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劲松  梁季鸿 《广西医学》2007,29(4):526-528
全世界已婚孕龄夫妇存在生育困难的发病率高达10%~15%,男女因素大约各占50%,其中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有内分泌激素紊乱、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隐睾、免疫异常、核型异常(克氏征)、性功能障碍(不射精症和逆行射精)等,其中由于遗传缺陷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约占30%以上[1].除输精管梗阻、腮腺炎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外,有相当一部分精子发生障碍的男性不育找不出病因,因此有关原发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的遗传因素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对精子发生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逐步认识到引起无精症的基因(AZF)位于Y染色体长臂,这一区域的异常和大多数原发性无精子症密切相关.现将AZF基因与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的STS位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无精症因子(azoospermiafactor,AZF)区域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site,STS)缺失位点及其缺失特点,寻找适用于国内AZF微缺失常规检测使用的STS位点。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自1994年以来的全部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在采用的35篇文献中,采用PCR技术检测了AZF区域四个亚区的32个相关STS位点,共2745例无精症和少精症患者,检出413例存在不同类型的微缺失,总缺失率15.05%。在四个AZF亚区中,AZFd和AZFc为缺失热区。结论:所推荐的AZF区域8个STS位点缺失与中国人原发无精和少精密切相关,可作为原发无精与少精症AZF区域微缺失常规检测的候选位点。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特发性无精及严重少精患者Y染色体末端AZF基因微缺失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对107例无精及严重少精患者及20例有生育能力的正常男性进行Y染色体SRY、AZFa、AZFb、AZFc的微缺失检测.结果:11例无精症患者存在AZFc基因的微缺失,未检测出AZFa、AZFb及SRY基因的缺失,20例有生育能力的正常男性均无SRY、AZFa、AZFb、AZFc的微缺失.结论:AZFc是引起无精和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原发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超  钟影  李建平  张玲  艾玲  敖敏  吴东 《四川医学》2004,25(11):1173-1174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原发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情况及其微缺失特点。为今后男性不育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成都地区42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微缺失筛查。结果 发现8例无精症患者发生住点缺失,其中AZFa区位点1例,AZFb区sY123,sY127位点各1例,AZFe区sY242/sY255/sY157住点3例,sY152/sY242位点2例,总缺失率为19.05%。结论 本研究有力证实中国人男性原发无精症与AZF微缺失密切相关,与国外其他国家或人种的研究报道结果类似。AZFc区的基因片段缺失可作为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症病因筛查的主要候选基因。由此在临床对原发性无精症患者进行常规AZF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7-9,13,封3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多重技术对293例无精子和严重少弱精子的不育患者(非梗阻性无精子症159例、严重少弱精子症134例)Y染色体上AZFa、AZFb和AZFc3个区域进行微缺失检测。结果在293例患者中,共检出31例患者AZF区域微缺失,缺失率为10.58%;其中,非梗阻性无精症23例,严重少弱精症8例。上述患者中,4例位于AZFb区,5例位于AZFb+AZFc区,20例位于AZFc区,2例被检出AZFc+AZFb+AZFa区域三重缺失。结论 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有必要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1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区域的微缺失检测.结果 1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共栓出AZF微缺失17例,总缺失率为9.71%(17/175).其中无精症患者63例,其AZF缺失5例,缺失率为7.93%(5/63);少精症患者112例,其AZF缺失12例,缺失率为10.71%(12/112).AZF缺失类型及比例:AZFc+d缺失11例,占总缺失率的64.71%(11/17).AZFd缺失5例,占总缺失率的29.41%(5/17).AZF(b+c+d)缺失1例,占总缺失率的5.88%(1/17).结论 染色体AZF微缺失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AZF的微缺失主要集中在无精症和少精症的患者中,以AZFc+d缺失为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1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区域的微缺失检测。结果 1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共检出AZF微缺失17例,总缺失率为9.71%(17/175)。其中无精症患者63例,其AZF缺失5例,缺失率为7.93%(5/63),少精症患者112例,其AZF缺失12例,缺失率为10.71%(12/112)。AZF缺失类型及比例:AZFc+d缺失11例,占总缺失率的64.70%(11/17)。AZFd缺失5例,占总缺失率的29.41%(5/17)。AZF(b+c+d)缺失1例,占总缺失率的5.88%(1/17)。结论 染色体AZF微缺失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AZF的微缺失主要集中在无精症和少精症的患者中,以AZFc+d缺失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遗传病因。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PCR技术以及PAGE电泳,对48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无精子症因子(AZF)基因的6个位点分析。结果48例中7例染色体异常,5例AZF基因有微缺失。结论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治疗前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与其Y染色体AZY微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记录统计患者及其妻子的年龄等基本信息。并对其外周血DNA进行提取,进行染色体检查以及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基因的检测。结果 1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总共检测出14例AZF基因微缺失的患者,其总缺失率为9.33%,其中,无精子症组患者中的缺失率为10.91%,严重少弱精子症组患者中缺失率为10.29%,少精子症组患者中的缺失率为3.70%。无精子症组以及严重少弱精子症组中患者的AZF基因微缺失率与少精子症组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对其引发不育症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不育男性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检测为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查不育男性(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发生情况,同时探讨无精子因子微缺失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方法对212例严重少精子症和96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常规的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微缺失的分析,并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生殖激素的水平。结果 308例患者中发现28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缺失率为9.09%,其中少精子症患者18例,无精子症患者10例。缺失类型包括AZFb微缺失1例(3.57%),AZFb+AZFc微缺失4例(14.29%),AZFc微缺失20例(71.43%),AZFc+AZFd微缺失2例(7.14%),AZFd微缺失1例(3.57%)。生殖激素的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FSH)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染色体AZF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的主要遗传因素之一,其中AZFc的缺失为常见的类型,对这些患者进行生殖激素水平的检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男科门诊不育症患者728例,其中正常精子密度46例,少精子症459例,严重少精子症93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7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45例,射精功能障碍14例;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应用PCR对Y染色体序列标准位点sY84、sY86、sY127、sY134、sY254及sY255进行检测。结果728例不育症患者中,AZF缺失共18例,缺失发生率为2.47%,与正常对照组(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严重少精子症8例(8.60%),非梗阻性无精子症10例(14.08%)。结论AZF缺失是男性不育症,特别是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基因检测为男性不育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Idiopathic azoospermia or oligozoospermia affects approximately 2%-4% of all married males. Recently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deletion of DAZ in AZF cregion of Y chromosome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genetic aetiologies of Caucasian male infertility.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Z gene deletion and idiopathic male infertility in Chinese population, we analysed the DAZ gene copy number of AZFc region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azoospermia or oligozoospermia,as well as fertile Chinese men.  相似文献   

13.
刘芳  陈必良  苏明权  王德堂 《医学争鸣》2002,23(14):1325-1327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原因不明性无精症、少精症所致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特发性少精症18例、特发性严重少精症12例,特发性无精症5例及正常已生育健康男性10例作为研究对象和正常对照,应用多重PCR技术,对精液基因组DNA进入Y染色体上连续的18个序列标记位点检测。结果:少精症18例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2例,严重少精症12例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3例,无精症5例和正常已生育男性10例均末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形式3种。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与精子发生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无精或严重少精症生精基因微缺失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技术对40例无精或严重少精的不育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a、AZFb和AZFc基因微缺失的检测。 结果:4例患者(10%)存在AZFa基因的微缺失,5例患者(12.5%)存在AZFc基因的微缺失,SRY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阳性对照(正常已育男性)均无AZFa、AZFb、AZFc和SRY基因微缺失,阴性对照(正常女性)无基因扩增产物。 结论:在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AZFa、AZFb和AZFc基因微缺失是无精或严重少精症发生原因之一,生精基因检测可为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特发性男性不育症与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86例存在相关疾病的不育症患者和10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选取AZFa、b和c区6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对61例无精子症和25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外周血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结果:86例非特发性生精障碍患者(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0例,有腮腺炎病史患者27例,隐睾患者9例)中有7例发生Y染色体缺失,缺失率为8.1%(7/86)。AZFb区2例,AZFc区3例,AZFb+c 2例,AZFa区未见缺失。10例已生育男性均未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非特发性生精障碍患者也应该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筛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元  肖翠英  张思仲  张思孝  黄明孔  林立 《四川医学》2004,25(11):1166-1168
目的 探讨Y染色体无精症因子C区(azoospermia factor C,AZFe)无精症缺失基因(deleted-in-azoospermia,DAZ)家族基因拷贝缺失与中国男性原发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重PCR与PCR-RFLP检测技术,对210例已生育男性、216例原发无精症与189例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c区域DAZ基因家族的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已生育男性中未检出DAZ基因拷贝的完全或部分缺失,而在原发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DAZ基因拷贝完全缺失率分别为8.8%和12.2%,DAZ1/DAZ2共缺失率分别为8.3%和5.3%。结论 在中国男性原发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的DAZ基因拷贝缺失现象,提示Y染色体AZFc区域DAZ基因家族基因拷贝的完全与部分缺失是中国男性原发不育的遗传高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