内药疹大多见于内科系统,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致敏药物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其次为中药中成药、碘造影剂、激素和生物制品等;药疹类型以发疹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湿疹型、痤疮样型、同定型和多形红斑型药疹等。结论:对住院病人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完善的会诊制度有助于院内药疹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CH)后继续出血的临床和CT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46例HCH后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继续出血的临床症状均较前加重,血压均≥180/120mmHg,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29例(63%);血肿呈不规则型27例(58,7%);首次出血量11~20ml21例(45.7%),21~30ml 10例(21.7%)。结论 HCH后继续出血的主要因素与高血压、血肿形态、出血部位、首次出血量等有关。对HCH急性期应注意血肿扩大相关因素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LN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以焦虑,头痛为主要表现最多,其次为癫痫发作,所有病例都有尿检查异常,蛋白尿/及血尿;结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LN早期容易误诊;对年龄女性不明原因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应警惕SLE及LN的可能,尿检查有提示诊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间15473例有消化道症状就诊者进行电子内镜检查,并对所检出的72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Barrett食管72例,总检出率0.47%,占GERD的4.8%;老年男性多见,平均病程2.4年;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分为长段BE和短段BE;病理检查以胃底型多见,其次为贲门型、特殊肠化生型。结论:Barrett食管较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表现,病理检查主要为胃底型。  相似文献   

20.
吴明尚  林志垒 《广西医学》2003,25(8):1380-1382
目的:分析北海市1956~2000年麻风病流行趋势.揭示麻风流行特征。方法:根据全市1956~2000年麻风患登记表,分析麻风病流行趋势。结果:北海市的麻风平均发病率和发现率分别由1956~1960年的21.05/10万和39.81/10万下降到1996~2000年的0.29/10万和0.23/10万;平均患病率从最高的1961~1965年的1.72‰下降到1996~2000年的0.003‰。普查发现患比例明显地随年代下降,皮肤专科门诊就诊发现成为麻风的主要发现方式。结论:北海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今后应认识到鼓励各级医院皮肤科医生参与麻风防治并加强对其进行麻风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