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受精(IVF)项目中临床妊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病例选择、诱导排卵方案、取卵技术、卵子及胚胎质量、子宫接受性、实验室方案和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ET)是IVF技术最后一步的操作,却是目前效率最低的步骤。大多数IVF项目一直凭借医生“感觉”将导管和胚胎放入子宫腔接近官底的位置。为改善移植技术及妊娠率,进行ET导管的选择和胚胎进入宫腔的超声显像两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1996年11月~1998年10月间的IVF/ET周期,包括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分析指标包括导管的选择、移植难度、超声引导及经腹超声图像质量、获卵数目、ET数目、注射hCG日内膜接受性、内  相似文献   

2.
抗卵巢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抗卵巢抗体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的影响。方法 :接受IVF ET治疗的患者 80例 ,在施行IVF治疗前抽取静脉血 3ml ,测定血清中抗卵巢抗体(AOAb)阳性率 ,并分别计算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 :AOAb的阳性率为 2 8.8% (2 3/ 80 )。AOAb阳性患者中平均取卵数、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低于抗体阴性组。结论 :抗卵巢抗体的存在影响了IVF ET的诸过程 ,降低了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在生殖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如配子转运、受精和胚胎发育。任何影响输卵管的转运和分泌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正常受孕。因此,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现已作为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但是许多资料表明,输卵管积水可以降低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因此,IVF—ET前对输卵管积水进行预处理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第次对其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第次对其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妇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的908个周期的资料。结果 胺患者进行IVF-ET周期治疗的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及以上分4组,其种植率分别为17.6%、17.5%、8.7%、4.6%,经分别为41.1%、40.2%、21.1%、17.2%。进行IVF-ET周期第3次及以上的种植率肽临床妊娠率比周期第1次、第2次低,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随患者进行IVF-ET周期第次的增加,IVF-ET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逐渐下降,尤其是第3周期以上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曾经发现多种因素影响体外受精(IVF)的成功。为探查有关胚胎移植(ET)的多种因素并测定其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1997年5月间在Wake Forest大学医学院接受IVF和ET患者的病历及常规随访资料。ET采用的胚胎:①新鲜胚胎(161例)。诱发排卵后,经阴道取卵母细胞作标准的IVF,然后取1~5个高质量的胚胎(指分裂球均匀及其碎片<20%)移入到<50μl培养介质中。患者行阴道B超,测量宫腔大小并了解宫角情况。②冻存胚胎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过程中,1个治疗周期往往植入较多的胚胎以增加妊娠的机会。但由此导致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为自然妊娠(3%)的10倍,甚至10倍以上。而多胎妊娠,又会给母儿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剖宫产率、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也随即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首次接受IVF-ET的35岁以下妇女,移植2个或3个胚胎,对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和发生多胎妊娠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性激素水平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71个常规IVE-ET和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注射HCG日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促黄体生成素(LH)普遍受抑制,与临床妊娠无关;孕酮(P)<2.86nmol/L时妊娠率较高,雌二醇(E2)(每卵子)513.8-770.7pmol/L时妊娠率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在IVF-ET和ICSI周期中,注射HCG日的P值和E2(每卵子)水平是预测妊娠成功率的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当两者联合应用时,可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各个环节的影响。方法 对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 7例已明确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共 139周期IVF ET与同期输卵管因素不育患者 139例进行的 139周期IVF ET的控制性超排卵 (COH)治疗、受精率、卵裂率、每周期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进行IVF治疗时使用促性腺激素的总量增加而获卵数减少。重度患者雌二醇 (E2 )峰值下降 ,流产率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IVF ET治疗时随着病情加重 ,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性下降 ,重度患者流产率增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了卵子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供卵细胞浆移植对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3年临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多次失败后,接受供卵细胞浆移植获临床妊娠的2例患者,比较细胞浆移植周期与以往失败的IVF—ET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及1~2级胚胎比率.结果 两者的受精率、卵裂率及1~2级胚胎比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少量供卵细胞浆移植对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最初是用于治疗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既往认为输卵管受损后可通过IVF—ET来解决妊娠问题。但是输卵管积水的不孕患者在实施IVF时,妊娠率受到极大挑战。1994年Strandel等首次报道了与无积水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相比,输卵管积水的患者在接受IVF治疗后妊娠率和分娩率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控制性超促排卵影响子宫内膜接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接受性的不利影响可能是导致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低妊娠率、高流产率的原因之一,其作用机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阐述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可能改善控制性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接受性,提高胚胎植入率、妊娠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化冻融人第3天卵裂期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77例130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患者年龄、新鲜周期结局、移植胚胎质量等因素分组,比较各分组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结果:复苏3598个胚胎,存活3462个。周期临床妊娠率24.1%,出生婴儿291个。新鲜周期结局、移植胚胎质量组间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胚胎的复苏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相同不孕年限亚组间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2.0mm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较高(P<0.05);不同FET次数组间,1次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1,OR=0.43)、FET次数(2次组P<0.01,OR=0.30;3次组P<0.01,OR=0.19)、新鲜周期结局(P<0.01,OR=9.01)、移植胚胎质量(P<0.01,OR=3.52)与移植结局相关。结论:年龄、新鲜周期结局、移植胚胎质量等是影响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方法 2003-05—2005-0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对进行IVF-ET的患者固定相关条件,采用超声下胚胎移植、雌二醇(E2)/孕酮(P)监测调控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时机及助孕术前行子宫内膜搔刮术,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超声下发现胚胎移植(ET)日子宫位置较预探有变化者占45.69%,其中深度增减超过5mm者达23.28%,其单胚种植率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CG日E2/P比值在3.01~4.00者妊娠率最高,〈1者无妊娠。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形态不良者经搔刮术转为规则三线征者占63.64%,获得了与内膜形态良好患者相近的临床结局;经上述措施,临床妊娠率及单胚种植率逐年提高,最高达到53.85%和31.88%。结论 超声下ET和助孕术前子宫内膜搔刮术,对提高IVF—ET妊娠率显示了有效的价值,E2/P监测调控注射HCG时机的效果有待样本积累。  相似文献   

14.
尽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第1次成功妊娠是用来自于自然周期的卵母细胞,但是由于自然周期获取卵母细胞数目少、概率低,近三十年来大多数的IVF周期都使用了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以在一次周期中获得足够的卵母细胞、产生多个优质胚胎来提高患者受孕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超促排卵可能对卵母细胞及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着床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我们的临床经验和部分研究结果也证明如此.现就促排卵药物对卵母细胞和子宫内膜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胚胎着床是胚胎经过定位、黏附和侵入种植于子宫内膜的过程,在人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胚胎着床率约30%,反复着床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发生率为12%~34%。胚胎因素、子宫因素、母体免疫异常等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新鲜胚胎移植与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采用长方案胚胎移植h CG注射日与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内膜转化日的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共59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将移植周期按胚胎是否冻融分为新鲜胚胎移植组(n=173)和FET组(n=419)。比较组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和异位妊娠率有无差异。结果新鲜胚胎移植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2.1±0.4)枚,与FET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2.1±0.5)枚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移植胚胎数分为3个亚组,新鲜胚胎移植组1枚胚胎者,妊娠率为7.7%,2枚者为30.2%,3枚者为23.8%;FET组1枚胚胎者15.6%,2枚者为34.9%,3枚者为41.6%,新鲜胚胎移植组与FE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结果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3枚胚胎新鲜组多胎率(80.0%)高于FET组(29.7%)(P0.05)。新鲜胚胎移植组多胎率3个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FET组妊娠率和流产率3个亚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移植胚胎数作为协变量,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结果变量进行分析,说明周期类型与临床妊娠率间无显著相关性(OR=0.726,95%CI=0.504~1.104)。结论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薄型内膜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和FET妊娠结局相似,选择新鲜周期移植不影响妊娠结局并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总费用。  相似文献   

17.
宁冰雪  王青丽  祁静  腊晓琳 《生殖与避孕》2013,(11):776-780,785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自身抗体(antithyroid autoantibodies,ATA)阳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泐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Ⅳ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不孕的患者资料。选取甲状腺抗体阳性但甲状腺功能正常者65例(共71个周期)作为研究组(ATA+组),492例甲状腺抗体阴性患者(共512个周期)作为对照组(ATA组)。结果:ATA+组与ATA-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天数、促性腺激素使用总量(Gn总量)、hCG注射日E2水平、获卵数、ICSI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和妊娠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TA+组IVF受精率(59.73%)、优质胚胎率(26.94%)明显低于ATA-组(70.86%和36.31%);ATA+组的流产率(37.50%)明显高于ATA组(1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A+对IvF—ET妊娠结局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ATⅣ患者在接受IVF—ET治疗前调节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可对妊娠结局有利。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一种综合状态,与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密切相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应用的成熟,对不孕症的诊治也上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成为关键。控制性超排卵药物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总结几种中西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一种综合状态,与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密切相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应用的成熟,对不孕症的诊治也上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成为关键。控制性超排卵药物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总结几种中西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助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经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缓解后,采用助孕治疗,观察助孕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经孕激素或GnRHa治疗后,8例患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全部缓解。共进行单纯促排卵治疗7个周期,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2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2个周期。单纯促排卵周期均未妊娠,人工授精1个周期双胎妊娠;7个IVF—ET周期中,胚胎移植6个周期,3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冻融胚胎移植1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现足月分娩6活婴。1例未妊娠患者在促排卵后4个月发现子宫内膜癌变。结论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患者经孕激素或GnRHa治疗缓解后,及时助孕治疗能提高妊娠率,但需严密观察,注意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