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绞股蓝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40分钟,解除结扎恢复血流再灌注20分钟,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绞股蓝总皂甙(G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GP明显提高心肌组织GSH-Px活性,降低心肌MDA含量,使降低的线粒体膜流动性恢复,减轻再灌注导致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提示,G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理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丹参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采用在家兔全麻、开胸、自主呼吸和自主心律的条件下,结扎冠脉左室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进而松开结扎结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局部血流量变化进行测定,同时辅以心电图监护;以丹参注射液为保护剂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续,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逐渐增加;当缺血60分钟后再灌注30分钟,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仍继续上升,明显高于缺血60分钟组,但与缺血90分钟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其缺血区局部组织血流量再灌注后仅恢复53.2%。给予丹参保护的再灌注组,其缺血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较再灌注损伤组下降56.0%(P<0.005),而局部组织血流量恢复则提高32.0%(P<0.001)。  相似文献   

3.
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实验采用Langendorff灌注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清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_x)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丹参素的抗氧化效应进行了观察。随缺血时间的延长,SOD及GSH-P_x的活性逐步下降。当心肌缺血40分钟后富氧再灌注20分钟,SOD的活性仍然继续下降;GSH-P_x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60分钟组,此时超微结构损伤最为严重。预先给丹参素及亚硒酸钠再进行缺血/再灌注,心肌SOD、GSH-P_x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时,超微结构损伤亦较轻,且丹参素的保护效果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心肌缺血15h未见心肌细胞凋亡,但缺血35h或缺血30min再灌注lh已见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出现明显早于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指数(AI)随缺血或再灌注时间延长呈渐增趋势,分别以缺血48.5h(498%士17.27%)和缺血30min再灌注48h(38.15%±13.26%)最高。与心肌缺血组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处理时间的大鼠的AI较低(P<0.05)。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心肌纤维收缩带区域及心肌梗死区周围。电镜示再灌注;0肌组织中有典型细胞凋亡形态改变。研究提示心肌细胞凋亡是持续性心肌缺血中早期心肌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再灌注过程虽减少凋亡细胞数量,但却促进了不可逆损伤的心肌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3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患者用温血逆灌进行心肌保护,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某些降解产物,证明ATP和PCr含量均呈复跳20分钟(Ⅳ)<复跳立即(Ⅲ)<缺血40分钟(Ⅱ)<停跳立即(Ⅰ)的趋势。ADP、AMP和HYPO具有与上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NAD含量则稍有增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温血逆灌的心肌中,高能化合物(ATP、PCr)合成比作者以前用低温高钾稀释血灌注时(正灌^(1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转染Akt-1基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脏功能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Akt-1基因对心肌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使用结扎/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转染Akt-1基因组(Gene组),空载体组(VC组),抑制剂组(AB组),每组8只。Gene组术前48h开胸心肌内直接分点注射脂质体Akt-1质粒复合物,S组和I-R组分别注射同等体积PBS,VC组注射等体积脂质体,AB组注射等体积脂质体Akt-1质粒LY294002混合物。所有大鼠经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记录HR、LVSP、LVEDP和±do/dtmax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测定Akt-1、Casepase-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表达。结果1.Gene组较I—R组、VC组和AB组左室心功能(HR、LVSP、LVEDP、±dp/dtmax)改善(P〈0.05)。2.Gene组凋亡指数(AI)及心肌梗死范围较I-R组、VC组及AB组均显著减少(P〈0.05),但仍高于S组(P〈0.05);S组细胞凋亡阳性细胞几无表达,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3.各组均可见Akt-1、Casepase-3蛋白表达,但S组中蛋白较其余各组减少(P〈0.05);Gene组Akt-1蛋白表达较I-R组、VC组及AB组均增加(P〈0.05);Gene组Casepase-3蛋白表达则较I-R组、VC组及AB组减少。4.S组Bcl-2和Bax表达较其余各组减少(P〈0.05);Gene组较I-R组、VC组及AB组Bcl-2表达上调而Bax表达下调(P〈0.05)。结论Akt-1基因转染对I—R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和Casepase-3表达从而抑制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丙泊酚组(Propofol)、贝那普利组(Benazepril)和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组(Propofol+Benazepril),每组8只。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损伤;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l和CK-MB水平;TUNEL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ROS荧光探针检测大鼠心肌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凋亡相关蛋白CytC、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及FXR和SHP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FXR和SH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心肌ROS水平并抑制心肌FXR和SHP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ROS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损伤,这可能与其抑制FXR/SHP...  相似文献   

8.
吡格列酮与胰岛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幼鼠心室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应用台盼蓝排斥试验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应用町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的LDH、CK和MDA含量,提高SOD的含量,降低心肌细胞钙离子染色的荧光强度.部分恢复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单独应用吡格列酮或胰岛素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后两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期间全程监测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做Trc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下降并发生心肌梗死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在缺血30min,再灌注30、60、120min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高、心率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心肌梗死区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脂(PDTC)干预后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NF-κB p65与iNOS的表达,探讨NF-κB与iNO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进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制造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透射电镜方法和TUNEL法观察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心肌细胞NF-κB p65的表达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心肌细胞iNOS表达。结果:缺血再灌组(IR组)和PDTC+IR组细胞凋亡情况及NF-κB与iNOS表达均显著强于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P0.05),而且PDTC+IR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及NF-κB与iNOS表达明显弱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IR可诱发NF-κB的活化以及iNOS的生成,而NF-κB的活化以及iNOS的生成均对心肌细胞的凋亡起促进作用。PDTC能有效降低NF-κB的表达,改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降低细胞凋亡率,减轻MIRI损伤。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实验观察了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脏血流动力学、血清中和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川芎嗪保护组与非保护组比较显示,①左室内压峰值(LVSP)明显升高(P<0.05)、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均升高非常显著(P<0.01);②血清中丙二醛(MDA)明显降低(P<0.05),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脂质过氧化物(GSH-PX/LPO)升高非常明显(P<0.01);③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心肌组织中MDA显著降低,并伴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LPO显著升高(均P<0.05)。表明川芎嗪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  相似文献   

12.
氟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氟伐他汀干预组(F组)。实验中持续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WEDP)、左室内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氏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范围,用RT-PCR进行心肌局部ICAM-1 mRNA表达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后,F组上述心功能各项指标较IR组明显改善,心肌组织ICAM-1 mRNA水平较IR组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小。结论: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ICAM-1 mRNA表达,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改善心功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6—7周龄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褪黑素处理组(Mel组)、酒精溶媒对照组(Al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不同时点用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核因子-kB(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MDA含量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的Mel组均显著低于Ale及NS对照组(P〈0.05),SOD含量在再灌注后3h、12h、24h时点的Mel组显著高于Ale及NS对照组(P〈0.05);Mel组再灌注后各时点的NF-kB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le组和NS组(P〈0.05)。以上各项指标在各时点Alc组与N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el抗氧化及抑制肝细胞NF—kB的表扶,可能是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IR组 ;DG组 ( 2 0mg/kg)。每组 8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缺血 3 0min再灌注 6h心肌凋亡细胞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 (P均 <0 .0 1) ;与IR组比较 ,DG治疗后AI和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1) ,而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结论 :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ax蛋白表达 ,上调Bcl 2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SP 72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SA)诱导热休克蛋白72(HSP72)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肝脏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模型,预先给予SA(6mg/ml),24h后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90min,再灌注3、6h,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的热休克蛋白72(HSP7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外周血测定ALT、AST、LDH、TNF-α、CINC、MIP-2;组织学作HE染色、HSP72、NF-κB免疫组化。观察7d存活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组均有HSP72表达,对照组则无表达。对照组有NF-κB表达,SA组则无表达。SA组血清ALT、AST、LDH、TNF-α、CINC、MIP-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肝实质细胞浊肿、空泡样变性、肝窦内中性粒细胞浸润。SA组肝实质细胞无明显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组肝细胞胞浆、核均有较显著的HSP72表达,对照组基本无表达。对照组肝实质细胞核内有较显著的NF-κB的表达,SA组则基本无表达。SA组7d生存率为87.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3/8)(P〈0.05)。结论SA可诱导大鼠肝脏产生HSP 72,在肝脏热缺血-再灌注中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肝实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WDR5基因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药物溶剂组(DMSO组)、WDR5-0103低剂量组(1mg/kg)、WDR5-0103中剂量组(5mg/kg)、WDR5-0103高剂量组(25mg/kg).对照组:仅切除大鼠...  相似文献   

17.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是模拟人类心梗及溶栓再通治疗 ,研究缺血预适应机制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常用的动物模型。本文在传统造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采用在压管下加一小垫片的方法 ,减少了传统推管法对心表面的机械损伤 ,方法简便 ,冠脉阻断确实。结果 :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缺血30′,再灌 12 0′,危险区 /左室重量比为 5 5 %± 5 % ,坏死区 /危险区为 5 8%± 6 % (N =10 )。心肌酶谱结果 :CK430 1± 2 5 1u/l,CK- MB 2 2 88± 32 8u/l,L DH 2 32 9± 2 16 u/l,AST 371± 5 7u/l(N=5 )。  相似文献   

18.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与Bax蛋白、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氧自由基与Bax蛋白、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 ,阻断股动脉血流 5h后再灌注 ,设立缺血组、再灌注组 ,再灌注组设立 1,6 ,12 ,2 4h 4个检测时相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肌肉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MDA水平、Bax蛋白表达强度、细胞凋亡指数 (AI)进行性升高 ,且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同时参与肢体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可能通过调节Ba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并对缺血以及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的血液触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Huang’s方程拟合实验曲线以得到各组血液的5个触变性参数,结果表明:缺血以及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以血液触变性参数有明显的影响。缺血过程中,τ1和μ的值随着缺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缺血再灌注1小时的τ0和μ明显大于缺血期的值,τ0也高于正常值,随着再灌注的增加,τ0逐渐回落至正常血液水平,同时μ也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